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课记录 第5课
略论·3月31日讲课记录
宏演法师
第三章 道前基础——依止法
正文:“于弟子身心中,但能生起一分德,损减一份过失,以上一切安乐妙善之根本,皆由善知识教导之力。故于最初修依止法,极为重要。”
解:依止善知识是学修佛法的根本。从凡夫(下劣有情)到下士、中士、上士,一直至成就佛道,都不能离开善知识的引导。为什么说依止善知识是修道的根本?这好比是大树的根。大树无根的话,那么枝干花果都无法生长,就算生了也立刻就枯萎了。所以,不依止善知识修学,一切佛道上的果都不能成就。从依止善知识生起恭敬的一分功德起,直至成就止观双运的功德为止,都依善知识得来。反之,从损减对善知识不恭敬开始的每一分过失,以至修习止观的种种错谬,直至成佛以前的所有过失,也基于最初的依止法,所以依止非常重要。能不能依止具德善知识,更是关键。 一、依止善知识的条件
文:“诸经论中,就各各乘虽有多说,然此处所示,乃为须於三士道渐次接引而导至大乘佛地之善知识也。”
这里所说的善知识,不是指引学人至下士道或中士道的善知识,而是引导学人认识整个大乘佛道,从三归直至成佛的大善知识。善知识相,有中等,有下等,最殊胜圆满的,必须具足十种德相。
文:“庄严经论云‘知识须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此谓弟子者,须求得一具足十德之善知识而依止也。” 具足十德,即颂中的一戒、二定、三慧、四德胜、五精进、六教授富饶、七通达真实、八说法善巧、九具悲悯、十断疲厌。这十种,是依止师应具的德相。
文:“若自未调伏而能调伏他者,无有是处。彼调御他人之师,先须自能调伏。若尔,云何以自调伏耶。倘随分修习,於身心有一分证德之名者,不能真实饶益於他。须随佛教总相,如戒定慧三学,以调伏身心。彼调伏者,即是戒学。如别解脱经云‘心马难制止,勇决恒相续,别解脱如衔,有百针极利。’当如调马之师,以坚利之衔勒,调伏根随邪境。如调野马,制伏其所不应行。於应行处,努力进趋。由学此戒,则能调心。” 要调伏他人的烦恼,必须先调伏自己的烦恼。如果自己的烦恼不能调伏而想调伏他人的烦恼,没有这样的事。依止师应当这样。依止师应该能调伏贪瞋痴所有烦恼,如果仅能随所修学所得的一分功德,调伏一分烦恼,不能调伏满分的贪瞋痴烦恼,也就不能真实的饶益有情,利益有情。能调伏身心烦恼的就是戒定慧三学。戒定慧三学,又从戒学开始。律中依解脱门详细说明了身口意三业,什么是如法应行,什么是不如法不应行。因为学戒,不仅可以调身,也可以调心,所以,戒本身就有调伏烦恼的作用。 文:“具定者,谓於善恶行之止作,依於正念正知,心内寂住,定学随生。具慧者,谓依於止,观察真谛,净慧即发。”
因为持戒,身口意三业止恶行善,渐渐调伏散心、乱心,安住于寂静,定力随即跟着生起。依定力和清净正观观察心行的变化,使身口意三业努力止恶,对善行努力行持,不与戒相违,戒行渐渐相吻合,就能清净安住于善所缘,不住散乱差别境,清清明明,无我粗分的正知正念油然而生起。戒定慧三学,是依止善知识应具的总相。
