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1
 
{返回 锺茂森博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62

回归本性本善 《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  

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2007/4/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205-01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佛说十善业道经》。我们上个月在此地,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共同学习了《弟子规》和《太上感应篇》。《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课程,《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基础课程,此经《佛说十善业道经》是佛家修学的基础科目。儒释道三家的教学,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回归本性本善。

  上个月底,末学跟随师父上人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世界汉学大会」,这个大会有三十多个国家的汉学家来参加。本次会议特别邀请师父上人做一个主题讲演,师父上人的演讲题目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复兴」。师父在演讲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的教育基本理念就是人性本善,正所谓儒家《三字经》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不是说人在开始的时候,或者是刚出生的时候,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初是讲人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可能在出生以后都被覆盖了,没有显现出来。正如佛家禅宗里面讲的「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就是本性本善,佛家,也是所有的教学,建立在这个基本理念上。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成等正觉作佛了,成佛以后,他第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你看世尊成道以后,开头一句话就说到,所有的众生,不仅是我们人类,包括六道众生,都跟如来、跟佛的智慧德相没有两样。德是福德,相是相好,换句话说,我们在座的各位跟释迦牟尼佛圆满的智慧、德能、相好无二无别,这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这是我们的本性本善。现在为什么我们成了这个样子,可怜兮兮的?不要说没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就是糊涂到现在明天自己的命运在做什么都不知道,这个能力全部丧失。不要说看不到过去现在未来,这眼光短浅得只能看到周围,相好更不用谈了。我们为什么原来有如来智慧德相,现在变得这么可怜?那是因为,佛讲的,没别的,就是有妄想执著。妄想执著让我们不能够证得本性本善,不能够使我们本性中的如来智慧德相彰显出来。

  妄想,就是心动了。心动了之后,宇宙人生真相就迷了,迷了之后就会造业,产生执著,产生更严重的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恶业都起来了,这些恶业让我们轮回受苦报。我们本来不用受苦的,就是因为我们迷失了宇宙人生真相,起了这些妄想执著,起心动念,造作不善业,就像这部经里讲的,在诸趣轮转,在六道里面轮回。

  所以,要回归本性本善,没有别的,不是让我们去增加什么,不是让我们向外寻求什么,就是让我们把这些恶业放下,把这些妄想执著放下,本性本善自然现前。《十善业道经》里面讲,这是讲十善,是做善业,做善业是不是让你去造作什么,向外去寻求、攀缘?没有,这十善都是让你放下恶业。不杀生,这就是善业,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都是叫你不要做。所以很简单,你只要不造恶业,本性本善就能够现前。本性本善,顾名思义是我们本有的,不是外求的,不是说你要去造个什么善业才能求到,不是;你只要放下恶业、放下妄想执著,就自然现前。

  儒释道三家,其目的都是让我们恢复本善,所以这三家都是教学,教我们从习性、染污当中回头。《三字经》上讲「人之初,性本善」,可是「性相近,习相远」,本性虽然相同,但是习气让我们造业差别就不同了。「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不教学,本性就迷失了,「教之道,贵以专」,教学的方法贵在什么?专,一门深入,所以不要学很多。我们的师父为我们规定的这几个基础课程,量都不大,很少,你看《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都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修学能够落实了,就能够选择一门,选择一部经,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样子就能有成就。

  在本经前面有一段雍正皇帝的上谕,这是清朝雍正皇帝写的一篇心得。师父上人在讲这部《十善业道经》的时候,就专门把这篇上谕做了节要,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这节要写得非常好。我们这次学习《十善业道经》是做一种简要的学习,在师父讲的这部经的基础上进行节要式的学习。我在师父的雍正皇帝上谕节要里面又节出了这一部分,我觉得是节要中的节要,我们来一起学习。请看上谕讲的:

  【朕惟三教之觉民於海内也。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这是雍正皇帝自己说的,所以『朕』这是皇帝的自称。他说我认为,『惟』就是认为,『三教』就是儒释道三教,在过去都是教学,不是宗教。宗教,在中国古代,这个名词的概念是没有的,古代这个教都是指教学。宗教什么时候传来的?这是在满清的时候,外国人来到中国,把西方的宗教传来,才有宗教的概念。三家的教育都是用来什么?『觉民於海内』,「觉」就是觉悟,「海内」是指我们中国,这是讲三家的教学都是帮助我们的国民破迷开悟。从迷、从造作恶业那里回头,回到觉悟,回到本性本善当中,最后的目标是成为圣人。三家的教学都是围绕著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这三个阶段来进行,所以他们的目标都一致,『道并行而不悖』。『理同出於一原』,这是说明他们的道理是贯通的,虽然各个教的说法,甚至修行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原理、目标、方向都是相同。上谕中讲到:

  【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於善。】

  这是上谕中雍正皇帝又给我们再次的谈到,这三教确实原理、基础都是一样的,因为他真正认识、承认人性本善。真正明白了这一点,心就平了,就能够『得其平』,「平」就是指平等,三教都是平等的。什么人认为这三教是平等的?只有对三家的教学融会贯通的人,才能够知道三家的教学是平等的,它的教学理念相同,目标相同。虽然有不平等的、有分别的,那是『外略形迹之异』,那是在外表上看,则是有迹象上、形式上的区别,那是表面的。可是『内证性理之同』,它的内涵、它的实质、它所含的性理都是相同,都是讲到宇宙人生真相,都是讲本性本善和恢复本性本善的道理,相同。真正明白了,他就懂得「法法平等,无有高下」,《金刚经》里讲的。法法平等不单只是说佛法里的法门都平等,它指的是一切万法都平等,包括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哲学,它们都是平等;有不平等那是内心自己产生了分别执著,这才不平等。所以三教都是劝人为善,这个善是本性的本善,他讲『初无异旨』,三教的宗旨没有差别,无非都是让人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

  我们的师父上人真的是对三教融会贯通,所以他谈儒家的经典、谈道家的经典,都能够回归自性,回归本性本善。不单只是讲儒释道三家的经典,你看他讲基督教的经典、天主教的经典、伊斯兰教的经典,这我们都看到。师父上人讲《圣经》,他把《圣经》的话都摘录给我们,让我们学习。讲过天主教的《玫瑰经》,在天主教堂里面讲的,在新加坡,流通量也很广。也讲过伊斯兰教的《可兰经》。从他的这些讲演里面我们看到,他是讲每一法都是回归自性,真的是大乘经论里面讲的「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他都能够圆通。真正圆通的人他看一切诸法都是平等,不单只是看这些经典的教训他能够圆融,哪怕是做一切事、接触一切人,甚至在外面看风景,一片绿叶、一朵红花,都是让人觉悟的。这是华严的境界,每一法都能让人契入本性。上谕中讲:

  【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於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

  这是讲佛家和儒家的对比,佛家里讲『五戒十善』,都是劝人为善。儒家也讲『五常』,仁义礼智信,就是五常,『百行』是指儒家学者有三千威仪。这些一对比,不是讲的都是劝人为善,劝人回归本性本善吗?佛家讲的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就是本经所讲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在表面上看,十善好像包含五戒,实际上这两者虽然在修持上相似,但是在果报上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修五戒的人是在佛菩萨面前发誓受持五戒,不杀盗淫妄酒,他持这个戒,将来可以出六道轮回,有这样的功德在里面。因戒他能得定,因定他能够开慧,所以在果报上讲,五戒的果是定慧,他是出三界。而十善,修十善的人不一定为了出三界,他所得到的是人天福报。他并不是为了以戒生定、以定开慧,而是得福报,在果报上就有不一样。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说五戒才五条,十善有十条,好像十善更殊胜,我们要知道,持戒律将来是出三界的因,很殊胜。当然这是细的来分,实际上我们学十善,也可以把十善当戒律来学、来奉行。

  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跟五戒其实是相对应。仁是仁慈,就是对应不杀生。义是指正义,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做,不应该做的事不做,对应五戒里的不偷盗,偷盗就不义。礼是礼节,守礼法,对应五戒里的不邪淫。智是智慧,对应五戒的不饮酒。饮酒乱智慧,智慧生不起来,智慧一定是清净心中而生起的。不妄语这条戒就是五常里的信。仁义礼智信对应五戒,所以儒家和佛家讲的修持的方法都有相同之处,如果能够豁然贯通就不会起冲突。其实现在我们看到各个宗教,基督教也好,天主教也好,伊斯兰教也好,不也是劝人修善吗?都是让人同归於善,所以宗教与宗教之间怎么可以冲突?

  在最近出土的一个石碑,有个碑文,这是在唐朝唐肃宗时代的碑文,一个三教九流图。在这个图上有这么一段话,最后讲的话,这是讲三教九流是什么回事。三教就是儒释道三家,九流包括农流、纵横流、小说等等。这三教九流,这个碑文上讲「要在圆融,一以贯之」,就是要圆融,融会贯通,「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你看看在唐朝时代的人就已经有这样的理念,这是多元文化。三教都是一体,真是「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现在的这些宗教,在新加坡有十大宗教,在中国有五大正式的宗教,印尼也是五大宗教。宗教好比三教九流一样,都是同一理、同一源,能够这样子融会贯通,宗教就能和谐;宗教和谐了,对於世界和平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师父上人曾经跟马来西亚的前首相马哈迪谈论的时候跟他讲,现在这个局势冲突很多,在四个方面能解决好,世界就太平了。这是讲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派系与派系之间,还有宗教与宗教之间,这四个关系要处理好,和谐了,天下太平。马哈迪说这四个关系处理起来不容易,师父说对,但是从宗教入手比较容易。宗教和谐了,决定是对其他三个方面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而宗教和谐要彻底、要圆满必须在理上要通,不只是握握手吃个饭,表面和谐不能长久,要真正在理上对各教的教义能够融会贯通,这就能和谐。所以现在我们提倡「构建和谐世界」,这个理念非常值得政府领导人参考。

  在上谕里面,还引用了宋朝时代宋文帝和他的一位臣子叫做何尚之的对话,他们谈论治国之策。何尚之就这样子跟宋文帝说,他说:

  【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於家。万刑息於国。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

