[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第五章 道圣谛
南传佛法资料编辑组
{返回 佛学研究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53

第五章 道圣谛

“道圣谛”也称为“苦灭之道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佛陀说:“ 诸比库,何谓导至苦灭之道圣谛?此即八支圣道,这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D.22)

在其他的经典里,佛陀说:“诸比库!出家者不可亲近于二边。以何为二边耶? (一)于诸欲以爱欲贪著为事者,乃下劣、卑贱、凡夫之所行、非圣贤,乃无义相应。(二)以自之烦苦为事者,为苦,非圣贤,乃无义相应。诸比库!如来舍此二边,以中道现等觉。此为资于眼生、智生、寂静、证智、等觉、涅槃。”(S.56.11)在此,“中道”正是指“八圣道”。

八支圣道为三聚(即戒定慧三学)所摄。佛陀说:“正语、正业及正命,此等诸法为戒聚所摄;正精进、正念及正定,此等诸法为定聚所摄;正见及正思惟,此等诸法为慧聚所摄。”(M.44)

二千五百年来许多大德比库通过修习八圣道到达解脱的彼岸,现在我们来分别介绍它们。

第一节 正见

佛陀说:“诸比库,什么是正见呢?诸比库,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导至苦灭之道之智。诸比库,这称为正见。”(D.22)也就是说,对四圣谛的智慧就是正见。

根据论藏,正见是慧心所。(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七章)

慧根(注:即慧心所)(pabbindriya):巴利文pabba是慧,或如实知见诸法。在此称它为根是因为对于如实知见诸法它占了主要的地位。在《阿毗达摩论》里,慧(pabba)、智(bana)、无痴(amoha)三者是同义词。慧的特相是透彻地如实知见究竟法的自性相;作用是如照亮目标的油灯一般;现起是不迷惑;近因是如理作意(译按──《清净道论》第十四章、段七:“由于佛陀说有定者能如实知见诸法,慧的近因是定”;《殊胜义注》英、页一六二:“慧的近因是不迷惑,有如一位很好的森林向导。”)(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二章)

一、正见的地位

在八圣道里,正见处于什么地位呢?

佛陀说“诸比库!随明于有智者则生正见,有正见则生正思惟,有正思惟则生正语,有正语则生正业,有正业则生正命,有正命则生正精进,有正精进则生正念,有正念则生正定。”(S.45.1)

在谈到八圣道修行次第时,佛陀说:“然,诸比库!须先行正见。”(M.117)

从圣典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正见在八圣道里处于首要地位,没有正见,则八圣道难有所成。

二、见解的分类

佛陀说:“须了知邪见是邪见,须了知正见是正见,于彼有其正见。”(M.117)所以,有正见的修行者必须对各种见解能够分辨。

为了教导佛弟子们对各种见解加以区分,佛陀更进一步的将见解分为三类:邪见、有漏正见、无漏正见。

什么是邪见呢?佛陀说:“无施,无供养,无牺牲,无诸善行、恶行业之异熟果,无此世,无他世,无母,无父,无诸化生之有情,于世无诸沙门、婆罗门之正至、正行、自通达、证知此世、他世已而宣说。诸比库!此为邪见。”(M.117)在《长部?梵纲经》里,佛陀举出了有关“我”与“世界”的六十二种邪见。(D.1)这些都离不开常见与断见两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阅读上述经典。

什么是有漏正见呢?佛陀说:“有施,有供养,牺牲,有诸善行、恶行业之异熟果,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诸化生之有情,于世沙门、婆罗门之正至、正行、有自通达、证知此世、他世已而宣说。诸比库!此是正见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者。”(M.117)

什么是无漏正见呢?佛陀说:“令成就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为修习圣道结果之慧、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道支。诸比库!此等为正见之圣、无漏、出世之道支者也。”(M.117)

三、获得正见的方法

舍利弗尊者曾开示了获得正见的十六种方法。它们分别是:道德、食、苦、十二缘起支、漏。(M.9)

