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象器之大磬
戒毓
“磬”,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时,引导一切唱诵的起落,由维那以棓 ( 木制之棒 ) 击鸣。凡住持或尊宿、仕宦等礼佛,皆鸣三下。
佛教的“磬”,大致有“圆磬”(即“大磬”)、“匾磬”、“小手磬”(即“引磬”)等三种。“圆磬”有如钵状,多用铜铁等金属所造,大者径约二、三尺,高不足二、三尺。小者径约半尺,高不足半尺。“匾磬”是石造的。《禅林象器笺》说:“小磬如桃大,底有窍,贯绪,连缚小竹枝为柄,以小铁桴(槌)击之,名为引磬。盖因导引众故名。”现今之引磬,已改用木柄,贯以铜线。
“大磬”的敲用,多半是在“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号”等处。“磬”是“法器”中的主脑,在寺僧集体行动时,由“维那”或“悦众”用它指挥大众进退起止,号令赞诵。维那管用“大磬”,“悦众”持用“引磬”。上殿时,“悦众”一人或数人,站在维那师身后,悦众是维那师的部属。维那起腔,悦众接腔;维那转腔,悦众跟腔。他们必须声声响朗、字正腔圆,以防大众高低失准,参差不齐。
佛教的“磬”有别于中国古代乐器的“磬”。乐器“磬”板样曲折,《考工记》所谓倨勾,一矩有半者。僧磬如钵形,《祗园图经》说:“可受五升。”可知天竺磬亦如钵器矣。乐器之“磬”用玉石或石块磨成石片,形状如“矩”,中间折曲,两端低垂,又叫做“銈(金圭也)”。据说起源于虞舜时期,就开始成为很重要的乐器。当时的“磬”,是用玉料或石料琢磨而成的,基本出产於泗水(在今山东省境)两岸的深山之中;它的颜色类似漆树,夹杂少许细白的纹理,看上去好像是玉类一般。到了南齐时代才有铁造的“磬”,梁代才有铜造的“磬”。
佛教之“磬”,是禅林中最为神圣的一种法器。《禅林象器笺·呗器门》引《祗园图经》说:“佛衣服院,阿难所止,常护佛衣。执玉槌,用击磬,声闻三千世界。音中变亦说诸佛教诫弟子法。磬是梵王造之,及佛灭度,娑竭罗龙王收入海宫。”
禅刊 2011年度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