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空之探究 第一章 『阿含』──空与解脱道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64
第一章 『阿含』──空与解脱道
一 引言
  空s//u^nya, sun~n~a与空性s/u^^nyata^,sun~n~ata^,是佛法中的重要术语。在佛法的弘传流通中,「空」义不断的发扬,从佛被称为「空王」,佛教被称为「空门」,就可以想见空义的广大深远了。然空与空性的早期意义,到底表示了什么?在什么情况下,空性竟表示了最普遍的真理,绝对的真理呢!
 
  佛法所处理的问题,本是当时印度宗教界的共同问题。面对生而又死,死而又生──「生死流转」的事实,而求得生死的彻底解脱──「涅槃」,也就是最高理想的实现。事实与理想,原则上大致相近,而怎样来实现解脱,各教派所提出的见解与方法,却各不相同。释尊基于人生真义的大觉,提出了独到的正道──中道。释尊的原始教说,实际上并没有以空为主题来宣扬,但佛法的特性,确乎可以「空」来表达。所以在佛法中,空义越来越重要,终于成为佛法甚深的主要论题。 [P2]
 
  空与空性,先依初期圣典来观察。那些是初期圣典呢?代表初期的契经,现存汉译的四阿含经,及巴利Pa^li藏的五部。汉译的是:一、『杂阿含经』,宋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 译(佚失二卷)。二、『中阿含经』,东晋僧伽提婆Sam!ghadeva译。这二部,是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诵本。三、『长阿含经』,后秦佛陀耶舍Buddhayas/as共竺佛念译,是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诵本。四、『增壹阿含经』,苻秦昙摩难提Dharmanandi 译出,由东晋僧伽提婆改正,是大众部Maha^sa^m!ghika末派的诵本,已有大乘思想。此外,有『别译杂阿含经』,失译,是『杂阿含经』的一部分,可能是饮光部Ka^s/yapi^ya的诵本。巴利藏五部是:一、『长部』;二、『中部』;三、『相应部』(与『杂阿含经』相当);四、『增支部』。这四部,与四阿含经相当。五、『小部』,共十五种。其中,二、『法句』;五、『经集』。『经集』分「蛇品」,「小品」,「大品」,「义品」,「彼岸道品」:是『小部』中成立比较早的。这五部,是赤铜鍱部Ta^mras/a^t!i^ya的诵本。这些早期教说,『杂阿含经』是其他三阿含的根本。『杂阿含经』可分为三类:一、「修多罗」,是简短的散文。原始结集者,将一则一则的佛说,随类而集成四部:五蕴,六处,因缘,道品。这是随类而集成的,所以名为相应教;相应也有杂厕的意思。这是最原始的教说,不过现存的已杂有后出的成分。二、「祇夜」,与『相应部』的「有偈品」相当。祇夜本是一切偈颂的通称,由于「有偈品」成为相 [P3] 应修多罗的一分,其他偈颂,如『法句』,『经集』等,就被称为「伽陀」,「优陀那」了。三、「记说」,有「弟子记说」与「如来记说」。「弟子记说」,重于分别法义,已有解说「祇夜」的经说。『杂阿含经』有这三分,集出是有次第先后的(1)。现存的汉译与巴利文藏,不但集出有先后,而且都是部派的诵本,含有部派的成分,这是不可不加注意的!现在,先从共通的、简要的空义说起,作为全论的引言。
 
  在初期圣典中,空与住处有关,如『相应部』(五四)「入出息相应」(南传一六下‧一八一)说:
 
   「比丘!往阿练若,往树下,往空屋,结跏趺坐,正身,修普前念,正念入息,正念出息」(2)。
 
  佛与出家弟子的修行处,经中一再说到:阿练若,树下,空屋。这三处是最一般的,还有岩洞,冢间等地方。空屋sun~n~aga^ra,或译为空闲处,空舍,空所,静室等。与sun~n~aga^ra 大体相同的,还有译为空舍的sun~n~a-geha(3)。空屋,空舍,是旷野处的小屋,适合于修习禅观的住处(4)。此外,有当时宗教传说中的空宫殿,如『长部』(二四)『波梨经』(南传八‧三六── 三七)说:
 
   「世界生时,空虚梵天宫现。时有有情寿尽,或功德因尽,光音天没,空虚梵天宫生」。 [P4]
 
  空虚梵天宫Sun~n~a-brahmavima^na,『长阿含经』译为「空梵处」(5)。这是适应印度创造神的梵天信仰,而给以佛教的解说。又有!2涛宿Pa^ya^si王不净布施,死后生于「榵树林空宫殿」Sun~n~a-vima^na的传说(6)。空宫殿,表示宫殿里是没有别人的,如『阿!2鲳夷经』说: 「我先至此,独一无侣」(7)。天上的空宫殿,人间的空屋,本来是世俗语言,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空只是没有什么人、物而已。但作为修行者的住处──空屋、空舍,却启发了一项深远的意义。住在空屋中,没有外来的嚣杂烦扰,当然是宁静的,闲适的。在这里修习禅慧,不为外境所惑乱,不起内心的烦(动)恼(乱),这种心境,不正如空屋那样的空吗?『杂阿含经』说:「犹如空舍宅,牟尼心虚寂」;「云何无所求,空寂在于此,独一处空闲,而得心所乐」(8)。明确的表示了,以空屋来象征禅心空寂的意义。所以在空屋中修行,空屋是修行者的住处;修行者的禅慧住处,正如空屋那样,于是就称为空住sun~n~ata^-viha^ra,空住定 sun~n~ata^-viha^ra-sama^patti了。如毗诃罗viha^ra,后来几乎是寺院的通称。然在古代,viha^ra也是旷野的小屋,修行者作为风雨酷热时暂时休憩的住处。这是修行者的住处,所以禅慧安住的境地,也名为住,而有空住,寂静住s/a^ntiviha^ra等名目。总之,在空闲处修行,引起了以空来象征禅慧的境地,是「空」义不断昂扬的初期意义。
 
  空住,是佛教初期被尊重的禅慧,如『杂阿含经』卷九(大正二‧五七中)说: [P5]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禅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禅住而坐禅」。
 
  此经,巴利藏是编入『中部』的,名为『乞食清净经』。比较起来,『杂阿含经』的文句,简要得多,应该是初集出的。『乞食清净经』中,舍利弗S/a^riputra说:「我今多住空住」。佛赞叹说:「空住是大人住」(9)。大人住, 『杂阿含经』作「上座禅住」。上座sthavirathera ,或译「尊者」,所以『瑜伽论』作「尊胜空住」(10)。无论是大人住,尊胜空住,都表示了在一切禅慧中,空住是伟大的,可尊崇的。传说佛灭百年,举行七百结集时,长老一切去 Sabbaka^mi多入空住。分别说Vibhajyava^din系的律典,也称之为「大人三昧」;『十诵律」作「上三昧行」(11)。可见空住──空三昧,在佛教初期,受到了佛教界的推崇。舍利弗与一切去的空住,都是在静坐中,但佛对舍利弗说:要入上座禅住的,在出入往来乞食(行住坐卧)时,应该这样的正思惟:在眼见色,……意知法时,有没有「爱念染着」(12)?如有爱念染着,那就「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如没有,那就「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这可见修习空住,不仅是静坐时修,更要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安住远离爱念染着的清净。离去爱念染着,是空;没有爱念染着的清净,也是空:空,表示了离爱染而清净的境地。『中部』的『空小经』,『空大经』,是依此经所说的空住,修习传宏而又分别集出的。在空 [P6] 的修行中,这是值得尊重的「空经」。
 
  『义品』的答摩犍提Ma^gandiya所问偈,说到了「空诸欲」(13)。空诸欲是什么意义?偈颂简略不明,摩诃迦旃延Maha^kacca^na分别解说为(14):
 
   「何为已空诸欲者?居士!若人于此诸欲,离贪,离欲,离爱,离渴,离热烦,离渴爱,居士!如是为已空诸欲者」。
 
  「空诸欲」『杂阿含经』约空五欲说,而实不限于五欲的。诸欲的欲,包含了贪,欲,爱,渴,热烦,渴爱,正是系缚生死的,缘起支中渴爱tan!ha^支的种种相,也就是四谛中爱为集谛的爱。空诸欲与空住的意义相通,都是着重于离爱而不染着的。
 
  『经集』的『彼岸道品』偈,说到了「观世间空」(15)。所说的世间空sun~n~a-loka,或译作空世间。阿难A^nanda曾提出来问佛:空世间是什么意义?如『相应部』(三五)「六处相应」(南传一五‧八七──八八)说:
 
   「阿难!眼,我我所空;色,我我所空;眼识,我我所空;眼触,我我所空;眼触因缘所生受,若苦若乐若非苦非乐,我我所空。……意触因缘所生受,若乐若苦若非苦非乐,我我所空。阿难!我我所空故,名空世间」。
 
  世间,佛约眼等内六处,色等六外处,六识,六触,六受说。这些,都是可破坏khaya [P7] 的,破坏法所以名为世间(16)。六处等我我所空,名为空世间。以无我我所为空,是空三昧的一般意义。
 
  『相应部』的「质多相应」,说到了四种心解脱cetovimutti──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杂阿含经』作四种心三昧)。四种心解脱,名字不同,意义当然也不同了。但都是心解脱,也就可说文异义同。约意义不同说,空心解脱sun~n~ata^-cetovimutti 是「我、我所有空」,与「空世间」义一致。如约意义相同说,无量、无所有、无相 ──三种心解脱,修到最第一的,是不动心解脱akuppa^^-cetosama^dhi。「不动心解脱者,染欲空,瞋恚空,愚痴空」(17)。这是说,无量等心解脱修到究竟处,是不动心解脱,也就是空心解脱。贪、瞋、痴,是烦恼的大类,可以总摄一切烦恼的。离一切烦恼的不动心解脱,就是阿罗汉的见法涅槃dit!t!hadhammanibba^na。涅槃nibba^na或无为asam!skr!ta,『阿含经』是以「贪欲灭,瞋恚灭,愚痴灭」──贪、瞋、痴的灭尽来表示的(18)。所以四种心解脱的共同义,就是贪、瞋、痴空的心解脱。不同名字的心解脱,不外乎空心解脱,在修行方便上的多样化。依上来所说(空五欲,空世间,空心解脱的说明,都属于「弟子记说」),可见空与离烦恼的清净解脱,是不能分离的。
 
  「空诸欲」,「空世间」──我我所空,「贪、瞋、痴空」,都是依生死世间说空的。如彻 [P8] 底的贪空、瞋空、痴空,贪、瞋、痴永灭,也就显示了出世的涅槃nirva^n!a,nibba^na。『相应部』说到了这样的文句(19):
 
  「如来所说法,甚深,义甚深,出世间空性相应」。
 
  佛说的法,为什么甚深?因为是「出世间空性」相应的。出世间空性,是圣者所自证的;如来所说而与之相应,也就甚深了。出世间空性,是难见难觉,唯是自证的涅槃甚深。佛依缘起 prati^tya-samutpa^da,pat!icca-samuppanna说法,能引向涅槃,所以缘起也是甚深了。阿难以为:佛说「此缘起甚奇,极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观见至浅至浅」,以此受到了佛的教诫(20)。这样,甚深法有二:缘起甚深,涅槃甚深,如『杂阿含经』卷一二(大正二‧八三下)说:
 
  「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
 
  『相应部』的「梵天相应」,『中部』的『圣求经』等,也都说到了缘起与涅槃──二种甚深(21)。涅槃甚深,缘起怎样的与之相应呢?依缘起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阐明生死的集起;依缘起的「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显示生死的寂灭──涅槃。缘起是有为,是世间,是空,所以修空(离却烦恼)以实现涅槃;涅槃是无为,是出世间,也是空──出世间空性。『杂阿含经』在说这二种甚深时,就说:「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22)。「出世空相应缘 [P9] 起随顺法」,透露了「空」是依缘起而贯彻于生死与涅槃的。这虽是说一切有部所传,但是值得特别重视的!
 
  
注【1-001】详见拙作『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九)「原始集成之相应教」。
注【1-002】『杂阿含经』卷二九(大正二‧二0六上)。
注【1-003】『相应部』(四)「恶魔相应」(南传一二‧一八一──一八二)。『杂阿含经』卷三九(大正二‧二八五中 )。
注【1-004】参阅早岛镜正『初期佛教与社会生活』(二五三)。
注【1-005】『长阿含经』(一五)『阿!2鲳夷经』 (大正一‧六九中)。
注【1-006】『长部』(二三)『!2涛宿经』(南传七‧四0六──四0八)。『中阿含经』(七一)『蜱肆王经』(大正一‧五三二上)。
注【1-007】『长阿含经』(一五)「阿!2鲳夷经』 (大正一‧六九中)。
注【1-008】『杂阿含经』卷三九(大正二‧二八五中)。又卷四四(大正二‧三一八中)。 
注【1-009】『中部』(一五一)『乞食清净经』(南传一一下‧四二六)。
注【1-010】『瑜伽师地论』卷九0(大正三0‧八一二中)。
注【1-011】『赤铜鍱律』「小品」(南传四‧四五四)。『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三0(大正二二‧一九三下)。『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七0下)。『十诵律』卷六0(大正二三‧四五三上)。 [P10]
注【1-012】「爱念染着」,『中部』(一五一)『乞食清净经』作:「心欲或贪或恚或痴或瞋」(南传一一下‧四二六──四二八)。
注【1-013】『「经集』(四)『义品』(南传二四‧三二七)。『佛说义足经』卷上(大正四‧一八0中)。
注【1-014】『相应部』(二二 )「蕴相应」(南传一四‧一六──一七)。『杂阿含经』卷二0(大正二‧一四四下)。
注【1-015】『经集』(五) 『彼岸道品』 (南传二四‧四二五)。
注【1-016】『相应部』(三五)「六处相应」(南传一五‧八三──八四)。『杂阿含经』卷九说:「危脆败坏,是名世间」(大正二‧五六中)。
注【1-017】『相应部』(四一)「质多相应」(南传一五‧四五0──四五三)。『杂阿含经』卷二一 (大正二‧一四九下──一五0上)。
注【1-018】『相应部』(四三)「无为相应」(南传一六上‧七七)。『杂阿含经』卷三一(大正二‧二二四中)。
注【1-019】『相应部』(二0)「譬喻相应」 (南传一三‧三九五)。又(五五)「预流相应」(南传一六下‧三一九)。
注【1-020】『中阿含经』(九七)『大因经』(大正一‧五七八中)、『长阿含经』(一三)『大缘方便经』,『长部』(一五)『大缘经』,大同。
注【1-021】『相应部』(六)「梵天相应」(南传一二‧二三四)。『中部』(二六)『圣求经』(南传九‧三0一)。
注【1-022】『杂阿含经』卷一二(大正二‧八三下)。又卷四七说:「如来所说修多罗,甚深,明照,空相应随顺 缘起法」(大正二‧三四五中)。 [P11]
 