(一) 道德

舍利弗尊者在此指出,获得正见的方法是:“知不善、不善之根;知善、知善之根”。(M.9)

在此,不善是指十种不善业道,即“杀生、不与而取、邪淫、妄语、两舌、粗恶语、绮语、悭贪、嗔恚、邪见”。不善根是指“贪、嗔、痴”。善及善根则与其相反。

(二)食

舍利弗尊者在此指出,获得正见的方法是:“知食、知食之集、知食之灭、知食至灭之道”。(M.9)

“食”(ahara)这一词是指作为强大助缘以维持(其他法)之法。根据经教的解释,段食维持色身;触维持受;意思维持三界轮回,因为业即是思,而又是业导致投生;心则维持名色。根据论教法,段食维持身体里由四种因产生的色法,而其他三食维持一切与它们俱生的名色法。属于色法的段食是无记法,而其他三名食则可以属于所有三种道德素质(善、不善或无记)。(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七章)

关于食的集、灭、道,舍利弗尊者说:“依欲之集而有食之集。依欲之灭而有食之灭也。其八支圣道是至食灭之道也”。(M.9)

(三)其他方法

“苦”的方法正是了知四圣谛,这也是本文所介绍的内容。

“十二缘起支”的方法则是逆向按缘起法的十二支分别了知其本身、集、灭、道。十二缘起支的内容已在第三章介绍,本处从略;除无明外,其他缘起支的集起,均是它们的前一缘起支(如“老死”的集为“生”),无明集是漏;于各缘起支的集灭时,各缘起支则灭;八圣道则是各缘起支灭尽之道。

“漏”的方法是指“知漏、知漏之集、知漏之灭、知达漏灭之道”。(M.9)

舍利弗尊者在此指出“漏”是指“欲漏、有漏、无明漏”。(M.9)而根据论藏,“漏”被分为四种,即“欲漏、有漏、邪见漏、无明漏”(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七章)

直译巴利文asava(漏)的意义是“流出之物”。该巴利文代表从脓疮流出来的脓,也代表已发酵许久的酒。列为漏的烦恼被称为流出之物是因为它们就像流出来的脓及已发酵许久的酒。诸注疏说它们称为漏是因为它们流到最高的生存地或因为它们流到更换种姓。(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七章)

在四漏当中,欲漏与有漏都是属于贪心所,前者是对欲乐之贪,后者是对有(存在或生命)之贪。邪见漏是邪见心所;无明漏则是痴心所。(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七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漏”集是“无明”。而“无明”集是“漏”。它们互为因果。

无明灭则漏灭,八圣道为漏灭之道。

佛陀在谈到如何证得索答般那果(即北传须陀洹果)时,向我们开示了四种方法。虽然是说证得初果,但这种方法同样可用于获得正见。

佛陀说:“诸比丘!对此四法修习、多修者,则资于预流果现证。以何为四法耶?乃: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是。”(S.55.55)在随后的三篇经文里,佛陀甚至说可以此法证得一来果、不还果、阿拉汉果。

在此,“法随法行”也作“于法随法行”,也就是指按佛法修行。

大拘稀罗尊者曾向舍利弗尊者请教正见生起的因缘,舍利弗尊者说:“由二缘得生正见,由[闻]他声及内思惟也。”(M.43)

在此,“闻他声”与前面说到的“听闻正法”相应,“内思维”与“如理作意”相应。

第二节 正思惟

佛陀说:“诸比库,什么是正思惟呢?出离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诸比库,这称为正思惟。”(D.22)

根据论藏,正思惟是把心导向出离、无嗔与无害的寻心所。(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七章)在本文的第三章,我们已经介绍过“寻”心所了,本处从略。

