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往生论注序》慈法法师讲
 
{返回 慈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30

《往生论注序》慈法法师讲 

  《往生论注序》原文
  生死,吾人第一大事也。净土法门,了生死无上妙法也。一代时教,浩若渊海。其究竟畅佛普度众生之本怀者,唯净土一法而已。以下凡信愿念佛,即可带业往生。上圣若肯回向,速得圆成觉道。仗佛慈力,与唯仗自力,其难易固日劫相倍。天亲菩萨广造诸论,宏阐佛乘。复宗无量寿经,作愿生偈,示五门修法,令毕竟得生,具显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之法。于观察门,详示净土庄严,如来法力,菩萨功德,凡见闻者,悉愿往生。昙鸾法师撰注详释,直将弥陀誓愿,天亲衷怀,彻底圆彰,和盘托出。若非深得佛心,具无碍辩,何可臻此。夫净土一法,为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以故华严证齐诸佛之等觉菩萨,尚须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智者、慈恩、清凉、永明等,自行化他,同归净土者,有来由矣。知此则唯执自力,不仗佛力者,可以怵然惊,憬然悟,以期现生即得出此娑婆,生彼极乐,与观音势至等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常时亲炙阿弥陀佛,以翼证无生忍,圆满菩提而后已也。吾言不足信,请质之普贤菩萨,自可无疑矣。
  民国十一年壬戌五月望日常惭愧僧释印光撰

  《往生论注序》慈法法师讲
  诸位大德、诸位善知识:
  受盘锦诸位居士盛情约请,来到盘锦这新兴的城市,这个因缘是因为阿弥陀佛万德圣号的感召,依这胜缘的发起,大家今天方能来到念佛堂来交流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佛教无问自说的一个法门,因为净土一法是诸佛甚深行处,非一切凡圣以情计而能妄自测度。净土一法是一个极难遇、极难闻、极难信之法,又是一个极易成就之法。这个方法最突出特点就是难信易行,它的行持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佛的果地觉为众生因地心。净土法门,近代印光法师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这个名字很美妙,称为特别法门。佛灭度七百年后,有龙树菩萨出现于世。龙树菩萨是八宗共祖,他在《大毗婆沙论》上把净土法门与圣道法门区分开来,使我们大家对净土法门、圣道门有一个方便的区分,不发生矛盾。他告诉我们,净土法门是纯仗佛力、佛愿、佛之成就,迅速出离生死苦海的一种方法,圣道法门是通途的行持方法。通途的行持方法在佛教的教门中是很多的,它是依佛的教诲自力行持,断除贪嗔痴慢疑思惑,断除身见、见见、邪见、戒见见惑,断除二惑方出生死。净土法门非是如此,是仗借佛力,仗借佛之成就,仗借佛之接引,仗借佛的惠利。龙树菩萨举了一个例子:有如乘船代步能迅速达到自己目的地,就易行,这易行就是乘船。他那时代没有汽车、火车、飞机,只有轮船,扬帆顺水可以一日千里。他打的比喻就是佛力易行,佛力这种成就的给予、成就的载负,使我们能迅速达到目的地,达到智慧的彼岸。圣道自力行持就难,所谓难在多有外道乱散,难在无佛之时唯仗自力不仗佛力,难在声闻自力断灭大慈悲,难在众生颠倒因果,这种种难缘使圣道行持有很多暗礁、有很多险滩、有很多不能愈越的障碍,所以在无佛时代,净土法门易行、易成、易得出离。龙树菩萨这样的悲心给我们提供一个方便,我们知道佛教的判别方法很多,把佛法分成净土法门与圣道门这二大类是龙树菩萨提出来的。净土法门,就象印光大师所讲,是纯佛力法门。纯佛力者,就是要放舍九界自力。我们这九界,大家比较熟悉,所谓菩萨、声闻、缘觉法界,人、天、阿修罗、地狱、恶鬼、畜生法界,这九法界一切因缘,皆作放舍超越,这样的法门叫纯佛力法门,就是与九法界因缘一切善恶是非大小皆作超越,唯依佛念佛。过去祖师举这个例子:“念佛之人,一生即压群臣”,何以故,就如太子降生,一生即压群臣,念佛之人是单提如来正印之人,是唯信佛教,唯依佛语之教化,一切不了义教,一切不圆满之教诲,皆要作超越的因缘,所以说净土法门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一切世间难信之法,难信就在于九界众生在此无以圆成,若菩萨圆成者,是名为佛,若一切声闻、缘觉圆成,是名为佛,不名为声闻缘觉六道众生,因为没有圆成因缘,不能测知诸佛甚深行处,唯有随顺方能发起法益,所以称为净土法门是难信易行之法。