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云何为唯名假立之业果?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46
【第三一七则】
问:云何为唯名假立之业果?
答:既知唯有我名存在,则知我名即业果之所依,以及所有种种作为之所能依。又因我名非可寻得之物,故曰唯有我名。故凡依我名所作一切业与果报,及一切作用,均宜照梦幻泡影等喻着想。例如幻师因有咒、药物、木石种种因缘,故有幻相。幻相复有种种动作。是故当知,无有自性之唯有我名,亦由种种因缘而来。而此唯名之上,所有种种无自性之作业,与无自性之得果,亦如幻想与梦中。其种种动作,决定是有,但虽决定是有,而一切因果作用,仍复如我,仅有名言。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初业有情应如何修观?
下一篇:
云何为相似中观之空见?
修死无常法中,为菩提道次第所无,乃上师口授要诀...易使心感动之一法为..
云何为成观之量(即真正中观之量)?
三种加行依止法,应如何理解?
若忍、若乐、苦觉、若见、若观.有认为皆『观』之异名,即是观量.是否应理..
对於下士共道及中士共道之加行与正行,应如何理解?
对于法源诸师,是否亦应如现依上师,观其功德而生敬?
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义,其概要为何?
云何为相似菩提心?
末世积资因缘少,积罪因缘多,宜多修何法?
试言得止后修观之法应如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心理学 第五节 佛教与教育及智力开发
[栏目: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
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引述篇
[栏目:德雄尊者]
生命的价值—圣严法师与单国玺枢机主教、吴若权、陶喆的对话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智慧对话]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栏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