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二章 三妙行--身、口、意柔软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84

第廿二章 三妙行--身、口、意柔软       
  
  所谓「三妙行」就是身、口、意,最重要是身、口、意柔软。「行者,谓三行--身行、口行、意行」「出息、入息名为身行」「出入息」是属于「身念住」方面,身体方面的「有觉、有观名为口行」有觉、有观,这里的觉、观,就是有寻、有伺的意思,这是属于口行。事实上,在讲话之前,我们在头脑里面,都已经有那些言语了,所谓的觉、观,它是比较微细的,虽然外面的声音还没有讲出来,但是事实上你的头脑里面、内心里面是已经有在讲话了。所以,这里有讲口行、有觉有观,是讲说内心、头脑里面的言语嘀嘀咕咕那些。

  「想、思名为意行」所谓「想、思」,又是更微细的念头、起心动念。更微细的念头、叫「想、思」,它是属于「意行」。「何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出息、入息是身法,依于身、属于身、依身转,是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如果你的身体很浮躁,你的身体很粗鲁,或是说你现在刚运动、跑完五千公尺下来,出入息一定会很急促、很快,所以出入息是随着我们身体而转、而变的。「有觉、有观故则口语,是故有觉、有观是口行」有觉、有观,就是内心里面、脑中的言语、嘀嘀咕咕那些。「想、思是意行,依于心、属于心、依心转,是故想、思是意行」。

  一般讲说修行,不是说越修越行,很多的修行都是越修越厉害,越修我越行、越厉害,因为我有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人,要来比较、要来比剑的。如果修行不是让你回来反观,照见到身、口、意是不是柔软,不能够在历缘对境里面,看到自己有没有贪瞋痴,这样的修行有需要重新检讨。但是他怎幺讲呢?「啊!那是不重要的,那是方便法而已啦!我们讲最高境界那些,不需要这样啦!」我就跟他讲「看你个人怎幺样认为嘛!你如果认为这样好,那你就继续嘛!」我是觉得说修行是要一步一脚印、脚踏实地,事实上真正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因为我们平常都很冲动,所谓的修行就是要修哪些行呢?因为我们平常这个心,都是一直在冲动,我们本来的身、口、意都一直在冲动,修行就是要修我们的身行、口行、意行,我们平常的身、口、意都一直在冲动,抓、绷紧都是,今天修行就是要回来看到我们的冲动,然后让我们的冲动能够缓和下来,让我们的行为跟讲话都能够缓和下来,我们的身、心会展现出一种安详、柔和。

  记得!修行就是修这些身行、口行、意行,让我们这些身、口、意,能够缓和、安详、柔和,身行、口行、意行这三种,它的粗细跟关联度是怎幺样呢?身行、口行、意行,哪一种在先?意行,再来是口行。实际上,这三者的展现,是身行在先,然后再来口行,再来才是身行,现在我们微细的念头、起心动念,已经是明显的念头,内心里面的语言嘀咕、抱怨,已经是付诸实际行动。举个实际的例子,现在假设朋友侮辱你、骂你、责备你,这时候你内心里面起了一些不愉快的念头,已经开始起一些不可意境的念头出来,所以你已经开始在酝酿了,然后再慢慢嘴巴里面就开始准备,内心里面就开始嘀嘀咕咕,再来你就会用嘴巴骂,如果这还不行、还不能解决,就会用手打。如果以犯罪来讲,这三种的严重性,到这里都已经算满严重了,为什幺你会到这幺严重的情况?因为在前面这里不能解决。