文:“如是虽具三学证德,尚嫌不足,复虽博通三藏,具足多闻。如格西仲登巴云‘大乘师者,须任说一事,皆能贯通无量经义。正修持时,了知三学之差别功能,成何利益,现於所化之机、其心行为何状况’。通达真实或教理者,谓以胜慧达法无我,或由现量证得。此若未能,即以教理而能通达者,亦可。” 依止师虽然具足了戒定慧三学具德,但为摄受利益众生的缘故,远远不够,必须融会贯通各宗教理,具足教证二德。通达真实,即广论所说,具足教证之意。教证二德全具,非常不容易。一般人认为,每每以为有证德必有教德,未免失之过易。略论释云:“以证德,只要有宿世三学习气深厚,复得上师口传要决,即可证得。如弥勒日巴之从马巴,得要决三七日即证。即其明例。” 众生根器不一,为摄受利益众生的缘故,依止师必须博通三藏,做到教授富饶。非但通一分般若或心经,一定得具足多闻,才能广益不同根器的有情凡夫,对教义融会贯通,才能抉择精要的究竟义给予教授;在修持上,才能给弟子以引导。如格西仲登巴云:“大乘师者,须任说一事,皆能贯通无量经义。正修持时,了知三学之差别功能,成何利益,现於所化之机、其心行为何状况。”通达真实,又须具三种胜德。云何三种(一)由胜慧得法无我。(二)现量证得,乃真实证得。(三)由多闻思惟教理,而通达二无我。这里的二无我,指细分法无我,与前面说的粗分无我有区别。此三,即由具慧开出之支分。盖教由闻慧得,理由思慧得也。如果没有具备教证二德的,融通教理也可以为依止师。 文:“又虽通达教理,若功德劣於弟子,或仅与相等,亦为不足。故为师者须具胜於弟子之德。亲友书云‘所依逊己反成退,平等相依住中流,依较胜者获胜德,是故当依胜己者。具戒得寂定,以及殊胜慧。若依此胜师当超此胜者。如普穷瓦云‘我闻前辈传记时,自然生起向上心。’又塔懿(噶当格西)云‘惹真寺诸尊宿,为我及诸後学视线所集。’故善知识之功德,有须胜於己之必要。” 《般若八千颂》云:“弟子博通三藏,而师孤陋寡闻,称为魔。”以正明择师须胜己者如是。超胜二字,有青出於蓝而胜於蓝之意。
文:“上之六德,仅为师者成熟自利之相。其余则为摄受他之功德。如云,‘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於余,唯为说法令解脱。’ 如颂所言,善知识欲成熟他人,除为开示正法,令其随须修持之外,更无以水洗罪等事也。”
具足前六德(六德,即戒定慧与德胜,教富饶,达真实之六德),师能够成就自利,后四德(精进、说法善巧、具悲悯、断疲厌),能成熟利益其他有情。佛陀说法,众生依法修行能得解脱,不象基督教,只要接受洗礼之类,就能得生天国。所以略论释中说不能“如以水涤人之垢,以手拔人之刺然”。藏地有圣水可以洗罪的奇谈,果真是这样的话,沐浴者早就得解脱了。“移己德於余”,将自己的修证,转移给他人,好比移动家具,这是不可能的。唯有听讲佛法,如医生开的药方,病人自己服药,病才能得到治疗。
文:“彼四法中之善说法者,谓於引导弟子之次第善巧。复能将己法义,运入於所化有情心中。具悲悯者,即说法之意念清净,非为名利承事。博多瓦呼井瓦曰‘里抹补,我随说几许法,未曾一次自觉善哉,但观众生无不是若恼者’。言精进者,谓作他义利,坚固勇悍也。断疲厌者,数数宣说,不生疲倦,能忍宣说之难行故。”
“善说法者”,引导弟子的次第很善巧,能够使弟子依法断证,令得解脱。比如说最初粗讲四谛,不讲法性,等弟子对四谛法熟悉后,再细说四谛,令通达空性。这就是次第。还有,根据弟子的根器,善巧开示,执现世安乐的,说下士道;乐于出离的,说中士道;具大悲心的,说上士道。这就是善巧说法。过去有一位竹青古洼巴,做皮革业,常住皮帐中修行。有国王前来问法,示以空性义,王怒,杀之。后来,国王遇善巧者,渐引入道,卒悟空谛。痛悔前事,夜梦古洼巴,对他说:“我昔不善巧观察根器,致有此失,汝可速往我昔修业帐中忏悔,罪可消除。”由此可知说法善巧的关系非常重大。
