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念住经要义
陈燕珠
{返回 佛学研究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44

目录

自序

绪言

1. 观身念住
2. 观受念住
3. 观心念住
4. 观法念住

观身念住--- 
A观呼吸
B观四威仪

行姿
站姿
坐姿
卧姿

C 念兹在兹

其它姿势动作

D 思维不净
E 思维四大
F 九墓墟观

观受念住---
观心念住---
观法念住---

A 观五盖
B 观五取蕴
C 观内外六处
D 观七菩提分
E 观四圣谛

苦圣谛的解释
苦集圣谛的解释
苦灭圣谛的解释
道圣谛的解释
修四念住的结果



自序

佛陀临涅槃时,叮嘱弟子们以四念住为住.这观身念住、观受念住、观心念住、观法念住的四念住,是佛陀亲自修行的体验,是借着观察觉知当下身心内外生灭变化的状态,来体验所谓的我,是一连串身心现象不断瞬间快速生灭变化所组成的幻相,体悟身心五蕴无常、苦、无我的本质,渐渐去除对自我的贪瞋执着,灭除烦恼痛苦的根源,一歩歩获得内心的清净安祥。

培养保持觉性和不贪不瞋的平等心,以正念正知活在当下,观照自己的身体、身体的感受、心、心的内含的生灭无常、苦、无我虽然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这部《大念住经》为我们指出一条清晰详实的修行大道,《大念住经》是克服愁悲、灭除苦忧、体证涅槃必须遵循的重要经典。

本书对《大念住经》的编译与阐释,参考并引用了一些大德的心得、经验与教示,尤其绝大多数是±普下献上人提供之资料及其亲身之体验。期望在此所提供的内容,对有志决定成圣者,带来一些启发与帮助。

书中若有不当之处,仍请惠予指教。

           陈燕珠合十
           台中清水
           2001年6月15日



绪言

念住经在南传巴利文经藏中出现两次。根据巴利圣典协会出版的巴利文经典英译本:一次是在长部第22经出现,一次是在中部第10经出现,二经内容相同。不过长部的第22经在讨论“法念住”时,比中部第10经长,所以被称为《大念住经》,中部第10经则被称为《念住经》。本书是根据长部第22经《大念住经》来译注的。

汉译《大正藏》杂阿含第605~639经,与此《大念住经》有些类似的经句内容。
大,念、觉知,念住、觉知的建立。四念住是以正念正知的觉知,念住身体、感受、心和心法四种身心的对象。
……
念住、觉知的建立是所有正确修行的基石,是坚定正住、精勤地在感受的层面上,对身心生灭变化的状态,持续不断地保持觉知,也是从知苦到灭苦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这种正念观照的觉性,是对当下生灭现象的觉知,是直接体验所观的对象,不是对过去的记忆,也不是对未来的思考、想象或观想。

《瑜伽师地论》卷九八说:“又此念住修习道理,非今世尊出现于世方始宣说,今圣弟子适初修习。然于过去无始时来,于诸念住修习流转,于未来世当知修习亦无穷尽。”可见修习念住是过去、现在及未来诸佛弟子所必须修习的法门。

人的一生中,都在执着这是“我”、这是“我的”、这是“我自己”,都围绕着“我”“我的”包括生理(身)与心理(心)两方面的现象。身心世界的本质真相,原本就是刹那刹那生灭不停、变化无常、虚幻不实,而我们却习惯将这不断生灭、虚幻无常的身心现象,错认执着为“我”“我的”,因而发续成贪爱瞋恨,带给自己也带给他人痛苦。

四念住的修行就是保持自心的开放与宁静,完全觉知周遭发生的任何现象,接受心中生起的任何心念,直接观察身心的实相,不断觉知,直接体证,如实洞察身心生灭现象的虚幻不实,因而消融自我、脱离“我”“我的”的妄想、错觉、贪瞋执着,去除自他痛苦的根源与束缚。
佛陀在本经所教示的修行,是为了导致心的净化,不是为了禅那。不是要训练完全平静、心系一境的专注定力~奢摩他(止)。而是以四念住为所缘的刹那定,来引发实相般若,也就是藉由某种程度的定力,来开展智能与洞察力~毗婆舍那(观)。修止能达禅那,修观可达解脱。有了刹那定,就足够开始修习内观了。

专注是全神贯注、内心不动、费力地集中精神在对象的一点,紧张有压力,没有完全放松,这种心念的纯净是以压抑的方式获得的。觉知却是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知道对象而没有任何的散乱,没有紧张,没有压力,内心轻松,在任何情况下,内心都是和平平静。
修定可以转移注意力,很有效地在意识层面对付贪爱和瞋恨,但无法真正将其去除,在心灵表层可以显得平静祥和,但潜意识的内心深处,却充满被压抑的负面情绪,一有机会又会萌芽爆发,带来痛苦。修定不能解决内心深处烦恼污染的根源。

修观是培养观察觉知的洞察力,可以借着观察身心生灭无常的本质,透视身心五蕴的实相,进而远离所有的无明执着,消灭贪瞋的习性,灭除贪瞋痴的苦根。这是佛陀发现的,也是引导佛陀开悟的方法。

以走路为例:专注行走时,内心专注一点,未觉知旁边发生的现象。而觉知行走时,心是开放的,仍可觉知身旁四周的状况,允许当下任何事物的呈现,并且喜悦地接受当下发生的现象,不去控制,不去反抗,不去改变。

再以静坐禅修为例:专注禅修时,因为心只专注一点,存有紧张状态,若有声音传来,心会不舒服或不喜欢。觉知禅修时,只是接受声音的出现、经过、消失,心只念住清净觉知却不受干扰。

一般说来,很少人是清楚明白、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念住当下、享受眼前风光的。有些人走路或坐车时,很明显地是在想心事,表情凝重、眉头深锁、不知道在担心什么。有些人一有空就找人聊天,一聊就是几个小时。有些人把自己保护在重重防卫的内心世界里,不肯出来面对真实的人生世界。有些人整个精神状态像似存在于另一个遥远的地方飘飘荡荡。有些人浑身是劲,不断地摇头摆尾、或来回走动、或不安于座……这些都是某种形式的不活在当下,不念住当下。想用自己的心力去维持一个不真实的世界,是很累人的事。执着活在假想的世界而不活在当下看清实相的人,想要不苦不恼恐怕很难。活在当下,对未来的事不做无谓的想象,可以无忧。活在当下,对过去的事不做无谓的计较,可以无悔。能无忧无悔的活在当下,则内心纯净,即可深观自己身心五蕴的生灭现象,而体悟无常。

活在当下就是四念住修行的要诀之一。

学佛不是靠外力,是靠自己的力量,以强大的觉性将自己从昏沉、妄念、无明的枷锁中挣脱。一个人如果能活在当下,开展自己的觉性,客观地观察自己的身心作为自己的皈依处,就不会一直往外追寻、祈求外在人事物作为自己的依靠而迷失自己了。一个人如果能培养强而有力的觉性,就会有智能觉知身心乃生灭无常、因缘条件和合的缘起,看清身心的实相,去除我执,消除自我,放下一切重担,内心就会愈来愈宁静祥和,就能以一颗安祥清明、不贪不瞋的平等心,面对人生顺逆起伏的一切境界,不被境界束缚而随之起舞、带来苦恼。

觉性弱,妄念就强。觉性强,妄念就弱。一旦觉性够强,则妄念来时,心境无波,妄念消失无踪。妄念日减,觉性日增,有朝一日就能圆满到达心无妄念的清净涅槃。

观四念住就是观身念住、观受念住、观心念住、观法念住。这四念住是以长养正念正知的觉性,来调伏自心的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觉知的四个途径,也就是建立时时刻刻能在当下直接观察、体验、洞照、觉知自己的身心五蕴,了解五蕴身心只不过是一连串不断瞬间生灭变化的过程而已,使自己对身心这种瞬间生灭、短暂无常、没有实体、不断变化的过程,不产生喜恶贪瞋的习性反应,不发展成我执,而令身心净化、痛苦烦恼止息。

1.观身念住:

佛陀教导禅修者以坚定正住、热忱精勤的态度去正确了知、清楚觉照:

呼吸

行住坐卧四威仪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
身体三十二种不净相
地水火风四界
墓墟尸体九相

以身体的这六种现象为所缘,分别去直接觉知,直接体验身体的生灭、无常、苦、无我的究竟实相,产生般若智能,运用不贪不瞋的平等心,去除身心世界所有的贪瞋不净、错觉妄想,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身体是被视为我、我的、我自己最具体的东西,由于根深蒂固的我见,产生了许多忧悲苦恼。若要深入无我,就得从观察身体这种粗显的、表面的,当下可以直接觉知的实相开始,再逐渐去观察更微细的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以期完全体悟身心五蕴的无常、苦、无我而超越身心世界的贪瞋、执着、束缚。

2.观受念住:

佛陀教导禅修者以坚定正住、热忱精勤的态度去正确了知清楚觉照:

愉悦(乐)的感受
不愉悦(苦)的感受
不苦不乐的感受
愉悦而有执着的感受
愉悦而没有执着的感受
不愉悦而有执着的感受
不愉悦而没有执着的感受
不苦不乐而有执着的感受
不苦不乐而没有执着的感受

以这九种身体感受的现象为所缘,分别去直接觉知、直接体悟身体感受的生灭无常、苦、无我的究竟实相,产生般若智能,运用不贪不瞋的平等心,去除对身心世界所有的贪瞋不净、错觉妄想,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3.观心念住:

佛陀教导禅修者以坚定正住、热忱精勤的态度去正确了知、清楚觉照:

心贪爱
心不贪爱
心瞋恨
心不瞋恨
心愚痴
心不愚痴
心收摄
心不收摄
心广大
心不广大
心有上
心无上
心专注
心不专注
心解脱
心未解脱

以这十六种心的现象为所缘,分别去直接觉知,直接体悟心的生灭无常、苦、无我的究竟实相,产生般若智能,运用不贪不瞋的平等心,去除对身心世界所有的贪瞋不净、错觉妄想,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

4.观法念住:

佛陀教导禅修者以坚定正住、热忱精勤的态度去正确了知、清楚觉照:

五盖
五取蕴
内外六处
七菩提分
四圣谛

以这五种心的内含(法)的现象为所缘,分别去觉知、直接体悟心法的生灭、无常、苦、无我的究竟实相,产生般若智能,运用不贪不瞋的平等心,去除对身心世界所有的贪瞋不净、错觉妄想,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佛陀说,任何人依照以上方式,修行四念住七年,或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半年、一个月、半个月,甚至对那些根器特别殊胜者,只要七日,就可期望得到两种果报中的一种:现生得阿罗汉果,或者五蕴身心仍然存在的话,则得阿那含(不还果)。

在《大念住经》的经首与经尾,佛陀清楚强调:“这是唯一的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悲,灭除苦忧,获得真理,体证涅槃,这条道路就是四念住”。

《大念住经》是一部清晰详实、安全直接、完整深刻、可以作为修证依循的重要经典。禅修者除了知识哲学层面上的精通探究之外,更应依之身体力行,以期克服愁悲,灭除苦忧,获得真理,体证涅槃。

观身念住--- 

A观呼吸

观身念住是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观察觉知身体生灭的状态,来观察思惟身体的实相。是就身体来观察思惟身体,不是在身体之外去观察身体。

通常,我们都只浮面地在知识层面上了解身体而已,在实际经验的层面上,对身体的了解觉知却非常有限。我们只知道身体外在表面那些可以控制的器官机能,例如可以按照我们需求命令来动作的眼耳鼻舌手脚等。但是对于那些内在的器官,例如:心肺肾胰……等等,我们却无法使它们按照我们的欲求和命令来动作。我们虽然命令心脏现在就停止跳动,它并不因此而停止。对于那些不受控制的体内器官、对于那些构成整个身体的组织细胞等等,我们所知有限。身体器官组织细胞是由无数的极微粒子构成,而这些极微粒子又时时不断在发生变化。由于我们从来没有用心观察、觉知、体验这些变化的现象,所以我们对这些生灭变化的实相茫然无知,更别说要控制它们了。
身体是身心结构中最明显、最清楚的层面,也是最适合进行自我观察的起始点。在《大念住经》中,佛陀教导六种观身念住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就是观呼吸。

每个人都要呼吸,借着观察气息在鼻孔进出的状态,我们知道呼吸是身体组成的要素之一,是身体的一部分。以觉知呼吸为基础,能让我们觉知当下的自己、当下的实相,能让我们观察分析身心变化的过程。我们可以深深的呼吸,可以浅浅的呼吸,可以快快的呼吸,可以慢慢的呼吸,甚至可以停止半分钟或一分钟不呼吸。而当我们不去注意呼吸的时候,呼吸也仍然在那儿自然持续地、一个接着一个的一进一出,没有间断。呼吸本身包含了自主与不自主的两种活动,它兼具刻意运作的意识和自然运作的无意识。呼吸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桥梁,它的运作方式既属意识,也属潜意识。觉知呼吸可以让潜意识慢慢浮上成为意识,因此,呼吸这个工具是联系身体结构中,那个我们可知、已知的领域以及那个一真生灭变化、而我们却不了解的领域。

我们借着刚开始是刻意的、有意识的、呼吸的明显实相,渐渐觉知自然的、正常的、呼吸的实相,再进而觉知较微细的、更微细的、呼吸的实相。这时我们是在训练觉性,使觉性从表层的层次转移到较细致的层次和更细致的层次。一进一出的呼吸就是身体的实相,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呼吸,时时刻刻都可以观察觉知身体的实相。借着观察觉知身体呼吸的实相,我们可以穿透实相、超越实相。

呼吸不但能帮助我们探究身体结构的实相,也可经由注意呼吸的状态,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来帮助我们探究内心世界的实相,因为,呼吸是和人的心理状态紧密相连的。表面上,呼吸是一进一出的身体作用,然而一旦经由观照,我们便可体会呼吸和内心的情绪;愉快或不愉快等不净烦恼,有密切关系。譬如说,每当我们心中有负面情绪时,呼吸就变得急促粗重,而当不净心念过去,呼吸又趋于规律、轻缓柔和。可见藉由观察呼吸,我们可以探究心理的实相,深入喜乐贪瞋、不净烦恼的根源。

人的一生中,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只在往外攀缘、往外观察,只是吸收外在的知识、向外寻求物质及精神的食粮、对外在的人事物深感兴趣,只是祈求外在人事物或神祇灵异的庇护,一直深受外在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得失的影响,绝少时间好好静下心来,自我觉察观照,内观自己发生的实相,看清自己身和心是如何的交互作用,来真正的了解自己。因此也就永远无法灭除自己贪瞋的习性,无法止息无边的执着烦恼痛苦,得到身心的真正自在。

我们这颗心散乱激动,浮躁不安,不得安宁,一直疯狂地迷失在无明虚妄的错觉妄念之中,这是痴.观察觉知呼吸,可以让我们觉知当下的自己,觉知当下的实相.这当下的片刻虽然短暂,却在改变扭转心的习气上非常有用,这当下的片刻虽只觉知气息在鼻孔的进出,却没有任何无明虚妄.由于只是纯粹地观察呼吸,没有贪求、没有瞋恨的习性反应,这当下片刻的心就脱离了贪瞋痴的三根本烦恼,而纯净无染。这片刻的纯净无染,会强而有力的挑战过去所有的习气,于是深藏在潜意识中的不净杂染,会浮到意识层面,以焦躁不安等等各种身心不适的方式呈现出来。只要我们持续地以平等心、不起爱憎贪瞋,持续坚定正住、以正念正知的觉性保持觉知,这些不净杂染的负面心态,在生起呈现后,必将逐渐一一消失灭去。

佛陀在当时即将证得正觉时,也是从观察觉知呼吸着手的,佛陀以此方法证得正觉后,又以此方法指导比丘。佛陀以亲身的经验教导比丘们,观呼吸应当注意以下这些事情:

比丘修习观呼吸时,应先到森林中,或到树下,或到僻静无人处,盘腿而坐,端正身体,系念在前,把注意力集中在鼻孔及鼻孔以下、上嘴唇以上的区域,并保持以下的觉知:

先觉知呼吸时气息进出的状态
再觉知入息出息的长短及其持续的状态
觉知全身长息短息相互交错进行的整个过程
再觉知并训练使气息平缓平稳、柔和宁静、匀细微妙
一旦呼吸宁静平缓。

B观四威仪

经常可以看到一家人坐在客厅看电视,当气象报告完了之后,问明天气温几度时,往往没有一个人可以答得出来.