  这一段话讲的就是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倡的「如何构建和谐世界」。他讲,如果在『百家之乡』,这一百个家庭,算一家四口人,一百个家庭就四百人,这么一个乡里,如果有『十人持五戒』,这十人就能够淳厚、谨慎,他就能够影响同乡的人。在『千室之邑』,「邑」就是指小城,在一个小城里面有一千户人家,如果这一千户人家的城市里面有一百个人修十善,这一百人一定能和睦,所以这一百人也能影响这个城市。用这个道理可以推演,用五戒十善的教育来推动,『风教』,「风」就是风气,「教」是教育,这样子的话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寰区』就是国家,这个国家一定就能够太平。所以他讲,一个国家这么多人口,像我们中国十四亿人口,十四亿人口里面如果有百分之一能够修五戒十善,这就是一千四百万,所以『仁人百万』,这样子每个人都修善,修得一善自然就去了一恶。比如修不杀生的善,那么就去掉杀生的恶,修不偷盗的善,就没有偷盗的恶,一恶止住了,就能够废掉一个刑罚。因为法律、刑罚是来制止恶,恶去掉了,刑罚也没有用了。所以『一刑息於家,万刑息於国』,真的是天下太平,『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就垂手可得,不用操心。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教育什么?道德、伦理、因果,让人人都懂得伦理道德、懂得因果报应;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天地鬼神我们用现代话来说,跟不同宗教之间的关系,关系都处理好了,这不是和谐了吗?所以古圣先贤所讲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是《礼记.学记》上的话,教学非常重要。

  《十善业道经》是佛法教学的基础,它讲的是因果教育,讲的是断恶修善、破迷开悟,也讲到转凡成圣。这里面讲到一句话,「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这是本经的中心。教导我们昼夜,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常念善法,这个念就是指念头,常念善法就是心善,思惟善法就是思想善,观察善法就是指行为善,身口意三业都善,做到这一点就是菩萨。所以这个修学科目,这一句话可以说是佛法教学的总纲领。上谕中讲到:

  【斯言也。盖以劝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

  『斯言』就是以上讲的这段话,何尚之对宋文帝的劝谏,是什么?是能够劝导全国人民来行善,这是使天下大治的要道,能够实现和谐社会,推广到世界就是和谐世界。所以,儒释道三家讲的教学的功用就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对自己而言,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实现纯净纯善的心态。我们现在讲课,我们学习,师父上人给我写了个题目叫做「纯净纯善,和谐世界」系列讲演,这个名词写得太好了;纯净纯善是对自己,和谐世界是对外在的世界,对众生。说老实话,真正做到常念、思惟、观察善法的人,他就能够做到纯净纯善,他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念恶只念善,心地纯净纯善。他所看到的世界就是和谐世界,为什么?他没有看到恶,他内心里没有一丝毫的恶,就看不到外在世界的恶;他内心里没有冲突,就看不到外在的冲突;内心里没有是非人我,就看不到外在的是非人我,全在我们这一心。

  雍正皇帝是一位非常开明的皇帝,也很有学问,他能够对三家的教学融会贯通,写出这篇上谕,这真的是治国良策。其实清朝皇帝大部分都是佛门皈依弟子,你看开国的皇帝顺治皇帝,他做皇帝都做得觉得并不是好受,不如去学习佛法,所以他出家了,顺治皇帝出家。下来的康熙、雍正、干隆,乃至后面这些皇帝、皇室中的人都是学佛的,当时在宫廷里面把《无量寿经》做为学习的一个专门的经典。所以清朝,你看满族人是少数民族,能够统治中国这么大的疆土,能够安定两百多年,这确实是皇帝他们懂得治国之策。

  这部《十善业道经》前面所附的这篇上谕,也可以说是我们这次讲课学习的序文,也可以做为讲席的缘起,给我们明确了,三家的教学是圆融的。其目的是让我们回归本性本善,其功用是帮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所以这是一部对我们自己修学和对於社会都是有非常积极的、重要意义的经典,我们以非常恭敬的心态来学习这部宝典。

  下面我们正式来学习本经,首先请看经题:

  【佛说十善业道经。】

  这个经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佛说十善业道』,这属於别题,『经』属於通题。所谓通题就是每部经都有这个字,这是通用的;别题是这部经区别於其他经典的。先说「佛」字,佛他是人,他所说的「十善业道」,所以这部经是「佛」,这是人,「说十善业道」是法,在立题里面有七种立题,这是属於人法立题,有人、有法。

  这部经当然是佛说的,释迦牟尼佛说的,为什么偏偏还要讲个佛说?这个是有很深的意思。在经教里面我们知道,凡是经典上面冠上「佛说」的,这部经典比其他经典就有更特殊的地方。比如我们熟读的净土经里面的《佛说阿弥陀经》,或者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简称《无量寿经》,上面都有「佛说」,这些经典是佛不问自说,没有人请问,自己说的。为什么佛自己说?像《佛说阿弥陀经》,没人问,他自己说,这是因为这个法门太重要,对众生有莫大的利益,但是又没有人有这个智慧来启请佛来讲,所以佛就自己说。还有一般的体例,就是在本经的正宗分,第一句话讲的是佛说的,这也是指这经典非常重要,按照规矩这部经也通常加上佛说。所以《佛说十善业道经》上面也有佛说,这证明本经非常重要。其他经典可能佛未必说,但是这部经典佛必定要说,就好像净土经论一样,净土法门是诸佛必说的,这是非常重要的经典。