具悲悯者,即说法的意念清净,发菩提心行法布施,不是为了名利供养。博多瓦对里抹补说:“我随说几许法,未曾一次自觉善哉(自我感觉良好),但观众生无不是若恼者。”可见博多瓦的悲心教授。
精进德,意思是作利益众生的事业,必须勇猛精进,坚固不退。
断疲厌德,不论是详说、中说、略说等,都不生疲倦厌倦之心。八千颂云:“无悲悯、与意念不清净、无勇猛及疲倦,皆为魔军。”
文:“博多瓦云‘具三学,通真实及有悲心,五者为主。我漾尊滚阿黎,既无多闻,难忍疲厌,闻者不解其言。但以具前五德故,凡亲近者皆得受益’。又宁敦师,不善辞令,纵为施主咒愿一次,人莫解其所谓。然以具足五德,亦能饶益徒众。彼众德全具之师,处此末法,虽不易得。但亦莫依过失增上,及功过相等者,必须依止功德较增上者。然师为万善之根本。诸欲依师修心者,当知彼师应具之相,励力访求。而欲为弟子作依止者,于具彼诸相之因,亦当勉焉。”
最究竟理想的善知识应具十种德相。如果找不到的话,也须具五德,即通达三士道。三士道之要,即具三学、通达真实及悲心五德。具三学,则能自调伏。通真实,虽然不善于讲说文义,但能通达究竟空性义。具悲心,不清净的发心意乐自然就没有(名利恭敬等不清净意乐自无)。具备这五德,大凡亲近者都能受到利益。
咒愿,藏中俗语,到施主家受供,为施主回向,简说为咒愿。具三学而不善说法,比善说法而不具三学者,加持力为大。凡说法的,以能转变有情身心为最要。世尊之所以异于人者,就在能深入人心,调伏一切烦恼。为人师者,上具十德。中具五德,最差的也必须依《功德增上经》所说方可,不要依止过失增上和功过相等的,必须依止功德都胜过自己的善知识修学。这里说的增上,不是指多闻,而是指具足三学的功德。如果对三学没有真实受用,但能广说以博取名利恭敬,这不是功德。最低限度的上师德相,于自利利他二利中,以利他为主。于此生与后世,以重视后世为主。否则弟子依之,将为世法所薰染而不入于正道。(对具德相的上师,应当努力访求,依具德善知识修学道次第,这是最重要的。当年阿底峡尊者访金洲大师,既至,复访十日,以观其真具上师德相与否,而后依之,这是一个例子。如果已经依止,就不能再生访求善知识的念头。否则,不但功德无增,而且将退失功德而种地狱之因。这是宗喀大师特为勉励为人师弟者而说的话。)
二、寻求依止的弟子的条件
文:“四百颂云‘质直、具慧、求法义,是则名为听法器,不将说法师功德,执为过谬听亦然。’谓能依者相,具斯三德,可称法器。则不但不将说者功德执为过失,亦不将听者功德执为过谬。器相若缺,则师虽极清净,以弟子自身有过故,必至见为过失。或将说者之过失,复执为功德焉。言质直者,谓不堕党类。若为堕类所蔽,则不能察见功德,亦不获善说之义。如《中观心论》云:‘以堕类故心热恼,终无通达寂灭时。’堕类,谓分派别,贪爱於自之一类一派,及瞋恼于他人之一类一派。当观自心,有则改之。虽能住质直,若无分别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之慧力者,犹非其器。故须有了解彼二之慧也。又虽有住质直、具慧二相,然不能如教而修,仍非其器。故须具求法意乐也。释中加入敬法及师善摄心听二事为五。实则求法义利,善摄心听,敬法及师,取舍善恶说之四种也。第四之取善说即具慧,舍恶说即住质直也。自审可受师长引导能依之诸相为全与不全,若全则欢喜进修,若不全者,后当徐于求全之因加功努力焉。”