但现在社会上普遍地讲净土法门、大家学习的这种净土法门,往往与畅佛本怀的因缘有相冲突的地方。净土一法是畅佛普度众生本怀的教诲,是究竟道的回施。佛教有五种次第,大家对这五种次第有个概括的认识,就可以比较清晰来认识为什么净土一法是一切世间难信易行之法。佛教的五种次第也有五分法身之说: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是一种说法。另外的一种说法,所谓的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证道、究竟道,究竟道为佛的果德成就。净土一法是以佛的果德而发起的给予,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大家都在称念,但不知道是究竟道给予的时间,这万德不名万德。很多人在念佛之时,还要怎么来消除自己的烦恼,怎么来改变自己的习气,还要什么善恶是非大小有对因缘的发起,那这就不叫念万德,因为念着南无阿弥陀佛,还要求功夫成片、一心不乱、求临终、求开悟,岂不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万德所在,万德所成,即在于称念之当下,亲闻之发起。如此万德洪名多被一些情计所遮掩,这万德不名万德,洪名者不能全彰诸佛果德真实,被人误解,被一些方法所歪曲。净土一法所谓畅佛本怀者,就是易使一切众生迅速得以出离生死苦海、迅速圆成佛道、迅速转相教化、转相度脱,这是《无量寿经》根本的教诲。《无量寿经》对我们的根本教诲是以观经作种种观察,使我们发起正受,舍离一切众生的杂缘,唯有观佛忆佛念佛,得以契入心作心是的善巧,通过《阿弥陀经》劝化大家,如此因缘是一切诸佛摄受法门,十方诸佛皆出广长舌相,偏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来给我们作证,使我们生信,以此因缘导归《无量寿经》,无量寿就是无量寿之成就。无量寿者,就是诸佛所成就之教化因缘,诸佛所安住之地,所以称为无量寿。净土一法,我们要从概念上有一个转变性的认识,因为常规的劝化方法都是以资粮道,所谓的信愿行三资粮而发起的利益,岂不知净土法门是万德洪名、万德回施之法益,决非资粮之因缘,是畅佛彻底普度众生之悲心教化,这个方法的差异是很大的。我们对净土法门作一个介绍,要学的文字叫《往生论》,因为有文字可依,大家就比较方便一些,比较容易起信,容易发起现前的利益。这文字是论主天亲菩萨所作,非后人所撰记。我们知道净土法门有三经一论或五经一论之说,其中的一论,说的就是《往生论》。我们知道中国的祖师作了大量的疏抄,乃至很多净土法门这样的著作,但是所归结到根本的经典还是三经一论,所谓的《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后来印光法师又把《楞严经》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汇集到一起,成为净土五经。怎么来运用学习五经,就靠这一论来启发。论者,就是对法的论述。我们学的《往生论》就是净土法门的一个根本经典。我们中国祖师有很多教典,但不能称为根本教典,何以故,它是有区域性的、有个人修持因缘的,唯有过去这些菩萨摩訶萨乃至佛所亲口宣化的经典,是真实所依。净土三经都是佛亲口所宣的经典,《往生论》文字是佛灭度七百年后,出现于世的一个大菩萨,叫天亲菩萨,他一生作了很多的论著,在大小乘都有五百部论,后人称他为千部论主。天亲菩萨不只是净土法门遵从他的教导,依他的很多著作建立一些法门,如依《俱舍论》有俱舍宗。《俱舍论》是他著的小乘教的根本著作,翻译过来到中国的大乘论著很多,《往生论》是其一。
