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为帮因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27

无为帮因

梁乃崇教授

有人问道:我们在做完功课,或是念经诵咒之后都会回向,有时还回向给特定的冤亲债主,希望他们能消除业障,那么自己会不会承受业报?会的,如果你有消业障的企图,想要消这个又要消那个,那当然会把业担起来;但是,如果你只是做功课,只是回向,不去管他消业或不消业,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只要有意图、有作为,就是有为,就会有负担,就会引出业报来;如果你是无为的,那就不会有负担了。

有人又会问,如果要帮重病的父母或子女做功课,又要没有意图,那该怎么做?我们是要从「因」上帮,我们所看见的重病都是果、都是相,如果你的意图是要改变那个果、那个相,就是在帮果。所以你要想得更深一点,超越了相、超越了果,去问为什么有这个果,这样去找原因,找到原因以后,才能在因上帮助。

「因」通常都是心,一定是抽象的,一定是离相的,所以你从因上去看去想,然后体会到原因了,你就可以从因上去帮;体会不到,就没有办法帮,一定要去体会到原因,才能从因上去帮助。

所以我们修的时候就是要朝着离相的方向去做,离相离得愈多就是愈庄严,我们说过「自性与庄严」,你如果愈着相就愈不庄严,你愈离相就愈庄严,这是一个原则。

资料整理-忆玫、满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分别与无分别
下一篇:万法唯心
 选择真实,不作「戏论」
 养成修行的习惯
 去除我执、忏悔消业是一切幸福的开始之3
 从交易中获取进步
 佛法与儒家文化的比较
 要做「修行者」,还是「被度的众生」?
 佛法是通达宇宙真理的实践导引
 「主动权」至高无上不容侵犯
 愿性之21:检验发愿是否达成
 学习的心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正道光辉 生命[栏目:能弘法师]
 怎样消灭病态[栏目:沈家桢居士]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5)[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佛学的真面目·2:“佛”是一种什么概念?[栏目:妙泽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