解:学法弟子必须具备三种素质:质直、具慧、求法。具备三德,名为法器。质直,心地正直,无偏无党,不堕党类。党类就是派别,心有所偏,对于类己者,极力赞叹;对于异己者,起而攻之。党同伐异。个别例外的,如以佛功德纠正外道的过失,不为堕党。如果以爱执心赞叹自宗,以瞋恨心排斥他宗,则堕党。龙树有颂云:“我不以贪执执内道,不以瞋恨毁外道,惟依正理量抉择,我则住於无过处。”所以依认识而生意乐信心,安住于正法,不是堕党。因为法尔道理,本应当说,非瞋心之故。内道分四部,经部、有部、唯识、中观,都是佛所说,每部都有修行人依佛说而证入正道。法无高下,只要对机,就是最殊胜的法。不应该有强烈的宗派意识。
有了质直心,还必须具有智慧。略论释举了一例。说当年在西藏有织毛为生的,往山中伐木作纺织工具。见满山树木,欣欣向荣,不忍心砍伐。日暮逾山,山神怜之。问所欲,织毛者不知所答,转问旁人。告以君依手足之力为食,何不求神多赐手足。遂信以告神,果得如愿。返回城中,人见为妖而驱逐之。这个传说比喻没有智慧,求而不能得其善,所以求法弟子应具智慧。
具备了质直心和智慧后,对求得的法必须如教而修。否则如对画像,画饼不能充饥意,望梅不能止渴,也好比重病人求得药方而不依方服药,毫无意义。
在略论释中加入敬法敬师和善摄心听,合成五德。总而言之,能不堕党类与具智慧,则敬法及师,善摄心听,与求法义,都容易生起。弟子须具备应具的德相,才能择取具德的依止师。如果不具弟子德相,就如文中所说:“师虽极清净,以弟子自身有过故,必至见为过失。或将说者之过失,复执为功德焉。”具弟子德相,“不将说法师功德,执为过谬听亦然。”不但不将说者功德执为过失,也不将听者功德执为过谬。师和弟子,双方都具相,对于佛果如探囊取物。学者对师相十种、弟子相五种,牢记在心,用来自修,也可以用来互相观察。师或弟子间哪一方有缺,如鸟折翼,即不能飞。若全具,则鼓翼而起,凌霄自如。
三、依止法如何
文:“依止法如何者,如是具能依相堪为法器者,当观其师于上说之相具足与否,若具相者,可受法乳。”
解:如果具备了做弟子学法的条件,则应当观察依止师与上面所说的条件是否具足,如果师已经具足,就可以依止学法,依止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意乐依止,二是依止时应该怎么做。
1、意乐依止法:
(1)、净信为本
文:“《宝炬陀罗尼经》云:‘信为前导有如母,出生长养诸功德。’谓以信故,能令功德未生者生,已生者安住,辗转向上增长也。《十法经》云:‘以何到佛地,信为殊胜乘。是故具慧者,当随净信修。于诸不信人,不能生白法,如火烧种子,岂复发青芽。’此谓从行止门中,信为一切功德根本也。”
解:广论云“净信为根本”。净信有三种一、洁净信仰,二、真实信仰,三、认识信仰,也称为决定信仰。净信为本者,对上师生起净信,则大乘的万善法门,都由此而生,好比大树有根。佛陀的圆满功德,由信、解、行、证来。就一般信念的三宝弟子来说,一定得见依止师的功德心生欢喜,才能称为净信。以思念师的具相功德而心生欢喜,念恩感知,兼此二心,称为净信。