  
 
二 泛说解脱道
  空s//u^nya, sun~n~a与空性s/u^^nyata^,sun~n~ata^,是佛法解脱道的心要,与解脱道是不相离的。在佛法的开展中,解脱道引起的多方面开展,空、与空有关的方便,也就多方面开展而有种种。这里,依据早期的经说,从种种解脱道中,对「空」作进一步的探究。
 
  佛说的解脱道,原始是以八正道为本的。因机设教,成立不同的道品。古人依道品的数目次第,总列为: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七类共三十七道品,成为佛教界的定论(1)。说一切有部论师,以此为进修次第的全部历程,未必与事实相符,这不过是条理总贯,作如此解说而已。八正道的内容,不外乎戒s/i^la,心citta,慧pan~n~a^ ──三学。经上说:戒,定,慧,解脱(2);「戒清净si^la-pa^risuddhi,心清净citta-pa^risuddhi,见清净dit!t!hi-pa^risuddhi,解脱清净vimutti-pa^risuddhi」(3),正是以戒、定sama^dhi、慧的修习而实现解脱。然从圣道的修习来说,经中或先说闻法,或先说持戒,而真能部分的或彻底的断除烦瑙,那就是定与慧了。化地部Mahi^s/a^saka说:「道唯五支」(4);不取正语,正业,正命(这三支是戒所摄)为道体,也是不无意义的。
 
  定与慧,要修习而成。分别的说:修止──奢摩他s/amatha可以得定,修观──毗钵舍 [P12] 那vipassana^可以成慧。止是住心于一处,观是事理的观察,在修持上,方法是不相同的。但不是互不相关,而是相互助成的,如『杂阿含经』卷一七(大正 二‧一一八中)说:
 
   「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依经说,有先修止而后成观的,有先修观而后成止的。一定要止观双修,才能得「浅深不等的)种种解脱界。『增支部』分为四类:一、修止而后修观;二、修观而后修止;三、止观俱修;四、掉举心重的,在止观中特重于修止(5)。这可见,止与观,定与慧,可以约修持方法而分别说明,而在修持上,有着相成的不可或缺的关系。所以『大毗婆沙论』引『法句』说:「慧阙无静虑(禅),静虑阙无慧;是二具足者,去涅槃不远」(6)。
 
  说到定,经中的名目不一。在佛功德「十力」的说明中,列举了四类:一、禅jha^na,译义为静虑,旧译作思惟修。二、解脱vimokkha,旧译为背舍。三、三摩地──三昧sama^dhi ,译义为等持,定。四、三摩钵底sama^^patti,译义为等至,旧译作正受。四类中,禅是从初禅到四禅的专称。四禅也是等至,如加上四无色处aru^pa^yatana,合名八等至。再加灭尽定nirodha-sama^patti,名为九次第(定)等至。这九定,是有向上增进次第的。又如四禅,四无量appaman~n~`a^,四无色定,都是等至,合名十二甘露门amata-dva^ra。三摩地,是空等三三摩地,有寻有伺等三三摩地。三摩地,也是一般定法的通称。解脱,是八解脱。这四种 [P13] 名义不同,都含有多种层次或不同类的定法。此外,如三摩呬多sama^hita译义为等引;心一境性citta-ekaggata^;心citta;住viha^ra,也都是定的一名(都没有组成一类一类的)。
 
  佛教所说的种种定法,多数是依观想成就而得名的。其中,最原始最根本的定法,应该是四种禅,理由是:一、佛是依第四禅而成正觉的,也是从第四禅出而后入涅槃的;在家时出外观耕,也有在树下入禅的传说。二、依经文的解说,在所有各种道品中,正定是四禅(7);定觉支是四禅(8);定根是四禅;(9)定力也是四禅(10)。三、四禅是心的安定,与身──生理的呼吸等密切相关。在禅的修习中,以心力达成身心的安定,也以身息来助成内心的安定、寂静。次第进修,达到最融和最寂静的境地。禅的修学,以「离五欲及(五盖等)恶不善法」为前提,与烦恼的解脱(空)相应,不是世俗那样,以修精炼气为目的。从修行的过程来说,初禅语言灭而轻安passaddhi ,二禅寻伺灭而轻安,三禅喜灭而轻安,四禅(乐灭)入出息灭而轻安(11),达到世间法中,身心轻安,最寂静的境地。四禅有禅支jha^nan%ga功德,不是其他定法所能及的。四、在戒、定、慧的修行解脱次第中,如『中部』(三八)『爱尽大经』,(三九)『马邑大经』,(五一)『迦尼达拉经』,(五三)『有学经』,(七六」『萨尼达迦经』,(一一二)『六净经』,(一二五)『调御地经』;『中阿含经』(六五)『乌鸟喻经』,(八0)『迦絺那经』,(一四四) [P14] 『算数目揵连经』。这些经一致的说:「得四禅」而后漏尽解脱。或说具三明,或说得六通,主要是尽漏的明慧。依此四点,在解脱道中,四禅是佛说定法的根本,这应该是无可怀疑的!
 
  说到慧,就是般若pan~n~a^。般若是解脱道的先导,也是解脱道的主体;没有般若,是不可能解脱生死的。如经说:「我说知见能得漏尽,非不知见」;「我不说一法不知不识,而得究竟苦边」(12)。如实知见yatha^bhu^ta-n~a^n!adassana在解脱道中,是必要而又优先的,所以说:「此五根,一切皆为慧根所摄受。譬如堂阁众材,栋为其首,皆依于栋,以摄持故」(13)。与慧有关的名词,经中所说的极多,如八正道中的正见samma^dit!t!hi,正思惟samma^san%kappa ,七菩提分中的择法dhammavicaya,四神足中的观vi^mam%sa^;观vipassana^,随观 anupassana^,知an~n~a^,见dit!t!hi,智n~a^n!a等。表示证智方面的,如说:「如实知,见,明,觉,悟,慧,无间等(现观),是名为明」(14)。
 
  经中处处说到,先以如实知,然后厌(离),离欲,灭而得解脱。到底如实知些什么?那些是应该如实知的?将种种经说统摄起来,不外乎下面这几例:
 
图片
                                   ┌─知苦──知苦──知苦
      知苦集────知苦集─┤
                                                  └─知集──知集──知集
      知苦灭────知苦灭───知灭──知灭──知灭
[P15]  
 
                                             知道──知道
          知味──知味────────────知味
          知患──知患────────────知患
          知离──知离────────────知离
 
 
 
  在(以正见为首的)正道的修习中,应知生死苦的所以集起,生死苦的可以灭尽,也就是知缘起pat!icca-samuppanna的「如是纯大苦聚集」,「如是纯大苦聚灭」。苦dukkha是什么?是生死法,是五蕴pan~cakhandha^,是眼等六处cha$yatana^ni,或是六界chadha^tuya ,总之,是有情当前的身心自体,经中每一一的作分别说明。如依世俗来说,世间是有苦有乐的。『杂阿含经』说:「世尊说苦乐从缘起生」(15);又说:「我论因说因」(16) 。佛对苦、乐、非苦非乐,而实「诸受皆苦」的生死现实,总是依因缘来说明的。佛常说:「离于二边,处中说法」(或译作「离是二边说中道」),就是缘起(不一定是十二支)的苦集与苦灭。苦集,如分别来说,那末苦是身心苦聚;造成苦聚的原因名为集samudaya。如再加修行的道,就是苦dukkha ,苦之集dukkha-samudaya,苦之灭dukkha-nirodha,至苦灭之道 dukkha-nirodha-ga^mini^-pat!ipada^──简称苦、集、灭、道四谛catta^ri-sacca^ni了。所以知缘起与知四谛,不过说明的小小不同而已。世间,不只是忧苦的,也有可喜可乐的一面,所以苦受以外 [P16] 有乐受。由于是可喜乐的,所以会心生味着,这是知味assa^da。世间的忧苦是可厌的,可喜可乐而心生味着的,也不能一直保持下去,终于要变坏,可味着的存有可厌的过患可能,而一定要到来的,这是知患a^di^nava。苦是可厌的,喜乐的也有过患,世间是这样的相续不已,真是无可奈何!然而这是可以超脱出离的,因为生死世间,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也就会「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所以,如知其集因而予以除去,也就因无果无了。出离生死苦是可能的,是知离nissaran!a。知味、知患、知离,是苦集与苦灭的又一说明。综合起来说明的,是七处善知,如『七处三观经』说。
 
  四谛等都是应该如实知的,而苦谛又应该遍知,如『杂阿含经』卷一五(大正二‧一0四中)说:
 
   「于苦圣谛当知当解,于苦集圣谛当知当断,于苦灭圣谛当知当证,于苦灭道迹圣谛当知当修」。
 
  四谛都应该知,而苦谛更应该解。参照『相应部』及『瑜伽师地论』,知道解是遍知的异译 (17)。遍知parin~n~a^苦,断paha^na苦集,现证sacchikiriya^苦灭,修习bha^vana^苦灭道;这就是在正道的修习中,遍知苦、断集而证灭,达成了解脱生死的目的。
 
  解脱道从知苦着手(18)。知苦,是知五蕴、六处,一切有漏法,应怎样的如实观察呢?经中所 [P17] 说的,主要是:
 
图片
1.无常  苦      无我
2.无常  苦      无我我所(19)
3.无常  苦  空  无我
 
  无常anicca;苦dukkha;无我anattan,或说无我我所anattan-attaniya。观察无常、苦、无我(我所)而得解脱,是『相应部』及『杂阿含经』所常见的。南传佛教所傅宏的,着重于此。说一切有部用无常、苦、空、无我义,也是『阿含经』所共说的。如『杂阿含经』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20)。『相应部』作:「无常;苦,疾、痈,刺,痛,病,他(或译为「敌」),坏;空;无我」(21)。『中部』与『增支部』,也有同样的文句(22)。在无常与空中间,所有苦,病,痈,刺,痛,疾,敌,坏,都是表示苦的。所以『相应部』将痈等列于苦下,『杂阿含经』别列痈等于前,虽次第不同,而「无常,苦,空,无我」的实质,并没有差别。无常,苦,无我(我所);无常,苦,空,无我,都是『杂阿含经』与『相应部』所说的;不过部派间所取不同,解说也小小差别,成为部派佛教的不同特色。无常的,所以是苦的;无常苦变易法,所以是无我我所的。无我我所是空的要义,广义是离一切烦恼的空寂。空与无我的联合,只表示无我与无我所;无我我所是空的狭义。所以我曾说:「佛法的初 [P18] 义,似乎只有无常、苦、无我三句。把空加上成为(苦谛的)四行相,似乎加上了空义,而实是把空说小了」(23)。无常故苦,无常苦故无我无我所,就是空,这是解脱的不二门。古人依无常,苦,无我,立三解脱门,可见空在定慧修证中的重要了!
 
  
注【2-001】唯有分别论者,于三十七道品外,加四圣种,立四十一道品,见『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九六(大正二七‧四九九上)。
注【2-002】『长部』(一六)『大般涅槃经』 (南传七‧一0三)。『长阿含经』(二)『游行经』(大正一‧一七中)。
注【2-003】『杂阿含经』卷二一(大正二‧一四八下──一四九上)。『增支部』「四集」 (南传一八‧三四二──三四四)。
注【2-004】『论事』(南传五八‧三九七──三九九)。
注【2-005】『增支部』「四集」(南传一八‧二七六)。『杂阿含经』卷二一(大正二‧一四六下──一四七上)。
注【2-006】『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四(大正二七‧六九三中)。
注【2-007】『相应部』(四五)「道相应」(南传一六上‧一五三──一五四)。『中部』(一四一)『谛分别经』(南传一一下‧三五五)。
注【2-008】『杂阿含经』卷二七(大正二‧一九三上)。
注【2-009】『相应部』(四八)「根相应」(南传一六下‧一0)。『杂阿含经』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三中、一八四上)。
注【2-010】『杂阿含经』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五下、一八八上、一八八下)。『增支部』「五集」(南传一九‧一五── [P19] 一六)。
注【2-011】『相应部』(三六)「受相应」(南传一五‧三三六──三三七)。
注【2-012】『相应部』(一二)「因缘相应」(南传一三‧四二);又「谛相应」(南传一六下‧三六0)。『杂阿含经』卷八(大正二‧五五中)。
注【2-013】『杂阿含经』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三中)。『相应部』(四八)「根相应」(南传一六下‧五七)。
注【2-014】『杂阿含经』卷九(大正二‧六0下)。
注【2-015】『杂阿含经』卷一四(大正二‧九三下)。『相应部』(一二)「因缘相应」(南传一三‧五五)。
注【2-016】『杂阿含经』卷二(大正二‧一二下)。
注【2-017】『相应部』(五六)「谛相应」(南传一六下‧三四一)。『瑜伽师地论』卷九五(大正三0‧八四三中)。
注【2-018】遍知,是知而能断的,所以古立「智遍知」、「断遍知」──二遍知。
注【2-019】无我我所,『杂阿含经』每作三句:非是我,非异我,非相在(如色在我中,我在色中)。『相应部』也作三句:非我所,非我,非我的我。
注【2-020】如『杂阿含经』卷一0(大正二‧六五中)。
注【2-021】『相应部』(二二)「蕴相应」(南传一四‧二六二)。
注【2-022】『中部』(六四)『摩罗迦大经』(南传一0‧二三七──二三八);『增支部』「四集」(南传一八‧二二六)等。
注【2-023】拙作『妙云集』(一一)『性空学探源』(三三)。 [P20]
 