  修行事实上是在这里、从这里就消化了,但是一般没办法,然后内心里面接触到境之后,马上就冲到口行、意行,开始用骂的、用争吵的,争吵之后不能解决,就开始动作、打架。所以,事实上是这样,意行、口行、身行,我们修行就是第一个要先能够看到身体的动作是不是粗糙?因为这算是很粗的,这是细的,这是更微细的,你粗糙的冲动、我慢,能不能看到?这里你要能够看到,才能够看到细的这些我慢冲动;这些你能看到,才能够看到更微细的念头、起心动念。内心里面微细的波浪起伏,你就能够看到。禅修就是要让大家有机会能够宁静下来去看到,尤其是要从「意行」里面就要能够看到,因为这算是满微细的,透过几天的禅修,大家能够进入到更微细的心灵质量,然后去看到我们微细的「心行」,当他展现出来这些,你就更清楚地可以看得到。

  【法义分享】「修行」就是修身行、口行、意行。「身行」是指我们身体的动作,包括出入息;「口行」是指言谈、说话,「意行」是思想、念头。凡夫的身、口、意都是不断的冲动,很难停得下来。或是在禅修的时候能缓慢下来,但是一出禅修区,又是不断的冲动,或是有些世间法的修行是越修越厉害,修行是越修越行,都是背道而驰。你能不能在历缘对境之中,把讲话的速度慢下来?我们实际都可以去检验,也可以实际去应用,在修行方面也很实用,希望大家能够好好落实在平常历缘对境展现。

  能否在历缘对境中,把讲话的冲动速度慢下来吗?能听到自己讲话的音调高低与声浪起伏吗?能觉察到想讲话的冲动与冲动背后的我是、我能、我慢吗?有看到手脚、身体动作的急躁与轻浮吗?能缓和下来吗?有看到思想、意念的冲动吗?当我是、我能的慢心、贪心、瞋心升起之际,能觉察到吗?能停得下来吗?这几个问题都是很重要的。

  修行,如果没有好好把这些实际去检验、实际的应用,跟「出世间法」的解脱道,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在历缘对境,能够随时回来看到我们平常走路的时候,都是走得很快、走得很快,一直急着要去办什幺,急着要去做什幺,就是那种赶集的心。现在能不能把脚步缓和一下、慢一点?再来,我们平常讲话的时候也是一样,都是急着要表现,然后急着哩啪啦的一直讲,冲动相续都很快,这也是很重要、随时都可以去修正的,能不能把讲话的冲动频率减缓一点?能不能在你跟人家讲话的当下,清楚听到自己讲话的声音,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真正修行的功力,这是修行功夫的展现,因为这就是明觉度,不是说在那里禅坐、看佛性,看到什幺、看到什幺性,那不是重点。

  重点就是要能够去明觉到身行、口行、意行,然后让它缓和下来,过去都已经过去,没关系!从现在归零,从现在开始,你在历缘对境中,跟家人讲话、跟朋友讲话,跟上司、跟部属讲话,一样每一个当下,都能够清楚听到你讲话的内容、声调,讲话有冲动,也知道现在讲话在冲动。讲话声调的高低,要能够听得到,再来就是要更微细去看到,我在讲话的当下有没有我慢?背后有没有我慢的心态?这一点要去看到。因为我们常常在讲话的当下,背后有我慢不容易觉察;再来背后有不如实也没有看到,或是我们在讲话里面,有扭曲、有染污,有贪、瞋加在里面,有加油添醋……,如果没有相当的一种明觉度,我们都不知道、也不以为然,甚至也会为自己的染污,加上一些合理化的解释,这方面都是修行的功夫,都是要我们如实回来面对自己,所谓「至人只是常」,能够返璞归真。

  平常就要去看到我们讲话背后有没有扭曲?有没有染污?因为有这一层的功力,才有可能到达「至人」,才有可能返璞归真、成为真人,修行都是要成为一位真人。当机缘不成熟,可以保持「圣默然」、保持沉默,但是我们不要自欺欺人,不要去扭曲、染污,不要去加油添醋,或是背后有私人不良的动机、企图,然后又不承认、不以为然,这样就会失去真朴、失去纯真,就不可能真正做到真人。