《宝炬陀罗尼经》云:“信为前导有如母,出生长养诸功德。”《华严经》卷十四云(大正10·72b):“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因为信的缘故,能令功德未生者生,已生者安住,展转向上增长。“如母”,说明信的重要。比如说学佛,或者学道次第,先有信才能学。在修学过程中,闻思修所生的种种魔障,也可以由信而遣除。即最后的佛果,也必须依信而成就。《十法经》云:“以何到佛地,信为殊胜乘。是故具慧者,当随净信修。於诸不信人,不能生白法。如火烧种子,岂复发青芽。”对佛生信,才能生起恭敬、礼拜、供养、承事、忏悔等;乃至五戒,亦必由净信,始能不染。若无信,则恭敬、礼拜,不过徒具形式。所以,一切行止门中的所有善法,依信为一切功德根本。 文:“总则对于三宝业果四谛生信,有其多种。此中所言之信,盖信于师也。然则对师应如何而信耶。《金刚手灌顶经》云:‘秘密主,学人于阿阇黎应作何观,当视如佛。’诸大乘经及律藏皆作是说。此义云何,谓常人于佛,皆不致生起寻过之心,而能思其功德,于师亦应尔。故须视师是佛。前经又云:‘当持师功德,无寻师过失。观德得成就,察过不得成。’设以放逸心或烦恼炽盛等过,忽起寻过之心,应当励力忏改防护。如是修习,纵见稍有过失,以念德心盛故,亦不能障碍其信心。如阿底峡见解为中观派,金洲大师见解为唯识派,就见而论,虽有胜劣。然大乘道之次第及菩提心,皆系以彼学得。故认金洲为其诸善知识中法恩最大,无可与比对者焉。” 解:总之,对三宝、业果、四谛等生信,有多种。这里所说的信,是对依止师生起信心。对业果生信,称为认识信。对四谛生信,称为意乐信,也可称为真实信。由见苦而乐断苦因,所以称为真实信。对三宝生信称为清净信。对师之信,既可称为清净信,又可称为现实意乐信。
对师应如何生信呢?《金刚手灌顶经》云:“学人于阿阇黎应作何观,当视如佛。”大乘经典及律藏,都作是说。对佛生起欢喜敬信,对师亦当如是。依律藏,还有对一切众生皆当作佛想的重要明文。为什么呢?伄弟子对佛陀不致生起寻求过失之心,反而能思佛功德。对依止师也应该这样。如果能观察师的功德,则寻求过失心就转向功德方便并成为助伴。但观过失,则助伴功德就将失坏,成为修道的障碍。所以,要对师生起清净的信心,深信一切善法功德都由善知识的教导而生,因此,看待依止师应如佛一样,并恒常观察师的功德。假设生起寻求依止师的过失之心,就应该即时忏悔,并努力防护,不生寻师过失之心。或者因为放逸或烦恼炽盛的原故,纵见师长稍有过失,因为恒常观察师长的功德,也不会障碍对师长的信心。 (2)、念恩生敬
文:“《十法经》云:‘于久远驰骋生死中寻求我者,于长夜痴暗睡眠中醒觉我者,于陷溺有海拔济我者,于三界牢狱解放我者,我入恶道示以善道,我有疾病为作良医,我为贪等猛火所烧,为作云雨而息灭之,应如是思惟。’《华严经》云:‘我此善友说法人,诸法功德为开示,菩萨威仪总为说,一心思惟而来此。能生善行如我母,哺功德乳如乳母,菩提支分教修习,此诸知识遮损恼,解脱生死如妙药,亦如帝译降甘霖,令我增善如满月,开显涅槃似日明。心于怨亲固如山,亦如大海不荡动,救护一切如船师,善财如是思惟来。菩萨令我发大心,佛子令起求菩提,我此知识佛所赞,以是善心而来此。救护世间如勇士,又如商主众所依,与我安乐开慧眼,以此善心事知识。’吾人参谒善知识时,应念此偈颂辞句,但将善财换为己名诵之。”