  
三 空与心解脱
  在定慧的修习中,所有的方便不一,随观想的不同,修习成就,成为种种的定法;这不是偏于定,而是从定得名。在佛教界类集、分别的学风(本于佛说,经弟子们的发展,成为阿毗达磨)中,多方面传出定法,或经过论辩,然后成为定论。修证者所传的内容,不但名称不一,即使名称相同的,含义也有浅有深。因为这些名称,绝大多数是世俗固有的名词,「空」也不例外;随俗立名,加上宏传者的程度参差,意义也就难以一致了。这是理解种种定法所必要注意的。
 
  与空有密切关系的定法,主要是四种心三昧citta-sama^dhi,『相应部』作心解脱 ceto-vimutti。『杂阿含经』卷二一(大正二‧一四九下)说:
 
   「质多罗长者问尊者那伽达多:此诸三昧,为世尊所说?为尊者自意说耶?尊者那伽达多 答言:此世尊所说」。
 
  从那迦达多Na^gadatta与质多罗Citra的问答,可见当时所传的定法,有些是佛说的,有些是弟子们传授时自立名目的。这四种心三昧(或心解脱),那时也还没有达到众所周知的程度,所以有此问答。与此相当的『相应部』经,问答者是牛达多Godatta与质多Citta 长者(1)。又编入『中部』(四三)『有明大经』。是舍利弗S/a^riputra为大拘絺罗Maha^kot!t!hita [P21] 说的(2)。依『相应部』,四种心解脱是:无量心解脱appama^n!a-cetovimutti,无所有心解脱a^kin~can~n~a^-cetovimutti,空心解脱sun~n~ata^-cetovimutti,无相心解脱animitta-cetosama^dhi。问题是。这四种心解脱,到底是文异义异,还是文异义同呢?依质多长者的见解,可从两方面说。一、名称不同,意义也就不同。不同的是:无量心解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catasso-appama-n~n~a^ya 定;无所有心解脱,是四无色中的无所有处a^kin~can~n~a^yatana定;空心解脱,是思惟我我所空;无相心解脱,是一切相不作意,得无相心三昧animitta-cetosama^dhi。二、名称虽然不同,而意义可说是一致的。这是说:贪、瞋、痴(代表了一切烦恼)是量的因pama^n!a-karan!a ,漏尽比丘所得无量心解脱中,不动心解脱akuppa^^-cetosama^dhi最为第一;不动心解脱是贪空、瞋空、痴空,贪、瞋、痴空即超越于限量,是漏尽比丘的究竟解脱(不动阿罗汉)。同样的意义,贪、瞋、痴是障碍papan~ca,贪、瞋、痴空即超越于所有(3),不动心解脱是无所有心解脱中最上的。贪、瞋、痴是相的因nimittakaran!a,贪、瞋、痴空即超越于相,不动心解脱是无相心解脱中最上的。经中说无量、无所有、无相,却没有说到空心解脱,这因为空于贪、瞋、痴的不动心解脱,就是空心解脱的别名。从文异而义同来说,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无相心解脱,达到究竟处,与空心解脱──不动心解脱,平等平等。依观想的方便不同,有四种心解脱的名目,而从空一切烦恼来说,这是一致的目标,如万流入海,都是咸味那样。 [P22]
 
  『杂阿含经』的四种心三昧,从名称不同而意义也不同来说,与『相应部』所说是一致的。但从名称不同而意义相同来说,『杂阿含经』的文句,与『相应部』有些出入。如『经』卷二一(大正二‧一五0上)说:
 
   「云何法一义种种味(味是「名」的旧译)?答言:尊者!谓贪有量,(恚、痴是有量),若无诤者第一无量。谓贪者是有相,恚、痴者是有相,无诤者是(第一)无相。贪者是所有,恚、痴者是所有,无诤者是(第一)无所有。复次,无诤者,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义种种味」。
 
  『相应部』的不动心解脱,『杂阿含经』作无诤aran!a应该是无诤住或无诤三昧的简称 (4)。诤有三类,烦恼也名为诤──烦恼诤,所以无诤是没有一切烦恼,与空一切烦恼的不动心解脱相当。『相应部』说了无量等三种心解脱中最第一的,是贪空、瞋空、痴空,不再说空心解脱,那是以不动心解脱为空心解脱了。『杂阿含经』说明无量等三种中,无诤最为第一,然后又解说无诤是:「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解说无诤,也就是解说空心三昧。无诤与空,是有关系的,如『中阿含经』『拘楼瘦无诤经』末了说:「须菩提族姓子,以无诤道,于后知法如法。知法如真实,须菩提说偈,此行真实空,舍此住止息」(5)。总之,四种心解脱中最上的;是空于贪、恚、痴的不动心解脱,或无诤住,也就是心解脱(或心三昧)而 [P23] 达究竟,不外乎空的究竟完成。无量,无所有,无相,无诤,不动,从烦恼空而清净来说,都可以看作空的异名。
 
  无诤──阿练若,本是修行者的住处。由于住处宁静,没有烦累,象征禅慧的境地,而名为无诤住、无诤三昧的。这与「空」,本用来形容住处的空旷,没有人物的烦累,也就用来象征禅慧,而有空住、空三昧等名目,情境是完全一样的。
 
  
注【3-001】『相应部』(四一)「质多相应」(南传一五‧四五0──四五二)。参阅注(4)。
注【3-002】『中部』(四三)『有明大经』,与『中阿含经』(二一一)『大拘絺罗经』相当,但『中含』没有这部分问答。
注【3-003】『瑜伽师地论』卷八七说:「当知此中极鄙秽义,是所有义」(大正三0‧七九二上)。
注【3-004】『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0五说:「大德瞿达多!当知贪欲、瞋恚、愚痴是相,有不动心解脱,是最胜无相」(大正二七‧五四二上)。『论』说的瞿达多,即牛达多,与『相应部」相同,反而与『杂阿含经』不合。
注【3-005】『中阿含经』(一六九)『拘楼瘦无诤经』(大正一‧七0三下)。『中部』(一三九)『无诤分别经』 ,但说:「善男子须菩提行无诤道」(南传一一下‧三三二)。 [P24]
 
  
 
四 无量
  无量,无所有,无相,空──四名的内容,以下分别的加以探究。
 
  慈metta^,悲karun!a^,喜mudita^,舍upekkha^──四无量 catasso-appama-n~n~a^yo定,也名无量心解脱appama^n!a-cetovimutti,无量心三昧 appama^na cetosama^dhi,或名四梵住brahmaviha^ra。四无量遍缘无量有情,所以是「胜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1) 。或依定而起慈等观想,或依慈等观想而成定。在定法中,这是重要的一组。其中,「慈为一切功德之母」,慈心是印度文化中最重视的;佛经中可以充分证明这一意义的,如『杂阿含经』卷一0(大正二‧六七下)说:
 
   「我自忆宿命……曾于七年中修习慈心,经七劫成坏,不还此世(欲界)。七劫坏时,生光音天。七劫成时,还生梵世空宫殿中,作大梵王,无胜无上,领千世界」。
 
  这一则佛的本生传说,『中阿含经』,『增支部』,『增壹阿含经』,都同样的说到(2)。还有,佛本生善眼Sunetra大师,教弟子们修习慈心,生于梵世界。善眼更修增上慈,所以命终以后,生在晃昱天(即光音天)。劫成时,生梵世作大梵王Maha^brahman,这是『中阿含经』与『增支部』所一再说到的(3)。梵天中的大梵天王,是千世界的统摄者,也就是婆罗门教的最 [P25] 高神、创造神──梵。世俗所仰信的创造神,依佛说,是修慈心定的果报。修慈心能生于梵天,功德很大,胜过了布施与持戒的功德,如『中阿含经』(一五五)『须达多经』(大正一‧六七七下)说:
 
   「梵志随蓝行如是大施;……归命三尊──佛,法,比丘众,及受戒。若有为彼一切众生行于慈心,乃至!5帙牛(乳)顷者,此于彼施(戒)为最胜也」。
 
  随蓝Vaila^ma,Vela^ma婆罗门本生,也见于『增支部』(4)。关于慈心的殊胜功德,除胜于布施、持戒外,还有不为诸恶鬼神所欺害的功德,如『杂阿含经』与『相应部』说(5)。『增支部』说到慈心的八功德(6);十一功德(7)。『智度论』说:「慈以乐与众生故,增壹阿含中说有五功德」(8),与『大毗婆沙论』所说相近(9),应该是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所诵的。慈心的定义,是「与众生乐」,与儒家的「仁」,耶教的「爱」相近。在人类的德性中,这确是最高的。如能「仁心普洽」,「民胞物与」,「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那与慈无量心更类似了。
 
  慈是与乐,观想众生得到安乐;悲是拔苦,想众生远离苦恼;喜是想众生离苦得乐而心生喜悦;舍是冤亲平等,「一视同仁」。分别的说,这四心的观行是各不相同的;如综合起来说,这才是慈心的全貌。本来只是慈心,约义而分为四类,如『杂阿含经』卷二九(大正二‧二0九下──二一0上)说: [P26] 「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瞋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 )断觉想」(寻思)。
 
  修习四类观想,对治四类烦恼,也是『中阿含经』与『增支部』所说的(10)。本来只说到修慈,但『中部』『教诫罗!7亩罗大经』,同样的修法,却说修慈,悲,喜,舍,不净,无常,入出息念──七行(11),这是将慈行分为慈、悲、喜、舍──四行了。佛法重视慈心在世间德行中崇高价值,所以约义而分别为四心;如观想成就,就是四无量定(12)。
 
  以慈心为本的四无量心,是适应婆罗门教的。如舍利弗S/a^riputra劝老友梵志陀然Dha^nan~ja^ni ,修四无量心,命终生梵天中,就因为「彼诸梵志,长夜爱着梵天」(13)。传说大善见王 Maha^sudars/ana,Maha^sudassana本生,也是修四梵住而生梵天中的(14)。所以,依一般经文所说,四无量心是世间定法,是有漏,是俗定kullakaviha^ra。然在佛法初期,慈,悲,喜,舍四定,显然的曾净化而提升为解脱道,甘露门;从四无量心也称为无量心解脱,最上的就是不动心解脱来说,就可以确定初期的意义了。如『杂阿含经』卷二七(大正二‧一九七下)说:
 
   「若比丘修习慈心,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慈俱,修念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习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经说慈心,是译者的简略,实际是慈,悲,喜,舍──四心(15)。所说的「大果大福利」,或 [P27] 是二果二福利,是阿那含与阿罗汉。或是四果四福利,从须陀洹到阿罗汉。或是七果七福利,是二种阿罗汉与五种阿那含。慈,悲,喜,舍与七觉分satta-bojjhan%ga^俱时而修,能得大果大功德,当然是通于无漏的解脱道。无量心解脱,包含了适应世俗,佛法不共二类。一般声闻学者,都以为:四无量心缘广大无量的众生,无量是众多难以数计,是胜解──假想观,所以是世间定。但「量」是依局限性而来的,如观一切众生而超越限量心,不起自他的分别,就与无我我所的空慧相应。质多罗长者以为:无量心解脱中最上的,是空于贪、瞋、痴的不动心解脱,空就是无量。这一意义,在大乘所说的「无缘慈」中,才再度的表达出来。
 
  
注【4-001】『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八二(大正二七‧四二三上)。
注【4-002】『中阿含经』(六一)『牛粪喻经』(大正一‧四九六中)。又(一三八)『福经』(大正一‧六四五下)。『增支部』「七集」(南传二0‧三四0)。『增壹阿含经』(一0)「护心品」(大正二‧五六五中── 下)。
注【4-003】『中阿含经』(八)『七日经』(大正一‧四二九中──下) 。又(一三0)『教昙弥经』(大正一‧六一九下)。『增支部』「六集」(南传二0‧一二三)。又「七集」(南传二0‧三五八)。
注【4-004】『增支部』「九集」(南传二二上‧六五)。
注【4-005】『杂阿含经』卷四七(大正二‧三四四中──三四五上)。『相应部』(二0)「譬喻相应」(南传一三‧三 [P28] 九0──三九三)。
注【4-006】『增支部』「八集」(南传二一‧二──三)。
注【4-007】『增支部』「一一集」(南传二二下‧三二二──三二三)。『增壹阿含经』(四九)「放牛品」(大正二‧ 八0六上)。
注【4-008】『大智度论』卷二0(大正二五‧二一一中)。
注【4-009】『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八三(大正二七‧四二七上)。
注【4-010】『中阿含经』(五六)『弥酰经』(大正一‧四九二上)。又(五七)『即为比丘说经』(大正一‧四九二中)。『增支部』「九集」(南传二二上‧四、一一──一二)。
注【4-011】『中部』(六二)『教诫罗!7亩罗大经』(南传一0‧二一九──二二0)。
注【4-012】『成实论』卷一二说:「慈心差别为悲、喜,……能令此三平等,故名为舍」(大正三二‧三三六中── 下)。
注【4-013】『中阿含经』(二七)『梵志陀然经』(大正一‧四五八中)。『中部』(九七)『陀然经』(南传一一上 ‧二五六)。
注【4-014】『中阿含经』(六八)『大善见王经』(大正一‧五一八上──下)。『长部』(一七)『大善见王经』(南传七‧一八四──一九七)。『长阿含经』(二)『游行经』(大正一‧二三下──二四上)。
注【4-015】『相应部』(四六)「觉支相应」(南传一六上‧三三九──三四0)。『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八三(大正二七‧四二七下)。 [P29]
 
  
 
五 无所有
  再说无所有a^kin~can~n~a与无所有有关的,有二经。一、『中部』『善星经』说:众生的心,或倾向于世间的五欲;或倾向于不动而离欲结;或倾向于无所有处而离不动结;或倾向于非想非非想处而离无所有处结;或倾向于涅槃而离非想非非想处结(1)。这五类,是世间人心所倾仰的;也是修行者的次第升进,以涅槃为最高理想、倾心于前四类,是不能出离的,所以『善星经』的倾心于无所有处,只是世间无所有处定境,没有与空s/u^^nya,sun~n~a相同的意义。
 
