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缘起即永恒(道敏)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38

缘起即永恒 

道敏 

  佛典记载,佛陀决定要为一位醉汉剃度。弟子们都一致反对。惟有已证阿罗汉的大弟子有他心通,知道醉汉明日醒来必生悔意,所以没有异议。但佛接着说:众生刹尘心,我也可数尽。这醉汉即令明天醒来会还俗,但他既有一念菩提心,我便应当为他护念,使之成为他日后得度的因缘。
  佛陀看见的虽然不失当下,但佛陀在当下更看到了无量的永恒。这是佛陀的慧眼。众生当下害怕无常的坏苦,体会不到永恒空的无际与广阔。世间凡夫之人,热心世务的朋友总爱探问:你谈过恋爱没有?其实,一个人要能够认真的看过花开花落,他才会真正懂得情爱何以会令人魂牵梦挂。若非经历大生大死,如何能够体味原来无一物?时间不会白白地成长一个人的智慧,唯有人在世间用心感受,体会宁静,内在用功,才会打开智慧之门。无尽的时间才会转变成心灵的财富,对于一位少不更事的人,如果上来佛陀就对他讲四大皆空,五蕴无常,他那里能够理解呢?如果心魔未除,只一味说苦空无我,恐怕反会变成害障自性本心的“毒药”。
  如果这是佛的意思,那么,我们也就可以说:佛说此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其实每一个早晨和黄昏,只要我们一起诵《心经》,在片刻和刹那中感受了永恒。识与不识,现前与远方,时间和方位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我们在“如是我闻”聚首,我们在“欢喜信受”中祈愿相逢。这诵经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般若空义一经唱出,句句经文便把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凝然止住。我们只要抬眼遥望高台上的弥陀,我都会有五雷轰顶感觉。
  一天,我随队出班,才一低头,猛然发觉,那佛手执持的莲瓣落了一地,落在我身,落在他身,落在一群不甘生命平庸流俗者的身上,一刹那倾,香云凝结于空中,祥光普照殿内,虽是缘起,已见永恒。这是我多年来最感动的一个早上。

摘自《佛教文化》2003年第6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那的奥秘(蔡瑞霖)
下一篇:虚心求道(王书瑞)
 寻觅(性海)
 庐山慧远的法性实有思想研究(陈建华)
 一个学佛者的自述
 浮生若茶(林清玄)
 肇事逃逸的果报(西门柳)
 平淡是最好的生活(僧禅)
 胡恭叔念观音菩萨得救的真实故事(惟贤)
 焚香静思(罗其凤)
 慈善的佛教内涵及现实意义(王志远)
 烦恼即菩提——谈《心经》的四谛法门(慧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死这桩事[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如何转变嫉妒心[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断烦恼与证道果[栏目:著述文集]
 般若摄颂释 第九课[栏目:般若摄颂释]
 慈氏五论[栏目:观清法师]
 中观四百论讲记(四十九)[栏目: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万里灵泉寺八十四年度夏季中小学校长暨教师精进禅七 84.7.25─84.8.1[栏目:惟觉法语]
 平常禅 第一部 修持的基本要点 第四章 体证和目睹 安于当下[栏目: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
 厌离轮回 心仰极乐[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丢下妄念,任心清净[栏目:在闹市中修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