解:具器弟子应该思念善知识的大恩而生起虔诚恭敬的心。如《十法经》中说的:善知识是我流浪生死的解救者,是我在长夜痴暗睡眠中的觉醒者,是我处生死大海的拔济者,是我在三界牢狱中的解放者,是我烦恼大病的医治者,是出生我一切善法功德的母亲,是长养一切善法功德的乳母……我为贪瞋痴猛火所烧,善知识如甘露法雨一样息灭我三毒大火。上师唤醒我执无明,以种种方便令得解,出生死牢狱和业烦恼系缚。这种种恩德,都出自于善知识。所以应该思念善知识的恩德而生起恭敬虔诚的心。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百余师中,遇吉祥慧,告诉他应该往弥勒菩萨处参访。遂具极恭敬心远道而往。弥勒众弟子问来者为谁。弥勒以此颂答,云此来者,乃善财童子也。彼以我为善知识说法人耳。颂文本弥勒菩萨口气,弟子借以称赞之。我人参访善知识时,应该念此偈颂辞句,将善财童子换为自己的名字诵之就可以了。
2、加行依止法
文:“《事师法五十颂》云:‘此何须繁说,随师喜当作。不喜者悉止。于彼彼励力,成就随阇黎。持金刚亲说,知已于一切,悉敬奉师长。’总之,师喜者作,不喜者勿作是也。于喜者作复分三门,谓内外财供,身口给侍,如教修行也。《又庄严经论》云:‘当以财利及承事,如教修行依知识。’其中初者,如《五十颂》云:‘复于师所,乐行于喜舍,不吝于己身,何况于财物。’又云:‘于灌顶师,三时伸礼奉,则为已供养,十方诸如来。’其次洗擦、按摩、侍疾、称扬功德等,名身口给侍。第三如所教授,不违修行是(乃最殊胜供)。三门之中,此为主干。《本生经》云:‘恩供养者,谓如教修行。’”
解:《事师法五十颂》云:“此何须繁说,随师喜当作,不喜者悉止。於彼彼励力,成就随黎。持金刚亲说,知己於一切,悉敬奉师长。”《事师法五十颂》是密乘事师法,马鸣菩萨造。依止师长时,应该随顺师长喜欢的事情而作,不喜欢的事就不作。随师所喜,或有不合法的,不遵也不违法。《事师五十颂》中有开许,如云“是理非理应监别”,又云“非理或不能,应善言婉谢”。随顺师长喜欢而应作的事大致分为三门:谓内外财供,身口给侍,如教修行也。 (1)、内外财供:当年佛陀于三昧阿阇黎,于难舍之妻子及自己生命,尚能舍,飘流不定的财物就不在话下了,更能舍了。佛陀由是积福资粮,得殊胜成就金刚大持。这是佛陀事师二事,学者应该知道。《事师五十颂》云:“若于灌顶师,三时伸礼奉,则为已供养,十方诸如来。”说明供养师长功德,尤胜供佛。
(2)、身口给侍:为师父洗衣,服侍饮食,病时照顾医药,称赞师的功德等等,称为身口给侍。
(3)、如教修行:不违修行是最殊胜供养,三门之中,这是主干。霞惹瓦说:“凡为大乘师者,不观察於财物。”即不以财物为重意。师所喜者,惟一的就是如教修行。能如教修行,最上者可得证真实,次一等的不失自宗,最次的也能去恶修善。所以三门中以此为主干。《本生经》云:“报恩供养者,谓如教修行。”本生经是佛陀为帝释时,见一国王及其臣僚,酗酒放肆,乃化为清净行者,手持一瓶前往。王问瓶何贮。答,内贮摧毁今生後生之物。遂为详说酒之过患。王乃下令戒酒。因感恩欲以国土奉佛,佛为说此偈。
四、依止的重大意义
文:“由如法依止善知识故,得近佛位,诸佛悦豫,常遇善知识,不堕恶趣,速断一切烦恼恶业,不背菩萨行,常具正念,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成办现前究竟一切义利。复次,敬事善知识者,则先时所积当受恶报之业,能于此世身心少感不安,或梦中稍受微苦,即可转灭令尽。此之善根,较诸供养无量佛佗,尤为超胜,胜利之大如是也。”
