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逆抚念诵助生西妙法
 
{返回 林克智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55

逆抚念诵助生西妙法

林克智

对于临终时不能自主生西,经助念亦未见佛来迎者,可用“逆抚念诵法”,助其往生。其法为:

以两手掌向其温处逆抚而上,至于顶门,掌离体约2公分,行者全神贯注于全掌,口中作如是言: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惟愿不违本誓、哀悯此“持戒念佛”弟子□□,速来接引。令其神识由顶门出,上生西方极乐国土,离苦得乐,疾证菩提,决定往生!决定往生!决定往生!

又复为念往生咒、大悲咒、心经、弥陀心咒,弥陀心咒即是:嗡,吗嘛,打惹(日雅之合音)啥,所啥。如此手抚口念不停,倦则换人继续行之。或以多人围绕念佛,抚者倦时稍休,续念续抚,以得到头顶后温为止。

此逆抚一法,系用于死后顶冷而温在下部,或头顶与心部之温度平均者,即使通身已冷足部尚热者,经长时施救,亦能渐渐温升至顶而生极乐,这是刘净密居士运用唯识学原理而行的决定生净土之利他法,不仅符合理事,也是经长期实践证明是绝对有效之法。举列居士亲身经历之数如下:

据1936年上海佛学书局出版之《应用唯识学决定生净土论》P120载:“自余胞妹亡时,发明此项助术,幸经多次经验,无不如愿而偿。就中以予胞兄及余岳母,长素持戒,修观专念,功力较深,只须抚念十数次,应时心冷而顶温逾4小时。予妹虽亦念佛,为初发心者,由经大半日之工,心胸乃冷,顶乃后温。至予之外侄女,系临死前一月乃发心念佛。年甫30贪生念切,向无行持,死后经于一日之工,乃克温升于项,得到头顶后温,证之佛言,定生圣道。虽然予无天眼,究未亲睹,无徵不信,古训昭然。幸然都有吕彭两女士,久修十六观,获深三昧,众共知者,先后托其定中,代为查考,还极予兄及岳母,得中品中生。予妹得下品上生。并说个中详情,各能相合,足证佛不诳语。尤有异者一事:予之长子,名亲銮,幼时染羊疯症,年必数发,极苦。读书数年,而一字不识,性愚钝,好伤生饮酒,不听予教。予之长女,名法戒,发心不出阁,住女居士林,修出家行将十载。长子死后身冷而足心甚势,依佛言教,入狱之征。其时予在关中专修不遑他务,予女法戒遵予逆抚念诵法,以救其兄,虽费时亦久,然居然渐渐温升至顶,而后温焉!”

此逆抚念诵法,也符合中阴救度法,前所述临终前的助念法;此逆抚念诵法,则用于死后未得顶温生徵兆的挽救。行此逆抚法时,生者对于将欲命终之人,不论男女,宜以引磬。小鱼节音,为这更番念佛。更以主事一人,时时于彼耳边而造之言:“汝是念佛弟子,或受持某戒,用汝平时曾修发愿往生,或观佛、坐禅、布施、礼忏种种功德”之类,择要告之,嘱其明记勿忘,此利最大。因亡者此时于幻觉错觉位中,神识瞀乱,无始迄今百业来牵,随至而往。今得有人切切提醒,告以现世曾修各善事,即起瑜伽相应增上作用,所有恶业,无缘得侵。又可时时提醒亡人神识,可说:“阿弥陀佛从西方来了,丈六金身毫光四射,见否?”于此时以暗示其观佛见佛相助,效力难可思议,定可坏恶业、登净土,此名“真正应用唯识教理,现在受用。”愿十方仁人普同信受,结会念佛,互助往生。如此,则将见——

家家共登于乐邦;

人人永离于苦海!

南无阿弥陀佛!
------------------------

【注】按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课诵集,

阿弥陀佛心咒是:嗡阿摩得瓦阿耶色德吽舍。


{返回 林克智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旅游项目的开拓(上)
下一篇:寺院游览趣话
 《净土十疑论》浅讲 第九疑 路远难到、女人及根缺不生疑
 生活中的佛教 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
 《地藏经》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 第五部分 向地藏菩萨学习什么?..
 生活中的佛教 后记
 寺院游览趣话
 绍琦大师的念佛禅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只有断除身见,方可契入正定——谈佛教禅定与其他外道的一个根本区别..
 生活中的佛教 立社念佛万古师
 通向极乐之路 净土宗概述——代自序
 生活中的佛教 观音菩萨修行法门与念佛求生净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坚持的力量[栏目:宽运法师]
 以仁义礼智信安天立地 Use Humaneness, Righteousness, Propriet..[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312.问曰:须菩提何以作是粗问,言:为以苦灭、以苦智灭?以集灭、集智灭?[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有些人会对做错事的人说:「你是自作自受!」「自作自受」这句成语据说也是源自于佛教,它主要是在说明什么..[栏目:问星云大师]
 何谓布施[栏目:佛教与拜拜·圣开法师]
 一七 第十六佛 悉达陀品[栏目:佛种姓经]
 入行论释·善说海 第二品 忏悔罪业[栏目:索达吉堪布]
 慈悲(堪珠仁波切)[栏目:其它善知识]
 07-027入悲智之门[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禅宗思想对现代西方思潮的影响(聂清)[栏目:禅宗思想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