  二、『中部』的『不动利益经』,『中阿含经』作『净不动道经』。经中分净不动道,净无所有处道,净无想道(『中部』作「非想非非想处利益行道」),无余涅槃,圣解脱(2)。前三种净道,名称与次第,都是与『善星经』一致的。前三种净道,共分为七类,今依『中阿含经』(参考『中部』),列表如下:
 
图片
              ┌  现世欲‧来世欲‧现世欲想‧来世欲想──是魔境魔饵,心净得不动
净不动道───┤  现世欲……来世欲想‧四大四大所成色──是无常苦灭,心净得不动
              └  现世欲……来世欲想‧现世色‧来世色,现世色想‧来世色想─是无
                                                            常苦灭‧心净得不动
[P30]  
 
              ┌  现世欲……来世色想‧不动想──是无常苦灭‧心净得无所有处(3)
净无所有处道─┤  此世─────────────是我我所空,心净得无所有处
              └  我──────────────是非为自非为他‧心净得无所有处
净无想道─────现世欲……不动想‧无所有处想─是无常苦灭‧心净得无想
 
 
 
  『净不动道经』所说的前三净道,是有层次的(层次与『善星经』相同),有次第观想,次第超越息灭的层次,所以被称为「渐次度脱瀑流」(4)。然本经与『善星经』不同,净不动道以上,都是有解脱可能的。其中,欲ka^ma是欲界的五欲;不动a^n!an~ja,一般的说,是四禅。在这里,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不动──四禅以上,是无所有处,无想处──非想非非想处,为什么四禅以上,与无所有处、无想处中间,没有空无边处与识无边处呢?这是一。『中部』的非想非非想处,『中阿含经』作「无想」、「无想处」(5)。无相心定animitta-cetosama^dhi,『中阿含经』每译作「无想定」。无想(无相心)定与非想非非想处定,无想定,灭尽定,有着复杂的关系。本经的不动,无所有,无想──无相,三者次第而说,不正与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 g论所说,从灭尽定起,起不动,无相,无所有──三触的名称相同吗(6)?这是二。
 
  说到净无所有处道,经中分为三类:一、『中部』说:圣弟子作如此的思惟:现在欲,…… 不动想,这一切无余灭尽,那是寂静的,殊妙的,就是无所有处。这样的专心安住,于是得心清 [P31] (净)。『中部』说:无所有处是寂静、殊妙的;『中阿含经』作:「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这可能是一般所说:观下苦、粗,(障),观上静、妙(离),厌下欣上的修法。厌下而专住于无所有处想,成就无所有处定。然经上说:修习无所有处的,或得无所有处定,或依慧而得解脱,可见这不只是世俗定了。依『中阿含经』说:「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坏法,那在离欲……不动想时,无常、苦、灭的观慧,是有解脱可能的。
 
  二、圣弟子作这样的思惟:我,属于我的,是空的。这样的专心安住而得心净,也有得无所有处定,或依慧得解脱的二类。『中阿含经』说;「圣弟子作如是观:此世(间)空:空于神、神所有(我我所有的旧译);空有常,空有恒,空长存,空不变易」(7)。这是说一切有部经论,从常、恒、不变易法空──无常,以明我我所空的意义。修无我我所的空观,得无所有处定,古人虽有多种解说,其实是空与无所有的同一意趣。
 
  三、『中部』(一0六)『不动利益经』(南传一一上‧三四三)说:
 
   「圣弟子作如是思惟:我不在何处,非谁,亦不在何物之内。我所不在何处,不在谁中,亦不在何物」。
 
  『中阿含经』作:「圣弟子作如是观:我非为他而有所为,亦非自为而有所为」(8),意义不大明显。『大毗婆沙论』引此经作:「非我有处有时有所属物,亦无处时物属我者」(9),与『中 [P32] 部』说相近。依『婆沙论』说;无论何处、何时,没有我所属的物;也无论何处、何时,没有物是属于我的。从我与我所相关中,通达无所有,这也是空与无所有是相同的。依此而得心净的,也有得无所有定,或依慧得解脱的二类。
 
  禅定──四禅、八定,一般说是共世间法,似乎是世间固有的定法,佛弟子依这种定法而修出世的观慧。然佛法的定慧的早期意义,未必是这样的。如所说的不动、无所有处、无想处──,非想非非想处,经上都这么说:多闻圣弟子作如是思惟,这是贤圣弟子所修的。由于修习者的用心不同,而有得定,或依慧得解脱的差别。依佛法的因果法则,修得某种定,如不能依之发慧得解脱,那就命终以后,生在某种定境的天上。一般说,世间定是厌下欣上而修得的,然如净无所有处道的三类,并不是这样的。第二类,是观我我所空而修得的。第三类,是观无我所有而修得的。这都是出世解脱──我我所空的正观。只是修习上有些问题,才不能依慧得解脱,成为无所有处定,生无所有处天。就是第一类,依『净不动道经』,也是观一切欲、欲想、色、色想、不动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无常,苦,(无我我所),正是出世解脱道的三要门(三解脱门依此而立),所以第一类也有依慧得解脱的。这样,无所有处道,都依出世观慧而成定,不过修持上有点问题,这才成为世间定。
 
  修出世观慧而成世间定,问题到底在那里?经文在无想──净非想非非想道后,依无想处而 [P33] 有所说明,意义是通于不动及无所有处道的。『中阿含经』(七五)『净不动道经』(大正一‧五四三上──中)说:
 
   「阿难!若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来)不有,我所当(来)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阿难!若比丘乐彼舍,着彼舍,住彼舍者,阿难!比丘行如是,必不得般涅槃。……若比丘有所受者,彼必不得般涅槃」。 「阿难!若比丘如是行:无我,无我所,我当不有,我所当不有。若本有者,便尽得舍。阿难!若比丘不乐彼舍,不着彼舍,不住彼舍者,阿虽!比丘行如是,必得般涅槃。…… 若比丘无所受,必得般涅槃」。
 
  以非想非非想处来说,当来的我与我所不再有,本有──现在有的尽舍,这表示究竟的般涅槃。但如对「舍」而有所乐、着、住(『中部』日译本作:喜,欢迎,执着),那就不能得般涅槃了。乐,着,住,总之是「有所受」,受是取upa^da^na的旧译。所以,即使修行者所修的是正观,只要心有所乐着,就不得解脱了。如修无所有正观,心着而不得解脱,就会招感无所有处报。无所有处定与天报,是在这种情形下成立的。
 
  无所有──无所有处道,修无常、苦、无我我所空,是空观的别名。无所有处定,是空观的禅定化。 [P34]
注【5-001】『中部』(一0五)『善星经』(南传一一上‧三三一──三三三)。
注【5-002】『中部』(一0六)『不动利益经』(南传一一上‧三四0──三四六)。『中阿含经』(七五)『净不动道经』(大正一‧五四二中──五四三中)。
注【5-003】『中阿含经』(七五)『净不动道经』原译本作「于此得入不动」(大正一‧五四二下),今依上下文义及『中部』改。
注【5-004】『中部』(一0六)『不动利益经』(南传一一上‧三四五)。
注【5-005】『中阿含经』(七五)『净不动道经』(大正一‧五四三上)。
注【5-006】『杂阿含经』卷二一(大正二‧一五0下)。『中阿含经』(二一一)『大拘絺罗经』(大正一‧七九二上)。『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三(大正二七‧七八一中)。
注【5-007】『中阿含经』(七五)『净不动道经』(大正一‧五四二下)。
注【5-008】同上。
注【5-009】『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八四(大正二七‧四三三中)。
 
  
 
六 无相
  无相animitta,在解脱道中,有种种名称,如无相心解脱animitta-cetovimutti,无 [P35] 相心三昧animitta-cetosama^dhi,无相解脱animitta-vimokkha,无相三昧animitta-sama^dhi ,无相等至animitta-sama^patti,无相住animitta-viha^ra。这些术语的应用,在初期佛教里,比空s/u^^nya,sun~n~a与无所有a^kim!canya,a^kin~can~n~a,还要多一些。当然,如以无我我所为空,那说空的经文,还是比无相要多些。无相定,依修行者的用心不同,浅深不一;与成为定论的非想非非想处nevasan~n~a^-na^sa^n~n~a^yatana,灭尽定nirodha-sama^patti ,无想定asan~n~a-sama^patti,都有关系,所以内容比较复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0四(大正二七‧五四一中)说:
 
   「谓无相声,说多种义:或于空三摩地说无相声,如是或于见道,或于不动心解脱,或于非想非非想处,或即于无相三摩地说无相声」。
 
  『婆沙论』以为:「无相」这一名称,有五种不同的意义,然从经文来说,也许还不止于所说的五义呢!
 
  「无相心三昧」,「是智果智功德」。说明这一问题的,『杂阿含经』(「弟子记说」)中,共有四经(依『大正藏』编号,为五五六──五五九,其实应分为六经),都是与阿难 A^nanda有关的。有一位比丘,修得了无相心三昧,却不知道是何果何功德。他于是「随逐尊者阿难,脱有余人问此义者,因而得闻。彼比丘即随尊者阿难,经六年中,无有余人问此义者」 [P36] ,终于自己提出来请问(1)。六年中没有人问,可见无相心三昧,起初是很少有人论到的。『杂阿含经』中说到:无相心三昧,佛为众比丘尼说;比丘尼们又问阿难,阿难为比丘尼们说。这一说明,主要为了:「大师及弟子,同句,同味,同义」(2);只是为了以如来曾经说过,来肯定无相心三昧在佛法中的地位。巴利藏『增支部』「九集」三七经,也说到是智果智功德,实为『杂阿含经』五五七、五五九──二经的结合(3)。总之,无相心三昧,是经佛弟子的修得而传出,日渐光大起来的。
 
  无相心三昧,依质多罗Citra长者所说,是「一切相不念(作意)」而修成的三昧(4)。作意manasika^ra,或译思惟,念,忆念。不作意一切相的无相心三昧,是有浅深的。究竟的无相,如『杂阿含经』(「祇夜」)卷四五(大正二‧三三一中)说:
 
   「修习于无相,灭除憍慢使,得慢无间等,究竟于苦边」。
 
  偈颂是阿难为婆耆舍Van%gi^sa说的,『相应部』同(5)。『瑜伽论』解说为:「由此断故,说名无学」(6)。智果智功德的无相心三昧,『毗婆沙论』以为是空三摩地的别名(7)。『瑜伽师地论』对无相心三摩地的解说,如卷一二(大正三0‧三三七中)说:
 
   「云何无相心三摩地?谓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静,心住一缘。如经言:无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又二因缘入无相定:一、不思惟一切相故;二、正思惟无相界故。由不思 [P37] 惟一切相故,于彼诸相不厌不坏,唯不加行作意思惟,故名不低。于无相界正思惟故,于彼无相不坚执着,故名不昂」。
 
  不低不昂的无相心三昧,正是经中所说,不勇不没的,智果智功德的三昧。『瑜伽论』所说,与『毗婆沙论』说,是空三摩地异名,所见不同。
 
  依经文所说,无相心三昧,或在无量心解脱以下说,那是「出离一切相」,心「不为随相识所缠缚」的(8)。或依四禅说无相心三昧,如不再进求,与众人往来杂处,戏笑调弄,那是会退落,可能还俗的(9)。所以,三昧通于有漏;智果智功德的无相心三昧,也就是无相心解脱,唯是无漏的(初果到四果)。
 
  定,有有想与无想的二类,如『杂阿含经』卷二一「大正二‧一四六下)说:
 
   「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如是……无所有入处具足住:如是有想比丘有法而不觉知。……比丘一切想不忆念,无想心三昧身作证具足住,是名比丘无想于有法而不觉知」。
 
  无所有处a^kin~can~n~a^yatana以下,是初禅到无所有处定,是有想而不觉知;无想心定是无想而不觉知。『增支部』与此相当的,也说无所有处以下,是有想而不觉知;接着说不踊不没(即「不低不昂」)的三昧(10)。这可见无所有处以上,就是无想的无相心三昧。『增支部』的『 [P38] 静虑经』,先总标说:「依止初静虑得诸漏尽,依止非想非非想处得诸漏尽」,然后分别的广说。但在分别广说中,从初静虑说到无所有处定,「如是有想等至」。这是说,无所有处定以下,是有想定,与『杂阿含经』所说相同。以下经文,没有说依止非想非非想处得漏尽,只说非想非非想处与想受灭等至san~n~avedayita-nirodha-sama^patti善巧(11);非想非非想处与想受灭定,不正是无想定而与无相心三昧相当吗?
 