在此,出离是指离贪。如:舍弃在家生活的“快乐”而享受出家生活的“快乐”、舍弃对不净行的贪欲、在家人舍弃邪淫、不予而取等不善业。

无恚是指灭除嗔怒,生起慈心。关于“慈”,佛音尊者说:“以维持有情的利益行相为相。取来有情的利益为味(作用),恼害的调伏为现起(现状),见有情的可爱为足处(近因),嗔恚的止息为(慈的)成就,产生爱着为(慈的)失败。”(清净道论第九品)

无害是指灭除残忍,生起悲心。关于“悲”,佛音尊者说:“以拔除有情之苦的行相为相,不堪忍他人之苦为味,不害为现起,见为苦所迫者的无所依估为足处,害的止息为(悲的)成就,生忧则为(悲者)失败。”(清净道论第九品)

思惟可分为三种:邪思惟、有漏正思惟、无漏正思惟。

什么是邪思惟呢?佛陀说:“欲思惟、嗔思惟、害思惟,诸比库!此等为邪思惟。”(M.117)

什么是有漏正思惟呢?佛陀说:“出离思惟、无嗔思惟、无害思惟,诸比库!此等是正思惟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M.117)

什么是无漏正思惟呢?佛陀说:“以成就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修习圣道结果之思择、思惟、专注、细专注、心之专精、语行,诸比库!此等为正思惟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者。”(M.117)

第三节 正语

佛陀说:“诸比库,什么是正语呢?离妄语、离两舌、离恶口、离绮语。诸比库,这称为正语。”(D.22)

在此,妄语是指说谎(这也是五戒之一)、两舌是指离间他人的话语、恶口是指污辱或漫骂他人的话语(如粗俗或肮脏的话语)、绮语是指无用的无益的废话。

一、正语的特点

正语有哪些特点呢?佛陀说:“比库们,具有五个要素的言语为善说,而非不善;为无疵,不为智者所责备。是哪五个呢?‘适时、真实、柔和、有益、慈爱而语’”。(A.5.198)

(一)佛陀说话的原则

佛陀曾宣称,如来要考虑三个要素决定其是否说话:话语是否真实、是否对听众有益、是否为听众所喜爱。佛陀说:

[1]如来知其语为非实、非真、不具利益者,其因为他人所不爱、所不好者,如来即不语此语。

[2]又如来知其语虽为如实、真谛、然不具利益者,其因他人所不爱、所不好者,如来亦不语此语。

[3]然如来知其语为实、真谛、具利益者,其因他人所不爱、所不好者,对此如来记说其语是知时者也。

[4]又如来知其语为非实、非真、不具利益者、虽然彼语是他人所爱、所好者,如来即不语此语。

[5]又如来知其语为如实、真谛、不具利益者,其因他人所爱、所好者,此语如来不语此语。

[6]如来知其语为如实、真谛、具利益者,且彼语是他人所爱、所好者,对此,如来即言彼说其语是知时者也。何以故?王子!如来于诸有情、有怜憨心也。(M.58)

(二)佛陀对罗喉罗尊者的教导

佛陀曾教导自己的儿子,在说话前、说话中、说话后应反观自己的话语是否于已或于人不利、是否会有不善果报。

罗喉罗!当你欲以口作业时,则应省察你之口业:“我将作之口业,会危害自己吗?会危害他人吗?会自、他俩害吗?为不善、成苦果、苦报吗?”罗喉罗,如果省察时你知道:我将作之口业,会危害自己,会危害他人,会自、他俩害,为不善、成苦果、苦报,那么你绝对不应该作如此之口业。但是如果省察时你知道: 我将作之口业,不危害自己,不危害他人,不自、他俩害,为善、成乐果、乐报,那么你应作如此之口业。

当你正以口作业时,则应省察你之口业:“我正作之口业,危害自己吗?危害他人吗?自、他俩害吗?为不善、成苦果、苦报吗?”罗喉罗,如果省察时你知道:我正作之口业,危害自己,危害他人,自、他俩害,为不善、成苦果、苦报,那么你应该立即放弃如此之口业。但是如果省察时你知道: 我正作之口业,不危害自己,不危害他人,不自、他俩害,为善、成乐果、乐报,那么你可以继续如此之口业。

