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什么
悟圆
“和谐”一词, 《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和睦协调”,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配合得适当”。从字面上解释, “和谐”是和合、和顺、平和的意思,是能够使人心情愉悦的一种状态。和谐社会是指构成社会的各部分、各种要素处于和谐、安详、稳定、有序状态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人平等,都过着平和安定、安居乐业的生活,就像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指的那样。可以说,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希望和目标。构建和平和谐的人类社会对与当今世界人民来说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什么呢?和谐社会的核心应该是人的和谐,即人内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现分别述之。
(一)人内心的和谐
当今社会,科学发展,经济繁荣,物质富足,却不一定带来精神生活的充实,反而滋生了焦虑、烦躁、孤独、自私等现代病。我们每天心烦意乱、心浮气躁,这是由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欲求太高,贪欲过盛所至。如果我们希望拥有清净、安定的世界,首先就要净化我们的心灵,把我们心中的贪、嗔、痴去掉。 《维摩洁经》云: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可见要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心开始。而佛教的目的就是挽救世间的人心,给众生提供一个心安的环境,使众生的心有一个依靠,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大自在。如佛教就要求众生具有一颗感恩心、平常心、慈悲心。只有让众生都有一颗平和安宁的心,和谐社会才有可能实现,所谓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
(二)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关系也许是最难相处的。每个人的因缘是不同的,而人各有好,就如戴眼镜。戴红色眼镜的人看世界是红色,戴蓝色眼镜的人看世界是蓝色。除非别人愿意,否则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别人眼镜的颜色和自己的一样。纵观人类历史与当前世界,人与人因贪欲、地位、财富而纷争,民族与民族因不平等而冲突,地区与地区、国家和国家因利益关系而争斗,甚至大动干戈……这些不和谐的现象都是人们没有意识到众生平等,都是众生戴着有色眼镜看人造成的后果。所以说,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不但需要发展经济,使人们的贫富差距缩小,而更需要使人们有良好的道德和文化素质:能够意识到众生平等,能够换位思考,能够宽以待人。
在人际关系上,我们要本着爱心、平等心和慈悲心来与人为善。 《华严经》云: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当我们对别人产生爱心和慈悲心的时候,不仅能给他人带去温暖,更能以此克服我们生命内在的嗔恨。佛教僧团的“六和敬”中民主平等的思想对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与和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可见, “平等慈悲”的理念不但是佛教关于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和国家间的基本原则。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底是什么?佛教缘起论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佛教的缘起思想,充分说明了人与世间万物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佛教的缘起思想对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时,我们毁灭的将首先是我们自己。关于这方面的例子,我已不想多举了。佛教认为,一切众生(动植物在内)都是平等的,生命对每一个众生都是宝贵的,万物皆有灵性,人最有情,应该尊重和关爱生命,慈悲不杀。而戒杀放生的慈悲行,乃是实现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的关键。佛教认为, “无情” (我们依之而住的环境)的草木与“有情”的众生一样也具有生命,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洁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因此,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尤其应当重视,感恩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类能够与自然融合的前提,只有用一颗感恩平等的心去热爱大自然,人类的生活才会阳光普照,人与自然的和谐前景才会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