  无相心三昧而被解说为非想非非想处的,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0五(大正二七‧五四二上)说:
 
   「于非想非非想处说无相声者,如说:我多起加行,多用功力,得无相心定,不应于中欣乐染着。此说不起有顶味定,唯起净定。问:何故非想非非想处名无相耶?答:彼无明了想相,亦无无想相,但有昧钝不明了想微细现行,如疑而转,故名无相」。
 
  经说无相定,而被解说为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是『中阿含经』的『净不动道经』。经上说:欲想,色想,不动想,无所有处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于尔时而得无想。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此得心净。……或于此得入无想,或以慧为解」。得此无想定的,如有所受(取)──乐、着、住,那就受(非)有想无想处的果报(12)。无相心定而有所乐着,所以是无想而又有不明了的细想现行,因而名为非想非非想处定。如心无取着,那就是 [P39] 无相心解脱了。
 
  想受灭定,或名灭(尽)定,或名增上想灭智定abhisan~n~anirodha-sampaja^na-sama^patti 。与无相心三昧相当的,如『相应部』「目犍连相应」:从初禅说到四禅,从空无边处到非想非非想处;在八定以上,说无相心定(13)。而「舍利弗相应」,也从初禅说到非想非非想处定,然后说想受灭定(14)。可见无相心三昧、与想受灭定的地位相当。还有,佛入涅槃那一年,在毗舍离 Vesa^li^患病,是入无相三昧而康复的,如『长阿含经』(二)『游行经』(大正一‧一五中)说:
 
   「吾己老矣,年且八十。……自力精进,忍此(病)苦痛,不念一切想,入无想定时,我身安隐,无有恼患」。
 
  『杂事』也这样说:「以无相三昧,观察其身痛恼令息」。『长部』『大般涅槃经』却说:「阿难!如来一切相不忆念,入一切受灭相心三昧住时,如来身体康复」(15)。『长部』说一切相不忆念,又说「入一切受灭相心三昧」,显然是无相心三昧而又有想受灭的意义。想受灭定是从无相心定中分化出来的,当然久已为佛教界所公认,然于非想非非想处以上,立灭尽定的,如『中部』(二五)『撒饵经』,(二六)『圣求经』,(三0)『心材喻小经』,(三一)『牛角喻小经』,(六六)『鹑喻经』,(一一三)『善士经』,而在『中阿含经』中,仅与『撒饵经』相当的(一七八)『猎师经』,在非想非非想处以上,立「想知灭」,其余都没有,可见部派 [P40] 间所诵的经教,想受灭定还在不确定状态中。灭尽定与无想──无相心定,『中阿含经』辨别二定的入定与出定的差别(16),而『中部』却没有。想受灭定,在佛教界是多有诤论的。如乌陀夷 Uda^yin反对舍利弗S/a^riputra所说的:「若于现法不得究竟智,身坏命终,过抟食天,生余意生天中,于彼出入想知灭定,必有此处」(17)。在部派中,或说想受灭定是有为的;或说是无为的;或说是非有为非无为的。或说想受灭者是无想有情;或说非无想有情;或说世间想受灭是无想有情,出世想受灭是圣者。大乘经以为:菩萨如悲愿不足而入灭定,是会证小果的;如悲愿具足,那就是证入如如法性的深定了。这样的异说纷纭,足以说明,与无相心定有关的灭尽定,在佛教界是非常暗昧的。
 
  依无相心三昧,演化出非想非非想处定(及报处),灭尽定以外,还有无想有情asan~n~asatta 、无想定。无相心三昧不作意一切相,也就是不起一切想。『长部』『大缘经』立七识住与二处,二处是无想有情处与非想非非想处(18)。无想定与灭尽定相似,所以从起定时的差异,而加以分别(19)。七识住与二处,综合起来,名为九有情居(20)。依『长部』『波梨经』说:传说中的世界起源说,其中「无因论」者,是从无想有情死没而来生的,所以说无因而有(21)。无想定与无想有情,可能外道有类似无想的修验与传说,佛法为了要给以应有的解说,才从无相定、灭尽定中分出,位居四禅广果天上。这是成立要迟一些。 [P41]
 
  『杂阿含经』(修多罗)卷一0(大正二‧七二上──中)说:
 
   「比丘!贪想、恚想、害想,贪觉、恚觉、害觉,及无量种种不善,云何究竟灭尽?于四念处系心,住无相三昧,修习多修习,恶不善法从是而灭,无余永尽」。「多闻圣弟子作是思惟:世间颇有一法可取而无罪过者?思惟已,都不见一法可取而无罪过者。……作是知已,于诸世间则无所取;无所取者,自觉涅槃」。
 
  『相应部』「蕴相应」所说的,大致相同(22)。依经说:依三种想而有三种不善觉(觉,新译寻思),引起种种的不善法,多修习无相三昧,能永灭无余。无相三昧是依四念处而修的。四念处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解脱的一乘道。依此而修无相三昧,不取一切相,不取法有,也不取法无,真能修到无所取着,就能自证涅槃了。经中常说:依四念处,修七觉支而得解脱。每一觉支的修习,都是「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舍即不着一切)」的。不取着一切相的无相三昧,可说就是「依灭,向于舍」的修习。
 
  不取着一切法的三昧,与佛化诜陀迦旃延Sandha-ka^tya^yana-gotra的未调马──强梁禅 khalun%ka-jha^na,应有一定程度的关系,如『杂阿含经』(「如来记说」)卷三三(大正二‧ 二三六上──中)说:
 
   「如是诜陀!比丘如是(不念五盖,住于出离如实知)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 [P42] 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非)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诜陀!比丘如是修禅者,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恭敬合掌,稽首作礼而说偈言: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禅定」? 「佛告跋迦利:比丘于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风,……若觉、若观,悉伏彼想、跋迦利!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觉、观而修禅」。
 
  于地等能伏地等想,不依地等一切而修的,是无相禅。『别译杂阿含经』引申为:「皆悉虚伪,无有实法,但以假号因缘和合有种种名,观斯空寂,不见有法及以非法」(23)。「不见有法及以非法」,与佛『教迦旃延经』的不起有见、无见相合;也与离有见、无见,不见一法可取而无罪过说相合(24)。无所依而修禅,见于『增支部』「十一集」(25)已衍化为类似的十经。各部派所诵的经文,有不少出入,大抵合于自宗的教义(26)。然从『杂阿含经』与『增支部』相同的来说,这是不依一切想而修的无相禅。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四0(大正二七‧二0九中)说:
 
   「大目干连!底沙梵天不说第六无相住者耶?……若有苾刍,于一切相不复思惟,证无相心三摩地具足住,是名第六无相住者」。 [P43]
 
  论中广引经文(应是有部的『增壹阿含经』):底沙Tissa梵天对大目干连Maha^moggalla^na 说:部分的梵众天,能够知道谁是俱解脱,……谁是信胜解。目干连告诉了如来,如来以为:「一切圣者,总有七人」。底沙梵天从俱解脱说到了信胜解,只说了五人,没有说第六无相住者。无相住者是证得无相心三摩地具足住的,这是梵天所不能知道的;这与诸天主不知强梁禅是依何而禅定一样。佛所说的第六无相住者,『大毗婆沙论』解说为:「一切圣者,总有七人」,底沙已说了五人,所以无相住者,就是随法行与随信行人。随法行与随信行,是见道位。见道位有十五心,是速疾道,是微细道,不可安立施设,所以随法行与随信行,综合名为无相住者 (27)。『毗婆沙论』所引经文,见于『增支部』,但略有不同。底沙梵天说了六人──俱解脱…… 随法行,没有说第七无相住补特伽罗sattama-animitta-viha^rin-puggala(28),那末第七无相住人,是专指随信行人了。为什么随信行人,特别名为无相住人呢?
 
  关于经说的第六无相住人,『大毗婆沙论』说到:「有于彼经不了其义,便执缘灭谛入正性离生,见道名为无相住故,唯灭谛中无诸相故」(29)。这是法藏部Dhammaguttika的见解,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五(大正二七‧九二七下)说:
 
   「有说:唯无相三摩地,能入正性离生,如达摩!5鵋多部说。彼说以无相三摩地,于涅槃起寂静作意,入正性离生」。 [P44]
 
  入正性离生samyaktva-niya^ma,就是见道。依经典明文,随信行人等所以被名为无相住者,是由于「于一切相不复思惟,于无相心三摩地具足住」,而不是『大毗婆沙论』所说那样的。见四谛得道,见灭谛得道,是部派佛教的二大系。依第六名无相住者来说,在圣道的修行中,知苦、断集而证灭谛,名为圣者,也许见灭得道说更合于经义呢!
 
  无相心三昧,是有浅深的:浅的还可能会退堕;深的是见灭得道,成为圣者;最究竟的,当然是一切烦恼空,阿罗汉的不动心解脱了。
 
  
注【6-001】『杂阿含经』卷二0(大正二‧一四六中)。
注【6-002】『杂阿含经』卷二0(大正二‧一四六上)。
注【6-003】『增支部』「九集」(南传二二上‧一二五──一二六)。
注【6-004】『杂阿含经』卷二一(大正二‧一四九下)。『相应部』(四一)「质多相应」 (南传一五‧四五一)。
注【6-005】『相应部』(八)「婆耆沙长老相应」(南传一二‧三二五)。
注【6-006】『瑜伽师地论』卷一七(大正三0‧三七二中──下)。
注【6-007】『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0四(大正二七‧五四一中──下)。
注【6-008】『增支部』「六集」「南传二0‧二0──二一)。『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一五(大正二六‧四三一上)。
注【6-009】『增支部』「六集」(南传二0‧一五六──一五七)。『中阿含经』(八二)『支离弥梨经』(大正一‧五 [P45] 五九上)。
注【6-010】『增支部』「九集」(南传二二上‧一二七)。
注【6-011】『增支部』「九集」(南传二二上‧一一二──一二四)。
注【6-012】『中阿含经』(七五)『净不动道经』(大正一‧五四三上)。『中部』(一0六)『不动利益经』,「无想」作「非想非非想处」。
注【6-013】『相应部』(四0)「目犍连相应」(南传一五‧四0五──四一四)。
注【6-014】『相应部』(二八)「舍利弗相应」(南传一四‧三八0──三八五)。
注【6-015】『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六(大正二四‧三八七中)。『长部』(一六)『大般涅槃经』(南传七‧六八)。
注【6-016】『中阿含经』(二一0)『法乐比丘尼经』(大正一‧七八九上)。又(二一一)『大拘絺罗经』(大正一 ‧七九一下──七九二上)。
注【6-017】『中阿含经』(二二)『成就戒经』(大正一‧四四九下)。『增支部』「五集」(南传一九‧二六八──二六九)。
注【6-018】『长部』(一五)『大缘经』(南传七‧二二──二四)。『长阿含经』(一三)『大缘方便经』(大正一 ‧六二中)。『中阿含经』(九七)『大因经』(大正一‧五八二上)。
注【6-019】『中阿含经』(二一0)『法乐比丘尼经』(大正一‧七八九上)。又(二一一)『大拘絺罗经』(大正一 [P46] ‧七九二上)。
注【6-020】『长部』(三三)『等诵经』(南传八‧三四三──三四四)。『长阿含经』(九)『众集经』(大正一‧五二中──下)。『增支部』「九集」(南传二二上‧七七──七八)。『增壹阿含经』「九众生居品」(大正二‧七六四下──七六五上)。
注【6-021】『长部』(二四)『波梨经』(南传八‧四三)。『长阿含经』(一五)『阿!2鲳夷经』(大正一‧六九下)。
注【6-022】『相应部』(二二)「蕴相应」(南传一四‧一五0)。
注【6-023】『别译杂阿含经』卷八(大正二‧四三一上)。
注【6-024】『杂阿含经』卷一二(大正二‧八五下)。又卷一0(大正二‧七二中)。
注【6-025】『增支部』「十一集」(南传二二下‧二九一)。
注【6-026】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二七八──二八四)。
注【6-027】『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四0(大正二七‧二0九下)。又卷一0五(大正二七‧五四一下)。
注【6-028】『增支部』「七集」(南传二0‧三二六──三二八)。
注【6-029】『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四0(大正二七‧二0九中)。 [P47]
 
七 空与空性
  『中阿含经』的『小空经』与『大空经』,与『中部』的『空小经』、『空大经』相当,是以空为主题而集出的经典。这两部「空经」,都渊源于『杂阿含经』中的空住sun~n~ata^-viha^ra (1),经不同的传宏,而分别集出来的。都是依空观sun~n~ata^-vipassana^的进修而达究竟解脱的。在修行的方便上,两部经是不同的,但都深深影响了发展中的佛教。
 
  先说『小空经』(2)。以佛曾经为阿难A^nanda说 ,「我多行空」(住)为缘起;以三世如来,都「行此真实空,不颠倒,谓漏尽、无漏、无为心解脱」作结(3)。这是一切佛所多住的,所以成佛之道的大乘法,特别举扬空性的修证,是可以从此而得到线索的。依『小空经』说: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空其所空,有其所有的。如说「鹿子母堂空」,这是说鹿子母堂miga^rama^tu-pa^sa^da 中,空无牛、羊、人、物,而鹿子母堂是有──不空asun~n~ata^的。依于这一解说,后来瑜伽Yoga^ca^ra大乘说:「谓由于此,彼无所有,即由彼故正观为空。复由于此,余实是有,即由余故如实知有:如是名为悟入空性,如实无倒」。所以,「若观诸法所有自性毕竟皆空,是名于空颠倒趣入」(4),成为大乘有宗的根本义。『小空经』所说的空(性),是依名释义的;提出不空,作空与不空的对立说明,实是一项新的解说。 [P48]
 
  『小空经』所说的空住,是适应于住阿兰若aran~n~a者而展开的修法,所以从阿兰若── 无事处说起。修行者专心忆念(即「作意」)无事想aran~n~a-san~n~a^,不起村落想,人想,因村落想及人想而引起的疲劳,是没有了(5)。这样,村落想空,人想空,而无事想不空,「是谓行真实空(性)不颠倒」。进一步,不忆念人想与无事想,专一忆念地想,观地平如掌;人想空,无事想空,(因人想、无事想而引起的疲劳没有了),而地想不空,「是谓行真实空(性)不颠倒」。这样的次第进修,专念空无边处想而地等想空。专念识无边处想而空无边处等想空。专念无所有处想,不念识无边处等想,识无边处等想空,而无所有处想不空,「是谓行真实空(性)不颠倒」。以上依世间道修空;这样的「行真实空性」,是有漏的,有浅深层次的。以下,依圣道修空,『小空经』这样(大正一‧七三七下)说:
 
   「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无量识处想,莫念无所有处想,当数念一无想心定。彼如是知:空无量识处想,空无所有处想,然有不空,唯一无想心定」。 「彼作是念:我本无想心定,本所行,本所思,若本所行、本所思者,我不乐彼,不求彼,不应住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漏心解脱,有漏(心解脱),无明漏心解脱。……彼如是知:空欲漏,空有漏,空无明漏,然有不空,唯此我身六处命存。……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性)不颠倒也,谓漏尽, [P49] 无漏,无为心解脱」。
 