  「佛」字是梵语,全称是「佛陀耶」,中国人因为喜欢简单,就把三个字变成一个字,称为「佛」。什么人能够称为佛?能够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这个人就可称为佛,所以佛是觉者的意思。它是一个学位,这个名称不一定说某个人独有的,只要你明了宇宙人生真相,你通达无碍了,你就能称为佛。你还有一点没明了,你不能称为佛,你能称为菩萨,所以佛陀是个学位名称。要知道人人本来就有佛性,换句话说,本来跟佛一样,我们只要回归本性本善,圆满恢复自性,就称为佛,所以这绝对不是专指某个人。当然此经是三千年前,我们这个世界上成佛的人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他给我们示现成佛,然后给我们指导出一条成佛之路,我们只要跟著他学习,也一样像他一样回归本性,成佛。

  「说」,这第二个字,有两层意思,表层的意思是这是佛讲的《十善业道经》;另外一层意思,「说」通古代的悦字,通假字,就是喜悦的悦,竖心边的。所以是「悦所怀也」,佛很欢喜、很高兴,就说出这部《十善业道经》。为什么高兴?因为佛看到我们众生修道根机成熟,佛盼著就是让我们回归本性本善,盼了好久,这一天一看众生的因缘成熟了,他高兴得很,所以他就说出了这部经典。正如《佛说阿弥陀经》的说一样,那也是佛非常高兴,看到众生这一生成佛的因缘成熟,可以往生净土成佛了,他非常高兴,就说出净土法门。

  「十」,十善业道有十个科目,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十个科目。但是它的深义是代表大圆满,十在《华严经》里面就代表大圆满。所以讲的这个善法是包含著大圆满的善,这是无量无边的善法,归纳起来可以有这十大类。这个善就是善恶的标准,告诉我们要修十善,按照这个十善去做就能够得人天福报,甚至成圆满菩提。

  

  尊敬的各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我们继续学习《佛说十善业道经》。刚才我们讲到经题的一半,讲到「佛说」还有「十善」,下面请看「业」字。业是什么?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从早到晚做的所有的事情,这叫「事」,事情做完了就叫「业」。业就是指在心里,佛法里特指阿赖耶识里头,在阿赖耶识里面留下的一个印象,佛法里面称为种子,这个叫业。所以做善事就积累善业,做恶事就积累恶业。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造作的种子,不仅是身体的造作,还包括言语、起心动念,这些都属於造作,都会留下业。在阿赖耶识里面储存起来,哪怕是千劫、万劫,无量长的时间,它都不会灭掉。这个种子遇到缘就会起现行,那就成为果报。作的业留下的这是种子,这是因,将来遇到缘就结果。知道这个道理,我们真正要生起畏惧之心,为什么?因为哪怕是起心动念起一个恶念头,留下来的恶因将来都会有恶报。

  我给大家讲个例子,佛当年在世的时候,两个弟子,一个是阿难,一个是迦叶。这两个弟子,阿难很年轻,长得很俊美;迦叶年纪比较老,而且他又修苦行,所以相貌比较憔悴。有一天僧团来到一个瓜田旁边,瓜田里有个看瓜田的女孩子,结果这些出家人都渴了,佛就吩咐阿难去那个瓜地里去乞讨一个瓜回来,让大家分著吃解渴。阿难就过去了,结果还没有开口向这个女子请求乞讨一个瓜,这女子就瞪了他一眼,非常的不耐烦,就跑回家里去,没有理他。阿难没精打彩的回来,这时候世尊又叫迦叶尊者去乞讨。迦叶走到瓜田那里,还没有开口乞讨,那个女孩子就非常热情、满脸笑容的上来,对尊者说:老人家,你辛苦了,我这里这么多瓜,你愿意吃多少就拿多少。非常热情,结果把瓜请回来分给大家吃。阿难就觉得很不解,因为阿难长得很英俊潇洒,为什么这个女子见了他这么讨厌?迦叶长得比较老、憔悴,为什么这个女子见到他这么热情?问什么原因?