  打坐、禅修、四念处,以及种种修行法门,除了静下心来去深观法义外,目的是要用在日常生活、历缘对境中来现观种种冲动与我慢,检验是否真的「知行合一」。我们在历缘对境的时候,去看到身行、口行、意行的冲动,就是当下见法,保持你的明觉心在当下,当下你有看到,保持明觉心在当下,才能够看到身行、口行、意行的冲动,有没有贪瞋痴,才能够看得到。修行就是在历缘对境每天都可以去看到,如果有这些,我们就调整、修正,就是真正的修行。所以,若是真的在修行(不是光用嘴巴讲),行者的身、口、意冲动,一定会透过现观而缓和下来,不是刻意的很慢很慢,而是明觉正知、柔和安详,没有冲动急躁。当身、口、意渐渐柔软下来,「我慢」也会因为透过现观、反观,净化而渐渐淡薄。这方面很多都是我们修行上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修行不是在展现我越来越厉害,能够实际应用出来,真正步上解脱道的「三妙行」就会出来。

  所以,「三妙行」是怎幺样呢?为什幺称做「妙」?为什幺叫做「三妙行」,向初果、证初果,就要慢慢展现出「三妙行」,而「无为」是阿罗汉。我们本来的身、口、意,都是一直冲动,现在透过修行、透过现观,我们的身、口、意,展现出一种柔和,展现出一种安详,然后你的身、口、意,就是形成一种美妙,但不是一般世间美丑的美,而是说他身、口、意的冲动,原来从粗糙身、口、意冲动的那种行,转变成一种柔和,所谓「美妙」是柔和、安详的意思,因为透过现观,身、口、意就会展现出柔和安详,跟一般人就会有所不一样的地方,遇到什幺样的境界,也比较会老神在在这样。

  一个真正走在解脱道上的人,他的身、口、意有现观之后,一定会自然的缓和柔软下来,展现出一种祥和、一种柔和、一种安详,就会自然展现出一种自然朴实纯朴之风,于是会把这一股气氛,给有缘人看到这一种安详,在经典里面一样有提到,有些人看到佛陀的弟子,展现出安详柔和的身行、口行、意行,然后就问说「你的老师是谁?你怎幺能够展现出这样一种安详的气氛?」有听过这样的故事?都是因为透过有修有证,然后身、口、意自然展现出安详,如果你的修行没有体会到法,刻意的身、口、意的缓慢,会形成一种僵化,形成一种造作,那一种妙、那一种柔和,就没办法展现出来。所以,一个人有没有见法,一看就很清楚了。你的内心安不安?一看就知道啊!你的内心有见法,内心的安,一样柔和、安详,包括「意行」的安都是啊!

  (第二节)最主要就是讲一个人用种种武力来防卫自己,都没有用啊!最重要你要自我防卫,就是实修「四念住」,还有把「三妙行」做好,这样才能够真正的防卫自己,能够累积各种的善缘、减少各种恶缘,这样对你的修行会有很大的益助。

  (第三节)是有关于修行的次第,「具善人已,便具亲近善知识」然后下面就可以以此类推,就像骨牌效应这样,当你有具备前面的正知正见,后面的这些就会陆续的跟着出来。「便具护诸根」当你有正确的闻思之后,就会来到「守护六根」,守护六根「便具三妙行」,所谓「守护六根」就是你在历缘对境的时候,六根的冲动已经有认真在看,自然身、口、意的展现就会柔和。「三妙行已,便具四念处」在历缘对境的时候,你都有在检验、在应用,实际在深入四念处、禅修的时候,就更能够深入,更能够体证、见法、证果。所以,「四念处」要修得成功,平常闻思、实修,都是要在平常历缘对境的时候,已经要开始在应用了,不是说等到禅修的时候,才是真正修行,不是这样。在平常就慢慢已经在应用、在加温。「具四念处已,便具七觉支;具七觉支已,便具明、解脱」就是修行的一个过程。