大家眼睛都向着电视,却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也有人一面吃东西,一面看书,不知他是在吃东西,还是在看书。可以说,他同时在做两件事,事实上,他两者都没做好。
也有人离家之后,才又担心家里的电灯、煤气有没有关好。在离车之后,才又担心车子有没有上锁。

日常生活中,这些心不在焉,没有活在当下,没有觉知力的事件层出不穷。平常,我们在做事或经验大多事情时,几乎很少或者根本不具觉知力,可以说,大多数的时间都在白日做梦,都在成见茫然的大雾中,迷失了方向。我们很少会注意到像穿衣服这样简单的事情,竟然是一系列复杂细微的动作变化。日常生活中,对于身体各种姿势、肢体各种动作的微细变化,我们从未觉知、从未体会,甚至完全忽略。我们习惯生活在自己脑海中的另一个地方,活在自己虚拟的问题和忧虑之中,胡思乱想。一颗心总是与妄念同在一起,一直没有与觉性同在。大多数的时间,不是想着过去,就是想着未来,都活在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渇盼揣测之中,没有活在当下。总是不能回归到自己的身和心之中,没有活在当下。总是不能回归到自己的身和心,不能与自己同在一起,不能以自己为`皈依处。总是不动看清自己身体与心念的生灭,只注意别人,在意别人,看着外在的东西,往外追寻快乐,祈求外在的人事物来保护自己。

我们整天都在动,全身的姿势整天都不停地成变换,我们自己却很少注意觉知它。由于我们没有以觉性生活在当下,所以没有跟自己身心的动作在一起。我们若能时时刻刻觉知身体每一个姿势动作的变换以及每一个心念的起伏,就是时时刻刻在觉知身心的实相,就是活在当下,不致于迷失了自己,这种觉性才是自己的皈依,这种不依赖他人,不心外求法,时时以自己身心为皈依处,才是永久的皈依,生命才有意义。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觉知自己行住坐卧四种主要身体姿势的变换开始,来培养强的觉性。在觉性增强后,就能观察心的活动,看清心中起伏的念头,看清身心真正的实相。这种以观察身体动作、觉知姿势变换、觉知心念起伏来培养正念相续、觉性如炼的修行方法,与日常生活互相结合,方便轻松又自然。

行姿
站姿
坐姿
卧姿

C 念兹在兹

其它姿势动作

D 思维不净
E 思维四大
F 九墓墟观

上节讲过的“思惟不净”是以活着的身体的三十二个不净身物为对象,观察它们为不净,称为有生命体的不净观。现在说的是以死尸为对象,观察它为不净,称为无生命体的不净观。不论对象为有生命或无生命,这两种不净观都是去除贪欲心、特别是淫欲心的妙方。

人因为妄执自己的身体为我,所以产生各种欲望、贪心、瞋恨心、淫欲心……,可以说,人的一切痛苦烦恼,都是从身体而来`。身体饿了,想吃。渇了,想喝。冷了,想暖。热了,想凉。饱暖了,思淫欲。可以说,一天到晚都为了自己身体的饱暖、安全、舒适、欲望在争取更多的饮食、衣物、金钱、权势、地位、财产。这种对身外之物汲汲营取、强烈的贪欲心,造成心理沉重的负担,导致身心疲惫,于是纠纷不停,烦恼不断。针对此一妄执,佛陀开示修不净观法门,藉此对症下药,解脱烦恼。

人都贪生怕死,都不能以平常心去面对死亡,而不断的死亡却又是人生每一秒都在发生的事实。人的生命和世间的其它生命一样,都是短暂的,可是绝大多数愚痴的众生却不能如实的活在当下、接受如实的人生,而选择了逃避和逃离,就像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由于不能正视生命短暂的事实,于是心中夹杂不安妄想,带给多少人痛苦、眼泪与不幸。人类不管如何绞尽脑汁,如何耗尽心血,想使一样东西永垂不朽,都是不可能的。若能仔细观察人在死亡之后,身体逐渐分化消散的情形,就能深刻觉知人及万物总有分散变易的时候。

人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间,前一口气呼出去,后一口气还能吸进来,就算是值得喜悦的事了,那有时间去唉声叹气、心情不愉快,那有理由去抱怨世界或别人对不起我们。观察思惟死亡,将会特别珍惜生命而把握现在、惜缘惜福,使自己有更合理的人生观。

身体是父母精血的不净合成,活着的时候,身中三十二物皆是不净,也常出不净,衣服床褥也跟着臭秽不净,更何况死后的遗骸。对于那些仍有许多贪瞋痴、很难控制贪瞋痴的人来说,观想死亡是很有用的。无论贫富、好人坏人,每个人都会死亡变成死尸,开展这种观察思惟死尸的修行,初则可以厌离贪瞋痴,终能达成实相无相的观法。

在知识上,我们很容易了解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断地在发生某些变化,任何事物都会归于毁灭,一切事物都是无常每一个人只要出生,就定会死亡。然而,这只是知识上的理解而已,我们还必须在色身的结构中,去经验这个实相。佛陀在此教示了到墓墟,经验这个实相的九个观法: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已死一日、二日或三日,变成肿胀、瘀黑且溃烂,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被乌鸦、秃鹰、猎鹰、苍鹰啄食,或被野狗、老虎、豹、胡狼咬食,或被其它种种生物啮食,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骸骨以及附着在骨上的一些血肉及连结骸骨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缺了皮肉而血迹斑斑的骸骨和连结骸骨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血肉不存的骸骨及连结骸骨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一堆支解的骨头,四散各处:这儿是手骨,那儿是脚骨。这儿是踝骨,那儿是膝骨。这儿是大腿骨,那儿是骨盆骨。这儿是脊椎骨,那儿是肩胛骨。又有肩骨、颈骨、下颚骨、牙齿及头盖骨。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一堆泛白如海螺壳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经过年余,堆积成一堆堆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当比丘在墓墟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骨头腐蚀成粉,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我们若依佛陀所教示的这九种观法,用想象力,耐心细心地观察思惟一个尸体即可,虽无实体,但当我们集中念头观想的时候,仍然可以达到效果的。

 《清净道论·说不净业处品》说:

 “由于膨胀相显示尸体的坏形,故适合于贪行的人。
青瘀相显示坏色的皮肤,故适合贪于身色的人。
脓烂相显示色身连络恶臭的的状态,故适合贪于由花香等装饰,而生身香的人。
数坏相显示尸体中间的孔隙,故适合贪于身体坚厚的人。
为犬狗等所食啖的食残相,显示有肉的丰满部分被硁,故适宜贪于乳房等身肉的。
骸骨散乱相显示四肢五体的散乱,故适宜贪于玩弄四肢五体之美的人。
斩斫离散相显示整个身体的破坏变易,故适宜贪于身体完整的人。
为流出的血所涂的血涂相,显示血的涂抹的厌恶状态,故适宜贪于装饰而成美丽的人。
虫聚相显示身体中一般都有的蛆虫细菌,故适宜贪于身为我所有的人。
骸骨相显示身体骨头的厌恶,故适宜贪于完整牙齿的人。”

这是依照贪行者的区别而说十种不净的区别,虽有十种不净,但其特相只是一个,即厌恶恶臭污秽的状态。《坐禅三昧经》也说:“若着仪容,当修新死血流涂骨观法。若着声音,当习咽塞气绝命断观法。若着细滑,当习骨见及干枯病观法。若爱着众生,当习六种。若都爱着,以六种则遍观一切。”

修习这些不净观的目的,除了用来克制感官的欲望之外,最重要的是修习专注力到某种程度后,即观察觉知身体各部分的快速生灭,体解无常、苦、无我的真理,以不贪不瞋的平等心,使贪瞋的执取渐渐消失、息灭、舍弃。

墓墟中被丢弃的尸体,由死后变成
肿胀、瘀黑、溃烂
被乌鸦、老鹰、豹狼或小生物啄咬啮食
剩下附有血肉筋腱的骸骨
逐渐变成一块块染有血迹的骸骨连结筋腱却没有皮肉
再变成血肉不存的骸骨
骨头支解四散各处
四散支解的骨头又变成泛白如海螺壳
经年余后骨头成堆
骨头腐蚀成粉尘随风飘散
如此这般不断地变易无常。

保持觉知并忆念自己的身体必然会死,而且死后也会像上述尸体一样变化,了知这样的下场无法避免,内心自然生起警惕感,将会重新思考人生的方向,纠正自己生命中错误的行为,自然会精勤修行,心无放逸,努力断除心理上的各种过患。

总之,以墓墟死尸九相来修习观身念住时,禅修者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死尸身体内部的状态,比照自己身体内部的状态,来观察思惟身体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死尸身体外部的状态,比照自己身体外部的状态,来观察思惟身体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死尸内外部的状态,或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死尸的状态,比照自己身体内外部的状态,来观察思惟身体的实相。
因此,禅修者观察觉知到死尸各种变化不断生起的现象。禅修者观察觉知到死尸各种变化不断灭去的现象。禅修者观察觉知到死尸各种变化不断瞬间快速生灭的现象。

由于对死尸九相生灭现象的清楚觉知,禅修者终于体悟到:“原来这就是身体的实相”,身体的本来面目原来就只是一连串不断快速生灭变化的过程所组成的幻相而已。这些无常短暂、不可控制、不能自主的现象、以及有“我”的幻想都是苦的。于是,不再对“我”“我所”产生任何执着。

精勤的禅修者,体悟了身心无常、苦、无我的本来面目之后,心专注于诸法生灭无常、苦、无我的洞见力与智能的觉知中,除了这种觉知,还是这种觉知。这种觉知来自修习墓墟死尸九相变化无常的感受,那是单纯直接的经验体悟。

有了这种由于观照死尸九相而开展出来的洞见力与智能、觉知与体悟,禅修者维持强而有力的觉性以及安稳平静的平等心,冷静客观地观察身心五蕴诸法的生灭,不起贪瞋执着,不起任何习性反应。于是禅修者不再贪着身心世间一一切事物,心无染着,心得解脱。

于是佛陀告诉诸比丘:“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观察墓墟九相变易的状态,来观察思惟身体的实相。来了解身体的本来面目。”

《大念住经》首先教导我们如何观身念住,如何从:

① 呼吸
② 行住坐卧
③ 各种肢体动作
④ 构成身体的三十二不净相
⑤ 地水火风四界
⑥ 墓墟死尸九相

来观察思惟身体,因为身体是身心五蕴结构中最明显、最清楚的层面,也是最适合进行自我观察的起始点。从观身念住开始,接着次第开展观受念住、观心念住、观法念住。

观受念住---

要正确了解人的身体、身体的感受、心和心的内含这些实相,必须亲自直接体验。为了直接的体验,必须发展两种能力:觉知和时时彻知无常。修习“念住”能亲自领悟自己身心生灭无常短暂的本质,建立引至解脱的“正念”。如此,不但对外在世界的贪瞋执着能一一消解,就连内在世界那种最难消解的贪瞋执着也能完全消灭。内在世界的贪瞋执着深藏心底,只要这种深藏的执着存在,我们就难以从痛苦中解脱。

修习观受念住就是要直接观察身心的实相,观察身体感受所呈现的苦、乐、不苦不乐等等现象。不过在觉性尚未培养起来之前,不要急着去观察感受,因为薄弱的觉性会被感受拉着跑,会被卷入其中而不自觉。

贪爱瞋恨这些不净烦恼是痛苦的根源。一般人都认为贪瞋不净烦恼来自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处与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处的互相接触(六处缘触),然而佛陀却发现:内六处的六根与外六处的六尘互相接触后,先产生了感受,然后才有贪爱瞋恨(触缘受,受缘爱),亦即在根尘互相接触时,先体验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后,才有喜恶贪瞋的生起。感受是触和爱之间的连结,却被一般人忽略。
六根接触六境产生感受,想蕴又对感受作出好坏的评价,感受因而变成愉悦的感受或不愉悦的感受。对于愉悦的感受产生喜欢贪爱执取的习性反应,对于不愉悦的感受产生厌恶瞋恨执取的习性反应(受缘爱,爱缘取)。因此,若要克服喜恶贪瞋的习性反应,就必须重视感受的觉知,感受虽然会导致贪爱和瞋恨的反应,感受也可以导出智能,使禅修者不再生起习性反应,开始逐渐脱离痛苦。

感受包括身和心两个层面,它不但是属于身体的、也同时是属于心理(受想行识)运作的过程之一。感受由身生起,由心觉知。身心的每一接触,都会产生某种感受。绝大多数的感受都隐藏在内心深处,难以察觉。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心缺乏足够的觉性,只能觉察到较粗重的感受而已,心必须经过训练变得敏锐、具有足够的觉性时,才能觉知体验整个身心微细感受的实相。观身念住中,练习观入出息、练习观行住坐卧,练习观身不净等等,就是在培养觉性如炼,用以观察觉知身心微细的感受。