  无想心定,依『空小经』,知道是无相心三昧animitta-cetosama^dhi的异译。经说「然有不空,唯一无想心定」,与上文「然有不空,唯一无所有处想」等不同,不再说不空的「想」,因为无所有处等是有想定,无相心定是无想定。但无想心定,还是有为法,还是「有疲劳」── 恼患的,所以如乐着无想心定,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如观无想心定,是本行所作的有为法,不乐、不求、不住,那就以慧得解脱──空欲漏,空有漏,空无明漏,得究竟解脱,也就是无相心解脱中最上的不动心解脱akuppa^-cetovimutti。无想心定有疲劳及不乐住二类,没有别立非想非非想处,与『净不动道经』是相同的。『瑜伽论』分为世间道修与圣道修二类说:「以世间道修习空性,当知为趣乃至上极无所有处,渐次离欲。自斯已后,修圣道行,渐次除去无常行等,能趣非想非非想处,毕竟离欲」(6)。非想非非想处毕竟离欲,与『小空经』的无想心定相合。『空小经』在无所有处以上,别立非想非非想处。然后说无相心三昧,空于非想非非想处;再依无相心三昧,观有为是无常灭法,得漏尽。这对于依无相心三昧,而分立非想非非想处的古义,已隐覆而不再见了。
 
  『小空经』的悟入空性,是次第悟入的,通于有漏定的。空的是什么?是想,是依想而引起的疲劳,所以无想心三昧为最上。无想心三昧,空于一切烦恼,毕竟离欲,而我们的身心──六 [P50] (内)处cha$yatana^ni,在命终以前是不空的,但不再为烦恼所动乱,心解脱自在。并知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空住与无相心三昧,初修的方便,虽有些差别,而究竟终归是一致的。所以『大毗婆沙论』说:智果智功德的无相心三摩地,是空三摩地的异名(7)。
 
  再说『大空经』(8)。『大空经』与『小空经』,都是如来与弟子共同修证的法门。『小空经』是由下而上的,竖的层层超越,顺着禅定的次第,最后以无相心三昧,不取着而漏尽解脱。『大空经』却是由外而内,横举四类空作意──四种空观,修习成就而得究竟。四类空作意是:外空作意bahiddha^-sun~n~ata^-manasika^ra,内空作意ajjhatta-sun~n~ata^-manasika^ra,俱空(『中阿含经』作内外空)作意dubhatosun~n~ata^-ma.,不动作意a^n!an~ja-manasikaroti。四类作意的修习,『大空经』与『空大经』,说明上略有差别。依『大空经』说:修学者先要「持内心住止令一定」,也就是修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得四增上心carra^ro adhicitta,然后依定起观。念(即「作意」)内空,如「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空」(9),那就念外空。如外空又不住,不解,那就念内外空。又不住,不解,那就念不(移)动。总之,要修习多修习,达到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净,住,解于内空……不(移)动。『瑜伽论』也这样说。『空大经』别别的说明四类作意,没有展转次第的意义。四类作意的定义,经文没有确 [P51] 切的说明,『瑜伽论』解说为(10):
 
图片
        ┌外 空──超过一切五种色想(离欲贪)
所证空─┤
        └内 空──于内诸行断增上慢(离我慢)
        ┌内外空──修无我见
所修空─┤
        └不 动──修无常见
 
 
 
  依经文的四类作意,而分别为所证空与所修空,先证而后修,不过是论师的一项解说吧!然从『瑜伽论』的解说,也可发见经义的线索,如『中阿含经』『大空经』(大正一‧七三九中)说:
 
   「有五欲功德,可乐,(可)意,所(可字的讹写)念,(可)爱,色欲相应(11)。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若比丘心至到(?),观此五欲功德,……观无常 ……,如是比丘观时则知者,此五欲功德,有欲有染,彼已断也,是谓正知」。 「有五盛(盛是取的古译)阴:色盛阴,觉(受的古译)、想、行、识盛阴。谓比丘如是观兴衰,……若有比丘如是观时,则知五阴中我慢已灭,是谓正知」。
 
  依经文所说,观五欲功德,是外离欲贪chanda-ra^ga,观五取阴,是内离我慢asmima^na 。五取阴和合,是个人自体;观五阴生灭无常,(无常故苦,无常苦故无我),所以可说是证内空而离我(见、我爱、我)慢。五欲功德,是眼、耳、鼻、舌、身──五根;于色、声、香、 [P52] 味、触境,起可乐、可意、可念、可爱,与欲贪相应;观五欲无常,可说是证外空而离欲贪。这四类作意的次第,『瑜伽论』先外空而后内空;『空大经』与『大空经』,却是先内空而后外空。不过,『大空经』标举如来所住时说:「我此异(异是殊胜的意思)住处,正觉尽觉,谓度一切色想,行于外空」。先举度一切色想的外空,与『瑜伽论』的先说外空相合。但『空大经』作:「如来住胜等觉,即不作意一切诸相,内空成就住」。『空大经』广说内空作意与不动作意,外空与俱空作意,只简略的提到名目。所以这一修空的教授,起初可能只有二类:一、(空于五欲的)五欲空;二、(空我我所的)五蕴空。由于五欲是内根、外境相关涉而引起的,所以观五欲,可以分别的观外境的无常,内根的无常,内外缘生欲贪的无常。在传授中,分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于五欲的分别观察,其实是内外关联着的,先观外空或先观内空,都是可以的。空于五欲的空观,分为外空、内空、内外空,于是对外空五欲而本有内空意义的,观五取阴而空于我慢的,名之为不动了。
 
  『大空经』的空(住)行,本于『杂阿含经』所说,被称叹为上座禅住的空住。入上座禅住的,在入城乞食时,道路上,见色等如有爱念染着的,应该为断而修精勤;如了知没有爱染,就这样的喜乐善法,精勤修习。名为「清净乞食」,也略说行、住、坐、卧(12)。与此相当的『中部』『乞食清净经』,所说要广得多。内容为:入城乞食往来,六根于色……法,应离欲贪等烦恼 [P53] (与『杂阿含经』大同)。然后说五妙欲断,五盖断,五取蕴遍知,修四念住……八支道、止观,证明解脱(13)。空住,当然是禅观;但要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中部』的『乞食清净经』,与『空大经』是非常接近的。
 
  『大空经』近于『乞食清净经』,然以四类作意为核心,重于日常生活的应用,内容更广。一、比丘如喜乐多众聚会,是不能得「出离乐,远离乐,寂静乐,等觉乐」的,也不能得阿罗汉的究竟解脱。这是策勉比丘们,「常乐独住远离处」,住于适合修行空住的地方。二、佛举自身的证得:「我不见有一色令我(生)欲乐」,所以一切色法的变异,不会引起忧苦懊恼。佛自住胜等觉,即度一切色想(『空大经』作「一切诸相」),空住成就。成就了空住,所以比丘们来会,心住远离寂静喜乐;为大众说法,也是绝对没有烦恼的。这是佛以自证作证明,表示空住者心境的喜乐自在。三、正说空住,依四禅而修内空作意,外空作意,内外空作意,不动作意,修习成就。四、住于空住的,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正知而不会引起贪忧恶不善法。如为众说法,不说非圣无义的种种世俗论,而说戒、定、慧等正论。寻思时,正知而不起三不善寻,起三善寻,都不起贪忧恶不善法。外对五欲境时,观无常而不起欲染;内观五取蕴时,观无常而断我慢。这是一向善的,无漏出世间的,不落恶魔之手的(究竟解脱)。五、师、弟子、梵行的烦苦。简单说:如住在阿兰若处,得四增上心,因人众往来,引起恶不善法而退转的, [P54] 就是烦苦。这表示了禅定是可退的,修出离行,应以修空住成就为要务。六、「尊师为弟子说法,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出于利他的慈悲心。弟子们应该「受持正法,不违师教」。
 
  进一步来论究空与空性。在旧译中,都是一律译为空的。自玄奘译出瑜伽系的论典,才严格的分别空与空性;以为空是遮遣妄执的,空性是空所显性,是离妄执而显的法性,所以是如实有的。初期佛典中,空与空性有什么分别呢?如「空诸欲」,「空世间」,「贪空、瞋空、痴空」,「空欲漏、空有漏、空无明漏」,「我我所空」,「无常、苦、空、无我」,在巴利文中,都是空──sun~n~a。如「空心解脱」,「空解脱」,「空三昧」,「空等至」,「空住」,「内空、外空、俱空」(以上三种空,在『无碍道论』中,也是空),『空小经』,『空大经』:凡是作为观名、定名或经名的,都是空性──sun~n~ata^。我以为,「空」不只是否定词,离妄执烦恼是空,也表示无累的清净、寂静。空性,是空的名词化。初期圣典中的空性,并无空所显性的意义;只有「出世空性」,是甚深的涅槃。
 
  『小空经』所说的「行真实空,不颠倒」,『空小经』作:「如实性,不颠倒,清净空类」 (14)。空类sun~n~ata^vakka,空是有浅深不同的(系列)。空在初期圣典中,是与离烦恼有关的。『小空经』所说,不起人想、村落想,而想阿兰若处;阿兰若处想成就,没有人想、村落的烦嚣,就名为空。进一步,不起人想、阿兰若想,而观想大地,想大地平坦,一望无涯,自有空 [P55] 旷无寄的境地,也就名为空。这种以一想而除其他的想,正如以一净念而除种种杂念一样。这样的以不空而去空的,是『小空经』的特色。『大乘入楞伽经』,称这种空为彼彼空itaretara- s/u^nyata^ ,评论为:「此彼彼空,(七种)空中最粗,汝应远离」(15)。以不空而说空,被评为最粗的,应该远离的。总之,大、小「空经」的集出,在四种心解脱中,不是无量,无所有,无相──三者可及的;在佛法中,「空」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了!
 
  
注【7-001】『杂阿含经』卷九(大正二‧五七中)。
注【7-002】『中阿含经』(一九0)『小空经』(大正一‧七三七上──下)。『中部』(一二一)『空小经』(南传一一下‧一一九──一二七)。
注【7-003】「漏尽、无漏、无为心解脱」,『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0五,引经作:「能速尽诸漏,证得无漏,无加行解脱」(大正二七‧五四三上)。
注【7-004】『瑜伽师地论』卷三六(大正三0‧四八八下──四八九上)。又卷九0(大正三0‧八一二下)。
注【7-005】 「疲劳」,『中部』(一二一)『空小经』作「患恼」daratha。『瑜伽师地论』卷九0,解说为:「粗重,不寂静住,及炽然等」(大正三0‧八一二下)。
注【7-006】『瑜伽师地论』卷九0(大正三0‧八一二下──八一三上)。
注【7-007】『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0四(大正二七‧五四一中)。 [P56]
注【7-008】『中阿含经』(一九一)『大空经』(大正一‧七三八上──七四0下)。『中部』(一二二)『空大经』(南传一一下‧一二七──一三九)
注【7-009】『中部』(一二二)『空大经』作:「心不勇跃,不欣喜,不定住,不解脱」(南传一一下‧一三0)。
注【7-010】『瑜伽师地论』卷九0(大正三0‧八一三上──中)。
注【7-011】参照『杂阿含经』卷一三,作:「眼见可爱,可乐,可念,可意,长养欲之色」(大正二‧八九中)。
注【8-012】同注(1)。
注【8-013】『中部』(一五一)『乞食清净经』(南传一一下‧四二六──四三二)。
注【8-014】『中阿含经』(一九0)『小空经』(大正一‧七三七上──下)。『中部』(一二一)『空小经』(南传一一下‧一二0以下)。
注【8-015】『大乘入楞伽经』卷二(大正一六‧五九九上)。
 
  
 
八 空为三三昧先导
  『杂阿含经』中,质多罗Citra长者,对当时类集为一组的四种心三昧citta-sama^dhi ,也名心解脱cetovimutti,一一的论究他的同异,而归结于「贪空、瞋空、痴空」的究竟一致。其中四无量appama^n!a,是遍缘十方世界众生的,被教界论定为粗浅的三昧,被忽视了 [P57] 。这样,解脱生死的要道,主要就是三三昧──空sun~n~ata^,无相animitta,无所有 a^kin~can~n~a了。空,无相,无所有,虽有究竟的共同意义,而在修习的方法上,到底是有所不同的。如上文的分别论究,可见这三者在佛教界分别传授修习的情形。众生生死流转的原因,一切众生是相同的,解脱生死的法门,当然也是一致的。那末传授修习中的三种三昧──空,无相,无所有,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
 
  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杂阿含经』(西元五世纪译),有经名为「圣法印知见清净」的,正是对上一问题提出了说明(1)。异译本,有西晋元康四年(西元二九四),竺法护 Dharmaraks!a在酒泉译出的『佛说圣法印经』(2)y是最早的译本,文字晦涩些、内容与『杂阿含经』相同。赵宋施护所译的『佛说法印经』(3),译出的时代极迟,内容有了很大的出入。依『杂阿含经』所说,全经可分为三段,内容为:
 
   「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若得空已,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斯有是处」。 「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复有正思惟三昧,观色相断,声、香、味、触、法相断,是名无相;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贪 [P58] 相断,瞋恚、痴相断,是名无所有;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
 
  一、能修得空三昧的,才能进而得无相、无所有三昧;如没有修得空三昧的,那无相、无所有是不能修得的。这样,在空,无相,无所有──三种三昧中,空三昧是有基础的先导的地位。这不是说空是更高深的,而是说:如没有空无我我所的正见,不可能有无相、无所有的正三昧;即使有类似的修验,也是不能究竟解脱的。
 
  二、不能离慢清净的三种三昧,是有漏的三昧。空三昧观五阴是无常磨灭法。『瑜伽论』解说为:「依观诸行无常性忍,由世间智,于无我性发生胜解」(4),心向于清净解脱。无相三昧观色、声等六境相断。「断」是什么意义?『大毗婆沙论』引「法印经说:若观色、声、香、味、触相而舍诸相,名无相定,彼观境界相而舍有情相」。『瑜伽论』说:「于眼所识色,乃至意所识法,等随观察,我我所相不现行故,说名为断」(5)。依论师的意见,是舍断有情相的。然依无相三昧的通义,境相不外乎色等六境;六境相断,就是「于一切相不作意」的无相三昧。无所有 [P59] 三昧观贪、瞋、痴相断,观察而不起现行,说名为断。这样的三三昧,都还没有离慢,知见也没有清净。慢ma^na,论师解说为「增上慢」,「粗我慢」,就是修行者自以为能修能证,觉得自己胜过别人的慢心。
 