解:由于如法依止善知识,将常遇善知识,不堕恶趣,而速断除一切烦恼恶业,具足正念,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成办现前安乐及未来解脱的大利益。其次,敬重善知识,能令前生今生所造的恶业减轻或者消灭。这是依止善知识的殊胜利益功德。
五、不依止的过患
文:“若不如法依师,此世易为病扰,或为魔侵,后世堕于恶趣,感受无量苦恼。《五十颂》云:‘勿令阿阇黎,少分生烦恼,无智相违背,定入阿鼻狱。受种种极苦,说之深可怖,由谤阿阇黎,于中常止住。’昔印度克珠大德先登巴云:‘但闻四句偈,若不奉为师,百世生犬中,复当生贱族,’复次,诸未生之功德不生,诸已生者失坏,常与不善知识及恶友为侣,亦令功德损灭,过失增长,生出多种不可爱乐之事。故于一切能感苦果之因,悉因断之。”
解:这里说不依止,不是不依善知识,而是说不如法依止。若不如法依师,今生今世易为病魔所扰乱,或为魔王所侵害,后世堕於恶趣,感受无量苦恼。《事师五十颂》说:“勿令阿阇黎,少分生烦恼。无智相违背,定入阿鼻狱,受种种极苦。说之深可怖。由谤阿阇黎,於中常止住。”昔印度克珠大德先登巴云“但闻四句偈,若不奉为师,百世生犬中,复当生贱族。”总之,不善依师,过患极为重大。闻者如非发心求法,则说者也不认弟子。如是,虽闻四句不奉为师,没有过失。反之,若已清净奉之为师而求法,师亦认之为弟子,虽然只闻一句,亦当奉之为师。(至百世生犬中一语,此中尚多辩难。有谓须造百种业,方感百世报。如一刹那无明生起,即感百世犬身,岂不成一刹那造百种业耶。又当第一次得犬身时,其後九十九世犬身,岂不先已预铸成耶。抑须尚待再造新业耶。此中辩论甚多,尚难备及,兹姑且止。至贱族之解释,亦有两种。一说食父母肉者为贱族,如如蝎等类。一说谓屠夫,或说屠沽。总之,贱字义,谓不净也。)
而且,不如法依止善知识,未生起的功德不再生起,已经生起的功德将要坏失,与邪见或烦恼炽盛的人为伴侣,过失增长,生众生我苦报。
六、总结
文:“须知共所称许之喇嘛瑜珈教授者即如上说。若仅少次缘念,殊嫌不足,必行者心生决定,于具德引导不错之善知识,应长时依止。如伽喀巴云:‘于依师时恐有所失而折本。’盖不知依止法,将无利而有亏损,此依师法,比较余法尤为重要,以其为究竟利乐之根本故。我辈烦恼粗重,又不知事师法,或知而不行,多生众罪,此须努力忏改防护,诚能如是,不久当如常啼菩萨及求善知识无厌足之善财矣。”
解:可见,依止与不依止善知识的功德和过失十分明显。所以,求学佛法的弟子对于依止法应该心生决定,对于具备条件的、能够给予正确引导的善知识,应该长时如法依止。不是说仅想依止师作供养一次两次就可以,也不是仅观依止师的色身,变为佛相的一点缘念为满足。应常时不断依上面说的两种依止法,真实生起上师即佛之见,才合于依止法。这是入道次弟的命根。云长时依止者,谓精进不断,非仅一、二年依止。故依止上师,极为重要。
伽喀巴(噶丹格西)云:“於依师时,恐有所失而折本。”盖不知依止法,将无利而有亏损,此依师法(故如法依师),比较余法尤为重要。以其为究竟利乐之根本故。我辈烦恼粗重,又不知事师法,或知而不行,多生众罪,此须努力忏改防护。诚能如是,不久当如常啼菩萨,及求善知识无厌足之善财。总上为一烦恼,二不知,三不行多生罪业,应常忏悔,努力防护,这是宗喀大师叮咛教诫,特举常啼、善财为典范,因为这二位善知识依师功德最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