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四篇 净土门 2 弥陀净土
 
{返回 人生之路·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51

弥陀净土

  弥陀净土以忆念阿弥陀佛为宗义,以信、愿、行为导行,以心业为内因,以弥陀愿力为外缘,内外相应,往生极乐国土。欲往生者必须具足内因、外缘,方可得生。心业内因是必须先发提心。何谓菩提心?蕅益大师说:「以真诚心发愿求生西方极乐,就是菩提心了。」其次须发厌离心、欣求生净土心。厌离此世秽土、八苦煎迫、怨憎会聚,欣求净土清净、万福庄严、寿命无尽。除发菩提心外,复须发三心,即:(一)至诚心:众生一切身口意所修解行,必须内外相应,真实为求生彼佛净土,不可内蓄名闻利养之心,外现贤菩精进之相。(二)深心:即深信之心。初信机,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烦恼具足之凡夫,无始以来漂溺五趣,循环不息,无出离之缘;次信法,深信阿弥陀佛成就四十八愿,摄受一切众生,专念彼佛名号,依彼佛加被护念,定得往生极乐。(三)回向发愿心:自无始以来及今生所修一切善根悉皆回向,愿生彼佛国土。此三心少一不得往生。

  要言之,修行净土除内因外缘需具足外,尚需正、助双修,持名念佛为正行,发菩提心是助行,正助双修,合而为一;更要集信、愿、行三资粮,修十善作基本,于世法无亏,复广修功德回向,愿生西方净土,更慎临终一念,比皆净土行者不可缺者。

  《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得十信位后,受文殊教,遍访善知识,最初于德云比丘处闻念佛法门,证初住位,是为法身大士。自此到处参访,各有所证,最后到普贤菩萨处,由普贤菩萨导归净土,求阿弥陀佛授记成佛。末世学佛,除阿弥陀佛外,复有何佛能为授记?抑或等弥勒佛出生方求授记?或求自称佛王之凡夫代为授记?故修行净土非是愚夫愚师所为,无人智慧者,不会相信净土。


{返回 人生之路·宽运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四篇 净土门 1 弥勒净土
下一篇: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四篇 净土门 3 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之别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一篇 堪忍阎浮 10 八苦 7 怨憎会苦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三篇 圣道门 7 难行道 5 退缘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五篇 念佛法门 7 四修三止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一篇 堪忍阎浮 2 佛法东传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八篇 引证 念佛逢凶化吉 念佛起死回生 念佛有求必..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一篇 堪忍阎浮 4 八苦 1 生苦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五篇 念佛法门 5 实相念佛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11 涅槃寂静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一篇 堪忍阎浮 5 八苦 2 老苦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二篇 灭苦之法 3 四圣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初机净业指南 娑婆苦世界[栏目:黄庆澜居士]
 社会新鲜人[栏目:和自己竞赛·迷悟之间]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六一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附录三 菩提道次地内修法简授速修次第科判(即马车科判)[栏目:昂旺朗吉堪布]
 观息身[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140.寂然禅定九日 Being absorbed in dhyana samadhi for ni..[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大法师 印光大师传奇 第五章 五台烟霞[栏目:大法师·印光大师传奇]
 掌中解脱 第五天 加行法之二(第四、五加行)[栏目:掌中解脱]
 第四十四回 依法如实:悟[栏目:自然的代价]
 什么是本尊?[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