感受的起因,也许是外在的环境等等原因,但这些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如实观察、觉知当下出现的感受,不论感受是冷热、轻重、痒酸、紧张、疼痛、喜恶……,只要在各种感受发生的时候,如实客观地观察它们就好了。

不要贪恋某些感受,不要刻意回避另些感受。要有次序、有系统地循环观照全身,不要让专注力随意从一个部位转换到另一个部位、或从一个感受跳到另一个感受,这样注意力才不会停留在较强烈感受的部位,而忽略了身体的某些部位。这样,才能观察觉知到细微不明显的感受,这样的观察才不是局部的、不完全的、表面的观察而已。

刚开始练习观受念住时,有一段时间会经历到粗糙、强烈、不舒服的感受,造成心理上或生理上的不舒服,阻挠了对感受的觉知。这时,就应当再回来观呼吸,让心灵平静下来,培养更敏锐的觉性。借着反复持续的练习,强烈的感受会变得较为平稳细微,终将觉知身心只是瞬间生灭的振动波动。

至于该如何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以正念正知的觉性,就感受观察感受呢?佛陀指示比丘们:

① 在经历愉悦(乐),要正确了知:“我正经历愉悦的感受”。
② 在经历不愉悦(苦)的感受时,要正确了知:“我正经历不愉悦的感受”。
③ 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要正确了知:“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
④ 在执着于愉悦的感受时,要正确了知:“我正执着于愉悦的感受”。
⑤ 没有执着于愉悦的感受时,要正确了知:“我没有执着于愉悦的感受”。
⑥ 在执着于不愉悦的感受时,要正确了知:“我正执着于不愉悦的感受”。
⑦ 没有执着于不愉悦的感受时,要正确了知:“我没有执着于不愉悦的感受”。
⑧ 在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要正确了知:“我正执着于不苦不乐时感受”。
⑨ 没有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要正确了知:“我没有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

这里说明禅修者必须学习以客观的态度观察觉知所有不同的感受,接受任何自然生起的感受不挑选感受,以不中断的觉性去面对一切感受而不卷入其中,以觉性和平等心超越一切的情绪、一切的感受、一切的爱憎,亲身念住觉醒,活在当下,体证感受的生灭现象。

一般人都喜欢乐受,然而乐受却隐藏着贪爱。一般人容易对当下的乐受无法如实地保持觉醒,容易被潜伏在乐受背后的贪爱和欲望征服,乐受引发贪爱、渇爱。由于任何感受都变化无常,如果只想乐受,一旦乐受消失后,只会留下更多的苦受了。每个愉悦的感受里,必然包含了一颗苦的种子。乐受也是一种十分细微的苦扰型式。

苦受潜藏瞋恨。禅修者应在苦受生起的当下,严密地念住于苦受,保持身心静止不动,深入苦受、安住苦受,屏息观照苦受,觉知苦的生灭,这样才能发挥更强的觉性和更严密的念住。苦受也是无常,生起之后一段时间,必然灭去,所以完全克服苦受是可能的。禅修者若能安住于苦受、观照苦受而不对它生起丝毫的厌憎妄想,苦受终会消退熄灭。

一般说来,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僵硬疼痛、疲倦灼热的感受就会在身上升起,这些都是苦受,如果没有念住的训练,就会疏于注意或未能注意这些感受,就会觉得:“我”僵硬了,“我”疼痛了,“我”疲倦了,“我”灼热,“我”厌烦等等这些不愉悦、不适亮的感受,容易以自我的立场来认知这些感受。其实,那里有一个我在僵硬,那里有一个“我”在疼痛、疲倦、灼热呢?一切只不过是一连串、一个个新的不愉悦的感受接连发生、接连不断的生灭而已。

如果身上有僵硬、疼痛、灼热、疲倦等等难以忍受的苦受的,禅修者不宜立刻改换禅修的姿势,而应继续耐心地对这些感受给予耐心的观察注意,一旦培养出强而有力的觉性时,即使很强的苦受也会消失。如果能消除有一个“我”在受苦的观念,禅修者就不会感到苦受的不舒服,对于僵硬、疼痛、疲倦、灼热……只会觉知那纯粹只是一个强烈的“感受”而已,不再认为是“我”在僵硬,“我”在疼痛、“我”在疲倦灼热,“我”在痛苦难熬了。

如果注意了一段时间,这些苦受仍未消失又无法再继续忍受时,可以改换姿势,但应同时觉知“欲换姿势、欲换姿势”、“移动移动”、“接触接触”,念念分明于每一动作,让一个觉知接续一个觉知,一个定力接续一个定力,一个智能接续一个智能。只有这样不断地练习,禅修者的觉性和智能才能持续并逐步成熟。

解脱生死轮回是无法单单经由思概念、凭空谈论在轻松获得的,唯有投入身心所能发挥的、强大的觉照力量,热忱努力地精进,实际去亲身体验才可达成。

苦的起因在于对自身实相的无知。在这种无知的黑暗中,心对每一种感受生起喜恶贪瞋的习性反应,这样的习性反应不但在当下制造烦恼痛苦,也对未来种下痛苦的种子。一旦能观察觉知苦的起因是贪爱瞋恨的盲目反应,就应当训练这颗心对各种感受念念分明,保持安稳平静的平等心,不再生起贪爱瞋恨的盲目反应,痛苦烦恼的因不再出现,就不会再为自己造苦。可见借着精勤不懈地开展觉性觉知,以及维持一颗安稳平静、不贪不瞋的平等心,就有办法从苦恼中得到解脱。

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不苦不乐的,不苦不乐受是一种对我执的迷惑,是不知因缘法则的愚痴。当中性的不苦不乐生起时,令人无法觉察,对它是无知的。

至于有执着的乐受,有执着的苦受,有执着的不苦不乐受,是禅修者对苦、乐、不苦不乐感受的观察生起贪爱和瞋恨的反应。

没有执着的乐受,没有执着的苦受,没有执着的不苦不乐受,是禅修者对感受的观察没有生起任何贪爱或瞋恨的反应。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有执着的苦受、有执着的乐受、有执着的不苦不乐受、没有执着的苦受、没有执着的乐受、没有执着的不苦不乐受,都是随着心意来决定,它们虚幻不实、虚假不真,是无我的。它们生起了,慢慢就灭去了,是无常的。这些感受都只是内心的问题而已,外境符合心意就喜欢,不符合心意就厌恶。执着喜爱就成贪爱,执着厌恶就成瞋恨。

修习观受念住时,见到自己心中喜好或嫌恶的人事物都不可执着。喜好来时,念住它,觉知它仅仅是喜好。嫌恶来时,念住它,觉知它仅仅是嫌恶。必须念住其中而不执着,住于爱憎两边而得而在。禅修者超越苦乐的波涛,不随喜忧爱憎的感受起舞,具有平稳而强大的觉性,具足慈悲、喜悦、正定的平等心,不需再向心外寻求智能。

执着可能发生在人生各种现象的任何层面,有执着就有痛苦,是执着本身产生问题、产生痛苦,不在其它。平常我们说,我们对香烟、酒、毒品、槟榔上瘾,其实应当说,我们是对身体上的某种感受上瘾才对,因为在抽烟、喝酒、吸毒或嚼槟榔时,身体上会发生某种感受,如同生起愤怒或悲伤的习性反应时,身体上会生起某些生化反应的感受一样,我们是在对身体上的某种感受上瘾。透过持续不断的观察觉知感受,我们可以脱离那种上瘾的执取。

以客观的态度观照身心所生起的任何感受,就会发感受只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感受变化无常。每一刻都有感受在“身”体的各部分生起灭去,而“心”的生灭不息更是瞬息万变,身与心的千变万化又彼此相互呼应,这就是身心的实相。不但每个人内在的各种身心状态变化无常,外在的世界也时时刻刻都变化无常。万事万物瞬息万变的本质,不仅仅在知性上了解而已,更要在感受的层面上亲身直接体验证实。禅修者持续不断地观照无常,就可以观察觉知到放下执着的过程以及执着消失的状态。

身体的每一个分子,每一个细胞,以及心灵的每一个运作过程,都只是不断流动振动变动的生灭状态,除了每个当下之外,别无它物,根本没有一个真实永恒的“我”的存在。所谓的自我,只是一个不断快速生灭变化的过程所组合的幻相而已,身心的实相是“无我”。

了解“无我”,就了解任何执着这是“我”、这是“我的”的努力,终将导致不快乐。而所执着的东西或这个“我”也迟早都会消逝。执着于任何无常的、短暂的、迟早都会消逝的、不可控制的、不能自主的人事物都会导致苦。

经由观受念住,禅修者经验了身心的实相:无常、苦、无我的三个特性~三法印。在这三法印中,佛陀总是强调无常的重要性,因为只要深刻体验无常的特性,对于苦、无我的体悟也会随之而来。在修行四念住时,对生灭无常的觉知体验是最重要的。

生灭法的了知必须以直接体验来完成,不能只靠观想、思考、想象或信仰,这种对实相了知的智能,关键性的角色是观察觉知感受。借着观察觉知感受可以非常清楚和具体体证到生灭,让整个身心具体可察地显露为无常现象。唯有透过观察觉知感受,才能直接体验无常只有直接体验到无常时,才算是修行念住。

因此,在四念住的每一个念住的经文中,都固定地重复:①精勤 ②时时彻知无常 ③觉知三大要项。

习性反应(行)是心的活动,喜爱贪爱、厌恶瞋恨的旧习性反应会影响、扭曲、模糊了我们当下对外在世界及内在世界的认知,使我们无法看清实相,使一个原本中性的感受,立刻摇身一变,变成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对这些感受,我们会再起盲目的反应,再制造新的习性,再扭曲以后的认知,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经由坚定正住、正念正知精勤地观察觉知感受,保持不贪不瞋的平等心,至少就在当下的这一刻不再制造习性反应,更可让过去累积的旧习性反应,上升到意识的表层,这些旧习性会一个个以各种感受呈现出来,藉由对这些感受保持觉知与平等心,就可以渐渐根除旧的习性反应,渐渐削弱并且去除贪爱瞋恨的旧习性。就在某一种习性反应被根除后,我们就再也没有那一种痛苦,而当所在的习性反应一一根除后,心也就一一解脱。

感受或经验并没有好与坏,禅修者若能对感受精勤地观察觉知,保持不贪不瞋的平等心,每个感受都是根除习性反应的工具:观察愉快的感受而不起习性反应,就能根除贪欲。观察不愉快的感受而不起习性反应,就能根除瞋恨。观察中性的不苦不乐的感受而不起习性反应,就能根除愚痴无知。

总之,观受念住时,禅修者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内在感受的状态,来观察思惟感受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外在因素影响感受的状态,来观察思惟感受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内在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感受的状态,来观察思惟感受的实相。

因此,禅修者观察觉知到各种感受的现象不断地生起。观察觉知到各种感受的现象不断地灭去。观察觉知到各种感受的现象瞬间不断地快速生灭。

由于对各种感受生灭现象的清楚觉知,禅修者终于体悟到:“原来这就是各种感受的实相”,各种感受本来的面目,原来就只是一连串不断快速生灭变化的过程,其中,没有一个“我”的实体的恒存。所谓的“我”只是一个不断生灭变化的过程所组成的幻相而已。这种生灭无常变易的压迫是苦的,而执着这种无常短暂、不可控制、不能自主的现象、以及在“我”的幻想都是苦的。于是不再对“我”“我所”产生任何含着。

精勤的禅修者体悟了诸受无常、苦、无我的本来面目之后,心专注于诸法生灭无常、苦、无我的洞见力与智能的觉知中,除了这种觉知,还是这种觉知。这种觉知来自修习观受念住时,在身心层面上对各种感受生灭变化的感受,那是单纯直接的经验体悟。

有了这种由于观照感受而开展出来的洞见力与智能、觉知与体悟,禅修者维持强而有力的觉性以及安稳平静的平等心,冷静客观地观察各种感受的生灭,不起贪瞋执着、不起任何习性反应。于是禅修者不再贪着身心世间一一切事物,心无染着,心得解脱。

于是佛陀告诉诸比丘:“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各种感受生灭的状态,来观察思惟感受的实相,来了解感受的本来面目。”

观心念住---

观心念住是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观察觉知种种心理状态的生起和灭去。这种观察觉知比观受念住更为精细。禅修者修习观心念住时,不但要心思敏锐地将每个起心动念观照透彻,更要进一步观照每个心念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观照放下对身心生命的执着以及观照放下执着的过程。

平常我们常以这些文字来形容心的各种状态:愉快、快活、欢乐、高兴、得意、狂喜、不愉快、不满意、愁闷、悲伤、悲哀、丧气、狂嬉、鼓舞、兴奋、宁静、满意、迷惘、无情、厌烦、无聊、渴望、恋慕、希望、笃信、勇敢、怀疑、害羞、困恼、焦急、忧虑、畏缩、骇怕、恐怖、惊讶、惊奇、诧异、失望、欲望、悬念、仰慕、厌恶、嫌恶、嫉妒、忿怒、愤恨、盛怒、狂怒……等等。禅修者面对这些不同的心态时,应以觉性和平等心客观地观察觉知它们,就像在河边观察河水不停地流逝,就像医生观察病人的疼痛一样,只是客观的观察,自己并不需涉入。

观心念住就是心观察心,不是在心之外去观察心。心念住的观察必须是在经验的层面上,直接体验所观的对象,而不是只有思考、想象或观想。禅修者在经过各种感受的训练,尤其经过苦受的训练之后,已进一步为观心念住奠定良好的基础,因为身体上的苦受往往伴随心受而来,禅修者可以透过身体的苦受来克服心受。

观心念住时,禅修者若能精勤不断地保持正念正知的念住力,并且具有不贪不瞋的平等心,那么,这时的心就是净化洗炼坚定的心。
佛陀教导比丘们应当这样来观察觉知心的各种状态:

1) 心贪爱时,清楚了知:心贪爱
2) 心不贪爱时,清楚了知:心不贪爱
3) 心瞋恨时,清楚了知:心瞋恨
4) 心不瞋恨时,清楚了知:心不瞋恨
5) 心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愚痴
6) 心不愚痴时,清楚了知:心不愚痴
7) 心收摄时,清楚了知:心收摄
8) 心不收摄时,清楚了知:心不收摄
9) 心广大时,清楚了知:心广大
10) 心不广大时,清楚了知:心不广大
11) ⑾心有上时,清楚了知:心有上
12) 心无上时,清楚了知:心无上
13) 心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专注
14) 心不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不专注
15) 心解脱时,清楚了知:心解脱
16) 心未解脱时,清楚了知:心未解脱

