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试论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14

试论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东篱下

  佛教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的。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佛教教义所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高度发展,人类精神领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佛教此时正好充分发挥其心理辅导和治疗方面的功能,帮助人们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运用佛教理论化解现代人的心理疾病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人们在工作、学习、婚姻、家庭等各种生活的重压下,很容易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如果这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很容易引起当事人自杀或其他极端行为,危及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建康,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又会留给他们那些活着的亲人数倍的痛苦。而这些自杀的人都是或多或少地存有心理问题和认知上面的障碍。其实,世上再困难和无法忍受的事,只要你静下心来,勇敢面对,都会有解决的办法,并非只有自杀这一条绝路可走。一个人在遇到各种有关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关键是要学会为自己减压,善于找到合适的途径来解决问题并合理地排解心中的负面压力。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内向、压抑,遇到问题又不能得到及时合理地排解,就可能引起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恐怖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一方面会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伤痛,严重的还可导致自杀轻生的后果,另一方面也会给亲友和家人带来很多负面因素,造成伤害和打击。

  佛教认为人类的问题、烦恼,根本源头在于“心”,因此主张开发人们心中无量的宝藏,将恶心改为善心,教导众生如何用心、安心、找心。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无论是讲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等种种法门,都离开不了心。因为心主宰人的一切行为,一个内心清净的人,所行所言所思必定是清净的;若心杂染,所见所闻必然是污秽的。所以经上说:

  “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可以说世间上种种的痛苦烦恼,皆由心造,我们的心在五趣六道里流浪,多生多劫以来不听从指挥,贪求五花八门的外境,对名利、金钱、权势、爱情,汲汲营营追求、计较、分别。其实我们的心原本也与佛陀一般,能够包容一切;如太阳、月亮,可以照破黑暗;如田地,可以滋长善根,种植福德;如明镜,可以洞察万物,映现一切;如大海,蕴藏无限能源宝藏。

  此外,像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之后,灾区的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有的人对房屋有恐惧感,不敢住在里面:有的人虽然身在安全地带,但心中一直担心会突然发生地震,于是惶恐不安;有的人一直处于失去亲人的伤痛中无法自拔:还有的人整天恶梦不断,精神恍惚,直接影响到了正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对灾区人民进行心理干预,缓解他们对地震的恐惧,减轻他们对失去亲人的伤痛,就显得至关重要。有鉴于此,许多佛教界人士积极参与到国家组织的心理疏导的工作中,奔赴灾区,对灾区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对于灾难的恐惧心理,并且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加他们抵御灾害和困难的能力。

  事实上许多的疾病都是导因于心理作用,如肠胃病,百分之八十以上和情绪脱离不了关系,如果我们能够常常保持心平气和,许多的疾病自然能够不药而愈。

  心理上有了毛病,要用什么心药来医治呢?佛陀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为了对治我们八万四千种顽强的心病,譬如贪病若不持戒律以去除,心必定随着贪欲四处纷飞奔逐;瞋病若不修禅定以根治,心则生活在焚烈的火焰之中,很难做到“如如不动”的境界;痴病也唯有智慧才能治疗,因为智慧能够照破痴暗的无明,让我们的心恢复光风霁月的本来面目。

  在民间,佛教早就在在心理疏导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为在广大民众的心中,诸佛菩萨是能够救苦救难的“神仙”,无所不能。在他们遇到烦恼或者问题的时候,常常会渴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而菩萨此时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使他们能够暂时缓解一些精神压力和烦恼情绪。当一个人能够静下心来面对他所遇到的问题时,智慧也往往于此时显现出来,也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成为民众对佛教尊崇的一种广泛形式。也正基于这个因素,由佛教界人士对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进行心理疏导,删)更容易接受。佛陀以简便的法门告诉大众:佛法就是心法。在佛教的教理教义中,还有很多方面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佛教常说“心生则种种法生”、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在佛教唯识学中,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更多。佛教认为,我们所有的种种烦恼痛苦,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作引起的,所以,根除众生的苦恼,唯有从心入手。

  通过学习佛法,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心是怎样运作的,我们的快乐和痛苦是怎样地被我们制造出来的,当我们能够了解和体会我们的心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我们就不太容易被我们的心“欺骗”了,我们就可能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做个自在快乐的人了。