  三、离慢知见清净的三昧,依经所说,是从因缘生灭而反观自心的。前段所说:观五阴无常、无我,观色等相断,观贪等相断,都是观所观法的空、无相、无所有。然解脱道的三昧,以无我我所为本。我我所是怎样生起的?从见、闻、觉、知而生识,世俗的识,是有漏、有取的,有识就不离我我所。所以离慢而知见清净的三昧,要反观自己的心识,从因缘生。从无常因缘所生的识,当然是无常的。观无常(的识)法,是有为(业烦恼所为的),行(思愿所造作的),缘所生(的)法。缘所生法是可灭的,终归于灭的,所以是离欲法,断知法。这样的观察,从根源上通达空无我性,才能离我慢而得清净知见──无漏智。这与『大空经』的先外空五欲,次观五取阴而内空我慢,有同样的意义。这是一切圣者修证的必由之道,成为佛法所以为佛法的特质,所以名为圣法印ariya-dhamma-mudda。
 
  
注【9-001】『杂阿含经』卷三(大正二‧二0上──中)。
注【9-002】『佛说圣法印经』(大正二‧五00上──中)。
注【9-003】『佛说法印经』(大正二‧五00中──下)。 [P60]
注【9-004】『瑜伽师地论』卷八七(大正三0‧七九二上)。
注【9-005】『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0四(大正二七‧五四一下)。『瑜伽师地论』卷八七(大正三0‧七九二上)。
 
九 三三昧‧三触‧三法印
  『杂阿含经』所说的空三昧s/u^^nyata^-sama^dhi,无所有三昧a^kin~canya-sama^dhi,无相三昧 animitta-s/u^nyata^集为一聚而被称为「圣法印」。后来,依此而演化出意义相关的三组:(一)、空三昧,无愿三昧apran!ihita-sama^dhi,无相三昧──三三昧,也名三解脱门tri^n!ivim!ks!a-mukh-a^ni 。(二)、不动触anin~jya-spars/a,无相触animitta-spars/a无所有触a^kin~canya-spars/a── 三触。(三)、诸行无常anitya-sarva-sam!ska^ra^h!,诸法无我nira^tman-sarva-dharma^h!,涅槃寂静santa-nirva^n!a──三法印。
 
  在空、无相、无所有──三三昧中,除去无所有,加入无愿,这样的三三昧组成一聚,是佛教界所一致的。然对比汉译与巴利藏所传,非常的不一致。如『中阿含经』的『大拘絺罗经』说:「空,无愿,无相,此三法异义异文」(1),这就是名称不同,意义也不同。与之相当的『中部』『有明大经』,没有这一段文。『相应部』「无为相应」,有空等三三昧(2),『杂阿含经』与之相当的(『大正藏』八九0经)却没有。『长部』的『等诵经』,『长阿含经』的『众集经 [P61] 』,在所说的三法中,有空等三三昧(3),而此经的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却没有。以上,是彼此的有无不定。次第方面,如『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大毗婆沙论』,『瑜伽论』,都是以空,无愿,无相为次第(4);而南传的『相应部』,『长部』,『增支部』,都以空、无相、无愿为次第(5)。这样的次第先后不定,彼此的有无不定,可以推定为:这虽是佛教界所共传的,而成立稍迟、受到了部派的影响。但到底为了什么,三三昧中,略去无所有而增入无愿呢?这可能,无所有已成为无所有处,与空相通的意义,渐渐的被忽略了。同时,佛法的要义,是如实知无常,苦,无我我所──空;厌,离欲,灭而得解脱。对于世间的有为诸行──苦,厌离而不愿后有,是修解脱道者应有的心境。这所以无愿取代无所有的地位吧!还有,空,无所有,无相──三三昧,究竟是重于空离一切烦恼的,有为法的正观。但在佛法开展中,对超越一切的涅槃,也增加了注意。如『中阿含经』(二一一)『大拘絺罗经』(大正一‧七九二中)说:
 
   「有二因二缘,住无想定。云何为二?一者,不念一切相;二者,念无想界。是谓二因二缘住无想定」。
 
  『中部』与此经相当的,是『有明大经』(6),无想定是无相心定的异译。所说的无相,有二方面:一是不作意一切相的无相,一是超越一切相的无相界──涅槃。修无相三昧的,要不作意一切相,又要作意于无相。如佛『化诜陀迦旃延经』,本来只是不依一切相──无一切相,而依 [P62] 此经演化所成的,无想以外,又要有想。有想的是:「此寂静,此殊妙,谓一切行寂止,一切依定弃,爱尽,离贪,灭尽,涅槃」;「有灭涅槃」(7)。这样,空是重于无常、无我的世间;无相是离相以外,更表示出世的涅槃;无愿是厌离世间,向于寂灭的涅槃:空,无愿,无相──三三昧,三解脱门,就这样的成立了。
 
  三触,也是与空,无所有(或无愿),无相有关的。『中部』的『有明小经』说:「从想受灭san~n~avedayita-nirodha起比丘,触三触tayo-phassa^:空触,无相触,无愿触」(8)。『中阿含经』与之相当的;这样说:「从灭尽定起时,触三触。云何为三?一者、不移动触;二者、无所有触;三者、无相触」(9)。『大毗婆沙论』与『瑜伽论』,也是这样说的(10)。三三昧与三触,当然意义不同,但名目相通,是显然可见的。试列表对比如下:
 
图片
    三三昧                  三触
 ┌─┴──┐            ┌─┴──┐
古说      新说      『中阿含』  『中部』
空        空          不动        空
无所有    无愿        无所有      无相
无相      无相        无相        无愿
 
 
 
  空,从观慧得名的;不动,不为苦乐等所动,是从定得名的。不动与无所有、无相为一聚, [P63] 使我们想到了『中部』的『善星经』,『不动利益经』──汉译名『净不动道经』(11)。这两部经所说不动a^n!an~ja;不动以后,是无所有处a^kin~can~n~a^yatana,非想非非想处 nevasan~n~a^na^san~n~a^yatana──汉译无想处(即无相心处)。这与不动、无所有、无相──三触的次第,是完全符合的。在『净不动道经』中,不动,无所有,无相,都是依慧而立定名的。净不动道的,如不能依慧得解脱,就生在「不动」。不动是在欲、色以上的。依『大空经』说:得四增上心(四禅),修内空、外空、内外空,不动,以「不移动」为目标(12)。所以,不动是依第四禅而向解脱的空三昧;不得解脱而生于不动,就是一般所说的第四禅。三触是与此有关的,论师有多种解说,其中,「有说:空是不动触,无愿是无所有触,无相是无相触」(13)。这是约观慧所作合理的解说。不动与第四禅有关,更引『中阿含经』(二一一)『大拘絺罗经』说(大正一‧七九二上──中)为证:
 
   「四因四缘生不移动定,云何为四?若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乃)至得第四禅成就游。……三因三缘生无所有定,云何为三?若比丘度一切色想,(乃)至得无所有处成就游。……二因二缘生无想定,云何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无想界」。
 
  从初禅到四禅的修习(四)因缘,得不(移)动定。从度一切色想(空无边处),到无所有的修习(三)因缘,得无所有处定。依二因缘得无想定──无相心定;不得解脱的,成非想非非 [P64] 想处定。如约定境说三触,那就是第四禅,无所有处定,及无想定。
 
  再说三法印。『杂阿含经』卷一0(大正二‧七一上、六六下)说:
 
   「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杂阿含经』虽集成三句,但没有称之为法印。集为一聚而名为三法印的,出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14)。上文所说,称为圣法印的空,无所有,无相──三三昧,重于道的实践,表示了出世圣慧的特相,是约观慧方面说的。能导向解脱涅槃的观慧,是正知见,如实的通达谛理,而与谛理相契合的。这样,从所观、所证方面说,足以表示佛法谛理的,也不妨名为法印了。佛说法,有知与行(也可说知是行的一分)。如实知「无常故苦,无常苦故无我我所」;或说:「无常,苦,空,无我」。即知而行的,如『杂阿含经』说:「正观(观,应作见)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于色(等)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离欲,解脱」(15)。在圣道的修行中,一再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16)。『大毗婆沙论』引经而解说:「依厌离染,依离染解脱,依解脱涅槃」(17)。从经论的一再宣说,可见知而后能行;修行的重要层次,主要为:厌离nibbida^, [P65] 离欲vira^ga,灭nirodha,解脱vimutti。无常,苦,无我(空),当然也可说是法印,但从知而行而证的佛法全体来说,无常等是偏于现实世间的正观,而没有说到理想──解脱涅槃的实现。这样,诸行无常与厌离,诸法无我与离欲染,涅槃寂静与灭尽、解脱,固然是相互对应的,而诸行无常与诸法无我,是现实的谛理,涅槃寂静是理想的证得。这样的三法印,表征着全部佛法的特色。
 
  空等三三昧,与无常等三法印的关系,如下:
 
图片
空        空        诸法无我
无所有    无愿      诸行无常
无相      无相      涅槃寂静
 
 
 
  从空,无所有,无相,着重于正观的三三昧,演化为空,无愿,无相的三三昧,只是着重于出世道的出发于厌离,终于不愿后有生死的相续而解脱。在圣道中,依无常(苦)而引发的厌离(无愿),是有重要意义的。施护异译的『佛说法印经』,对离慢知见清净部分,解说为:「识蕴既空,无所造作,是名无作(无愿的异译)解脱门。……如是名为圣法印,即是三解脱门」(18) 。三法印与三解脱门合一,虽是晚期所译,文义有了变化,但重视无常、无愿,不失原始佛教的本意。 [P66]
注【10-001】『中阿含经』(二一一)『大拘絺罗经』(大正一‧七九二上)。
注【10-002】『相应部』(四三)「无为相应」(南传一六上‧七九)。
注【10-003】『长部』(三三)『等诵经』(南传八‧二九八)。『长阿含经』(九)『众集经』(大正一‧五○中)。
注【10-004】『中阿含经』(二一一)『大拘絺罗经』(大正一‧七九二上)。『长阿含经』(九)『众集经』(大正一 ‧五0中)。『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0四(大正二七‧五三八上)。『瑜伽师地论』卷一二(大正三0‧三三七上──下)。
注【10-005】『长部』(三三)『等诵经』(南传八‧二九八)。『相应部』(四三)「无为相应」(南传一六上,七九)。『增支部』「三集」(南传一七‧四九五)。
注【10-006】『中部』(四三)『有明大经』(南传一0‧一九)。
注【10-007】『增支部』「十一集」(南传二二下‧二九一)。又「十集」(南传二二上‧二0九──二一0)。
注【10-008】『中部』(四四)『有明小经』(南传一0‧二七)。
注【10-009】『中阿含经』(二一一)『大拘絺罗经』(大正一‧七九二上)。然依『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三,是『法乐比丘尼经』,与『中部』说相合(大正二七‧七八一中)。
注【10-010】『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三(大正二七‧七八一中)。『瑜伽师地论』卷一二(大正三0‧三四一上)。
注【10-011】『中部』(一0五)『善星经』(南传一一上‧三三一──三三二)。『中部』(一0六)『不动利益经』 [P67] (南传一一上‧三四一──三四三)。『中阿含经』(七五)『净不动道经』(大正一‧五四二中──五四三上)。
注【10-012】『中阿含经』(一九一)『大空经』(大正一‧七三八中──七三九上)。
注【10-013】『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五三(大正二七‧七八一中)。
注【10-014】『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九(大正二三‧六七0下)。
注【10-015】『杂阿含经』卷一(大正二‧一上、二上、六上、六中)。
注【10-016】如『杂阿含经』卷二七(大正二‧一九五中──下)。
注【10-017】『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二八(大正二七‧一四五下)。
注【10-018】『佛说法印经』(大正二‧五00下)。
 
  
 
一0 胜解观与真实观
  四禅、八定、九次第定等一切定法,原本只是四禅catta^ri-jha^^^na^ni,其余是由观想而成立的。四禅在佛法中的重要性,上文已引经说明。从经文所说的四禅异名,也可以了解四禅的特胜,如『瑜伽师地论』卷一一 (大正三0‧三三一上)说:
 
   「是诸静虑名差别者,或名增上心,谓由心清净增上力正审虑故。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 [P68] 极乐故,所以者何?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舍乐、身心乐故。又得定者,于诸静虑,数数入出,领受现法安乐住故。……或复名为彼分涅槃,亦得说名差别涅槃。由诸烦恼一分断故,非决定故,名彼分涅槃;非究竟涅槃故,名差别涅槃」。
 
  比丘们依四禅得漏尽,解脱,是经中所常见的。如经说五安稳住pan~ca-pha^suriha^ra^,也就是四禅及漏尽(1)。上面说到,『善星经』与『不动利益经』 (汉译名『净不动道经』),都以不动a^n!an~ja,无所有a^kin~can~n~a,, 无相animitta为次第。第四禅名不动,在不动与无所有中间,为什么没有空无边处a^ka^sa^nan~ca^yatana、识无边处vin~n~a^n!an~ca^yatana呢?原来,不动,无所有,无相,是如实观的三昧,而空无边处与识无边处,是世俗假想观的三昧。这二类观想的分别,如『大毗婆沙论』说:「有三种作意,谓自相作意,共相作意,胜解作意。 ……胜解作意者,如不净观,持息念,(四)无量,(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等」 (2)。『瑜伽师地论』说:「胜解作意者,谓修静虑者,随其所欲,于诸事相增益作意。真实作意者,谓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诸法作意」(3)。依此可以知道:自相作意,svalaks!an!a-manasika^ra ,共相作意,sa^ma^nya-laks!an!a-manaska^ra,真如作意tathata^-manasika^ra,是一切法真实事理的作意;胜解作意adhimoks!a-manaska^ra是假想观,于事是有所增益的。如不净观asubha-bha^vana^,想青瘀或脓烂等,观自身及到处的尸身,青瘀或脓烂,这是与事 [P69] 实不符的。是夸张的想象所成的定境,所以说是「增益」。佛法中的八解脱as!t!au-vimoks!a^h! ,八胜处as!t!a^v-abhibhv-a^yatana^ni,十遍处das/a-kr!tsna$yatana^ni,都是胜解作意。彼此的相互关系,对列如下:
 