心不像色法,心是无质和无形的,心是不容易察觉的。禅修者必须培养觉性,省察每一个正在发生的心理活动,清楚了知每一个现起的心念,注意观察每个现起的心识,清楚了知每个心念的升起,清楚了知每个心念的消失。

由于人们不能观察觉知自己内心的真正情况,所以有了邪见,误将心识当成是“人”、“我”或一个存在的主体,总认为是“我”在幻想,“我”在走路,“我”在计划,“我”知道……。其实,同一个心识也并非在一生中永远存在不变,心识是一个接着一个单独发生的,这些心识现起后,禅修者若能一一清楚了知,保持念住,就可以觉知到它们一一消失的过程。

禅修者对于这些心理状态的来去、出现、消失,只需客观如实地观察觉知它,不要介入,不要执着。只要完完整整地全程经验它,什么也不添加,什么也不减少,使内心保持在一种宁静觉照的状态,使心意集中在具有觉性的境界,就如同观察觉知呼吸一样,只需保持耐心和觉性,看着它们一一出生、成长、消逝就好了。

心有贪是有贪欲的心念和执取,参有欲火。就像毒药可以导致未来的痛苦,例如贪爱五欲或执着禅修时快乐的经验等都是。
心不贪包含了慷慨不自私、舍弃等任何心灵成长所必备的元素。
心有瞋指瞋恚无忍,例如狭窄的度量以及怒气腾腾都是。
心不瞋广阔涵盖了慈和悲的意义。慈是一种净化而不自私的爱,是对任何生物都不怀敌意的心。悲是对别人的悲哀寄予同情并予以帮助。慈心和悲心组成了不瞋的善根,它们是快乐生活及法义增长的基础。
心有痴指愚痴无明,例如做白日梦或真的有了幻觉、或个人欲望的迷痴等都是。
心不痴是明白事相,了解事理的心。
心收摄是五盖没有产生影响力,心集中的状态。
心不收摄是因为五盖而心散乱的状态。
心广大是经由修行深的禅定所开发出来的宽广的心,远离了欲界物。心不广大不是经由修行深的禅定,所以不能开发出宽广的心,总是牵系着欲界物。
心有上表示有比这更高尚的心,这种心仍与世俗领域有关。
心无上表示已经达到很高禅修的境界,没有境界可以超越它。
心专注,心进入定的状态,心识平和稳定。
心不专注。心没有进入定的状态,心识浮躁不安。

心解脱。因为以善心来阻止不善心的生起心没有烦恼痛苦,例如以慈爱倾化解瞋恨,以慈悲对治残酷,以喜悦对治嫉妒,以舍心对治爱憎等。
心未解脱。因为受制于不善的心识,心有烦恼。

禅修者如果能念念分明、以强大的觉性、精进不懈地观照觉知心中每一刻的起心动念,那么,任何不善的心识,例如贪瞋痴将很快被制止,而善的心识,例如收摄心、广大心、专注心、无上心、解脱心将被激起,不收摄的散乱心将能集中镇定。

因此,禅修者不管在任何时刻都应当对自己心中的贪瞋慈悲、集中散乱、明朗昏沉、轻安紧张等等的心境,清楚了知,念念分明,保持高度的觉知,真诚勇敢客观地观察自己的心意。就像在镜子里观照自己的面孔一样,不必去分辨是非善恶,只需单纯客观地观察觉知、清楚了知心意的生灭无常、苦、无我的真正本性,如实知见心念的真相。

每当接触到一个可以引起贪瞋等负面心念的所缘时,就严密的念住它,贪瞋等负面心念就不会生起。每当心有贪、心无贪、心有瞋、心无瞋、心有痴、心无痴、心收摄、心涣散、心广大、心不广大、心有上、心无上、心专注、心不专注、心解脱、心未解脱,都要清楚了知、保持念住。

一切唯心造,心最重要,心是一切行为的先驱,一切行为的果报都是心意创造出来的结果,由于不同的心意、不同的动机,就带来不同的业果。禅修者必须小心照顾自己的心、净化自己的心,以自己为皈依,管理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不须依赖别人,不必把别人当成权威,不要认为会有某种外在无形的力量会护佑加持自己,不要愚痴地整天胡思乱想、妄念纷飞、迷迷糊糊看不清自己的念头、看不清自己的生命意义。人就是因为不能觉知自己心理的心态与运作过程,才會不断地烦恼痛苦。因此,想免于烦恼痛苦,想免于神经兮兮的生活方式,就只有看清自己的心,不被心的各种妄念拉着跑。要培养觉性,看清心中的念头,客观地观察心念,当觉性强时,心的洞见能力也就增长,心中就拥有光明。这种简单的方法,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修习。

日常生活中,如果被愤怒、敌意、瞋恨等负面情绪支配而心情不平静时,禅修者要注意提起正念,保持觉性,客观地观察,如此,就会清楚了知这些负面情绪生起之后,就会消失。这时,不可认为是“我”在愤怒,“我”在瞋恨,这是“我的”怒气……等等,要体悟心意生灭变化的本质,体悟心只是一连串心识不断瞬间生灭变化的过程而已,没有实体的存在。

总之观心念住时,禅修者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自己内在心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眼耳鼻舌身意与外在色声香味触法互相接触所产生的心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内在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心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的实相。

因此,禅修者观察觉知到各种心的现象不断地生起。禅修者观察觉知到各种心的现象不断灭去。禅修者观察觉知到各种心的现象不断地瞬间快速生灭变化。

由于清楚觉知各种心的生灭现象,禅修者终于体悟到:“原来这就是心的实相”,心的本来面目原来就只是一连串瞬间快速生灭的过程所组成。这种生灭无常变易的压迫的苦的,而执着这些无常短暂、不可控制、不能自主的无常现象以及有“我”的幻想也都是苦的。于是不再对“我”“我所”产生任何执着。

禅修者体悟了心的无常、苦、无我的本来面目之后,心专注于诸法无常、苦、无我的洞见力与智能的觉知中,除了这种觉知还是这种觉知。这种觉知来自修习观心念住时,在心理层面上对各种心的生灭变化的感受,那是纯粹直接的经验体悟。

有了这种由于观心念住而开展出来的洞见力与智能、觉知与体悟,禅修者维持强而有力的觉性以及安稳平静的平等心,冷静客观地观察觉知各种心的生灭,不起贪瞋执着,不起任何习性反应。于是禅修者不再贪着身心世间的一切事物,心无染着,心得解脱。

于是佛陀告诉诸比丘:“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各种心的生灭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的实相,来了解心的本来面目。”

观法念住---

法念住的法是心理内涵、被心认知的对象(法尘),是心中所呈现的心念、念头、想法,包括禅修者精神世界中所有的思想观念,这些不外是个人的身心现象。法在心中,就好比演员在舞台上一样,法在心中来去运作,是心的内涵。心和法,如同身体和感受一样,无法分别。离开了法,无法观察心,心和法紧紧相连,彼此影响。

人心有多复杂,观法念住的修行就有多复杂。法念住是四念住中比较难以通达的部分,也是最接近佛法理论的核心。禅修者应当注意法念住的修行,也就是应当对自己心中一切的思想观念及其运作的状况清楚了知。

观法念住时,先观身念住(如观呼吸、观行住坐卧、观四界……)使心力集中到刹那定,然后继续不断地保持觉性观照五盖、观照五取蕴、观照四圣谛等等任何一个深观的对象,觉知其生灭无常、苦、无我的实相,体悟身心五蕴生灭无常、苦、无我的本质。有了看清身心五蕴无常、苦、无我的智能之后,就能放下爱憎,以不贪不瞋的平等心,放下对身心世间的种种贪瞋执着,去除五盖等不善心态,拔除无明,止息我见,达到苦的完全灭除。

身受心法四念住并不是个别生起的,它们是一起生起的,当禅修者念住于六根与六尘的接触及其感受时,身受心法四个念住都包括在内。对其中之一保持念住,也就同时念住于其它三个念住,只是当感受占优势时,我们称之为受念住,当心占优势时,我们就称之为心念住。

观法念住濜了观察觉知心意凝聚专注的任何事物,我们在观四念住的最后阶段来观察思惟法念住时,身体、感受、心和心法在心中呈现联结,身受心法四个念住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并没有这是身体,那是感受,这是心,那是心法的感觉。

佛陀在《大念住经》中以观五盖,观五取蕴,观内外六处,观七菩提分,观四圣谛来分别说明观法念住:

A 观五盖:贪、瞋、昏沉睡眠、掉举后悔、疑是深入止观首要面临的五个障碍。这五盖烦恼于心,令慧力羸弱,是修行的障碍,令禅修者无法达到涅槃。进入初禅的状态是没有五盖的,禅修者要正念正知这五盖的特性、近因,同时要了了分明它们如何生起,如何消失。五盖被正念觉性征服后,禅定的支质~寻、伺、喜、乐、一境性、舍才能建立起来。
B 观五取蕴:禅修者正念正知身心的色受想行识五取蕴的特性、近因,要了了分明它们如何生起、如何消失。
C 观六内处、六外处:禅修者要正念正知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处与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处的接触及其产生的束缚并且了了分明它们如何生起、如何舍离、如何不再生起。
D 观七觉支:禅修者应正念正知于开悟、成正觉的七个要素~七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的特性、近因,同时要了了分明它们如何呈现、如何平衡。
E 观四圣谛:禅修者应正念正知一切苦,应正念正知苦集(苦的原因),应正念正知灭苦的八圣道(戒定慧),应正念正知体悟苦的息灭(贪瞋痴熄灭、涅槃)。

观法念处的观五蕴,除了色蕴(身)之外,其它受、想、行识四蕴都是心法。观五盖全部是心法。观六内处与六外处接触的觉受的心法。观七觉支是心法。观四圣谛、八圣道也是心法。可见观法念住就已包含了观身念住、观受念住和观心念住了。

佛陀亲自教导四念住,就是这么直接贴切地从自己的五蕴身心,来观照内明、体证苦、无常、无我的实相,达到苦灭、涅槃、解脱的境地。唯有从四念住才能进入八圣道的法流,四念住是通往解脱的唯一道路。


A 观五盖

比丘应如何坚定正住、就心法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呢?比丘应先从妨碍修行的五盖中去注意观察思惟心法。观五盖是观察思惟进入禅那的五种障碍。五盖是五种心的烦恼,是障碍心性发展的五个障碍。盖是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盖覆人们的心性,使不生善法。五盖像盖子一样,盖住了我们的心,使我们看不到自己身心的实相。五盖是:

①贪欲:对想要的东西生起贪求的心理,例如:贪求成果,贪名,贪利,贪受恭敬,贪求微细的感受,贪求寂静涅槃,贪求色声香味触法并淹没其中,贪爱感官欲乐或对进步缓慢感到不耐烦,想占有他人的东西等等。凡是满意、沉迷、喜欢任何会引诱迷惑心的东西,使心的光明涂上污点的,就是贪欲。贪欲有如燃烧的火,心生欲火烧诸善法。一般人常说:“我爱我的丈夫,我爱我的妻子,我爱我的父母,我爱我的儿子”,其实,这些都是贪欲的一种,因为你对他们存有梦想、存有期望,希望他们完成你的这个梦、那个梦,这个期望、那个期望,所以你是在爱你的期望、你的梦想,这种是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贪爱。禅修者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脱离自私和偏狭,因为真爱是只有付出而不贪求回报的。

禅修者在贪欲来时,要观察觉知它的出现,允许它来,允许它要待多久就待多久,只有客观的观察觉知,不做任何价值判断。觉知它的消失后,就要回到观呼吸或观行住坐卧,观四界……。

因此,佛陀教导比丘:当比丘生起贪欲时,要清楚了知:“我生起贪欲”。当比丘不生起贪欲时,要清楚了知:“我不生起贪欲”。比丘清楚了知:“未生的贪欲生起了”。比丘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贪欲去除了”。比丘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贪欲,未来不再生起”。

②瞋恚:是对过去或未来的事生气或烦乱。别人触犯你,你起了生气的心理,或想到以前不如意的事而生气,或对修行时体验到的苦产生瞋恨。因为生气就会有伤害他人的念头,它的这一刻就如燃烧的火,可以破坏利益、幸福和快乐。瞋恚失佛法之根本,是堕恶道之因缘,是法乐之冤家,是善心之大贼,是种种恶口之腑脏。瞋恨代表恶意、生性刻毒,瞋心起,就忌妒他人。而恨海中永远有波浪,任何人只要生起愤怒,所经验到的就只有不快乐和痛苦。只要任何人心中产生负面心态,他此时此刻的当下就经历痛苦,这种惩罚,不必等到死后。不要把痛苦归咎于各种不同的外在因素,痛苦的真正原因在于自己对外在事物产生贪爱瞋恚的习惯性反应。一个人所以生起贪爱,一个人所以生起贪爱,因为有愉悦的感受,当有不愉悦的感受时,就会生起厌憎瞋恨的习性反应。因此要摆脱贪瞋的束缚,就要观察感受、不断地观察感受,能不断地在感受上用功,觉知力就会增强,就愈能深入到感受变化无常的自然法则。有了这种体悟,就能保持不贪不瞋的平等心,走在解脱的道路上。精进的禅修者与感受同在,不生贪爱和瞋恨的反应,也不断地了解无常,自然就会保持不贪不瞋的平等心。这种平等心所产生的智能,能让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贪瞋无法发挥作用。

没有修习观法念住时,对于别人说了一句不满意、不喜欢的话,或别人对我们臭骂一顿时,就会心生瞋恨想报复。由于我们一生下来后,眼睛都往外看,不曾向内观察实相,所以对于别人的辱骂就一辈子记恨在心,一直接受别人这份辱骂的礼物,一辈子与它周旋,活在地狱。如果能以觉性观照:别人满怀负面的情绪出口辱骂你,那是别人的痛苦,与自己无关,自己又何必勇于兜揽、自愿承担别人的痛苦呢。如果一定要记恨在心,甚或记恨一辈子,造成自己的不快乐,那么错不在别人,而在自己。禅修者若能在自己内心世界观察实相,觉知辱骂只是辱骂,没有一个“我”在接受辱骂,辱骂本身也没有实体,它出现后必然会消失。慢慢地就能体悟外缘不能带给自己痛苦,痛苦的源头百分之百源自内心、没有丝毫源自外在。由于能重视深观内在生灭无常无我的实相,禅修者的生命形态会开始逐渐改变,每当被指责批评或被称赞恭维时,心能平静,因为禅修者深知真正的苦恼不是他人造成的,而是自己心念的反应。若能不断地培养觉性,就不会被一切的处境拉着跑,不再心随境转。

