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宏观与微观各具所长(梁师校阅《楞严经》的心得)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51

宏观与微观各具所长

(梁师校阅《楞严经》的心得)

梁乃崇教授

我们常说「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宏观与微观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理解事情,各有特色。以我对自己的了解:我可以把事情想得很大、很开阔,但有一个缺点──细节照顾不到;如果无法照顾到细节,那么事情实际的执行就会有些困难。有些人不同,他们会把细节照顾得很周到,但这样也是有缺点──明察秋亳,不见舆薪。而不论宏观或微观,重要的是最终都要把事情看得清楚明白。

前阵子我将《楞严经》稿子拿出来修改,让我对宏观重简要与微观重精密两种不同的态度,有更深入的体会。

当年讲《楞严经》时,就已经注意到这部经典的背景,是释迦牟尼佛讲给阿难听的。阿难的识心是非常聪明灵活的,所以,释迦牟尼佛也用类似阿难识心的运作方式,来为他说法。

一般人看这部经典,绝大多数都是昏头转向的;我刚开始接触时,也是如此:每一个字都有把它查清楚,但将它们拼成一个句子后,却不知所云。虽然不懂,还是硬着头皮看下去,怎么看呢?我选的《楞严经》的版本,总共十卷,我下定决心,第一卷看不懂,就不进行下一卷!结果呢,第一页就看不懂了;不仅第一页不懂,第一卷从头到尾都不知道它在说什么。虽然不明白,但我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把整卷读完;读完了,好像没读一样,很是泄气;无可奈何,先把它放在一边,等想到了,再拿出来看。就这样,前前后后总共看了十遍,结果,没有一次弄懂过。

后来,跟着祖师学佛、修心法、请他灌顶,其实,他也没有讲什么道理,就是传了一个法给我。我回家照着法本修,修了半年之后,有一天心血来潮,又把《楞严经》拿起来看。起先,已经有「还是不会懂」的心理准备了,没想到,这回好神奇,势如破竹,一卷接着一卷,全部十卷,从头到尾,如「轻舟已过万重山」般,一口气全部读完了。读的时候,就觉得很清楚,他讲什么,我都知道啊!

以前之所以读不懂,我觉得真正的问题,是因为一个关键的观念没有获得澄清,那就是「人到底有没有自性?」这个问题,当有机会和祖师见面时,便请问他,祖师的回答是:「有啊!我所教的就是『自性法门』,如果没有『自性』,那怎么叫做『自性法门』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很清楚的。这个地方一旦弄懂了之后,读经的障碍便一扫而空了。

其实,在看《楞严经》之前,我就懂了「能所」——「能知与被知」的关系;以及「真正的能知,是不可以被知的」这个要点。「能知」的性质,就是能够知道;它不能被讲,只要被讲,「被讲的那个」就不是「能知」,而是另有一个「能知」在讲它。而「被知」的性质呢,就是可以被「能知」知道。

这些内容,我在「初阶班」的课程都有讲,大家也都懂,不会觉得太困难。我将「能知/被知」做了清楚的区分:纯粹的「能知」、纯粹的「被知」,还有「能知」与「被知」的混合区。如果这个观念弄清楚了,看《楞严经》也就容易了,因为《楞严经》〈七处征心〉这个部分,从头到尾都在讲「能知/被知」。

我说的「能知/被知」,大家都觉得不困难;但真要你们去读《楞严经》,恐怕还是会一个头两个大。

人们都觉得《楞严经》很有学问;而我讲的则是没学问,因为我讲的东西太简单了。曾有某位教授半开玩笑说:当老师不能把东西讲得太清楚,如果讲得太清楚,学生就不会佩服你,因为那显得太容易了;如果你把它讲得很深奥、很复杂,学生就会觉得你好有学问。

但是大家再仔细想想自己一路以来的学习过程,真的是愈难学的就愈有学问吗?(摘录整理自20060529周一共修)(莉华、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宏观 微观 楞严经 释迦牟尼佛 阿难 识心 自性 能所 能知 被知 七处征心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生灵的互重共荣
下一篇:智慧就是清楚明白(梁师校阅《楞严经》的心得)
 小世界中的「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读《华严经》体悟无分别
 前念不生后念不灭
 feeling之5:感性与理性
 放生的现代意义:环保放生
 建立企业成菩萨净土
 愿性之12:发愿「奉献」力量无穷
 庄严世界即是庄严佛土
 「成佛在人间」的真谛
 连结之1:「连结」才能成就「众生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一一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二集]
 索达吉堪布-新浪佛学微访谈:如何减少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让大地自由呼吸[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第七章 唯识宗的兴盛及其传承 第二节 三祖慧沼及其传承[栏目:中国唯识宗通史]
 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一)证毕竟空 13.理事不二[栏目:善祥法师]
 法句经要义 第五品 愚品 阎浮车尊者 苦行非正行[栏目:法句经要义]
 从幻相中解脱[栏目:钵水明镜·传喜法师开示录]
 认识苦谛[栏目:见悲青增格西]
 无上两足尊[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1[栏目:锺茂森博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