当你以口作口业已,则应省察你之口业:“我已作之口业,危害自己吗?危害他人吗?自、他俩害吗?为不善、成苦果、苦报吗?”罗喉罗,如果省察时你知道:我已作之口业,危害自己,危害他人,自、他俩害,为不善、成苦果、苦报。罗喉罗!你之如是口业,当对于师长、智者、同梵行者忏悔之、应发露之、应显发之;忏悔已、发露已、显发已、应成就将来之防护。但是如果你省察时你知道:我已作之口业,不危害自己,不危害他人,不自、他俩害,为善、成乐果、乐报,那么你当昼夜随学善法,住喜悦中。(M.61)

二、话语的分类

(一)分为三类的方法

话语可分为三种:邪语、有漏正语、无漏正语。

什么是邪语呢?佛陀说:“虚诳语、离间语、粗语、杂秽语,诸比库!此等为邪语。”(M.117)

什么是有漏正语呢?佛陀说:“因为远离虚诳语,远离离间语,远离粗恶语,远离杂秽语,诸比库!此等为正语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M.117)

什么是无漏正语呢?佛陀说:“成就彼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为修习圣道结果之四种语恶行之不乐、离乐、别离乐、远离,诸比库!此等为正语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者。”(M.117)

(二)分为两类的方法

佛陀在其他经典里以列举的方式介绍了修行人应避免的两类话题和应谈论的十种话题。

在应避免的话题里,主要包括这两类:无益徒劳之论和诤论。佛陀说:

有某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无益徒劳之论。例如王论、盗贼论、大臣论、军兵论、恐怖论、战争论、食物论、饮料论、衣服论、卧具论、华鬘论、香料论、亲族论、乘具论、村里论、乡镇论、都市论、国土论、妇女论、英雄论、路边论、井边风传论、祖先论、种性论,世界起源论、海洋起源论、如是有无之论争。远离如是等无益徒劳之论。此亦为比库戒之一份。

又有某沙门、婆罗门,受食信施而生活。专心住于诤论。例如“汝不知此法、律、我如此法、律,汝如何如此法、律耶?”“汝是耶行者,我是正行者,”“我言[前后]相应,汝言不相应。”“汝应言于前者而言于后,应言于后者而言于前。”“汝无细虑而[自]言返复。”“汝之立论,堕于负处。”“为解汝负说而寻思,若能者即自解!”远离如是等任何诤论。此亦为比库戒之一份。(D.2)

在应谈论的话题里,佛陀说:

有十种[恰当]的话题。哪十种呢?谈论少欲、知足、远离、离缚、精进、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就是十种[恰当]的话题。如果你常常参与这十种对话,你甚至会比巨大而俱大力之日月更光耀,更不用说别的宗教的修行人。(A.10.69)

三、实行正语的方法

佛陀以举例的方式,详细的解释了应当如何远离这四种不善行。佛陀说:

何谓语行净化的四法?

有这种情况:某个人离于谎言、戒绝了谎言。当他被市镇会议、某个组织会议、亲戚的聚会、行会、或者皇族叫去作证并对他说:“来告诉我们你所知道的,善人。”如果他不知道,他就说“我不知道。”如果他知道,他就说“我知道。” 如果他不曾看见,他就说“我不曾看见。”如果他曾经看见,他就说“我曾经看见。”这样,他不会为了自己或他人、为了得到报酬而故意撒谎。他抛弃了谎言、戒绝了谎言。他说真实语,坚持真实语,坚定,可靠,不欺世人。

离于离间语,戒绝了离间语。他不会传这里听到的话到哪里去造成人们彼此间的不和。他也不会传哪里听到的话到这里去造成人们彼此间的不和。这样他让不和的人们互相和好,让团结的人们更加团结,他爱和谐,他为和谐而高兴,为和谐而欣喜,他讲使人们和谐的事情。