图片
          八胜处          |十遍处        | 八解脱
      ──────────|───────|───────
      内有色想观外色少\  |              |
      内有色想观外色多/─|───────|内有色想观外色
      内无色想观外色少\  |              |
      内无色想观外色多/─|───────|内无色想观外色
                          |地遍处        |
                          |水遍处        |
                          |火遍处        |
                          |风遍处        |
      内无色想观外色青──|青遍处\      |
      内无色想观外色黄──|黄遍处 |     |
      内无色想观外色赤──|赤遍处 |── |净解脱身作证
[P70]  
                        |     |
      内无色想观外色白──|白遍处/      |
                          |空遍处────|空无边处
                          |识遍处────|识无边处
                          |              |无所有处
                          |              |非想非非想处
                          |              |想受灭身作证
 
 
 
  解脱,遍处(不净念在内),胜处,这三类定法,相通而又有所不同;都出发于色的观想,在不同的宏传中,发展成三类不同的定法。古人将这三类,总集起来,解说为浅深的次第(4)。胜处的前四胜处,与解脱的前二解脱相当,是不净观。胜处的后四胜处,与第三解脱的「净解脱身作证」相当,是净观subha-bha^vana^;遍处的前八遍处,也是净观。青、黄、赤、白,是所造色;所造色依于能造的四大──地、水、火、风,所以有前四遍处。前三解脱,前八遍处,八胜处,都是依色界禅定,缘欲界色为境的,都是胜解的假想观。十遍处中,在地、水、火、风(及依四大而有的青、黄、赤、白)遍处以上,有(虚)空遍处a^ka^sa-kasin!a,识遍处 vin~n~a^n!akasin!a,这不是地、水、火、风、虚空、识──六界chadha^tuya吗?六界是说明众生自体所有的特质,构成众生自体的因素。四大是色法,血肉等身体;虚空是鼻孔、咽喉、毛孔等 [P71] 空隙,可见可触,是有局限性的;识是自身的心理作用。众生自体,只是这六界的综和;如没有识界,那就是外在的器世界了。古代的修行者,观色法的不净(对治贪欲),进而观色法的清净,就是前三解脱,前八遍处,八胜处。或超越色相,观虚空相,胜解为遍一切处,如不能依之发慧得解脱,生在虚空无边处。或进一步的观识相,假想为遍一切处(后代所说的「心包太虚」,「心遍十方」,都由此定境而来),不能解脱的,生在识无边处。无色界aru^pa-dha^tu的前二天(及定),依此修得的定境而来。
 
  四禅名为不动a^nen~ja,a^nejja,a^n!an~ja。『中阿含经』的『大空经』中,内空adhya^tma-s/u^nyata^ ,外空bahirdha^-s/u^nyata^,内外空adhya^tma-bahirdha^-s/u^nyata^,与不动并列。内空、外空、内外空,是从根、境、识的相关中,空于五欲;不动是观五阴无常、无我,内离我慢。不动修习成就,就是空住sun~n~ata^-viha^ra的成就。如着空而不得解脱,就称四禅为不动。『善星经』,『不动利益经』等说:不动,无所有,无相为次第,是谛理的如实观。如有着而不得解脱的,生在(四禅),无所有处,无想处──非想非非想处(更进而立灭受想定)。在四禅与无所有处间,本没有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的。由于十遍处的修得,依六界的次第进修,而在四禅与无所有处间,结合空无边处,识无边处,而成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更加灭受想定,成九次第等至(定)。总列如下: [P72]
 
图片
种种想|  四禅   | 十遍处         | 八胜处      | 八解脱           |九次第定
───────────────────────────────────────
欲    |         |                |             |                  |
      |         |                |             |                  |
      |         |             ┌─内有色想观┐ |                  |
      |         |             │ |外色少    │ |            ┌──|初禅
    ┌─初禅─┐|             │ |          ├-|内有色想观─┤    |
    │|       │|             │ |内有色想观┘ |外有解脱    │    |
    │|       │|             │ |外色多       |            │    |
    │|       ├───────┤ |内无色想观┐ |            │    |
    │|       │|             │ |外色少    │ |            │    |
    │| 二禅─┘|             │ |          ├-|内无色想观─┤    |
    │|         |             └─内无色想观┘ |外色解脱    └──|二禅
色─┤|         |                |外色多       |                  |
    │| 三禅───────────────────────────|三禅
    │|       ┌|地水火风遍处    |             |                  |
    └┐      │|                |内无色想观   |                  |
不动─┴四禅─┴|青黄赤白遍处    |青黄等(四)-|净解脱──────|四禅
      |                          |                                |
      |          空遍处          |───────空无边处解脱───|空无边处定
      |                          |                                |
      |          识遍处          |───────识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定
      |                                                           |
无所有|──────────────────── 无所有处解脱───|无所有处定
      |                                                           |
无相─|─────────────┬────── 非想非非想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定
      |                          │                               |
      |                          └────── 灭受想解脱────|灭受想定
 
 
[P73]
  佛法的解脱道,是依止四禅,发真实慧,离欲而得解脱的。真实慧依于如实观:「无常故苦,无常苦故无我」;「无我无我所」──空,是一贯的不二的正观。能离一切烦恼,离一切相,契入超越的寂灭。依于观慧的加行不同,名为空,名为无所有,名为无相。如止观相应而实慧成就,依观慧立名,名为空(性)心三昧sun~n~ata^-cetosama^dhi,无所有心三昧a^kin~can~n~a^ceto-sama^dhi ,无相心三昧animitta-cetosama^dhi。心三昧,或名心解脱cetovimutti。虽因加行不同而立此三名,而空于一切烦恼,是一致的。其实,加行也有共通处,如『空大经』说:「不作意一切相,内空成就住」(5)。『不动利益经』说:「空于我及我所,是第二无所有处道」 (6)。空与无相,无所有与空,不是明显的相通吗!所以能得解脱的真实慧,虽有不同名称,到底都不过是空慧的异名。
 
  胜解的假想观,是不能得究竟解脱的,但也有对治烦恼,断除(部分)烦恼,增强心力的作用,所以释尊应用某些方便来教导弟子。假想观中,主要是不净观,如青瘀想,脓烂想,骨想等。障碍出家弟子的猛利烦恼,是淫欲爱,为了对治贪淫,佛开示不净观法门。不净,与无常、苦、无我相联合,成为四念处carra^ro sati-pat!t!ha^na^。四念处中,观身不净是应该先修习的。假想不净观,引起了副作用,由于厌患情绪的深切,有些比丘自杀,或自愿为人所杀,这是经、律一致记载的(7)。改善不净观的修习,一方面,佛又开示入出息念法门;一方面,由不净观而转出 [P74] 净观。如八解脱的第三解脱,八胜处的后四胜处,十遍处的前八遍处,都是净观。不净观与净观,都是缘色法的,假想的胜解所成。
 
  与不净观、净观有关的,可以提到几则经文。一、『杂阿含经』卷一七(大正二‧一一六下)说:
 
   「世尊告诸比丘:有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非想非非想入处界,有灭界」。 「彼光界者,缘暗故可知。净界,缘不净故可知」(8)。
 
  经中立七种界dha^tu,在虚空无边处以前,有光界a^bha^-dha^tu、净界subha-dha^tu 。光界与净界,与第二禅名光天:第三禅名净天的次第相合。禅天的名称,是与此有关的。依修观成就来说,光是观心中的光明相现前,如胜解而能见白骨流光,就能由不净而转净观,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等、光与净,都依胜解观而成就。净观的内容,如地等清净,是清净的国土相;青等清净,通于器界或众生的净色相。胜解净相,在定中现见清净身、土,渐渐引发了理想中的清净土、清净身说。
 
  二、『中阿含经』(七三)『天经』(大正一‧五四0中──下)说:
 
   「我为智见极明净故,便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即得光明,便见形色;及与彼天共同集会,共相慰劳,有所论说,有所答对;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乐;亦知彼天如是长寿,如是久住,如是命尽;亦知彼天作 [P75] 如是如是业已,死此生彼;亦知彼天(属)彼彼天中;亦知彼天上,我曾生(其)中,未曾生(其)中也」。
 
  此经,巴利藏编入『增支部』「八集」(成立可能迟一些),下接胜处与解脱(9)。得殊胜知见,是修定四大目的之一。本经的精勤修行,共分八个层次。先胜解光明相,如光相成就,能于光明中现见色相,色相是(清净的)天色相。光明相现前,现见清净天色相,与解脱、胜处的净观成就相当。进一步,与诸天集会,互相问答。这样的定境,使我们想起了,『般舟三昧经』的阿弥陀佛Amita^bhabuddha现前,佛与修行者问答(不但见色相,还听见声音)。无着Asan%ga 修弥勒Maitreya法,上升兜率天Tus!ita,见弥勒菩萨,受『瑜伽师地论』。密宗的修习成就,本尊现前,也能有所开示。原则是一样的,只是修行者信仰对象不同而已(10)。依『般舟三昧经』说:所见的不是真实佛,是自己的定心所现(11)。『摄大乘论本』说:「诸瑜伽师于一物,种种胜解各不同,种种所见皆得成,故知所取唯有识」(12)。胜解的假想观,多釆多姿,在佛教的演进中,急剧的神教化,也助成了唯心思想的高扬。
 
  三、『中阿含经』的『有胜天经』,『中部』作『阿那律经』(13)。『有胜天经』说:「有三种天:光天,净光天,遍净光天」(14)。这三天,「因人心胜如(如是不如,胜如即优劣)故,修 [P76] 便有精麤;因修有精粗故,得(至天)人则有胜如」。不但有差别,每一天的天人,也有胜妙与不如的。所以有差别,是由于因中的修行,有精粗不同。以光天来说,因中「意解作光明想成就游(成就游,异译作具足住),心作光明想极盛」。然由于胜解的光明想,有大有小,所以「光天集在一处,虽身有异而光不异」。如各「各散去时,其身既异,光明亦异」。净光天的差别,是因中「意解净光天遍满成就游」,如不再修习,生在净光天中,就「不得极寂静,亦不得尽寿讫」,如「数修数习」,生天时就能「得极寂静,亦得尽寿」。遍净光天生在一处,也是有差别的,那是虽同样的「意解遍净光天遍满成就游」,如「不极止睡眠,不善息调(调,是掉举的旧译)悔」,那就「彼生(天)已,光不极净」,如「极止睡眠,善息调悔」,「彼生(天)已,光极明净」,『有胜天经』的三天,『阿那律经』作四天:少光天Paritta^bha-deva,无量光天 Appama^n!a^bha-deva,杂染光天San%kilit!t!ha^bha^-deva,清净光天Parisuddhabha^-deva 。少光天与无量光天,与『有胜天经』光天的二类相当。杂染光天与清净光天,与『有胜天经』中,清净光天的「光不极净」,「光极明净」二类相当。三天或四天,不外乎光与净,与七界的光界、净界相当。其实,清净(色相)是不能离光明的(15)。
 
  成就四禅而不得解脱的,感得四禅天的果报。四禅诸天的名字,也是渐次成立的。经中常见的「天、魔、梵」:魔ma^ra以下有种种天,如超出魔界,就名为梵天Brahma^,这是适 [P77] 合于印度教的。佛教中,欲界以魔天(他化自在天)为最高,如出魔界,也就是离欲界的禅天,所以初禅天就名为梵天。佛弟子修胜解观,依光明相而现起,所以缘色法而修胜解的,不外乎光明相与清净色相。修此而感报的,也就是光天与净天,作为二禅天、三禅天的名字。由于光明相等有优劣,所以又分每一禅天为三天(或二天)。但在初期圣典中,四禅天的名字,是梵天,或梵众天Brahmakayika;光音天A^bha^sva^ra;遍净天Subhakin!ha^;广果天Vehapphala 。第四禅只是广果天,这一名称,可能初期以此为最高处,定或依慧得解脱,第四禅是广大果吧!佛教假想观及如实观的发达,对于上二界诸天的安立,是有直接关系的。
 
  
注【11-001】『增支部』「五集」(南传一九‧一六五)。
注【11-002】『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一(大正二七‧五三上)。
注【11-003】『瑜伽师地论』卷一一(大正三0‧三三二下)。
注【11-004】『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八五(大正二七‧四四二中)。
注【11-005】『中部』(一二二)『空大经』(南传一一下‧一二九)。『中阿含经』(一九一)『大空经』作:「度一切色想,行于外空」(大正一‧七三八中)。
注【11-006】『中部』(一0六)『不动利益经』(南传一一上‧三四三)。『中阿含经』(七五)『净不动道经』(大正一‧五四二下)。 [P78]
注【11-007】『杂阿含经』卷二九(大正二‧二0七中──二0八上)。『相应部』(五四)「入出息相应」(南传一六下 ‧一九三──一九六)。各部广律四波罗夷的杀戒,都载有此一因缘。
注【11-008】『相应部』(一四)「界相应」(南传一三‧二二二──二二三)。
注【11-009】『增支部』「八集」(南传二一‧二四一──二四九)。
注【11-010】参阅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八四七──八四八)。
注【11-011】『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下──九0六上)。
注【11-012】『摄大乘论本」卷上(大正三一‧一三七中)。
注【11-013】『中阿含经』(七九)『有胜天经』(大正一‧五四九中──五五0下)。『中部』(一二七)『阿那律经 』(南传一一下‧一七九──一九0)。
注【11-014】三天说,又见『中阿含经』(七八)『梵天请佛经』(大正一‧五四八上)。
注【11-015】光明想的修习,应用极广,如睡时作光明想,或解说光明为「法光明」。 [P79]

{返回 印顺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空之探究 第二章 部派──空义之开展
下一篇:空之探究 自序 目次
 中道之内容及其意义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十章 四部阿含
 以佛法研究佛法 一、以佛法研究佛法
 华雨集第五册 三九、答苏建华居士
 以佛法研究佛法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十章 「秘密大乘佛法」
 如来藏之研究 第五章 如来藏说之初期圣典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 第二章 研究的资料与参考书
 华雨集第四册 一、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 八 解脱道与慈悲心行
 印度之佛教 第十七章 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绝对不敢轻视老年人(索达吉堪布)[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14.福 品[栏目:第二卷]
 自我成长 - 如何准备老年生活?[栏目:方外看红尘]
 勇敢地接受[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二、如何了解“四法”[栏目:谈锡永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