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念佛与参禅(萧明旭)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68

念佛与参禅

萧明旭
 
一九九二年元月,河北赵县柏林寺,赵州塔畔,佛唱悠扬,净慧法师等诸位法师在百废待兴的古佛道场筚路褴褛、呕心沥血,举办了第三次精进佛七。笔者有幸躬赴法会,于念佛法门浅有所得,写出来与同道切磋。

念佛可往生西方,参禅能明心见性,一般以为这两种法门互相牴牾、渺不相涉,参禅对上根人,念佛对下根人。实际上,念佛到要紧处也可彻悟本来、打破桶底,与参禅异曲同工。

端正身心念佛,以一佛号统摄六根,收视返听,用功得力,会逐次出现种种心相。

最先是以前的种种恶业现前。做过的错事、说过的错话、曾经陶醉其间的妄念一时涌来。这时内心充满惭愧和悔恨,感觉过去象一块沉重的石头,阻碍了身心的超升。继续念佛,用绵密的佛号猛攻这块石头直到它消融净尽,这时可能又会悲从中来,真切感受到人生的悲苦无常,世相虚幻不实,佛号哽咽竟至泪下……。

南无阿弥陀佛!“过去心不可得”,不为上述心相所囿,提起一句佛号,由悲心而生出离心、精进勇猛心,佛号转而悲壮高昂。努力不懈,让一句佛号充塞心体,绵绵密密、亮亮堂堂,这时又会生欢喜心。念佛如饮甘露,细细品味,感觉亲切醇厚,法味无穷,法喜充满,每一字每一号都是余香满口、津津有味。这时会面露笑容、佛号也充满喜悦赞叹,身心识田的一切负担都已放下,提起佛号,轻灵踊跃、刻刻上进,一句佛号如和煦的春光照射广宇,其乐融融。

上述种种心相显现,不要压抑制止,也不要沉迷随其所转,要抓住佛号不放,觉之照之,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一定时候,自然诸相顿歇,流水落花春去也,只有南无阿弥陀佛!

至此,诸位道友,你我才到见性的门外、能念的我、所念的佛融为一体,一句佛号,孤明历历。这时你且连佛带念一齐放下,又会如何?甘露味美,痛饮不息,如劈手打掸甘露,味在哪里?饮在何处?佛在哪里?念在何处?—一这正是,佛念我,我念佛,不念自念找不着。

这样的受用笔者也只是稍有所及,理或有得,事尚未至,精进行之,小心润养管带,或者可臻化境?

可见,念佛法门与参话头公案较,殊无逊色之处。

或有人以六祖语疑问:“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道友,六祖苦心在让你我勿背东方西方的包袱。万千财宝就在自家身上,放下包袱,哪里没有佛,哪里没有(佛)禅?哪个不是上上法门?参禅能明心见性,念佛也能明心见性;尤其,感觉参禅无从下手的人更可以从念佛入手,沏见本来。
 
禅刊 1992年度第一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步拾零(惟虔)
下一篇:学禅一定要诚心(世明)
 念佛法门三特征(印顺法师)
 药师佛(李荣荣)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度化母亲学佛的幸福历程(释慧宣)
 精通五明(如本)
 守望的眼睛和灵魂(王晶)
 略谈诸行无常(宏斌)
 体味禅意人生(高永顺)
 浅议东华家风
 出世法(广化)
 少欲知足,美满人生(李豫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假如我是班主任(觉凡)[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七月的故事-盂兰盆会漫谈[栏目:圣凯法师]
 父母做得不好,儿女怎么办[栏目:上师讲故事]
 般舟行法报告汇编辑录之五:演学7天8夜篇[栏目:般舟行法报告汇编辑录]
 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译注 第二品 忏悔罪业[栏目:入菩萨行·如石法师]
 没有听说过天人因嗔心造杀盗淫妄酒的业,为什么还堕落地狱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一课 信仰[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九册]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二篇 佛教的本质与比较[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人道的痛苦(二)[栏目:妙离世间·嘎玛仁波切]
 终不以小乘度众生[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