  二、运用佛教知识改善人际关系

  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代人常常因工作、学习和生活而聚集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师友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各种关系的存在。况且人在社会活动中,存在着与人亲近的内在驱力,包括和需要别人关心、需要友谊、需要别人的接受、需要别人的支持与合作等。人与他人的关系涉及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由此也可见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但现在由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学习、工作方面的竞争力也日益加重,人们普遍地感觉到越来越难处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已经不像古人那样单纯质朴。现实之中,我们在处理各自的情感和利益方面往往会和他人产生各种矛盾和问题。有时候当你对别人真诚相待时,别人却对你虚情假意,使你感觉到付出的真情得不到回报;有时候,你与领导交涉工作意见时,由于分歧可能引起争执。而在你与同事之间,也常会由于工作方面产生矛盾,若没有良好的勾通还可能导致彼此关系的僵化,最终不欢而散。在家庭生活中,因为家庭成员每天都要生活在一起,一旦有了思想分歧,如父母与子女,婆婆与儿媳之间,闹起了意见,还将导致家庭不和睦或者夫妻之间的反目。

  佛陀指示人际的关系,亲到母子夫妻、亲戚朋友,乃至怨家对头,都是由宿生之缘缔结而来的!没有缘就不会在一起:过去没有缘的人,即使相逢了,彼此间也不起反应的。人际关系就是四种缘会:在感情方面,不是报恩,就是报怨:在财物方面,不是讨债,就是还债(您欠他或是他欠您)。一切都不外乎这四种缘。

  在佛法中,改善人际关系的主要方法有六度、四摄,四悉地,上供,下施等方法。六度重菩萨内在德能的建设;四摄重在善巧摄受众生,处理与众生的关系:四悉地中,息灾和降伏为谴除事业中的种种违缘,增益和怀爱为帮助菩萨摄受众生,获得众生的敬爱;上供是通过供养三宝得到三宝的加持,增加自己的福报;下施是行四种布施,使众生欢喜,愿意随菩萨修学。

  佛教可以净化人心,面对诸种纷繁的人际关系,可以在现代社会中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而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为佛教的教理教义都是引导人心向善的,而善念和善行则是调和人际关际的润滑剂。可以说佛教的五戒十善,也是培养一个人具有慈悲心和善良品行的基本保证。

  一个拥有慈悲之心的佛教弟子,必然会善待他人,关爱众生,看待别人如同自己的亲人。 《梵网经》中说: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此受生。”

  《无量寿佛经》中亦说: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毋相憎嫉;有无相通,毋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也说: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就以最基本的亲子关系来说,佛教认为子女对待父母要孝顺、奉养,父母对子女要爱护、教导。

  《善生经》中讲子女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一、奉能使无乏,二、有所为先白父母,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不断父母所为正业。父母亦当以五事养育其子女,:一、制子不听为恶,二、指授示其善处,三、慈爱入骨彻髓,四、为子求善婚娶,五、随时供给所需。不过这里要注意,子女对父母的顺从不是没有原则的,它不能离开一个“正”字。若父母不正,子女当劝令归正。

  《大宝积经·三律仪会》中讲: “父母不信,令其住信;父母毁戒,劝令住戒;父母悭贪,劝令住舍。”佛教还认为,劝导父母入正道,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最大孝顺和报答。

  同样,在处理夫妻关系方面、佛教提倡夫妻之间当相敬如宾,相处如友,互相承事,互相关怀,互相爱护。夫妻当互视为同舟共济的恩人,不可当作彼此行乐的欲具或仇人。妻待夫如父如兄如友,夫待妻如母如妹如女。另外在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方面,佛教指出世间朋友有多种多样,有贤友、诤友、亲友、仁友、德友、挚友、善友、慈友、悲友,此数者为良友;另有邪友、佞友、贪友、假友、怨友、害友,此数者为恶友。良友是指“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语,不相发露,遭苦不舍,贫贱不轻”。人若远离良友,则恶友增多。

  以上这些都可看作是佛陀在教导我们如何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这些既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正道,亦是我们摄受众生的方便法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若能依法而行,必能自如地摄受父母,而有一个深厚的亲子关系;必能自如地摄受妻子和丈夫,而有一个温馨的夫妻关系;必能自如地摄受友人、同道,而有一个良好的朋友关系;必能自如地摄受与自己交往的每一个人,而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要用佛法感化世人,用佛法庄严众生,庄严国土,就不困难了。

  三、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佛教是不同于一般宗教的,它强调智慧的重要性。有智慧的信仰,就是智信,而非迷信。人的生死问题,必须在智慧的观照下,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对人生有了正确的认识,然后,依此人生观,去做人处世,便可以减少错误,并由此而消除因错误所带来的困难。佛教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是叫我们破除迷信,排除一切假象,明悟自心,用实际的、圆满的、无碍的方法,和平等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和人。佛教的慈悲平等理念可以作为构成这种人生观的重要因素和来源。

  “慈悲”一词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体现佛教对众生的关怀的。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说: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佛教视“苦”为一切世间法的根本相状,求道修行也就是要脱离无边的苦海。所以,在拔苦与乐的慈悲精神中,又以拔苦为最根本。