  打开书第一页,《往生论注》序。这序,不是我们要学习书的序,是借过来的序,是昙鸾法师论注的序,近代净土法门十三祖师印光老人所作。印光法师作这个序,来引导大家对净土法门有个认识,对《往生论》作了一个概括的提示,不是《往生论》的本序,是借序。我们看文字:生死,吾人第一大事也。佛法与其它差别最大说教,就在于对生死的这种善述,对生死的超越,对生死的认识。我们每一个人,生死面前是绝对平等的,人的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如此八苦,人人平等,怎么平等?大家都面临这些因缘,若不是贤圣,若不得出离,这八苦交加,使你受无量的压迫。生死,不过是八苦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佛教最主要提示我们,人有三个对生老病死大的无明区域,净土法门要把这个问题彻底地解决掉,若是解决不掉,那么大家在无明中流转,不得出离生死苦海。这生死的压迫是我们六道众生所共有的,生死是我们大家每一个人最亲切因缘,每一个人都应该关心的因缘,是我们大家第一等大事,何以故,人身极为难得,大家得到人身,是无始以来的善根成就。释迦佛在很多地方举过这样的例子,说得人身如爪上土,就是手中拿的一点土,失人身如大地土,失人身的因缘是最多的。我们都知道,五戒是成就人身的根本因素。我们来到这个世间有三大无明遮掩,每个人可以仔细地思虑一下,对比一下,有没有这样三个无明的压迫:我们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我们是个什么?来,从何而来?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去深思它。作为人若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这人生就少掉三分之一的智慧的共用。来到这个世界上,母亲把我们生下来,为何而来,这一生究竟要干什么,一定要做什么,你的一生究竟是为了做什么?是大家都面临的课题,我们每个人不得不都要联系自己、反思自己。若不反思,你真是一个颠倒无明的人、迷茫的人。迷茫的人生就太痛苦了,我们一生是为了什么?我们的一生一结束究竟去向何方?这是人生三个之迷,三个无明区域。看似简单,但是真正把这三个无明因素彻底地破除掉、彻底地认识清楚,心地真是一片光明。净土法门正是给予我们一个光明之地、光明之心、光明之生。所谓生死,吾人第一大事也,这是提醒我们大家对生死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莫以为生死与我们不相干。大家往往在身体健康的时候、事业顺利的时候、年轻的时候,不知道生死的压迫,但人生在逆缘中、在多病时、在老年时,就会对生死有个警悟。很多人对念佛法门有个误解,认为念佛是老年人的事情,我们现在念佛的老年人多一些、偏重一些,多是一生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很多的波折,认识到人生比较艰辛、比较苦难,有一个反思的过程,所以老年人念佛的比较多,但是年轻的人乃至说健康的人、得意的人,莫要忘记,我们也有不健康的时候、也有衰老的因缘、也有不顺利的事情,佛法给我们一个究竟安稳的心、圆明的心、智慧的心、超越一切世间苦难的心,所以说生死大事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最贴切的关系。这关系,不管是老年人年轻人,不管是顺利的人逆缘的人,都是一样的同等的。念佛的老年人多,老年人是智慧相。我们人的一生有三个过程:在幼年、童年都是无知相,他们什么也不知道,心地纯净天真的时候;一般青年到中年这一段是逻辑成熟的过程,思维的意识比较坚固,慢慢地完成自己,这是一个逻辑的阶段,也是一个比较条理的阶段;老年人多是以超逻辑、以成见、以自感而发起运作了,一生的经验、一生对社会的认识,有直接的感受,老年人也是智慧的时代,所以老年人念佛的多。往往对老年人有个错觉,认为老年人才念佛,但不知老年人是智慧的型体。我们学习佛法要知道佛教,尤其净土一法它可以使我们对人生有个彻底的认识,吾人第一大事,就是要有一个彻底的认识。
  净土法门,了生死无上妙法也,我们都知道印光法师的一生作为,他在家之时是个儒家的学者,文化素质是很高的,他最初发愿要弑灭佛教,要以儒灭佛,对佛教有很大的误解,写了很多文章来驳斥抨击佛教。他认为佛教是一个愚昧的教化因缘,但是后来写文章越多,对佛教就越有感情,然后就出家了,因为他一病,眼睛就盲掉了,念佛眼睛又恢复了健康,到后来一生就以念佛为行持。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是以真切的感受来情不自禁地赞叹净土法门,所以这样说:“净土法门,了生死无上妙法也”,这一句话绝非是轻而易举地说得出来的,因为这无上妙法,是因为他得到这样不可思议无上的利益而发出的赞叹之词。近代象弘一法师、圆瑛法师、谛闲法师乃至许多大德都这样赞叹印光法师:“近三百年来,独出此一人,单提如来正印。”佛教单提如来正印者,就是无上教化之利益。无上妙法就是一乘佛教,非三乘说、非五乘教,只是单提正印,所谓的实相印。