  世尊就告诉他说,这是你们俩跟这个女子在很多生前,有一世结了一个缘。在很多生之前,这个女子是一头猫,这个猫在路边死了,尸体已经发臭。这时候来了两位出家人,都是修道的比丘,一个年轻的出家人走过,看到这猫死在路上,就捏著鼻子走过去,理都不理它。第二个出家人来了之后,看到这个死猫,生起了慈悲心,於是在路边挖了个坑,把这只猫给埋了,就这么一段因缘。佛告诉他,这个姑娘这一世见到了迦叶尊者,那是埋它的那个修行人,所以特别热情;你阿难是前生捏著鼻子走过的那个修行人,所以她看见你,理都不理你。你看看,多生多世之前就起一个念头,这个修行人嫌弃这个死猫,就这么一念,你看这一生都有果报。另外那个修行人,迦叶尊者的前生,他起一念慈悲,埋了这个猫,这一生就获得善报。所以这就是业,在阿赖耶识里面含藏,遇到缘就起现行。我们懂得这个道理,起心动念都不可以乱来,都要知道有因果的。

  业包括善业、恶业,还有无记业。什么叫做善业?善业,佛法里的标准讲的是,凡是利人的,利益一切众生的,不为自己的,这是善业。什么是恶业?凡是利益自己的,这就是恶业。这个标准很多人可能,特别是初学的人,不能接受,「怎么说我利益自己的就是恶?我想不通!」要知道佛法教学的目标是让我们这一生永脱生死轮回,轮回太苦,如果有宿命通知道自己的前世,那得吓得一身冷汗。为什么?我们百分之九十以上轮回的生活环境都在三恶道里面。你看世尊当年,证得阿罗汉的这些弟子们他们有宿命通,回想自己前生在地狱里面受苦的状况都流血汗,太苦了。幸亏我们记不起前生,没有宿命通,所以没有宿命通也不是坏事,要是记起前生,连阿罗汉这么有定功的人都吓出血汗,那我们真的是吓死了。所以轮回真的苦,这一生一定要脱离六道轮回。

  轮回的业因就是自私自利,在佛法里面称为我执,执著这个我,什么事情都为了我,满足我自己的欲望,生起这些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的念头,追逐五欲六尘的享受,为了这个我造作恶业。所以只要有「我」的念头,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你懂得这个道理,才知道为什么凡是为自己的是恶业,那是让你生生世世轮回六道的业因,还不是恶业是什么!真正的善业是完全不为自己,为一切众生。

  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家观念要清楚,不是为了贪图极乐世界的享受。看到《无量寿经》里讲的,极乐世界泉池、林树、花鸟,青色青光,白色白光,赤色赤光,这么好看,贪图享受去极乐世界,那你叫做为个人打算,那去不了。真正要去极乐世界,首先得发菩提心,是为一切苦难众生,我现在要救度他们,但是我没有本事,所以我得求生净土。在极乐世界受阿弥陀佛一加持,我的功德具足,我的神通自在,我就能够到十方去帮助一切众生。是为了这个去的,这是善的。

  除了善业、恶业以外,还有一种叫无记业,无记业是说不上善恶的。比如每天吃饭、洗澡,洗完澡之后穿衣服,穿衣服之后上床睡觉,这些都没有什么起心动念,没有什么善恶的,这是无记业。可是无记业也会留下印象,也会造作这些业习种子。佛告诉我们这些统统要舍掉,修什么?修净业,就是念阿弥陀佛,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这是修净业,修净业才是圆满的善。

  这部《十善业道经》虽然在佛法里属於基础科目,是教初学的,可是要知道,这部经典是既通初学也通圆满的如来果地,这是圆融的。从初发心开始学佛,一直修到阿罗汉、菩萨,到如来果地,他所修的无非就是十善业道的圆满落实,所以十善业里的每一条含义都非常深广。经里面都讲,这是声闻菩提、独觉菩提,乃至无上菩提所修的科目,所以大家要懂得这个道理,要认真努力去奉行。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也是最重要的基础,三福的第一条,不可以忽略。不要以为我什么都不管,就是念一句阿弥陀佛,这个理上虽然能说得通,但是如果没有十善业的基础,往往念佛念得飘,内心里的恶念不能够去除,就不能跟佛有感应道交。

  经题里面,十善业道的「道」,这是双关语。从理上讲,这个道字是讲宇宙人生的自然规则,大道;从事上讲,这个道就是讲的一真法界、十法界。我们修十善,按照我们修的水平的高低,就感应到不同的法界里面。如果把这十善业分成十个等级,就是你修学功夫的高低,修十个等级,最圆满的打十分,最低级的打一分。如果这么分的话,我们可以说,你要是把十善业道修圆满,得满分,你就进了一真法界,你就是一真法界里的佛。如果减一分,你得九分,那你是菩萨,在十法界里面做菩萨。一直往下降,菩萨下面阿罗汉,这是四圣法界里面,有缘觉、声闻。再往下是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这么一直下去,十善愈少,你的层次愈低,所以你得这个道,这是你的法界。实际上不仅是我们来生,因为我们造的十善业多少,感应不同的道。如果十善业一点都没有,就到地狱去。那是讲来生的去向。

  就在这一生,你看我们做人的,人道里面也有十法界,有的是大善人。你看我们师父上人,不要说其他人,师父上人就好比我们人中的佛法界,他的福慧修得很圆满。再下来,有菩萨,有声闻、缘觉,也有天人,也有饿鬼、地狱、畜生。什么是饿鬼?贪得无厌的人就是饿鬼。什么是地狱众生?瞋恚习气、嫉妒心很强的,那是人中的地狱。愚痴的人,什么是愚痴?老是犹犹豫豫的,对这些事理也是糊里糊涂的,不明因果,心里面七上八下,没有个著落,愚痴,这好比人中的畜生道。从这个道理你去想,每一道里面其实都有十个道,都有六道和四圣法界,四圣法界里面就包括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天台大师分的百界千如,十界里面,每一界又分十个道,就是一百界;这一百界里面,每一界又分十个道,这是百界千如。如此分下去,无量无边,无非都是我们造作善业多少不同,感应的道就不同。