  六根与身、口、意「三妙行」,两者有什幺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平常是透过「六根」向「外六境」,就是「六尘」攀缘、接触的,所谓「守护六根」,因为我们「六根」是向外接触之后,在接触的当下,你就要能够守护。身、口、意「三妙行」,是你有这些功夫之后,再来是向外展现。所谓「六根」向外接触,事实上反过来是「六尘」跟我们的「六根」接触,其实是境界到我们的心,境界流入我们的心。在境界流入我们心的当下,就要能够去看到我们「六根」有没有守护。所以,「六根」与「六尘」接触的当下,事实上是各种境界流入到我们心来,身、、口、意的行呢?是当有这些境界流入、进来之后,你下一步就会采取行动,因此这是一种实际行为的展现。前面有先「六根」的接触,后面才会有身、口、意的行为展现,这是实际上要做出来的。就像前面要开始搜集信息,再经过一些判读、解读,后面这里就会展现行为出来。所以,修行就是前面接触的当下,你就要能够去看到,再来当你能够看到时,身、口、意就能够展现「三妙行」,他就会柔软。

  (第四节)讲述关于修行的次第,如果一个人没有惭愧心,他就会不恭敬,「不恭敬故习恶知识」所以常会「求人短」,「求人短故不信」,比如前面这一位从别人那里听到,当然也有看到这本书,然后打电话过来讲一些问题,就开始要比较、要较量,当我稍微跟他回答一些问题,他就说:不是这样!不是这样!」,我就跟他讲:「如果你真正要了解,必须多看佛教历史方面」他认为:「佛教历史不重要,是小学生在读的,那是祖师禅」我跟他讲:「不是这样啦!」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已经有相当证量的开悟者,于是我跟他讲:「如果你要跟我互动、希望听到真话,我希望你能够学习着归零,否则还是存着原来的观念、知见,我们没办法沟通、没办法互动,这样因缘不成熟。因为我跟你讲什幺,你就是还是存着原来的观念在下论断……」就会有「常求人短」的心态,因为凭着很多过去的知见,认为他修行境界很高,他已经开悟、已经怎幺样了……。因为他讲的那些、我没有肯定他,反而跟他讲:「如果你要这样认为,只会耽误你自己迈向解脱之路,如果你愿意的话,就是要学习着归零。如果学佛一开始,惭愧心、柔软心没有出来,却要在那里较量,这样要重新检讨」。

  所以,「无惭、无愧」就不会有恭敬心,就会去「常求人短」,因为你的心是想要透过修行越修越厉害,然后到处去跟人家展现自己的修行很高、很厉害,这样都是不正确的。如果一个人能够有惭愧心、「不放逸」,就会「恭敬顺语」,真正要解脱就会遇到善知识,走在正确的解脱道上,就会回来内观,身心渐渐地柔软,于是不会去「求人短」,不会跟人较量高低。记得!我们修行不是在跟别人比高比低,是在跟自己比;修行不是去跟别人比,也不是要你去跟某某大师、某某偶像比较,修行就是如实闻法之后,回来反观自己,一方面能否看到每一次的闻、思、修,让自己有不断的脱胎换骨,看到「昨非而今是」。如果听闻一段期间,还没有看到过去的知见不正确,没有脱胎换骨的感觉,表示很多还停留在过去的知见里面。

  事实上,修行是随时回来反观照见,让我们的知见从原来的框框里面,不断的跳脱、不断的升华,让我们的知见、让我们的视野,超脱过去的框框,来到跟解脱者、佛陀他们相同的视野、相同的世界、相同的胸襟。所以,修行不是去跟别人比较,而是跟自己比较,看自己有没有不断的成长、脱胎换骨?所以「不求人短」,因为你会向内反观看自己,「不求人短故生信」,为什幺「不求人短」就会「生信」呢?因为你的心宁静下来、有活在当下,然后认真去闻、思、修,因此就能够体悟到法。

  【法义分享】整个解脱道次第都是环环相扣,都有前因后果。只要能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依法次法向而行,要见法、断结、证果、解脱,那是不待时节,随时都有可能。最大的问题是:「我慢」梗阻作祟,要归○而虚心学习,谈何容易。