离于粗恶语,戒绝了粗恶语。他讲话让很多人听起来舒畅、有真情实感、直入心扉,有礼貌、有感召力、令人愉悦。

离于闲杂语,戒绝了闲杂语。他讲话适时,所讲的话有实质的东西,和[修行]最终的目标一致,与法和戒律一致。他讲的话值得珍视,适宜,合理,围绕[修行的]主题而不偏离。

这就是如何以四法净化语行。(A.10.176,译法按《八正道——正语经文辑要》P1)

关于离妄语的要点,佛陀在戒律中曾加以明确。根据《律藏?经分别》(Vin. Sutta Vbh.)与《小诵义释书》(Khd. Ak.),下述是构成违犯与不违犯妄语戒的条件:

有四个条件构成违犯离妄语,即:

1、不真实的言语;

2、存有欺骗的动机;

3、以各种方法欺骗(透过言语或身体行为,例如:书信、动作);

4、对方明了。

不构成违犯的情况,即:

1、开玩笑;

2、口误(如话说得太快,心中想着甲事,却说成乙事);

3、无欺骗之心。(《三皈五戒》P7)

第四节 正业

佛陀说:“诸比库,什么是正业呢?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诸比库,这称为正业。”(D.22)

佛陀在此列出了五戒中的前三条。由于妄语戒已归入“正语”内、而饮酒本身并非不善行,只是容易引发不善行,所以未在此列出。

一、正业守持的要点

根据《律藏?经分别》(Vin. Sutta Vbh.)与《小诵义释书》(Khd. Ak.),下述是构成违犯与不违犯上述三条戒律的条件:

(一)离杀生

有五个条件构成违犯离杀生戒,即:

1、对像是有生命者;

2、知道是有生命者;

3、存有杀意;

4、致力去杀;

5、对象被杀死。

不构成违犯的情况,即:

1、不小心(意外),例如建造房舍时失手掉落木石,压死刚从下面经过的人;

2、无故意心(不存杀害的心),例如:出于好意给病人服药,但是该病人在服用时噎死;

3、不知道,例如:不知道有生命而将石头放在其上;

4、没有想到会使对方致命,例如:不经意地将有毒的东西给他人吃而致死;

5、精神失常(如见火而捉等)或发狂时(失去理智);

6、被杀者没有因此而死。

(二)离不与取(不偷盗)

有五个条件构成违犯离不与取戒,即:

1、有主之物(包括个人物、僧团物、供圣物,如:供塔物等);

2、明知是有主之物;

3、存有盗心;

4、以各种方法取,例如:以身体的行为夺取或以言语命令他人偷取等;

5、该物被取离原处。

不构成违犯的情况,即:

1、无主物:被丢掉的东西,如粪扫衣(pamsukulacivara);野外无人拥有之物;

2、死者、鬼或畜生的东西;

3、误以为是无主物;

4、不存有盗心,以为是自己的东西而误取;

5、拿取信赖者之物不犯不与取,但是必须具备五个条件,即:

(1)物主是朋友;

(2)物主与自己很要好;

(3)物主允许自己可以拿取他的物品;

(4)物主还活着;

(5)确定物主不会在意。

6、精神失常时。

(三)离欲邪行(不邪淫)

构成违犯不邪淫戒的四种条件是:

1、行淫的对象

(1)如果男人与二十种女人中的一种女人行不净法。这二十种女人可分为三类,即:

A.九种受监护的女子,即:

a. 母亲守护 (matu-rakkhita);

b. 父亲守护 (pitu-rakkhita);

c. 父母亲守护 (mata-pitu-rakkhita);

d. 兄弟守护 (bhatu-rakkhita);

e. 姐妹守护 (bhagini-rakkhita);

f. 亲戚守护 (bati-rakkhita);

g. 家系守护 (gotta-rakkhita);

h. 法守护 (dhamma-rakkhita);

i. 有(丈夫)守护 (sarakkha)。

B.十种已婚的女人,即:

a. 买得妇 (dhanak-kita):以财物买来而令住者;

b. 乐住妇(chanda-vasini):自愿为人妻而住者;

c. 雇住妇 (bhoga-vasini):与物而令住者;

d. 衣物住妇 (pata-vasini):与衣物而令住者;

e. 水得妇 (oda-patta-kini):共触水钵而住之妇。男女双方一起以钵中水灌手并誓言:「愿如此水般和合不离」而结为夫妇。这是古印度的正式婚礼。

f. 镮得妇 (obhata-cumbata):对一个取薪女,除掉了她头上﹝用来取薪﹞的垫子后令住在家里之妇,称为除环妇。

g. 婢取妇 (dasi-bhariya):既是奴婢又为妇;

h. 执作妇 (kamma-karini-bhariya):既是佣人又为妇;

i. 俘虏妇 (dhaja-hata):俘虏而得来者;

j. 暂住妇 (muhuttika):暂时之妇。

C.罚护女 (sapari-danda) :有人准备刑具而说:「凡是到某某女子处者将会受罚。」

(2)如果女人与十二种男人中的一种男人行不净法。这十二种男人可分为三类,即:

A.九种被守护的男人,即:

a. 母亲守护 (matu-rakkhita);

b. 父亲守护 (pitu-rakkhita);

c. 父母亲守护 (mata-pitu-rakkhita);

d. 兄弟守护 (bhatu-rakkhita);

e. 姐妹守护 (bhagini-rakkhita);

f. 亲戚守护 (bati-rakkhita);

g. 家系守护 (gotta-rakkhita);

h. 法守护(dhamma-rakkhita);

i. 有(妻子)守护(sarakkha)。

B.两种已婚的男人;

C.罚护男 (sapari-danda):有人准备刑具而说:「凡是到某某男子处者将会受罚。」

2、清醒地觉知要和上面的任何一种女(男)人行不净法;

3、以种种方法行不净法;

4、如果男人与女人的口、生殖道或肛门这三道中的任何一道行事。如果女人与男人的口、男根和肛门这三道中的任何一道行事。

不构成违犯的条件,即:

1、没有觉知时,如:在睡觉或昏迷时;

2、心被强烈的烦恼所困惑(精神错乱);

3、发狂时;

4、受到剧烈的痛苦而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三皈五戒》P4-6)

二、业的分类

业可以分为三类,即邪业、有漏正业、无漏正业。佛陀解释说:

诸比库!如何为邪业?于杀生,不与取,受欲之邪行,诸比库!此等为邪行也。

诸比库!如何为正业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者?诸比库!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于爱欲远离邪行,诸比库!此等为正业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者也。诸比库!如何为正业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

诸比库!成就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修习圣道之结果,三种身恶行之不乐、离乐、别离乐、远离,诸比库!此等为正业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者。(M.117)

第五节 正命

佛陀说:“诸比库,什么是正命呢?诸比库,于此,圣弟子舍离邪命,以正命而营生。诸比库,这称为正命。”(D.22)通俗的讲,正命就是指正确的谋生方式。

谋生方式可分为三类,即邪命、有漏正命、无漏正命。佛陀解释说:

诸比库!如何为邪命?以欺骗、饶说、占相、骗诈、利之热求,诸比库!此等为邪命。

诸比库!如何为正命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于此,诸比库!有圣弟子断邪命,正命以养命。于此,诸比库!有正命有漏而福分、有持依果者。诸比库!如何为正命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

诸比库!成就彼圣心、无漏心、圣道者,修习圣道之结果,邪命之不乐、离乐,别离乐、远离,诸比库!此等为正命之圣、无漏、出世而有道支者。(M.117)

在现代社会里,邪命不仅包括了佛陀所列出的这些内容,如毒品生意、军火生意、将导致违犯戒律的谋生手段等均属于邪命。

第六节 正精进

佛陀说:“诸比库,什么是正精进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为了未生之恶、不善法的不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恶、不善法的断除,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未生之善法的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长、广大、修习、圆满,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诸比库,这称为正精进。”(D.22)