  经题里的最后一个字,「经」,这是通题,这是对这部经典的尊称。什么文章可以称为经?不是每一部书都可以称为经的,因为经讲的是宇宙人生真相,是圣贤人所说的,所以我们尊它为经。经,通常古德用四个概念来解释,所谓「贯、摄、常、法」。「贯」就是贯通,表明这个文章的层次分明,非常有条理,从头到尾前后呼应,能够贯穿,能够一致,这是好文章,所以称为贯。通常在经典我们用科判来看就看得很清楚,这一部经典你用科判,就是把它的层次、结构分出来,可以分到多加一个字都多余,都画蛇添足,减一个字意思就不圆满,到这个程度。所以真的是不能加一字、不能减一字,这个经典才是真正的好的经典,佛经都是这样。

  「摄」就是摄受,摄受人心。就是让人读了这部经典,百读不厌,欲罢不能,世间的好书都是这样。你看古代四大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这都是让人看了好像看了又想看。世间好的文艺作品也是这样,有些好的电影看了一遍还想看,这是它能摄受人心,有吸引力。一般不好的文章看过一遍就不想再看,我们平时读报纸,在座有没有人读报纸是读了又读、读了又读,一篇文章读三遍的有没有?这很少,为什么?它的吸引力有限。经典摄受人心,吸引力强,不但让你一辈子读不厌,《无量寿经》我自己每天都读,也读了好多年,我听说《无量寿经》有人读过一万遍以上,也不少,百读不厌,万读不厌。不单指经典一辈子读不厌,就是生生世世都读不厌,一直读到成佛还读不厌,为什么?它是自性的流露,让我们回归本性本善,这是活的不是死的,怎么会读得厌?

  底下的意思,「常」就是恒常、永恒的意思,这是讲经典里讲的理论、方法永远都不变,超越时空的,无论在何时何地去看,都是正确的。你说十善业道,古人要修十善业,今人也要修十善业;中国人得修十善业,外国人是不是不修?他也得修。所以善的标准是一致的,这是「常」。最后一个,「法」的意思是法则,这是无论在何时何处,任何众生依据这个法则来修学都能够成就。所以「经」包括贯、摄、常、法四个含义,具足这四个特色的才能称为经。《佛说十善业道经》,经题我们就报告到此地。它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必须宣说的,是基础的修学科目。无论你学哪个法门,你念佛的也好,参禅的也好,学密的,学教的,都得要以十善业道为基础。下来为大家解释人题:

  【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自己没有写东西,他灭度以后,是弟子们结集经典,成为一部部的这些文字记录。它是用梵文写的,传到中国来必须经过翻译。这部经翻译的时候是在唐朝,唐朝刚好是武则天的时代。我们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她是唐高宗之后的一个皇帝。当时在『于阗』这个地方,于阗是现在我们说的新疆和阗,这是指这位译经者的籍贯,他从哪里来的。这位法师,『实叉难陀』是他的名字,他是『三藏法师』。三藏,我们知道是通达经律论三藏,这个人才能称为三藏法师。古人对於翻译经典非常慎重,谁能翻译经典?都是开悟的大德。实叉难陀对於翻译经典做了很多的贡献,脍炙人口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实叉难陀翻译的,还有现在我们师父在讲的《八十华严》也是实叉难陀翻译的,这部《佛说十善业道经》也是他翻译的。所以他的贡献很大,不亚於鸠摩罗什大师,也不亚於玄奘大师。

  鸠摩罗什,我们知道当时他翻译的译场有四百多人,玄奘大师的译场有六百多人,规模宏大。我们知道实叉难陀当时一定会有译场,翻译的工作一定是一个团体合作的。写这个人做为译者,因为他是负责人,这是位开悟的大德。实叉难陀这个名字翻译成中国的意思叫喜学,喜欢的喜,学问的学,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得出这个人一定是很喜欢学习,好学。孔子说「好学近乎智」,真正好学的人有智慧,这也等於是劝导我们在学业上面要精进用功,不能够懒散。

  最后『译』,就是指把经典从梵文翻译成中文。这位法师不是中国本地人,但是你看他翻译的经典的语句很流畅,中国人都很喜欢读。这里就简单的介绍了这位译经人。下面我们来看经文,请看第一句: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好,请看到这里。这一段经文,这是每部经的通例,都有的,这讲的是六种成就。通常我们说经典都是在人间讲的,释迦牟尼佛或者对弟子讲的,或者对信众讲的,可是这部经却是在龙宫里讲的,这个因缘也很特殊,底下我们会详细介绍。