心念连续不断地生灭,有如溪流一样地恒常流动,禅修者应当精勤不懈、持续不断地观察觉知自己的念头,体悟它的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自然能放下对贪瞋痴的执着。

观贪瞋痴的负面心态时,就只是观察觉知它的出现、观察觉知伴随它而来的排斥心理、观察觉知它能持续多久、观察觉知它什么时候消失,然后将注意力又拉回到观呼吸、或观行住坐卧、或观四界……。呼吸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我们对呼吸不会产生贪爱或瞋恨等等的执着。禅修者的心完全专注于观呼吸时,就远离了贪瞋痴,无论这清净的一刻如何短暂,都非常重要,因为它挑战了所有过去的习气,过去的习气一旦出现在肉体上和精神上,就产生难过痛苦的感受,阻碍觉知的发展。

因此佛陀教导比丘们,当比丘生起瞋恚时,要清楚了知:“我生起瞋恚”。当比丘不生起瞋恚时,要清楚了知:“我不生起瞋恚”。比丘要清楚了知:“未生起的瞋恚生起了”。比丘要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瞋恚去除了”。比丘要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瞋恚,未来不再生起”。

③昏沉和睡眠:是修行时想睡、懈怠、忧虑、感觉身心沉重、无精打采、昏昧疲倦、提不起劲。昏沉是心的沉重,睡眠是心的倦睡,昏沉睡眠在其孕育时,禅修者就要觉知,以觉性对治。在其生起时,禅修者要立刻改变姿势,或起来经行、或洗洗脸、或动动肢体务必把昏沉睡眠驱走、不使昏沉睡眠接近。要警觉生命短暂无常、减少睡眠,不可昏覆。

禅修者在独处时,应提振精神,保持清醒清朗的心境,才能观察自己的念头。和大众相处时,也要提振精神,收摄身心,注意观照自己的心念,保持不贪不瞋、冷静而不执着的平等心,持续不断地观察觉知昏沉和睡眠的出现,观察觉知它们持续多久,观察觉知它们怎么消失的,消失之后就保持觉知不让它们再出现。然后将注意力拉回到观呼吸、或观行住坐卧、或观四界……。

睡眠如同死亡一样,都是进入大昏沉。平时入睡前,就要训练正念正知,配合觉知无常、苦、无我、寂静之作意,这样对于临终的最后一念,较能把握,这样,可以帮助往生善道,甚至帮助解脱轮回。

精进力不足,禅修者才會落入昏沉睡眠。这时,禅修者不应让心任意昏沉,而应努力持续保持念住,严格地念住于身心接触的感受,成感觉生起或灭去的当下,念住于它。当感觉微弱时,念住感觉微弱。当感觉强烈时,念住感觉强烈。不管身心生起什么实相,就是要提振心力,如实知道它的生灭,只是念住实相的生灭,不要掺杂“我”“我的”这些概念。

因此,佛陀教导比丘:当比丘生起昏沉睡眠时,比丘要清楚了知:“我生起昏沉睡眠”。当比丘不生起昏沉睡眠时,比丘要清楚了知:“我不生起昏沉睡眠”。比丘要清楚了知:“未生的昏沉睡眠生起了”。比丘要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昏沉睡眠去除了”。比丘要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昏沉睡眠未来不再生起”。

④掉举和后悔:掉举是情绪过于激动、内心忐忑不安、或心跑到别的地方、妄想、慌张、忧虑,是想到过去所经历的欢乐事情而内心浮动、妄念纷飞、胡思乱想、生起种种杂念。后悔是内心焦躁不安、苦恼、忧愁、散乱、不平静。掉散之人,如无钩醉象,不可禁制。掉举和后悔这两种心理,都是幻想那些个人能力以外的事物,能使人的心不得安静、带来烦恼。而自认为自己毅力很好、正念很强也算掉举,忧虑自己尚未断除烦恼也算后悔,掉举和后悔都与烦恼相应。

身体举动蹦蹦跳跳、轻浮不稳重是身掉。口里言谈天花乱坠是口掉。心中妄念纷飞,一事未想完另事又上心头、想东想西是心掉。一旦想静下来用功时,又追悔身掉、口掉、心掉的情况而无法令心安静、无法提起精神、无法用功是后悔。可见掉举和后悔是修行的障碍之一。

心中若有这种烦躁不安、担忧不停、忐忑乱撞的掉悔心理出现时,不必逃避也不必介入,要以精勤不懈客观的观察、觉知它何时出现、持续多久、何时消失,然后再回到观呼吸、或观行住坐卧、或观四界……。觉性增强时,会很容易看到掉悔生起后,持续一段时间终于消失。禅修者应当把心思保持在当下,以自然轻松的态度,不懈怠地客观观察当下所发生的实相,时时觉知自己的念头,心跑开了,就拉回来。以屡败屡战的精神,时时都处于禅修的状态,培养觉性如炼,并保持平等心,不要卷入掉悔的妄念之中,自然就能看清自己身心五蕴生灭无常、苦、无我的实相,自然就能圆满法念住。

只要潜意识的心不健康,意识的心就不可能健康,所以佛陀教导必须在潜意识最深处下功夫,要比丘们在观照内心深处的念头上下功夫。

因此,佛陀教导比丘:当比丘生起掉举后悔时,比丘要清楚了知:“我不起掉举后悔”。比丘要清楚了知:“未生的掉举后悔生起了”。比丘要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掉举后悔去除了”。比丘要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掉举后悔,未来不再生起”。

⑤疑惑:是怀疑佛法僧、戒定慧、五蕴、缘起、怀疑师长、怀疑修行的法门、怀疑自己修行的能力、怀疑于诸法中不得信心,忧虑于佛法中空无所获。

有了怀疑,就会固执而不理智,甚至灰心丧志,想放弃修行。这个时候,禅修者如果保持正念正知的观照力,以不贪不瞋的平等心持续努力,疑惑终会在生起之后,渐渐消失无踪。一旦疑惑的障碍消失,某些习气也会跟着从心灵的表层和心灵的深层一一根除,而向解脱之道前进。

对付疑惑,也只是观察它,不要陷入其中,只是客观地看它出现,看它持续多久,看它消逝,然后再回到观呼吸、或观行住坐卧、或观四界……。如此不断地保持觉知,就能改变瞬息万变的旧习障碍,渐渐地,阻碍修行的时间愈来愈短,觉知的时间愈来愈长,身与心愈来愈平静,烦恼疑惑自然愈来愈减少。

因此,佛陀教导比丘:当比丘生起疑惑时,比丘要清楚了知:“我生起疑惑”。当比丘不起疑惑时,比丘要清楚了知:“我不起疑惑”。比丘清楚了知:“未生的疑惑生起了”。比丘清楚了知:“现在生起的疑惑去除了”。比丘清楚了知:“现在已去除的疑惑,未来不再生起”。

日常生活中,除了以上这些阻碍修行的五盖,也还有一些正面的心理状态出现,例如:快乐、平静、满足、同情、慈悲等等。对于这些心理状态,禅修者也只是如实地观察觉知,不介入、不执着,只在每个境界出现时看清楚,清楚地观察觉知它是什么、有多么强烈、持续多久,观察它生起、持续、灭去、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如同观察呼吸的开始、中间和结束一样。禅修者由于保持耐心、精进与觉性,当这些正面的心法从深层意识中逐渐呈现时,就能及时观照而解脱出来。如此如实观察,不取也不离,不多加什么,也不减少什么,充份看清体验自己身口意行为真正的原因及事实,才能不为客尘烦恼困惑,清楚看见自己的本来面目。

修习观法念住时,同样需要精勤不断地保持正念正知的觉知,以平等心客观地观察体悟身心无常、苦、无我的实相,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在观法念住中,不但正面的心理状态是修行所缘,甚至阻碍修行的五盖,也可以成为修行所缘。禅修者不要因这些障碍修行的五盖而灰心沮丧,因为想要改变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习气是需要时间的,是需要持之以恒、不断的努力才能成功的。
有了五盖,就有爱恨,就有烦恼忧愁。有了五盖就有妄念,就有贪瞋痴遮住平等心,一旦心不被五盖遮住时,平等心就显露出来了。这时,是真正放下心理的概念与执着,就是有最不愉悦的感受生起,内心也将平静地接受而不受干扰。真正的心、真正的生命是不恨任何人,也不爱任何人的。这就是观法念住。

就像五个阻碍修行的怨敌一样,也有五个帮助修行的力量~五力:

①信力:是信仰、信心。如皈依佛、法、僧三宝,信奉戒、定、慧、慈、悲、喜、觉悟、平等心的特质,能根除贪瞋痴。
②精进力:是正确而不盲目的精进,能破身之懈怠,阻止昏沉睡眠。
③念力:是正觉知,是培养自己觉知身心当下所呈现的实相的能力,不是觉知过去或觉知未来。觉性强的时候,五盖就不会生起,当下的内心就非常平稳。
④定力:是不断地对实相保持觉知,没有任何想象、贪爱、瞋恨,破各种乱想。
⑤慧力:是从内心深处体验自己身心的感受,体悟无常,保持平等心的智能。能让禅修者在日常起起伏伏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平衡。
心中若能充满这五种力量,则内心纯净安祥,当下就是涅槃。

总之,以五盖来修习观法念住时,禅修者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自己内在产生五盖的心理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外在因素,影响产生五盖的心理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内在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五盖的心理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

因此,禅修者观察觉知到五盖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观察觉知到五盖诸法不断消逝灭去的现象。观察觉知到五盖诸法不断地瞬间快速生灭变化的现象。

由于对五盖诸法生灭现象的清楚觉知,禅修者终于体悟到:“原来这就是心法的实相”,心法的本来面目原来就只是一连串无常瞬间快速生灭变化的过程,其中没有一个“我”的实体的恒存。所谓的“我”只是一连串不断地瞬间快速生灭变化的过程组成的幻相而已,这种生灭无常变易的压迫的苦的,而执着这些无常短暂、不可控制、不能自主的现象、以及有“我”的幻想,也都是苦。于是不再对“我”“我所”产生任何执着。

精进的禅修者体悟了心法无常、苦、无我的本来面目后,心专注于觉知诸法生灭无常、苦、无我的洞见力与智能中,除了这种觉知,还是这种觉知。这种觉知来自修习观五盖生灭时,在身心层面上单纯直接的经验体悟。有了这种由于观照五盖而开展出来的智能与洞见力、觉知与体悟,禅修者维持强而有力的觉性以及安稳平静的平等心,冷静客观地观察诸法的生灭,不起贪爱瞋恨执着,不起任何习性反应。于是,禅修者不再贪着身

心世间的一切事物,心无染着,心得解脱。

于是,佛陀告诉诸比丘:“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观察觉知五盖生灭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来了解心法的本来面目。”

B 观五取蕴

人的一生都烦烦恼恼,充满痛苦,主要原因是未曾真正的认识自己。每个人的身心,不外是五蕴的组合而已,蕴即积聚、聚合之意。身心只是色蕴(身体运作过程)和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四种心理的运作过程),总共五蕴运作过程的聚合体。这就是每个人身心的实相。

色蕴:就是我们的这个身体,它看似坚固,事实上是由许多次原子微粒和一些空间所构成,这些次原子微粒不断地生起灭去,就像一股波动的持续之流。这些微粒以不断的生灭变化,呈现出物质的基本特性:软硬的性质(地),黏着的性质(水),冷热的性质(火),流动的性质(风),它们结合在一起,组成各种结构,表面看来似乎有某些恒常性,但事实上,都是由极微小的极微粒子组合而成,它们不断生起又灭去。通常,由于我们缺乏念住与智能,所以面对这个臭皮襄时,根本就看不到积蕴的升起和消逝,也不知道它只是“身体”而已,它不是“我的”身体。我们往往因为我执而障碍了内明。
识蕴:在心的作用是认知。它接收身心所发生的任何现象、任何信息的事实。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感官与外境接触后,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六识,这六识的工作就是去认知、认识某种事情发生了。
想蕴:在心的作用是辨别识蕴所接收的任何东西,并给予正面或负面的评价。
受蕴:在心的作用是随着想蕴正面负面的评价,而有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如果想蕴没有给予评价,感受就保持中性。
行蕴:在心的作用是习性反应,对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生起欢喜或不欢喜的习性反应。重复的喜欢和不喜欢就产生贪爱和瞋恨的执取。
五蕴只是身和心的运作过程。身影响了心,心影响了身。身因心而生,心因身而生。身改变了心,心改变了身。我们可以觉知身与心的运作的过程变化,我们也可看到如何才生起习性反应,以及如何因无明而不断增长不净烦恼。

当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官不管任何时刻接触到任何事物的瞬间,识蕴(认知)→想蕴(辨别)→受蕴(感受)→行蕴(习性反应),这四种心理运作过程迅速发生、迅速变化,比色蕴(身体)的运作过程更为迅速,而且一再重复,不断上演。由于这种心理运作过程是瞬间迅速,以致我们无法立刻发觉、捕捉到当下正在发生的实相,只有当某种特定的习性反应一再重复发生了好一段时间,形成明显强烈的心态时,我们才能在意识的层次上,觉察到它。

可见每个人的身心五蕴都只是一连串前后不同却相互关联的事件。人并不具有什么,人并没有什么。人表面看来,有童年、青年、壮年、老年的表相,看似连续不变的、完全相同的一个人,但事实上,人并非永恒不变的实体实存,只是时时刻刻不停流动的、身心变化运作的过程而已,只是瞬息万变的、色蕴的次原子物质之流,加上识、想、受、行四蕴心理运作的过程,一共五种积聚的组合体而已,这才是“自我”的实相,“我”只是幻相。当我们觉性强时,就能看清自己五蕴运作的过程,看清烦恼痛苦的来源,因而灭除烦恼痛苦。因此,在观照五蕴时,也要不断地培养觉性。

五蕴是身心,五蕴是身心不断变化的过程,五蕴没有苦与不苦,是因为对不断生灭变化的五蕴身心执取,才产生苦。若能体会五蕴身心这些身心过程的无常性,执着就会消失,就没有苦了。