简略的讲,正精进就是为了四件事而努力奋进。这四件事就是:未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恶令断除、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广。

根据论藏,精进(viriya)是一种心所:其特相是支持、奋斗、或激起力量;作用是支持或稳固相应名法;现起是不放弃;近因是悚惧或逼迫感(samvega)或精进事,即任何能够激起精进之事。有如在一间老旧的屋子加上几支新柱子,以防止它倒塌,或有如作为后援的生力军令国王的军队击败敌方,精进亦能支持所有的相应法,不令它们退减。

和精进相反的心所是昏沉(thina)和睡眠(middha)。

昏沉是心的软弱或沉重。其特相是缺乏精进;作用是去除精进;现起是心的消沉;近因是不如理地作意无聊或怠惰。

睡眠是心所沉滞的状态。其特相是不适业;作用是闭塞(识门);现起是昏昏欲睡;近因与昏沉的一样。

昏沉与睡眠必定同时发生,且与精进对立。昏沉有如心的病;睡眠则有如心所的病。这一对是五盖之一,由寻心所对治。(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二章)

昏沉和睡眠一般会表现为放逸、懈怠、懒惰、放纵。具体的说,就是对未生之恶不努力防范、对未生之善不努力使之生起,而是采取放逸、懈怠、懒惰的态度,最终导致未生之恶生起、未生之善不生;对已生之恶不制止、对已生之善不扶助,而是采取放纵的态度,最终导致已生之恶增长、已生之善退减。这是我们修行者所应杜绝的。

和正精进相反的是邪精进。根据论藏,邪精进是属于不善心里的心所。(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七章)

第七节 正念

佛陀说:“诸比库,什么是正念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于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受随观受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心随观心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法随观法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诸比库,这称为正念。”(D.22)

简略的说,正念就是指四念住,即随念于身、受、心、法四种所缘。

正念是相当重要的,佛陀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四念住,甚至在临终前仍向阿难尊者强调四念住的重要性。

佛陀在《长部》第二十二经《大念处经》详细的开示了四念住。在此,我们仅作简要的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直接学习经典原文。

一、修习四念处的利益

佛陀说:“诸比库,此一行道,能清净有情,超越愁、悲,灭除苦、忧,得达如理,现证涅槃,此即是四念处。”(D.22)

“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七年者,他于二果之中可期望〔获得〕一果:即于现法中证知,或尚有余〔则证〕不还位!”(D.22)

在此,即于现法中证知:意即在今生证悟阿拉汉果。

或尚有余则证不还位:意即或者还有剩余的执取(烦恼)尚未完全断尽,则能证悟阿那嘎弥果。

佛陀随后进一步说,“诸比库,无论是谁,若能够如此修习此四念处七天者,他于二果之中可期望〔获得〕一果:即于现法中证知,或尚有余〔则证〕不还位!”(D.22)

当然,这七天的修行必然是相当精进而无丝毫懈怠的。

从佛陀的这些开示来看,修习四念住的利益为:现证涅槃、不还果或阿拉汉果。

二、身随观

在身随观这部分,佛陀向我们介绍了六种身随观的方法,它们是:入出息、威仪路、正知、厌恶作意、界作意、九墓地。

在修行方式上,佛陀开示了六种方式,它们是:专心观察自身的、专心观察他人的、一时观察自身的一时观察他人的、专心观察生起、专心观察坏灭、一时观察生起一时观察坏灭。

在此:

威仪路是指如实了知行、住、坐、卧四种威仪;

正知是指在一切行为中,均保持四种正知,即:有益正知、适宜正知、行处正知、无痴正知;

厌恶作意是指因为不净,而厌恶身体的三十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是: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肝、肋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油膏、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注:根据《清净道论》等义注,以及禅修的教学实践,通常在此三十一身分再加上“脑”而成三十二身分。(阿毗达摩讲要上集P277));

