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把修行落实到生活中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2

把修行落实到生活中

如瑞法师
 
我们每天都在修行,希望自己能够找到“道”,能够证“道”,这全在日常功夫的用心。我们常常说要持戒,持戒就是要把自己的身管好;把自己的口管好;把自己的心管好。如果真的把身口意管好了,这才能与道相应。
 
曾经有位马祖的弟子,盘山宝积禅师说:修行人就不说是非,不说三道四,不说这个世间上与自己不相干的事。虽苦,但是也不动这颗心。
 
修行人就像我们大殿里塑的佛像,没人来朝拜他,他是这样子,如如不动;即使幢幡宝盖,热热闹闹的人来朝拜、赞叹他,还是如如不动。一个修行人就是要不被赞叹、毁谤所动。口不说非法之语,心也不想非法之事。如果口说了,心想了,就昧了自己(就是耽误了自己)。我们勤勤恳恳的修行,就是希望不浪费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每一秒。要在生活当中的吃饭、穿衣,注意训练自己的身口意。
 
为什么常常说戒律要修,他不仅仅是本上的理论,而是要真正把戒律用在我的生活当中,来注意修正自己的不善行为。佛说:要常尔一心。如果我们没有注重脚踏实地的去把学到的东西,用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当中,来看护好我们的身口意,就得不到修行的利益。佛告诫我们:善护于口言,身莫作诸恶。如果我们能常常的体会,就能像宝积禅师一样。
 
宝积禅师悟道的因缘很特殊。有一天路过菜市场,见一个人到肉摊上去买肉,当时叫客官,买几斤肉。告诉卖肉的,你给我专挑瘦肉的地方。卖肉的一听,手一叉腰,往肉上一指:“你说,哪里都是瘦肉”?他听了这一句话,言下有悟。还有一次人家送丧,送丧的都要有人唱呀、说呀,其中一个人唱的是:“鸿胪自此乘西去,灵魂不知归何处”。他一听就明白了。
 
我们说,他之所以能在简单的两件事情上明白,这和他平常的用心是分不开的。我们遇到很多很多的因缘,都可能会使自己开悟,就是因为我们的心太粗,而错过了。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训练过这颗心,所以就没办法开悟明白。
 
我们出家不易,能安定的修行更是难得。有位同学说烦恼。我说:行,给你说一个梦话。(正好那天做了一个梦)梦里:领着同学们在麦田边走,旁边都是麦田,很多的人都说,如果要我种麦田我可不种这块,这块不成形。那个人又说,这块麦田太贫瘠了,我不会种。这么一路走来,挤挤吵吵的,没有一个人说,让我种这一块。我就有感悟:在修行当中,也和种麦田一样,你今天遇到的因缘,对你来说就是很难得的,你应该好好地去耕耘播种,不管它是个什么形状,或这块土地肥不肥沃,经过你精心的打理,他总是会长出庄稼。如果我们错过每一天修行的因缘,都觉得明天还可以修,或者我到某某处再去修,就是错过了开悟的机会,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修行真的不难,难就是难在我们不能老老实实听佛的话,好好的来摄护自己的身口意,当我们随着习气要说废话的时候,就应该马上起一个观照,阿弥陀佛!没用的话,我就不说了。影响道业的这个事,我不想了。真正的修行是修出来的。如果要问我修行的经验,我也就是只能告诉大家,就是老法师的教导:“老老实实,板板正正地去修”!如果你自己学了半天都不能用佛法来调理自己,那你不是昧了自己吗?太可惜了!阿弥陀佛!


{返回 如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自业自受
下一篇:修行从点滴开始
 作个快乐自在的出家人
 学会修行
 略说五戒 十
 若念于无常 诤论自然熄
 修行要发菩提心
 心住觉照中常念于正念
 网站通讯员会议上开示
 培养自己
 在家菩萨戒 九
 《中峰国师训诲文》讲解 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玻璃丝袜[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藏密历史.教派与金刚乘简介[栏目:历史源流]
 菩提道次第广论 奢摩他 第53讲[栏目: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
 僧鬼合作[栏目:鬼道众生的故事-印度篇]
 螺丝钉 Screw[栏目:森林里的一棵树 A Tree in a Forest]
 《孔雀明王经》弘传[栏目:文集]
 三十七世 龙潭崇信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在经中这样称三聚净戒的?[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空也是一种美(永清)[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认识天界之四王天[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1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