  一代时教,浩若渊海,一代时教,是释迦佛实施的出世教化,因无量众生、无量烦恼,故佛说无量法益,对治因缘,给予无量的教化,称为浩若渊海。其究竟畅佛普度众生本怀者,究竟,佛法有了义教,有不了义教,有随顺众生说,有畅佛本怀说。净土法门是畅佛普度众生本怀之法,是佛的本怀,非众生之因缘,但是可以回施每一个众生,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说畅佛本怀就是直指一切众生之佛性,致使一切众生超越习性秉性之压迫,出离习性秉性流转,成就无上圆满法益,也就是只见佛性。畅佛本怀,一切众生也有佛性、佛心,也可以说彻畅一切众生根本所在,直至一切众生究竟之处,也就是佛性。我们大家之所以来学佛法,是因为大家都有佛性,因为佛性的感召,大家才喜悦于佛法,若不如是,佛法很难发起。净土法门是诸佛的本怀,给一切众生作依怙,与一切众生作最圆满的导向、与一切众生作最究竟彻底的回施,是诸佛的彻底悲心所在,最圆满果德所成。畅佛本怀,这文字多么响亮。畅佛本怀,就是普度众生。普度众生,方能畅佛本怀。净土法门四个字,真是畅佛本怀。净者,净化一切世间差别,圆成一切世间,一切罪恶、一切过失、一切有对,咸在此绝待光明之中归入一真。这净,是纯净之净,一真之净,清净平等之净,圆满究竟之净。净土之土者,象大地一样,载负一切、净化一切这种共用,是与一切众生作无差别之回施、无差别给予。净土法门使一切众生得以出离生死,迅速归入安养,迅速超越无始以来生死漂泊、生死流浪,迅速使一切众生有所归向、有所安住、有所运用。所谓究竟畅佛本怀,莫过于普度众生。普度众生,莫过于畅佛本怀净土法门。《妙法莲花经》这样告诉我们,佛唯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诸佛如来就为一个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欲使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得清净道业,就是所谓的普度众生。我们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净土法门最方便易行的一种行持方法。我们知道念佛方法很多,持名念佛是最方便的一种,有如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与持名念佛的差别还是有的。持名念佛是直以万德洪名发起共用。万德洪名,大家要细细地思维它、观照它,何以为万德,何以为洪名?大家常讲净土,那就是万德洪名。万德者,究竟何以为洪名?很少在这地方过细深究。若不深究万德洪名,畅佛普度众生之本怀,很难发起现前的运用,因为这万德洪名的给予,能使我们迅速地得以出离生死、迅速圆成佛道、迅速地得到转向教化不可思议的智慧之利。阿弥陀佛在世自在王面前发了个大愿,分出来可以说是四十八愿,也可以说是二十四愿,这愿就是普度众生。阿弥陀佛的愿与十方诸佛的愿根本上是无二无别,但阿弥陀佛的这种方法是有殊胜独妙之处,因为阿弥陀佛的因地,是以二百一十亿佛土殊胜庄严建立发起的,是超世之因地,不是以世间众苦恼为因地。我们都知道,诸佛如来很多之所以成佛道,是因为众生有无量苦、无量难而发起的因缘,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是以二百一十亿佛土发起的因缘为最初因地。阿弥陀佛在因地法藏比丘就发了如是大愿:“我建超世志,必至无上道,誓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群苦,誓不成等觉。设我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如此大愿就是摄受一切众生得圆满利益的大愿,立名号之大愿,在《大宝集经如来会》本子上,有这样一段话:“设我成佛道,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普利诸群品。”这个愿望,就是给我们三种利益的愿望,所谓闻名俱来我刹,这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一个万德、给我们的一个成就、给我们一个摄受。“闻我名号俱来我刹”,大家每天都称念阿弥陀佛,你是不是闻名俱来我刹?