界作意是指四界分别,即观察身体内的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

九墓地是指膨胀青瘀脓烂相、食残相、断坏相、血涂相、筋腱连骨相、散乱相、白骨相、陈年白骨相、骨粉相。

入出息念、威仪路、四正知、厌恶作意、界作意以及九墓地观一共为十四种身随观业处。其中,入出息念和厌恶作意这两种乃是安止业处,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达到第四禅,修习厌恶作意(三十二身分)可以达到初禅。由于墓地观在此作为过患随观,因此其余的十二种只是近行业处,只能达到近行定而已。

三、受随观

在受随观这部分,佛陀要求我们观察九种受,它们是: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有物染的乐受、无物染的乐受、有物染的苦受、无物染的苦受、有物染的不苦不乐受、无物染的不苦不乐受。

修行方式与身随观部分相同。

在此:

有物染的,巴利 sa(有)+ àmisa(味,食,财,功利,利益);sàmisa,意为有味的,物质的,肉体的,有爱染的。

无物染的,巴利 niràmisa,意为无味的,非物质的,无爱染的。

四、心随观

在心随观这部分,佛陀要求我们观察十六种心,它们是:有贪心、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有痴心、离痴心、昏昧心、散乱心、广大心、不广大心、有上心、无上心、得定心、无定心、解脱心、未解脱心。

修行方式与身随观部分相同。

在此:

广大心是指色界、无色界心;

不广大心是指欲界心;

有上心是指欲界心;

无上心是指色界、无色界心或者。

注:也可将“有上心”解释为色界心;“无上心”解释为无色界心。

五、法随观

在法随观这部分,佛陀向我们介绍了五种法随观的方法,它们是:盖、蕴、处、觉支、谛。

修行方式与身随观部分相同。

在此:

盖是指五盖,即修习禅定的五种障碍:欲贪、瞋恚、昏沉与睡眠、掉举和追悔、疑;

蕴是指五蕴,即色、受、想、行、识;

处是指六内处和六外处,即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觉支是指七觉支,即七种觉悟的因素: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

谛是指四圣谛,即苦、集、灭、道。

第八节 正定

佛陀说:“诸比库,什么是正定呢?诸比库,于此,比库已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具足初禅而住;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而住;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具足第三禅而住;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具足第四禅而住。诸比库,这称为正定。”(D.22)

简略的说,正定是指四种色界禅那,即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正如经文所说:

初禅五禅支为:寻、伺、喜、乐、心一境性;

二禅三禅支为:喜、乐、心一境性;

三禅两禅支为:乐、心一境性;

四禅两禅支为:舍、心一境性。


{返回 佛学研究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第六章、总结
下一篇: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第四章 灭圣谛
 上座部佛教的菩萨道思想(林欣)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第五章 道圣谛
 南传上座部佛教概况
 巴利经藏第五阿含--小部经文的性质
 行解内观智慧禅
 大念住经要义
 佛教特有的非书资料:贝叶经
 佛教历史上的六次经典结集
 巴利三藏和阿含经有什么区别?
 释尊与释尊的教诲:过去、现在与将来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陈那以后之量论[栏目:因明与辩经]
 学弥勒佛知足常乐[栏目:圣旭法师]
 当代都市佛教对外交往活动的特点—以玉佛寺为例(张晓林)[栏目:佛教与都市]
 加则佑助众生 持则受其慈悲[栏目:慧光法师]
 《金刚经》释义 第六品、正信希有分[栏目:法界法师]
 大圆满龙钦心髓往生法[栏目:修法仪轨]
 五 耳环女鬼事[栏目:饿鬼事经 第二 郁婆利品]
 小黄花[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法的真义[栏目:法增法师]
 阳台有种一棵杨柳树,有人说居士家不要种,弟子也在杨柳树下做药供香,这样做如法吗?[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