  我们知道佛一生没有立文字,他在临终的时候嘱咐弟子阿难尊者,让他结集经典的时候要有个规矩,就是每部经前面都要加上四个字,「如是我闻」这四个字。这四个字表面的意思说,就是阿难自己自称,就是正如我所听到的那样,就是他(阿难)从老师世尊释迦牟尼佛那里听到的。「如是」也表示确实是这样的,增加大家的信心。可是如果从《大智度论》解释这四个字,我们来看,这四个字有无量义。「如」是讲的真如、自性,所以「如是」就是讲真如、自性才「是」;如果不是真如、不是自性,那就不是。所以这里讲的,是和非、善与恶、美与丑,区分的标准在哪里?就在真如。是真如,符合真如自性的就叫是,如果不符合真如自性的就是非。就像《太上感应篇》里面我们都学习到「是道则进,非道则退」,是道和非道从哪里区分?就从自性上来看。

  自性才是真实的,是唯一真实,自性以外的任何一切法都不真实,《金刚经》里讲的「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为什么?这一切法都没有自性,都是我们自性显现出来的,既然是显现的,它就是虚妄,它没有一个真实的自体。只有真如才存在,那才真是,其他一切法都是梦幻泡影,都不真实。佛非常了解这个事实状况,所以他就住在真如实相当中,凡夫被幻相给迷惑了,所以如来住在「是」里头,凡夫住在「非」里头。他迷惑就造业,不知道自己所执著的、所分别的其实是假的,不是真的。如何从凡夫的境界回归到如来真如境界里面?那就要靠觉悟。一觉悟,真正明白,彻底明白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他就从幻相中回头了,他能够观照出这个幻相不真实,没有自性,於是他就能够住在真如里面,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为「佛」。

  当一个人明白以后,他一定生起大慈大悲,把事实真相告诉那些还在迷惑当中的人。像释迦牟尼佛,他悟道了,他就会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不辞辛劳,为大众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说的就是「如是」这两个字,都是讲真如自性,都是讲是道与真如相应的这些事情。所以「如是」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释迦牟尼佛从真如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这些法,那就是如是。所以,圣人讲经说法教学都不是用自己的意思,圣人没有意思,有意思的是凡夫。凡夫用的是心意识,「心」就是阿赖耶识,是含藏种子;「意」就是执著,它是指第七意识末那识;「识」是指第六意识,是分别,他用的是心意识,都是用的妄想分别执著。圣人离开了妄想分别执著,完全是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对众生也是应机说法,所以他所说的叫「如是」,讲的都是自性本来的东西。

  如是我闻的「我」,表面的意思是阿难的自称,阿难尊者复讲释迦牟尼佛的经典,就像我现在讲的也是复讲我们师父上人的,所以我们也要冠上「如是我闻」。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凡夫,还要用心意识,自己没有证得自性之前就不能够来创造,所以讲的要是圣贤的意思,叫复讲。什么时候你可以离开圣人、老师来讲?自己证得自性的时候。证得自性其实也不是讲自己的意思,还是讲真如本性的意思,这个意思每一位圣人、诸佛都一样的。所以这个我,真实的意思是代表自性。真我是尽虚空遍法界,不是我这个色身。大家不要以为这个身体就是我,那是你的妄想执著。就好比大海里头一朵浪花,我们的身体就像大海里的一朵浪花,你要执著这个浪花是我,那你就见不到大海。真正的我是什么?是这个大海。这一切众生就好比是浪花,都是我的一部分。浪花是不是大海的一部分?是!所以一切众生就是自性的一部分,自性所现的。真正明心见性的人一定是把一切众生看成是自己,那是真我,得到这个真我之后就得大自在。所以「如是我闻」这四个字,代表的意思极其深广。如是两个字是代表「信成就」,阿难特别加上这两个字,就是说真的跟世尊讲的一样,这也是自性所流露出来的智慧的教育,让大家生起信心,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

  下面「一时」是「时成就」。一时是指时间,时间为什么没有年、月、日、时?你看现在人写文章都标明二00七年四月四号,今天是这个日子,所以就写明。大家会不会奇怪阿难结集经典为什么不写明当时的年、月、日?为什么写一时?不写他不是忘了,那是有深义的。我们知道现在的科学家都已经了解,时间本身是一个抽象概念,它是人类的错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为我们证明,时间长短是由物体运动的相对速度来决定的。相当於光速来讲,如果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间会变慢;如果等於光速,时间就停止了;如果超过光速,在理论上讲,你就可以回到过去,所以时间本身并不是固定的。一时是什么时候?就是师资道合之时,就是众生听这部经典的因缘成熟了,这个时候就是经典所说的时候。所以它并不是指那个三千年前,佛讲了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这个时间好像很真实,那不是。如果一个人真正善根成熟了,这一生能得度,佛会示现来跟他讲法,对他来讲他就是生活在正法时期。哪怕是在佛当年在世的时候,如果一个人没有善根,不肯接受佛的教导,他即使见到佛也不能得度,对他来讲这是末法时期。所以时间并不固定,看看一个人得度的因缘。当下诸位在座的,因缘成熟,修十善业道,这一生求无上菩提,就在此时,正是经典所说之时,那就是一时。