五取蕴是把五蕴和贪爱执取连合在一起,是贪着和执取的蕴聚,是将五蕴的聚合体幻想成“我,我的”,由于对这个幻想的“我”产生贪着,才會产生痛苦。

五取蕴是世间凡夫的五蕴,是成为执取的对象的五蕴。阿罗汉有五蕴,但对它们没有贪着执取。

我们都是透过五蕴(身心)来经历每一件事物。对众生而言,世间即五蕴、即身心世界。色受想行识的五蕴就是自身,就是自己时时刻刻体验的经验。当我看、听、嗅、尝、触、想时,它就在看、听、嗅、尝、触、想的地方。当我们弯曲、伸直、移动肢体时,它就在弯曲、伸直、移动肢体的地方。由于我们缺乏观照五蕴的训练,所以不了解五蕴运作过程的实相,于是会想:“我”想吃苹果,“我”要吃苹果,“我”在吃苹果,“我”要读书,“我”在读书……等等,凡事存在着深深的我执,总以为这个“我”以前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继续存在,以及“我的”这个心以前存在、现在存在、未来也继续存在,错将无常执取为常,错把无我执取为我。事实上,只有五蕴不停在运作、不停在生灭变化,根本没有一个“我”的实体实存恒存,而我们却执取为“我”要吃,“我”在吃,这就是对身心五蕴的执取,这就是五取蕴。

禅修者是以精进不懈、正念正知的觉性,觉照五取蕴,甚至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禅修的对象也是五取蕴,目的在于体悟色受想行识确是无常、苦、无我,而不再执取这五蕴为常、乐、我。

禅修者在日常生活中,努力修习观照辨别五蕴诸法:

行走时,只有(身心)五蕴,不是“我”在行走。
站立时,只有(身心)五蕴,不是“我”在站立。
坐住时,只有(身心)五蕴,不是“我”在坐住。
躺卧时,只有(身心)五蕴,不是“我”在躺卧。
前进时,只有(身心)五蕴,不是“我”在前进。
后退时,只有(身心)五蕴,不是“我”在后退。
看前时,只有(身心)五蕴,不是“我”在看前。
旁视时,只有(身心)五蕴,不是“我”在旁视。
屈弯伸展手足身体时,只有(身心)五蕴,不是“我”在屈弯伸展手足身体。
持钵着袈裟时,只有(身心)五蕴,不是“我”在持钵着袈裟。
吃喝咀嚼时,只有(身心)五蕴,不是“我”在吃喝咀嚼。
大小便时,只有(身心)五蕴,不是“我”在大小便。
语默动静时,只有(身心)五蕴,不是“我”在语默动静。

禅修者如实观察觉知身与心的五蕴是生灭无常的实相,如实观察觉知它们不断生灭压迫的苦,如实观察觉知它们只是身心运作的过程,没有个人、灵魂、我的实体存在。

禅修者觉知五蕴瞬间生灭的本质,所以能不对色受想行识五蕴所产生的任何现象产生盲目反应,即使这片刻非常短暂,都是强而有力的效果,带动了净化的过程。随着精进不懈、保持觉知与平等心的修习,短暂的片刻会逐渐增长,而贪瞋痴的反应会慢慢减少,直到不再有任何过去或现在的盲目反应,心也就慢慢由痛苦中解脱出来。

对身心五蕴不再执取后,烦恼随眠,这些潜藏在潜意识的不净染污,依次舍弃,而心得解脱。

佛陀指示比丘们观察五取蕴时,比丘要清楚了知:“这是色,这是色的生起,这是色的灭去”。“这是受,这是受的生起,这是受的灭去”。“这是想,这是想的生起。这是想的灭去”。“这是行,这是行的生起,这是行的灭去”。“这是识,这是识的生起,这是识的灭去”。佛陀要比丘们清楚了知五蕴的每一蕴,清楚了知每一蕴的生灭,清楚了知每一蕴的无常变化、苦、无我。

《杂阿含经》第265经也这样说:“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

蕴既有集聚的意思,有集聚就有散灭,就是生灭无常。

“观色如聚沫”:就是觉知这个色身是由许多因缘条件合聚而成,犹如瀑布下聚合的泡沫,生了又灭,灭了又生,现在的色蕴不是过去的色蕴,也不会是未来的色蕴。色身的本质危脆而且不坚实,从觉知呼吸便能深刻体验这样的感受,在每一个吸气呼气之间,身体“色蕴”的细胞不知生生灭灭多少次。

“受如水上泡”:苦受乐受就像水底冒出的水泡,冒出来不久就破了,苦受乐受不会一直保持不变,不会永远存在。试着去观察觉知苦受乐受生起时,是吸气还是呼气,试着观察觉知苦受乐受发生在身体的那一部位,并观察那个部位的变化。一旦体验到受的无常时,就不会对苦受乐受执着了。

 “想如春时焰”:春时焰是春末夏初、无云无雨的大太阳下,空中生起水气。野马看了以为远方有水,就奔跑着去追寻。这犹如想蕴的源头,往往是由于内心的不能安住,引生的颠倒想,由此生起贪爱渇爱好恶。

 “诸行如芭蕉”:形容诸行的不实在感,犹如剥芭蕉一样,剥到最后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渇爱贪欲的投射,其实是空空一无所有。
 “诸识法如幻”:禅修者可以从一呼一吸中,去觉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互相接触,所产生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只是幻影而已,六识无牢无实。

观五取蕴时,不要有“我”的感觉生起,要了了知不是“我”在做,是“心”知道身体在做,如果有了“我”的感觉,就会有贪、瞋、痴、昏沉、掉举等五盖不净烦恼生起。“我”的感觉是虚幻的颠倒梦相,去掉自我的妄想就是解脱烦恼,就是见性,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总之,藉由观五取蕴来观察思惟法念住时,禅修者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自己内在五取蕴的心理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外在因素影响五取蕴的心理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内在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五取蕴的心理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

因此,禅修者观察觉知到,观五取蕴时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观察觉知到,观五取蕴时诸法不断消逝灭去的现象。观察觉知到,观五取蕴时,诸法不断瞬间快速生灭的现象。

由于对五取蕴诸法生灭状态清楚的觉知,禅修者终于体悟到:“原来这就是诸法的实相”,诸法的本来面目原来就只是一连串瞬间快速生灭的过程而已,其中没有一个“我”的实体恒存。所谓的“我”只是一连串不断生灭变化的过程所组成的幻相。这种无常变易的压迫是苦的,而执着这些无常短暂、不可控制、不能自主的生灭现象,以及有“我”的幻想也都是苦。

精进的禅修者体悟了诸法无常、苦、无我的本来面目后,心专注于诸法生灭无常、苦、无我的洞见力与智能的觉知中,除了这种觉知还是这种觉知。这种觉知来自观五取蕴诸法在身心层面上生灭变化的感受,那是单纯直接的经验与体悟。

有了这种由于观照五取蕴而开展出来的洞见力与智能、觉知与体悟,禅修者维持强而有力的觉性以及礼物平静的平等心,冷静客观地观察五取蕴诸法的生灭,不起贪爱瞋恨执着,不起任何习性反应。于是禅修者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一切事物,心无染着,心得解脱。

于是佛陀告诉诸比丘:“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藉由观五取蕴诸法生灭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来了解心法的本来面目。”

C 观内外六处

内六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眼是眼根,耳是耳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这六根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外六处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此六境是六根所对之处境,能染污人们清净的心灵,使真性不能显发,又名六尘。
六根加六尘加六识合称十八界。必须根境识同时具备,才会发生效用:

十八界及其效用

六根界
六尘界
六识界
效用

眼根界
色尘界
眼识界

耳根界
声尘界
耳识界

鼻根界
香尘界
鼻识界

舌根界
味尘界
舌识界

身根界
触尘界
身识界

意根界
法尘界
意识界

禅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取固定的目标,例如呼吸、不净的尸体等作为观照的对象。一种是以六根接触六尘境,产生见闻嗅尝触识来深观诸法(蕴处界)的无常、苦、无我。若能正念禅修的目标,三毒、五盖即能被降伏。

只要我们有六根的存在,而外在的六尘境又充满不计其数的现象:影像(色)、声音(声)、气味(香)、味道(味)可触的东西(触)、各种念头、情绪、想象、记忆(法)……等等,那么,六根与六尘这内外六处的接触就不可避免(六处缘触)。当六根与相对六尘的对象接触时,就会产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的各种感受(触缘受)。由于感受生起了贪爱、渇爱(受缘爱)。由于贪爱渇爱生起执取(爱缘取)。由于执取而有未来的存有(取缘有)。由于未来的存有而有生(有缘生)。有生就有老死愁叹忧悲苦恼(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缘起法则的因果链,将我们每个人带到目前这个状态,也让我们面对一个有苦的未来。

这也说明凡夫在根尘接触后,不是立刻生起爱,而是先生起受。造成贪爱、烦恼、痛苦的原因,不是外在的因素,而是自己身内所生起的感受。由于喜欢乐受,就发展成贪爱执取乐受。由于不喜欢苦受,就发展成厌恶瞋恨苦受,于是造成痛苦烦恼束缚。这种微细的缘起过程,便是禅修者必须如实体验的重点。

内六处是内在的身心,外六处是外界时所缘(对象)。在内外六处的交互作用中,禅修者要时时警觉自己身心无常、苦、无我的实相,要如实观察当下无常生灭的本质,要觉知没有固定的“我”的存在,要如实了知触与受的无常。

想要了解触与受的无常,必须透过直接体验,才能了解实相。只有在自己身心之内直接体验无常、苦、无我的三法印,才足以去除我们的错觉妄想。

日常生活中,在内六根与外六尘接触的当下,我们总是茫茫然无所知觉,因而心念随着各种妄想打转,禅修者如果能在每个根尘接触的当下,及时快速地提起正念及觉性,就有内观的洞察力和智能,了解一切现象无常、无我的本质,避免苦的生起及持续受苦。对于如何观内外六尘,佛陀说:

① 比丘要清楚了知、清楚觉照眼耳鼻舌身意内六根的每一根。
② 比丘要清楚了知,清楚觉照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尘的每一尘。
③ 比丘要清楚了知,清楚觉照六根的每一根,与相对的六尘的每一尘,互相接触时,产生的束缚。
④ 比丘要清楚了知,清楚觉照六根的每一根,与相对的六尘的每一尘,互相接触时,未生的束缚现在生起了。
⑤ 比丘要清楚了知、清楚觉照六根的每一根,与相对的六尘的每一尘,互相接触时,已生的束缚现在去除了。
⑥ 比丘要清楚了知,清楚觉照六根的每一根,与相对的六尘的每一尘,互相接触时,现在去除的束缚未来不再生起。

这就是说,观内外六处时,除了观照个别的每一根门,每一尘境之外,还要观照每一相对的根尘互相接触所产生的感受,以及因感受所产生的贪瞋执取等等束缚,并且要观照这些束缚如何生起、如何灭去、什么时候生起、什么时候灭去,当这些束缚灭去后,更要小心守护,不要让这些束缚再生起。这才是迈向清净涅槃的道路。在眼耳鼻舌身意的内六处与色声香味触法的外六处接触的当下,保持正念正知,以觉性和不贪不瞋的平等心,不执着地处理身心世间的各种顺境逆境,不卷入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得失中,就是出世间了。

六根接触六尘时,只要集中注意力,单纯地观察觉知自己身心的种种变化就好了。当你看时,就只是看。当你听时,就只是听。当你嗅尝触时,就只是嗅尝触。当你认知时就只是认知。不要有价值判断,不要有因循旧习的分别心,不要有习性反应,不要执着,只是如实观照事实,也了知那只是事实就对了。

日常生活中,禅修者要不断地训练自己:

“心”知道、“眼睛”看到,不是“我”知道、不是“我”看到。
“心”知道,“耳朵”听到,不是“我”知道、不是“我”听到。
“心”知道、“嘴巴”吃到,不是“我”知道、不是“我”吃到。
“心”知道、“嘴巴”说话,不是“我”知道、不是“我”说话。
“心”知道、“身体”在走,不是“我”知道、不是“我”在走。
…………

不断地把“我”的观念去除,去除我执就可以逐渐显露没有烦恼的清净心了。

再以六根之一的耳,与相对六尘的声音接触为例:听时,要保持轻松自然、以觉性来听。听演讲时,如果外面有声音传来,心就被吸引而忘了听讲,或者心太专注而完全听不到,就表示没有保持轻松自然、没有以觉性来听了。要训练听只是听,以所听的内容为观察觉知的对象,让耳朵自然的运作着。只要注意观照“心”在听,就会发现有“人”在听,也不是“你”在听。以正念正知观照“心”在听,就不会生起欢喜或不欢喜的念头了。其它诸根与相对诸尘的互相接触也是同样的道理,能经常这样观照,就能防止烦恼的产生了。

根尘接触,没有觉性就是无明,就会被妄念带着走。根尘接触,以强大的觉性看清实相,就可以断除无明。强而有力的觉性可以觉知根尘接触所产生的贪瞋执着束缚,可以觉知这些束缚的生起与灭去的过程,并让已去除的束缚不再生起。只有觉性强时,才能达到“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嗅尝触识只是嗅尝触识”,不被处境吸引,不排斥处境,不被感受和念头牵着走。

要守护六根门与六尘境接触的当下,要运用正念守护自心,不因可爱的对象而心生贪着,不因可厌的对象而心生憎恶,让自己的心保持在平稳的状态,当下就是活在天堂,天堂就在心中。

总之,以观内外六处根尘接触的状态,来修习观法念住时,禅修者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自己本身内外六尘互相接触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外在因素影响内外六处互相接触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内在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外六处接触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

因此,禅修者观察觉知到,内外六处根尘接触引起贪瞋执着束缚的现象,不断地生起。观察觉知到,内外六处根尘接触引起贪瞋执着束缚的现象,不断地灭去。观察觉知到,内外六处根尘接触引起贪瞋执着束缚的现象,不断地瞬间快速生灭。

由于内外六处互相接触,所产生的贪瞋执着束缚及其生灭现象的清楚觉知,禅修者终于体悟到:“原来这就是心法的实相”,心法的本来面目原来就只是不断生灭变化的过程而已,它们不断地生灭、变化无常,除了每个当下之外,别无它物,并没有一个什么可以叫做“我”或“我所”的实体恒存。所谓的“我”,只是一连串不断生灭变化的过程所组成的幻相。这种无常生灭的压迫是苦的,而执着这些无常短暂、不可控制、不能自主的生灭现象、以及在“我”的幻想,也是苦。

精勤的禅修者,亲身体验了无常、苦、无我的实相之后,心专注于诸法生灭无常、苦、无我的洞见力与智能的觉知中,除了这种觉知,还是这种觉知。这种觉知来自观内外六处根尘接触时,在身心层面上对诸法生灭变化的感受,那是单纯直接的经验体悟。

有了这种由观内外六处互相接触而开展出来的智能与洞见力、觉知与体悟,禅修者维持强而有力的觉性,以及安稳平静的平等心,冷静客观地观察诸法的生灭,不起贪瞋执着,不起任何习性反应。于是禅修者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一切事物,心无染着,心得解脱。

