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观与瑜伽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23
中观与瑜伽
---慧光法师---
 
    印度发展的两大佛教学理:中观跟瑜伽,在这个上面又有一个分支,我们叫佛性。所以有三种。佛性应该是瑜伽与中观的结合。
 
    中观它是讲「一切法皆空」,它是讲普遍性的道理。一切法皆空,不是只有我空,境界什么统统都是空,是普遍的真理实相。
    瑜伽,着重在个人的修持。你懂得这个道理,并将它落实在自己的身心上。如何落实?瑜伽是讲我们怎么去落实。
 
    中观着重在「理」上面,理性的教导,正见的建立。
    瑜伽重视在事相上的修学,怎么做?具体的方法,一一的告诉你。
    但是有方法、没正见,也办不到。
    所以中观与瑜伽这两件事情,要统一。
 
    那么佛性,算是中观与瑜伽的共和,共同的结合。
    为什么出现这个学说?
    中观与瑜伽这两个都讲完了,讲「理」、讲「事」,该讲的都讲完了,还有什么东西没讲?有啊,修行路长远,需要信心。信心很重要!所以,又多出另一支佛性论。
    你懂得这个道理,你也知道事情怎么做,可是修道路长远啊,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成就啊,如果没有什么支持这个事情,两三下,境界一到就跑了,所以这样子不行的。
    因此,大概来说,佛教来说,佛教的学说有两个:中观与唯识;严格说起来,是这三个---中观、唯识、佛性。
 
    瑜伽行派,就是佛教心理学,唯识,讲如何修心这件事,如何做。瑜伽,Yoga,意思是「相应」。我们的心跟境打成一片,所以叫「相应」。
    我们的心是不是跟真理一模一样、水乳交融?还是心跟真理偏离了、不相应?
    所以,学瑜伽就是学「相应」,相应善法、相应正法,就是具体的事如何做。
 
---------------------------------------------------
◎摘自2011-09-20 慧光法师 《成佛之道》讲座
 

{返回 慧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习气难除
下一篇:瑜伽·相应·定
 觉知如镜
 精进弥陀佛七开示
 慈悲之智慧
 慢慢走快快到,安全第一
 忏悔功德──于真理面前,我们必需学习谦恭
 代众生业
 实相差别相 事事本无碍
 不加持烦恼
 瑜伽·相应·定
 慈悲的另一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初见上师的那个十月[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灯供修法与功德利益(海涛法师弘法讲义)[栏目:供佛]
 生活禅[栏目:慧律法师]
 枯禅[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学习要有实践性[栏目:净慧禅语]
 (十八)神秘和平常[栏目:禅学的黄金时代]
 大商通佛,小商通我[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一提便休[栏目:首愚法师]
 无门直指 第九十五节 经教[栏目:程叔彪居士]
 三乘佛法心要·金刚乘·注释[栏目:创古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