我刹是什么?但得诸乐,无有众苦,皆是圆满,皆是光明,皆是不可思议的一相平等。“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是阿弥陀佛的第二种给予,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是不是得到“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这种法益呢?若没有得到,还不名万德洪名。万德洪名第三种给予,就是“亦以大悲心,普利诸群品”,这万德洪名称闻之时,没有得到“普利诸群品”的威神功德、常与大众说法狮子吼,那就没有得到万德的回施。所谓的万德者,可以使我们俱来我刹,可以使我们如佛金色身,可以使我们“亦以大悲心,普利诸群品”,这是阿弥陀佛所立的无量寿名。若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知道阿弥陀佛何以立万德之名,大家就无以得到念洪名而得万德之法益。六字洪名易念难信,万德洪名给我们三种现前利益,方是净土,方是畅佛普度众生之本怀。唯净土一法而已,印光法师深知诸佛悲心、深知诸佛智慧,深深地起用了诸佛如来的方便教诲,若不如是何以能写出如此彻骨彻髓之语。这些文字直至从如来藏性中流出,直至放光动地,直至于我们作大依怙,直至使一切众生迅速得以认识佛教、认识净土。
  以下凡信愿念佛,以下二字,因为前之所说,是一畅佛普度众生之本怀,就是所谓佛以下。佛以下尚有九界众生,以佛的智慧可以得见十种法界。佛的教化行于十方、利益于九法界,以下者,就是对佛以下的九法界。我们大家把佛以下九法界熟悉下来,对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的共用、万德圆满的给予,才能逐步地有一个认识、有一个运用的发起,所谓菩萨 、声闻、缘觉法界,人天阿修罗法界,地狱、恶鬼、畜生法界,比较清晰好记的方法,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三圣界,他们早已了生脱死,生死与之了无相干。三圣道是已了生死之圣道,也是佛之以下。人天阿修罗,为三善道。地狱、恶鬼、畜生,为三恶道。为什么要有这个概念?因为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以使九界众生同得饶益,可以使菩萨行地未圆,迅速圆满行地,入一真法界,成就圆满十号共用。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以使缘觉于不究竟道迅速归于究竟道,可以使诸阿罗汉,如此声闻成就者,出于实际,生无量的大悲心,发起无量法益。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以使阿修罗熄灭瞋心,放下嫉妒;可以使天放弃误逸,归于智慧;可以使人迅速归于一乘佛道,迅速了生脱死。我们人的法界浮动性相对比较大,人是最自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人身极为难得。人是以五戒护持,学习佛法最方便,但没有佛法摄受,亦被外道所左右。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可以使地狱、恶鬼、畜生,远离刀涂、火涂、血涂之苦海,迅速出离幽冥之苦难,因为三涂只有苦难,无以自在,所以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对九法界之教化,是万德涵养、万德给予、光明摄受。我们要对万德洪名反复地认识,对九法界也要有个认识,九法界就是“以下”之对象。“凡信愿念佛”,若是信愿念佛,这信不是真实的信,因为我们不通过随顺阿弥陀佛的光明、随顺阿弥陀佛的给予,我们很难生起真正的信心。由于这个信是个变异的信,一切众生的瞻心谤意都是变异的、不究竟的、不真切的,这个信只是引发信,当然对上圣来说,正如阿弥陀佛所发的愿:“他方菩萨闻我名号,即得三种忍,即得不退转”,那就是真信、正信。我们一般的是以随顺信,能发起利益。以下凡信愿,信阿弥陀佛的愿望、信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信阿弥陀佛万德的回施,信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能使我们当下得三种利益,所谓了生死、觉悟、转相教化。