于是佛陀告诉诸比丘:“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观察觉知内外六处相互接触,产生各种束缚的生灭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来了解心法的本来面目。”

D 观七菩提分

观七菩提分又名七觉支,是引发正觉、断绝烦恼的七个因素。观七菩提分是就有关七个正觉的因素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

觉即菩提,支即肢体,具足正觉的七支分就能成就一个完整的整体,引伸为圆满七觉支能成就觉悟、解脱、涅槃。

修习四念住时,七觉支跟着发生,四念住修习圆满,七觉支也跟着圆满,便能灭尽烦恼,解脱痛苦。

七觉支是从烦恼到涅槃,从苦到不苦的心路历程。假如没有七觉支,就永远到达不了涅槃、到达不了不苦的境界。

开发七觉支这些品行时,最需要的就是真诚的愿望和意志。七觉支的特质和五根五力相同,只是比较直接精细、比较接近觉悟而已。五根成熟五力,五力更加强后,进入七觉支,体证身心实相,成为圣者。七觉支可以说是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

① 念觉支:意念清楚、意念专注,时时刻刻保持正念而令定慧均等,此智正念坚强,禅修者确定自己将可证到四圣谛,并成为圣者。以观呼吸为例,禅修者若能在行住坐卧中断除世俗的杂念,系念呼吸,不忘失入出息念,心得安定专一,便是念觉支。
② 择法觉支:这是观照的智能,以智能简择法的真伪。此智以觉性来观察体会身心是无常、苦、无我,禅修者以此智保持修行的平衡,不致因信太强而产生贪爱,因慧太强而产生疑法,因太精进而产生掉举,因太偏定使精进和精神变差。此智能正知种种念的生起,正知种种念的消逝。能分辨判别何者为善念,何者为恶念。能选择方法令善法增长、令恶念消除。能在方法上选择思量便得择法觉支。
③ 精进觉支:对四念住是灭苦的唯一道路,不再怀疑,以勇猛心力行正法,不断培养觉性以脱离痛苦。令恶的、使人堕于轮回的心念消灭,恶念尚未生、令其不生,令善的、有助于解脱的心念继续保持并增长,对于有助解脱的心念若尚未生、则令其生。如此便得精进觉支。
④ 善觉支:这是心得善法、法喜洋溢。是禅修者念及佛、法、潧、戒、涅槃的功德而生的喜悦,这种喜不是来自世间贪爱的快乐,而是来自体验实相般若的喜悦。这种喜的目标与情欲相反,情欲与外尘息息相关,依赖外尘而生。而喜觉支的喜是因舍掉外尘而生,是有了觉性而自然生起的内心喜悦。是因念觉支、择法觉支及精进觉支的力量,使障碍定慧的五盖逐渐减少、内心所生起的喜悦。也因对去除五盖力增长七觉支感到具足信心,愿意走在出世间修行的道路上而生起的喜悦。如此便得喜觉支。
⑤ 轻安觉支:这是去除身心粗重烦恼而获得的宁静安祥。有了觉性自然会生起身心的轻安,这种内心的寂静是不断觉照身心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而产生的,这种身心轻安的乐,并非五欲之乐,而是导向心定的前缘。因为五盖、五欲的减少,身心由喜悦转成平静,此时的身行与心行两者相依,身心的行取蕴(贪瞋的习性反应)减少了,体验到了身心的寂静。如此便得轻安觉支。
⑥ 定觉支:这是系心一境、觉性持续如练而不散乱,此智慧信慧平等,可以引导禅修者证入八圣道,因为身心轻安而使干扰心一境性的五盖不生,容易进入禅定。能在各种情况下心唯一境,便得定觉支。
⑦ 舍觉支:这是心的平等中性,舍离一切贪瞋虚妄而具有平衡平等的心,在强大的觉性下,对顺境逆境心能住于平等。此时,禅修者体悟到身心的实相:非男、非女、身心只是业的果报,此智有六根却不染六尘,有定却不执着定的境界,不但舍不善法,连善法也舍,对爱憎善恶诸法,采取平衡不分别的态度。譬如要攀登山顶,七觉支是清除铲平山道上的落石塌方,而一旦登上山顶一览胜境时,并没有一个人在山上。如此便得舍觉支。

七觉支是成就解脱所必须学习体验的,依着七觉支的次第修习,最后终将圆满舍觉支。念住觉支是舍觉支的开始,舍觉支是念觉支的完成,成就了舍觉支时,则身在世间而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界。

不断地正念正知、培养觉性、增强觉性,将会有择法、精进、喜、轻安、定及舍觉支的出现。犹如不断给予树的种子灌溉、除草、施肥,就会长出根、茎、叶、花、果一样,这是自然的法则。

修习七觉支时,所观察的对象与修习四念住完全相同,都是针对个人身心所念摄的身、受、心、法不断地努力观察,不断地培养觉性,觉知五蕴身心的生灭无常、苦、无我,在觉性不断提升中生起各种觉支,以觉性和平等心不断观察身心更微细的生灭变化,并将贪瞋痴的习性一层一层根除,才能圆满七觉支。

七觉支的每一觉支都是四念住引发的,只是力量更强、智能更猛利。修习七觉支时,也一样必须具备正念正知、精进不懈、觉性不断。七觉支的每一觉支必须在感受的层面上直接体验,必须直接体悟自身的生灭无常短暂、苦、无我的本质,才成为菩提分的一支。

总之,以观七觉支来修习观法念住时,禅修者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自己内在修习引发七觉支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外在因素影响修习引发七觉支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应当坚定正住、持续不断地就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修习引发七觉支的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

因此,禅修者观察觉知到七觉支诸法不断生起的现象,禅修者观察觉知到七觉支诸法不断灭去的现象。禅修者观察觉知到七觉支诸法不断瞬间快速生灭的现象。

由于对七觉支生灭现象的清楚觉知,禅修者终于体悟到:“原来这就是心法的实相”,心法的本来面目原来就只是一连串瞬间快速生灭的过程而已。它们不断地生灭变化,除了每个当下之外,别无它物,根本没有一个什么可以叫做“我”或“我所”的实体恒存。所谓的“我”,只不过是一连串不断生灭变化的过程所组成的幻相。这种不断生灭、无常变易的压迫是苦,而执着这些无常短暂、不可控制、不能自主的生灭现象,以及有“我”的幻想也都是苦。于是,不再对“我”“我所”产生任何执着。

精勤的禅修者,亲身体验了诸法无常、苦、无我的实相之后,心专注于诸法生灭无常、苦、无我的洞见力与智能的觉知中,除了这种觉知,还是这种觉知。这种觉知来自七觉支时,在身心层面上对诸法生灭变化的感受,那是单纯直接的经验体悟。

有了这种由观七觉支开展出来的洞见力与智能、觉知与体悟,禅修者维持强而有力的觉性,以及安稳平静的平等心,冷静客观地观察诸法的生灭,不起贪瞋执着,不起任何习性反应。于是禅修者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一切事物,心无染着,心得解脱。

于是佛陀告诉诸比丘:“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观察七觉支的生灭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来了解心法的本来面目”。

E 观四圣谛

观四圣谛就是藉由观察觉知修行四圣谛的过程状态,来观察、思惟心法的实相。

四圣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它以人生种种问题为核心,显示佛法不离人生的慈悲人世情怀。四圣谛是可以被证实的,佛陀等圣人就是正觉这四种真理而成就圣位的。

苦谛:说明人生多苦的道理。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苦谛观察觉知痛苦的真相,观察觉知所有的苦都是由于对五蕴(身心)的执取,五蕴(身心)一直遭受生灭的压迫,五蕴是苦谛。

集谛:说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集谛是苦的招集、苦的缘起,佛陀教导弟子们缘起是集谛:过去因产生现在果,现在因产生未来果。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没有造物者创作任何结果,也没有任何事无因而生。人生苦之因是贪欲、色贪、无色贪。

灭谛: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的真理。因为远离了贪爱而有涅槃的寂静,涅槃是常住安乐寂静的境界,涅槃是苦的止息、是止息集谛(苦因)和苦谛(苦果)之法,因灭果灭。

道谛:说明人要修八圣道才能才能证得涅槃的道理,八圣道是灭苦之道,是中道,是唯一可以灭苦的方法。八圣道是佛陀所教导的、人生标准的生活榜样,可以带来真正的安祥快乐,是脱离贪瞋痴的方法。

四圣谛是开展实践生命的自觉,为苦恼系缚的众生指引了一条出世间的解脱道路。

四圣谛包括世出世间的两种因果:集是迷界的因,苦是迷界的果。道是悟界的因,灭是悟界的果。观照四圣谛能使人解脱生死轮回。

苦必须靠修行来认知,集必须靠修行来断除,灭必须靠修行来证得,八圣道必须靠修行来发展。知苦、断集、证灭、修道都是在经验中实践完成,都可在当下获得验证。

禅修者正念正知、精勤不断地依照佛陀的教示,以身的感受作为对象,如实观察觉知体验四圣谛生灭无常、苦、无我的本质,由此行于八圣道而歩向涅槃。

苦圣谛的解释

佛陀告诉诸比丘:“比丘们!什么是苦圣谛呢?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愁叹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总而言之,五取蕴就是苦。”

五蕴是苦谛,认知身心全然是苦,这是真正的事实,我们无法改变。苦有色身的生,色身的老,色身的病,色身的死,身心的疼痛,心理的疼痛,心理的哀痛、忧戚、苦恼、失望、愁叹,以及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各种身心之苦。如果没有五蕴(身心),就不会受苦,苦即证明无我,若有一个能主宰的我存在,就不会受苦了。所有的苦都来自于对五蕴身心的执取,执取与痛苦同在,所以说五取蕴就是苦。

观法念住所见的苦是五取蕴的苦,是有关五取蕴无常之苦。色蕴的身以及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的心,这五蕴的身心都是生灭无常,在生灭变化的无常中,找不到保障时,就容易产生焦虑与恐惧的苦。五积蕴刹那刹那生灭变化无常,若被执取为“常”、“我”而与事实相违背,当然苦。苦虽然包含了痛苦烦恼,但世间似乎也有许多愉快的经验,只因它们也是无常,当愉快消失后,仍然是苦。

身心五蕴是苦谛,修行者必须以当下的身心为所缘,来观照苦。以智能照见愈多的苦,就愈能从修行中获得愈多的利益。

苦的含义除了苦难、痛苦、烦恼之外,更引伸为缺陷、无常、空、无实等义。一个人若不能、不愿认清接受无常无我的事实,一旦客观经验与主观心理的认定不一致时,愁叹苦忧恼、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等等各种内在世界的心理之苦就随之而起,如大火聚。

因烦恼而有苦,称为心苦,心苦可在今生今世经由修习内观、证得阿罗汉果而断除。因肉体而有苦,称为身苦,身苦在今世无法避免,活着的阿罗汉仍有肉体上的苦。

苦有以下形式:

① 生:是受生、形成、出生、显现诸蕴、获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人从母胎来到人间,第一件事就是哭,出生即是一大苦难。
② 老:是衰弱、老朽、牙齿脱落、头发灰白、皮肤松皱、寿命将尽、机能退化、身体能量将要用尽。
③ 死:是崩溃、散灭、命终、死亡、寿命结束、五蕴离析、身体弃舍、生命灭绝。
④ 愁:是受了损失或不幸的影响,生起痛苦的心态,例如忧愁、哀愁、愁苦、深忧等。
⑤ 叹:是受了损失或不幸的影响,生起哭号、哭泣、叹息、哀号、哀叹的心态。
⑥ 苦:是因身体的接触而产生的任何身上的苦楚、不适、不愉快的感受。
⑦ 忧:是心理上任何的苦楚、不适、或由心理接触而产生的任何痛苦、不愉快的感受。
⑧ 恼:是受到损失或不幸的影响,产生恼乱、苦恼、忧恼、燥恼的心态。
⑨ 怨憎会苦:是遇到不愉快、不喜欢的色声香味触法或遇不幸、伤害、困难而不安。
⑩ 爱别离苦:是与所爱的色声香味触法的尘境分离,或与期望他幸福、富裕、快乐、舒适安全的人(如父母、兄弟、姐妹、夫妻、朋友、同事、亲戚)分离。
11 求不得苦:是但愿不受生支配,但愿不受老支配,但愿不受病支配,但愿不受死支配,但愿不受愁叹苦忧恼支配,但愿不再轮回再生,却无法如愿。

总而言之,五取蕴就是苦。

每个人都须经历生病和年老的痛苦,但无论如何老迈衰弱,都没有人想死,因为死亡是极大的痛苦。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我们喜欢与否,不管我们的身份、性别、年龄,它迟早都会来敲门。人怕死,因为还把身体当作是可以贪爱的东西,表示贪执身心五蕴的心还很强。觉性增强后,就可以帮助禅修者了知老与死也是自然生灭的现象,没有人可以避免,就能以平等心面对任何境界,保持心的安祥。

所有各种形式的苦也都是缘起,没有真实性、无常、无我,都只是一连串不断生灭变化流动的过程而已。人因为对自我的执着,所以被这些苦的形式迷惑,迷雾中又怎能看清方向,所以在死亡时,以为真的死了而哭哭啼啼、痛苦不已。佛陀教导我们要以觉性,清楚了知这些现象的缘起性及不真实性,能在日常生活及生死中自在安祥。

若能以正念正知的觉性,保持平等心观察诸苦,刚开始也许只能保持几个刹那的觉性和平等心,其余时间却仍然在生起贪瞋的习性反应,但这刹那却强而有力地可以逐渐发展成几秒、几分、几小时……。如此在经验上愈深入,就愈能体验到集谛:痛苦的原因不是来自外在,而是来自内心的感受。

唯有正视观照苦难的存在,人们才会份外珍惜原先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例如与家人、亲友或所爱的人的相聚,才会份外珍惜我们所能珍惜的每一个当下,疼爱每一个今生与我们有缘相聚的众生。

苦集圣谛的解释

佛陀告诉诸比丘:“比丘们!什么是苦集圣谛呢?它就是造成不断轮回的贪爱,为喜乐欲求所束缚,以及任何情况都不忘寻求快乐的欲望,也就是欲爱、有爱及无有爱。比丘们!而这贪爱从何处生起,又在何处建立呢?在身心世界中,只要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事物,就有贪爱的生起和建立。”

观集谛就是观察觉知苦的起因、缘起的因果关系、如何此生故彼生。苦的起因就是贪爱、渇爱。就是在六根与六尘接触时,对于那些诱人的、令人愉悦的事物产生贪爱渇爱。就是欲爱(欲贪)、有爱(色贪)及无有爱(无色贪)的三种贪爱。贪爱渇爱之中,一直负载着恐惧,例如怕漂亮的老婆被人抢走,怕贵重的珠宝被偷走……。修习念住是觉知贪爱执着、去除贪爱执着的唯一方法。