  佛教认为,人们只有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无我利生、化他无倦的人生,诸行无常、时空无尽的宇宙观,断除烦恼、完成人格的价值观,与慈悲济世、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菩萨正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弘扬,在现实生活中认真实践,才能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富强、世界和平。但是一般的人都有严重的我法执着和深重的烦恼,而烦恼中又以贪欲为上首。人在贪欲的驱使之下,就会想尽办法去追求自己渴望得到的东西,诸如名利、地位、金钱、美女等等。而人的贪心是无止境的。当一个人得到了近处的东西,还会希望拥有远处的东西,甚或是要把别人的也据为已有。一旦得不到所希望拥有的东西时,又会加重自己的瞋心,有时还会不择手段地谋取。有了贪心和瞋心,人也会同时具有了三毒中的痴心,于是可能导致家庭矛盾、社会动乱、民族分裂和战争等的发生。因此《杂阿含经》说:“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胜败二俱舍,卧觉寂静乐。”

  为了对治众生不断膨胀的欲望,佛陀和历代祖师都劝诫弟子要少欲知足,淡泊名利。因为佛教认为世事无常,即使你现在拥有万贯家财,拥有娇妻爱子,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或天灾人祸等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这一切都将会离你而去。且不说身外之物是苦空无常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也不会永恒存在。一个人在生前无论多么富足,也不论如何风光,一旦身死命终,终究还是要两手空空而去,这是千古不变的事实。

  面对一些人不断膨胀的贪心,日渐沦丧的道德风尚,佛教界人士应当发挥佛教对人生的指导作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正知、正见、正信的人生观。让那些利欲蒙心的人,认识到贪瞋痴所带来的祸患恶果,从而减少乃至消除自己的贪欲之心,最终达到少欲知足。其次,还要教会人们正确看待人生中的成败得失,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会有心想事成的欢乐时刻,但也会有遭遇天灾人祸等各种不幸的时刻。没有哪个人会永远幸运,也没有哪个人永远地不幸。成败相伴,祸福相依,这是大自然永恒的定律。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一个人在得意之时应淡然一点,不要得意忘形,或者到处去炫耀。要知道,世事无常,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都处在志得意满的境况,须想到还有平淡的时候,那样才能使自己不至于喜极而失态或者骄傲自满。当然,在失意的时候,在灰心沮丧的时候也要怀有一个坦然的心境。要相信暴风雨过后的晴空会更加明丽。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对于诸种人生失意之事,我们应当接受现实,勇敢承当。要知道抱怨和忿忿不平是毫无用处的。

  正确的人生观其实也包含着弥勒佛的精神。弥勒佛在佛教里代表着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未来,我们从佛像那象征着福气的大耳朵、满面的笑容和大大的肚子中可看到全部的生活智慧:因他表现出了一种现代人应当具有的达观而宽厚的生活态度。每当我们礼拜弥勒佛的时候,都会从他那里感受到一种平直的心境和开怀的情感。而这种人生观还体现在佛教的修行上,所谓“修行”不是专指宗教的行为,也不只是外表的形式,而是内心道德的养成,人格的升华。例如:人与人往来互相尊重;心存恭敬、包容;做人有人格、品德、威仪;肯与人结缘;心思端正,正知正见……这些都是修行。甚至在人际的相处上,以人我无问的雅量,包容异己的存在;用怨亲平等的智慧,包容冤仇的伤害;用凡圣一如的认知,包容无心的错误。以包容的心胸广利众生,这也是修行。

  总的来说,面对人们普遍存在的贪心高涨,心态失衡的现实,佛教界人士应当利用其教义中有利于改善一般人人生态度的内容,从思想上来教育感化他们,让他们保持少欲知足的心态,在遭遇人生的成败之境时,应当做到“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此外,还应善用弥勒菩萨的宽容慈悲思想来培养现代人的宽容心态,塑造一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也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佛教应当肩负起心灵教化的神圣职责,在化解心理问题,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方面充当良师益友,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要发挥其劝世导俗,恒顺众生的积极的作用。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古寺千年伴诗韵(张君年)
下一篇:几位现代文学巨匠的佛教因缘(索吉达堪布)
 度你自己心里的众生(宣化上人)
 印度早期佛塔信仰形成与流变(湛如)
 不执著真好(侯秋东)
 拥有全面的人生
 念佛不碍参禅(莲池大师)
 从《西游记》说菩提心(陈明)
 建设人间佛教(星云)
 哲学家和佛陀
 游化人间的行吟者——读寒山诗(李桂红)
 随顺世缘修禅净(明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导以礼乐,无为而治[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修行之苦[栏目:灵山居士]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同分妄见•别业妄见 第四[栏目:慧律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