阿弥陀佛出世就是为了完成这三种愿望而成佛,建立这万德洪名也是为了给予我们这三种功德而发起的教化因缘。阿弥陀佛五劫的思维最主要是为了给我们一个普度众生最方便的一个教化,怎么普度、怎么方便?闻名得度、闻名觉悟、闻名可以转相教化,是为万德洪名之给予。这万德洪名我们常念,若知这万德的共用,可以自在运用,若不知者,不过是冥用罢了,无知而用。虽然无知而用,亦可以作为真用之远因,亦可以发起普利九法界之教化。我们任何人,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都可以发生这种教化因缘,都可以普利九法界,那真是不可思议,就象小孩子不知道手电筒的共用,他把开关打开,手电筒一样放光,我们大人知道,有意识地运用,它亦是放光。我们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若知若不知,咸得饶益,咸得真实共用,咸是放大光明、光明遍照、照十方过无所障碍,咸是使一切众生得以圆满利益回施,所以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称为万德洪名。“以下凡信愿”,信佛万德回施,信佛摄取一切众生慈悲不舍,信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以此因缘这样念佛,称为信愿念佛。现在修持净土法门,很少有真正这样的运用,若是真正能信愿念佛,能迅速契入佛智,迅速得到万德的利益,迅速圆成佛道,迅速出离生死,迅速成就转相教化之威神,这皆是佛的给予。信愿念佛四个字,对我们极为重要。净土一法若不信佛之愿,不随顺佛之万德、不随顺佛之给予,虽然念佛,只是远因,现利虽有,不能得知,就如太阳普照大地,但是你还在黑暗中沉睡,太阳的光明温暖不能给你带来利益,虽有利益于大地,而你不知,利益一切众生你不能运用。信愿念佛,对我们念佛人来说,极为重要。
  


{返回 慈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依《十住毗婆沙论》——谈念佛与般舟三昧修持(1)
下一篇:慈法法师谈弥陀教言的究竟不可思议处
 唯观无缘·现行自解脱(二零零九年结夏安居佛七开示)
 慈法法师答网友问(2006年)
 我们这个时代念佛是最大的修行方便
 般舟法则的殊胜缘起
 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一集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十八集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五集
 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四、要作丈夫要作佛陀世尊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十九集
 了解放逸的源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萨埵净障法门──人生所有烦恼的解药[栏目:金刚萨埵法门]
 阿弥陀经讲记 六[栏目:隆莲法师]
 六十二、什么是四依法?[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往生论注讲记(三)[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科学家潜心学佛: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访谈录[栏目:佛教与科学]
 六祖坛经讲记 第22集[栏目:六祖坛经讲记·达观法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一)调心为根本[栏目:圣者言教]
 一○ 十上经[栏目:长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平常禅 译者序:依法不依人[栏目: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
 圣者言教 第八课(九)净观的根本就是转变心念[栏目:圣者言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