  (第五节)这一节是叙述佛陀跟萦发目楗连的一个对答,萦发目楗连不是大目楗连,这是另外一个人。「佛告目楗连:『汝为何等福力故,从彼众多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遮罗迦出家所听其说法?』」萦发目楗连常常到处去听一些讲经说法,佛陀就问他说:「为什幺你到处去听那些呢?」他也很老实回答:「我试听其竞胜论义福利,听其相违反论议福利故」我就是很喜欢去听他们那些比高、比大、比小,又去看谁能够比出他最高的,就觉得这个人就是最厉害的,所以我就想去听闻这方面,也许就跟他学习,就像看武林哪一位高手最厉害,我就想跟他学啊!「听其相违反论议福利故」那些最会骂的,讲的最大声的,我觉得那些最精采啊!我最喜欢听这些啊!这好像在政治参选、选举的时候,很多是骂得越大声的,骂得越厉害的,掌声越多、群众会越多、造势越成功,所以这就是一般众生都是喜欢看热闹,要越有冲突、越有戏可看,才觉得这样越有意思,众生就是喜欢看很有「内容」的一些戏。所谓的「内容」,不是真正好的内容。

  「长夜久远,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遮罗迦出家竞胜论议,相违反论议福利,迭相破坏」佛陀就告诉他说:我看太多了!众生长夜以来的习气就是这样,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各方面的各宗各派、各种修行团体,以及一些宗派,不同的宗派、不同的宗教,大家彼此都是在那里「竞胜论议」,都在比高比低、比大比小,要比出一个己大人小、己高人低、己优人劣,对于别人优点都看不到,然后都是一直在挑别人的毛病、找别人的问题,所以「相违反论议福利」总是针对着别人、冲着别人,一直在那里挑毛病,「迭相破坏」。这是世间的实相--「迭相破坏」,所谓「文人相轻」。

  修行人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建立起正知正见,你是抓住一个山头、抓住一个宗派,当你贴上这样一个大的标签之后,排他性就会出来,因此「文人相轻」方面,修行人也是一样。当你认定一个团体、一个标签,框框、架构出来之后,就会排除异己。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跟大家讲:修行要走在解脱道上,就是要打开无量的胸襟,你要超越任何宗教、宗派,这样才能够看到真理、看到实相,解脱自在。

  「萦发目楗连白佛言:『云何六入处律仪,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怎样才能够收摄六根?然后「三妙行」做得好呢?佛陀就告诉他:「若眼见适意、可爱念」就是欢喜的境界,很合自己意思的境界。遇到这种境界,「能长养欲乐」就会让你起贪、增长你的贪,「令人缘着之色,彼比丘见已,不喜、不赞叹、不缘、不着、不住」当遇到这种境界的时候,一般众生会起贪,但是对一个有修行的人,能够了悟实相的人,他不会去起贪。「若眼见不适意」不可意境、逆境、不喜欢的境界,一般人就会起瞋,但是对一个有正确闻、思、修的人,有了悟实相真理的人,他不会起瞋。

  「比丘见已,不畏、不恶、不嫌、不恚」不会成为境界的奴隶,「内心安住不动,善修解脱,心不懈怠」因为有在「守护六根」,「三妙行」就会展现出来,平常都有在现观,已经把法应用出来,于是一期禅修的「四念处」,就有机缘不断的脱胎换骨。众生喜欢听那些己高人低、己是人非、己大人小、己优人劣的高谈阔论,满足彼此内心的欲求,事实上是因为你内心有这方面的欲求,好像说找不到人出气,去找一个很会骂的人帮你出气,于是去找相应。事实上,你内心里面有这样的欲求,于是去找那些跟你相应的人,但是一般众生只要还没有解脱以前,都很喜欢比高、比大、比小,就是身见、我见不断,总是在高谈阔论、比较。佛教部派之所以会这样分裂,跟这些都有关系,因为人多之后,团体的素质没办法掌控,很自然的一定会分裂,只是分裂到后来,佛教变成互相内部的攻击、厮杀,都不是很好的现象,然而这也是无常法则,无常啊!