  在净土宗里面讲一心不乱,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法界就通了,时间、空间就不成障碍,过去现在未来同时你可以看到,就在此时,也是一时,一心不乱之时。在史传里面记载,隋朝时候的智者大师,天台宗的祖师,他读《法华经》读到「药王菩萨本事品」,正读到这个时候,他入定了。结果到了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还在讲《法华经》,他到了那里就听了一座,然后出定以后就告诉别人「世尊讲《法华经》的法会还没散」。当智者大师念经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时空就不能障碍他了,世尊当年讲《法华经》那一时,正是他现在听《法华经》之时,我们说他进入了时间隧道,用现在科学讲,进入时间隧道回到过去。其实哪有什么过去现在未来?《金刚经》里讲要离寿者相,就不要有这些时间概念,这些概念,爱因斯坦这大科学家都说这是人类的错觉。因为你执著,你才有时间的观念。当我们用功的时候,读经的时候,一入定那正是佛讲经之时。

  下面『佛在』,「一时,佛在」,「佛」是指本师释迦牟尼佛,佛教的创始人,要知道他是一位多元文化教育的义务工作者,千万不可以把他当作神明来看。不是上帝,不是神明,他是一位教育家,他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每天办班教学。这里这个「在」字讲得很有意思,他不讲佛住,他讲佛在。一般我们说你住哪里?我住在油麻地,我住在汉口道。在和住就不同。为什么讲佛在,不讲佛住?这是因为在有随缘的意思,他不住。你看《金刚经》里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他无所住。佛无所住,他住在哪?我们说如果佛有住处,他住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哪里?当下就是,只是我们迷惑颠倒,看不到一真法界。佛跟我们手牵著手,他住一真法界,我们住在六道轮回里面。佛住一真法界,他就看见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的,他就应机说法,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有应他就在,这里的众生因缘成熟,他就在这里说法;这里众生因缘没有成熟,他就不在这里,他很随缘,随缘现身。我们也要学习世尊的这种随缘,一切都不执著。连我们的身体都不执著,身体在世间一天就好好为众生工作一天,什么时候因缘成熟,娑婆缘尽,我们毫不执著求生净土,这就好。这是无住又生心,生心就是求生净土的心,念阿弥陀佛的心,这就好。

  『佛在娑竭罗龙宫』,「娑竭罗」是梵语,意思是咸水海。咸水海就是大海,大海的水是咸的。海水是苦涩的,你不敢喝的,它代表苦海,一切世间就像苦海一样。「龙宫」,这是大龙菩萨所在的道场,这位菩萨是法身大士,他在龙宫里面。我们要问了,龙宫到底有没有?现在科学很发达,整个太平洋、大西洋从头到尾、从顶到下都探测过,为什么没看见龙宫?要知道龙宫不是在我们这个三维空间里面。空间有多维次的,它是在另一个维次空间。这些空间与空间之间,哪怕是交错在一起,你也看不到,为什么?因为它在不同的时空里面。我们相信龙宫真有,不是我们看不到就没有。龙宫,龙代表千变万化,所以大海里头这些千变万化、形形色色的众生,其实代表什么?就代表我们的社会,你看我们社会形形色色各种不同的人事物。这是在这样的一个道场里面,这是指我们现前的社会。

  『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这是讲听经的大众。比丘就是出家人受了比丘戒,但是他们不是一般比丘,是「大比丘」。前面冠上个「大」字就不是普通人,他是大乘菩萨示现。有八千人,实际上这个数字也是代表圆满的,就是无量无边的这些修行人,他们有能力到龙宫听法。然后还有「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菩萨后面加个摩诃萨就是大菩萨,都是一真法界里的菩萨。合起来,八千比丘加上三万二千菩萨,总共四万人。

  比丘众的众字还代表僧团,有六和、和合的意思。如果一个团体修六和敬,就是世间受人尊敬的团体。像我们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在我们老法师的领导之下,人人能够守六和敬,遵佛的教诲,遵我们师父的教诲,这样的话真正做到「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六和敬里面这两条最重要。见解要相同,同一个修学理念,戒和同修是同一个修学的方法,怎么修学?从基础学起,从《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这里修,这是戒和同修。这种团体真的是龙天护法护持,对於整个社会安定和睦、消灾免难会起积极的作用。大比丘众是六和僧团,加上这些大菩萨,汇集在大海里头龙宫里面听佛讲《十善业道经》,这也是一个殊胜的法会,佛很高兴说出这个大法。今天的时间到了,我们明天同一个时间继续来学习。好,谢谢大家。


{返回 锺茂森博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2
下一篇:锺茂森博士公开授权声明
 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二)
 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1
 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七)
 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五)
 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八)
 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四)
 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三)
 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淫(一)
 锺茂森博士公开授权声明
 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07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百喻经 29 贫人烧粗褐衣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佛教基本知识[栏目:正果法师]
 王道与佛法的冲撞[栏目:包容的智慧]
 世间法是基础[栏目:仁焕法师]
 经商守信 事业绝对有成[栏目:蔡礼旭老师]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三十[栏目:宽运法师]
 关于《法华经》的几个问题[栏目:业露华]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 (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人生匆匆莫问前生[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最高的供养[栏目:多宝讲寺学僧文稿]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