欲爱是欲界众生的贪爱,是感官上的贪爱、寻求感官喜乐的欲望,是五根对五尘产生的欲求,是对美丽的色相、宛转的声音、芬芳的香气、可口的味觉、适意的触乐五欲的迷惑渇爱。如果能善护诸根门,不被这五尘境诱惑,就不会产生欲爱。欲爱在证得阿那含道(不还果)时,才完全断除。

有爱是色爱,是对生存的贪爱、寻求永生的欲望,是指在轮回中重复不断地出生。有爱的求生欲令人贪生怕死,即使得了重伤或绝症残障,仍求存活,通常在面临死亡或受到威胁时,就可经历到。有爱在证得阿罗汉道时,才能断除。

无有爱是无色爱,是不存在的渇爱、寻求短暂生存的欲望,是因断灭见而生的贪爱。这是断灭见者,妄执人只活一生并且死后一无所有的邪见,也因为认为人只活一生,所以希望活着的时候尽情享乐。无有爱最常见于有太多苦而无法再忍受的人,他们已经绝望了,并渴望有个了断。证得预流果时,就灭除了无有爱。

每个人都有“欲爱”,有了欲爱就会有“有爱”或“无有爱”。这三种贪爱都会导致一种新的生命形式~有的出生。而“有缘生,生缘老死”,于是在轮回中,重复不断地生死。

欲爱和有爱根源于贪欲。无有爱根源于瞋恚。而愚痴则供给能量给予二者。

贪爱是苦的根源,佛陀告诉比丘们,必须以下列方式,详细观察觉知身心世界贪爱的缘起:

①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②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各尘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③ 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各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④ 触:眼耳鼻舌身意各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⑤ 六触生起的受:眼耳鼻舌身意各触生起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⑥ 对六尘生起的想:对色声香味触法各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⑦ 对六尘生起的行:对色声香味触法各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⑧ 对六尘生起的贪爱:对色声香味触法各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⑨ 对六尘生起的寻:对色声香味触法各尘生起的寻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⑩ 对六尘生起的伺:对色声香味触法各尘生起的伺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生起,贪爱就在该处建立。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识是是认识。触是接触。受是感受。想是辨别。行是习性反应。寻是寻求、思考、专注于所缘的对象,把心固定在一个目标上,是心对所缘的对象的最初作意,因为心已固定在一个目标上,五盖就不会生起。伺是对所缘对象的继续思惟、深深观察,是心对所缘对象的持续作意。寻伺犹如听闻钟声时,最初用心听闻钟声是寻,继续思惟钟声的余韵是伺。

上列十个阶段:六根、六尘、六识、六触、六触生起的受、对六尘生起的的想、对六尘生起的行、对六尘生起的贪爱、对六尘生起的寻、对六尘生起的伺,说的都是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的五蕴身心世界。愚痴凡夫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对六根、六尘、六识、六触、六触生起的受、对六尘生起的想、对六尘生起的行、对六尘生起的贪爱、对六尘生起的寻、对六尘生起的伺,这些种种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接触与感受产生贪爱,贪爱生起滋长后变成执取,由执取而有“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于是带来愈来愈多的苦,苦海无边。一般凡夫只知对这些诱人的、令人喜悦的接触与感受产生贪爱,对这些不断生生灭灭的变化却茫然无所知觉,所以没有正念、没有觉性、没有洞察力、没有智能去观照透视身心五蕴的实相,心就随着喜恶贪瞋的妄想打转,不断迷惑贪恋愉悦的、诱人的事物或感受,不断产生烦恼痛苦。

身心五蕴本是以无明贪爱为因而轮回出生的结果,唯有断除无明,贪爱才不再生起,才能避免五蕴身心的出现。十二缘起就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说明造成生死轮回的缘起关系:“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① 无明缘行:无明是对四圣谛的无知,是对贪瞋痴为生死根本苦因的无知,是不了解苦,不了解由于渇爱、贪爱、愚痴才造成轮回。若无明生起,行(习性反应)就生起。行是由贪爱、瞋恚、愚痴所引发的身口意的习性反应,不论善业恶业都将推向苦及轮回之路。了解无明缘行,可以破除妄执有某种更高层次的力量创造万物的邪见。
② 行缘识:行生起,心识就生起。缘于行而有业识投胎。了解行缘识,可以了解是业识投胎,不是有一个“我”去投胎。
③ 识缘名色:心识生起,心和身就生起。缘于识而有身心,了解识缘名色,可以改变名色(身心)是坚实永恒的邪见。
④ 名色缘六入:心和身生起,六根就生起。缘于身心而有胎儿长成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人形。了解名色出六入,可以改变妄执“我”在看,“我”在听……的邪见。
⑤ 六入缘触:六根生起,接触就发生。缘于六入而有与处境的接触。触由根尘识和合而生,了解六入缘触,可以改变妄执根尘识就是“我”的邪见。
⑥ 触缘受:接触生起,感受就发生。缘于触而有处境接触所生起的感受。了解触缘受,可以改变“我”苦、“我”乐的邪见。
⑦ 受缘爱:感受生起,贪爱瞋恨就发生。缘于受而对处境产生贪爱、渇爱的爱欲。了解受缘爱,可以破除妄执出生于任何生的形态(有)而导致快乐的邪见。
⑧ 爱缘取:贪爱瞋恨生起,执取就发生。缘于爱而有贪求、执取、眷恋。了解爱缘取,可以改变妄执某些事物是迷人的、美好的、舒适的,而产生贪爱执着的邪见。
⑨ 取缘有:执取生起,未来的存有就形成。缘于贪求执取而产生一股趋向再出生的力量的果报。了解取缘有,可以破除妄执人死后断灭的邪见。
⑩ 有缘生:未来的存有形成,生就开始。缘于有而再受未来的五蕴身心。了解有缘生,可以破除妄执五蕴为乐的邪见。
11 生缘⑿老死:有生就有老病死及身心之忧悲苦恼。了解生缘老死,可以改变妄执五蕴为常、乐、我、净的邪见。

如实观察十二缘起的过程,可以清楚了知个人身心五蕴或六根等现象的缘起缘灭。六根的存在来自名色(身心)之流。名色(五蕴)的身心之流来自心识。心识之流的生起由于习性反应。习性反应的发生由于无明。这就是十二缘起痛苦之轮开始转动的方式。十二缘起中,名色(身心)之流来自心识,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识只是一种将身心世界分为能知所知、主体客体、我他等等的认知行为。由于这种划分,就有了个体的出生。每一刹那,识一生起,就有某种特定的身心形式。在下一个刹那,心识又变成另一个新的形式。如此由一个存在到下一个存在,心识之流不停地流动变化、毫不间断,到了死亡的一刻仍不停止,如此心识之流生生世世,持续不已。
心识之流的生起由于习性反应(行),每一个喜恶的习性反应都是心识之流的推动力。片刻轻微的习性反应,只能让心识之流持续片刻。一刹那喜恶的习性反应,如果强化成贪爱或瞋恨时,它的力量就增强,使心识之流持续几个片刻、几分钟、几小时、几个月、甚至从此生持续到来生。
万事万物(处境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必须与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接触后,各种感受才会发生。借着观察身体的感受,我们可以同时观察自己身和心的现象。
借着反复持续对感受的观察,就会体验到,强烈的感受渐渐消融成平稳细微的感受,最后化为一种瞬间生灭的振动,若勤于修行,禅修者会体悟到感受变化无常。而心的瞬息万变,会在身体感受的变化上显现出来,这就是身心实相,它变化无常。在每一片刻、每一刹那,组成身体的次原子微粒都在生灭之中,而心理的变化也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又消失。
禅修者若能在六根与六尘接触与感受生起的当下,以觉性如实了知其生灭无常无我的本质,就能因此而灭除贪爱的生起。禅修者必须严密地念住于触或受的醒觉,应用四念住的正知正念,在触或受的当下断十二缘起,截断烦恼,脱离生死轮回。
从无明到老死的缘起法,显示了有生就有苦的现象,说明苦因的形成,清楚解释了苦集,没有人可以造成这种现象,它是一种因和缘的关系。缘起法让我们了解到实相的真理,帮助我们体验身心无常、苦、无我的本质。禅修者若能清楚了知“诸法从因生,诸法从因灭”,清楚了知万事万物都是缘起,都是随着因缘而生灭不已、变化不定,就能看清身心的一切真相,从贪爱妄执自我的身心中解脱出来,不再贪着身心世间的任何事物。

苦灭圣谛的解释

灭就是不苦的心态、不苦的感受,内心没有痛苦、精神没有烦恼。灭谛是完全灭除了贪爱的苦因,完全灭除了欲爱、有爱、无有爱。止息了贪瞋痴三毒。灭谛即涅槃,在涅槃的那一刹那是没有苦的,因为暂时止息了五蕴的作用。

涅槃不是一个地方,只能由它的作用来认知它的存在。涅槃有两种:

① 有余涅槃:是烦恼已断而五蕴身犹存
② 无余涅槃:是烦恼已断,色身也死亡,亦称般涅槃

如果贪爱完全断除,就达到圆满的涅槃而成就阿罗汉果。

佛陀告诉告诉诸比丘:“比丘们!什么是苦灭圣谛呢?它是贪爱的完全远离、灭尽、舍离、弃舍、解脱、无染。但比丘们!何处根除贪爱、何处息灭贪爱呢?在身心世界中,有诱人的、令人喜悦的地方,就是可以根除和息灭贪爱的地方。”

佛陀告诉诸比丘,必须以下列方式详细观察觉知身心世界贪爱的缘灭:

①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根除和息灭。
②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各根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根除和息灭。
③ 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各识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根除和息灭。
④ 六触:眼耳鼻舌身意各触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根除和息灭。
⑤ 六触生起的受:眼耳鼻舌身意各触生起的受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根除和息灭。
⑥ 对六尘生起的想:对色声香味触法各尘生起的想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根除和息灭。
⑦ 对六尘生起的行:对色声香味触法各尘生起的行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根除和息灭。
⑧ 对六尘生起的贪爱:对色声香味触法各尘生起的贪爱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根除和息灭。
⑨ 对六尘生起的寻:对色声香味触法各尘生起的寻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根除和息灭。
⑩ 对六尘生起的伺:对色声香味触法各尘生起的伺是诱人的、令人喜悦的,于是贪爱就在该处根除和息灭。

上列十个阶段,六根、六尘、六识、六触、六触生起的受、对六尘生起的想、对六尘生起的行、对六尘生起的贪爱、对六尘生起的寻、对六尘生起的伺,说的都是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的五蕴身心世界。禅修者如果不被五蕴身心世界诱人的、愉悦的接触与感受诱惑,当下就不会产生贪爱,贪爱就在当下灭除,贪爱灭除就不会产生执取,没有执取就没有“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等等愈来愈多的苦。“因灭故果灭”,贪爱之因完全净除,苦果自然灭除。

十二缘起也说明了有情生死流转的逆转,说明了产生苦的过程的逆转,当苦的因缘被终止时,苦的结果就不会发生了,“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① 无明灭则行灭:无明完全灭除止息,习性反应就止息。
② 行灭则识灭:习性反应完全灭除止息,心识就止息。
③ 识灭则各色灭:心识完全灭除止息,心和身就止息。
④ 名色灭则六处灭:心和身完全灭除止息,六根就止息。
⑤ 六处灭则触灭:六根完全灭除止息,接触就止息。
⑥ 触灭则受灭:接触完全灭除止息,感受就止息。
⑦ 受灭则爱灭:感受完全灭除止息,贪爱瞋恨就止息。
⑧ 爱灭则取灭:贪爱瞋恨完全灭除止息,执取就止息。
⑨ 取灭则有灭:执取完全灭除止息,未来的存有就止息。
⑩ 有灭则生灭:未来的存有完全灭除止息,生就止息。
11 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生完全灭除止息,老死忧悲苦恼之苦就止息。如是大苦蕴聚完全灭除止息。

这就是停止痛苦之轮转动的方式,痛苦之轮转成解脱之轮,体验到涅槃的真正宁静安祥。

只要有六根(感官)的存在,就一定会和外在的六尘互相接触,一接触就一定会产生感受。我们可以在接触或感受的环节上,打破缘起的反应,只要我们学着以平等心观察觉知此刻当下的接触和感受,了解无常会改变的事实,不产生贪瞋的习性反应,就会停止苦的轮回,逆转缘起,趋向解脱。以觉性修习四念住到一定程度时,对于在“触”或在“受”断十二缘起,会有较深刻的体会。

要想证得涅槃,必须灭除对诱人的、令人愉悦的六根、六尘、六识、六触、六触生起的受、对六尘生起的想、对六尘生起的行、对六尘生起的贪爱、对六尘生起的寻、对六尘生起的伺这些种种的接触与感受的贪爱、迷恋、执取,如此“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一切苦灭。

人生的目标不应只是期求幸福的来生,实际上也没有任何来生是全然幸福的。人生的目标应当是时时保持觉知、客观地观察觉知当下生灭的实相,以不贪不瞋的平等心,终止对诱人的、令人愉悦的接触或感受生起贪瞋盲目的反应,才能从所有痛苦的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小部尼柯耶》经中记载:“圣者脱离了生死轮回,断尽了一切贪爱,干枯的河道中,爱水不再奔流,生死的巨轮不再转动,这就是苦的止息~涅槃。”

道圣谛的解释

修四念住的结果


{返回 佛学研究论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尊者阿迦曼的修习模式
下一篇:释尊与释尊的教诲:过去、现在与将来
 尊者阿迦曼的修习模式
 森林回忆录 头陀僧如何克服身体的痛苦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第三章 集圣谛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 苦圣谛
 上座部佛教的菩萨道思想(林欣)
 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第五章 道圣谛
 森林回忆录 消失的修行森林
 佛教历史上的六次经典结集
 巴利三藏和阿含经有什么区别?
 森林回忆录 头陀僧如何调伏性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与小[栏目:福报哪里来·迷悟之间 ]
 相应31经 因为经[栏目:相应部 37.妇女相应]
 与祖师同行 捌 大地无寸尘 有智主人二俱不受[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目犍连(神通第一) 定中问佛陀[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杂阿含经卷第九(二四一)[栏目:杂阿含经]
 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道慈法师)[栏目: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一八三 滤水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相应10经 瓮形睾丸经[栏目:相应部 19.勒叉那相应]
 剎帝利经[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大慈悲父[栏目:法忍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