  记得印顺长老就讲过一句话--「我们要以佛法来研究佛法」,佛法讲的就是无常,要以无常法印来看待佛教佛法的流传与演变。,这样知道吗,当你能够站在这样的立场,当你有一天体悟到原始法味的珍贵,这时候也能够以无限的胸襟,来包容一切的宗派、宗教,不会说一种「排他」,我们要有包容的胸襟,大家「以佛法来研究佛法」,了悟整个就是世间的常态,就是不断一直在演变、演变。佛法,当它讲出来成为世间法,落入世间的语言文字,就是没办法不受世间法的影响。当落入文字,一百个人来读这本书,每个人的解读会相同吗?不相同啊!你也没办法去强迫别人来相同,因此经典有经典的好处,但是也有它相当的弊病,都没办法避免的,因为世间就是这样无常。

  「长夜久远,种种异道沙门竞胜论议,相违反论议福利,迭相破坏」这是世间很普遍的现象,佛门也是不例外。【法义分享】若能守护六根,因有向内反观,所以身、口、意冲动会渐减少,而且会渐柔软。「六根触灭」,并不是六根不去触,而是遇到可意境--不攀缘、不粘着、不起贪爱;遇到不可意境--不畏、不恶、不拒、不瞋。讲起来好像都很简单,但事实上不容易,遇到逆境要不畏、不恶、不拒、不瞋,很不容易啊!这都是修行的境界。真正的境界、真正的功夫,都是在这里考验,也就是能够以平等心、舍心,去面对一切境界的可意--顺境,或是不可意境--逆境,因此内心能「安住不动」解脱自在,但不是像木头人麻木不觉。

  昨天我突然生病,睡到清晨觉得肚子很痛,一阵一阵的一直痛,经诊断是肠胃发炎,所以从昨天清晨开始,整天身体都很不舒服,到昨天晚上更是进入身体很不舒服的情况,到今天上午才渐渐地好转,现在是恢复到百分之八十、九十,昨天就是突然发生肠胃炎,在疼痛的情况之下,一样啊!该吃药、当然我们吃药,但是在疼痛的情况之下,以及身体的这些反应,包括拉肚子的情况,我们都是如实去看,就是看它怎幺样痛的变化,它一阵痛、一个频率起来,然后就又消失,看着它的变化,最重要就是你内心不迎不拒,内心接受它的变化,不是说不会痛啦!不痛就没感觉了,就是会痛,但是你看着它痛,你不去瞋恨,也不需要去埋怨说:我是去冲到、还是去煞到……?都不必有这些心态。

  现在当下症状是这样,你就是如实去觉察现在身心的变化,看到我们内心里面,有没有在起瞋啊?有没有起不安的心?如果这样一病不起,你能不能真的放下吗?中鼎不能过来上课啦!大家能不能可以放得下啊?整套课程没有结束,能不能放得下啊?当然可以呀!因缘如此,就接受啊!全部接受啊!所以,要应用到历缘对境、面对各种境界,都能够去如实观察,然后溶入、接受。


 


{返回 空海(惟传)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廿三章 出入息念
下一篇: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廿二章 三妙行--身、口、意柔软
 2010年7月空海法师台湾禅修开示(八)
 禅修开示 前言
 2010年7月空海法师台湾禅修开示(二)
 找寻生命的源头
 2010年12月7日空海法师厦门开示答疑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十五章 八正道 问答
 禅修开示:教外别传•慧眼禅心(一)
 开启高等智慧
 如何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与内容?
 2010年9月章华寺禅修空海法师解答学员提问(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是生命的觉醒与超越(净慧法师)[栏目:禅宗文集]
 在家律学(圣严法师)[栏目:在家律通说]
 大智度论 解题[栏目:佛书解题]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八十二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母力衰退,儿心悲泣[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七届:净慧法师三皈五戒开示(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