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般若摄颂释 第九课
 
{返回 般若摄颂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72

第九课

思考题

1.对般若空性,什么样的人不会产生畏惧与怀疑,而什么样的人会产生怖畏、排斥等恶心?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请从名言和胜义两个方面说明明智菩萨应如何行持般若波罗蜜多,也谈一谈怎样才能做到以不修学诸法之方式而修学。

3.请从离一体异体和无边两个方面谈谈有境般若,也谈一谈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现前它。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继续宣讲《般若摄颂》。

听受《般若摄颂》的时候,跟听其他大乘佛法一样,应以如理如法的方式来谛听,尤其听受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欢喜心。(当然,不仅是听般若,听任何法都要有欢喜心。)为什么要有欢喜心呢?因为这样殊胜的空性法门,对我们来讲非常难得。的确,这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对每一个人来讲,虽然来到这个世间都会遇到种种开心的对境,但在所接受的对境中,听受大乘空性法门是最有福报的事。所以,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大家千万不要认为听课是一种压力或束缚,而应以欢喜之心来谛听。

我们这里很多道友听法的意乐非常强,他们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好几年中一直坚持听法。当然,短时间之内谁都会有新鲜感,但时间久了,相续中没有丰厚的善根就很难坚持下来。而对个别刚开始听受这样殊胜法门的初学者来讲,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一些不能理解或不能接受的问题,甚至还会产生种种分别念。但大家一定要尽量对治自己的不良心态,要想到这是诸佛菩萨、高僧大德给我们留下来的非常甚深、珍贵的智慧结晶,还要想到在短暂的人生中,在这样五浊兴盛的恶世,我们能听闻如此胜妙之法确实稀有难得,从而以极为欢喜之情来听受。

癸二、所学修之处:

四种行者不畏彼,知谛佛子不退转,

罗汉除垢断怀疑,四善知识所摄持。

在直接或间接宣讲了非常甚深的世俗和胜义的真理后,有人会问:以上所说的甚深之义,什么样的人才能对它生起恭敬之心,而不会生恐怖或舍弃之想?大家也清楚,在茫茫人海中,许多人对三皈五戒等简单佛理也不能接受,那更何况说如是甚深的阐述大乘空性之理的《般若摄颂》呢?所以很多人会产生疑问:对上面所讲如此甚深之法,到底哪些人能欣然接受,而哪些人会不悦、排斥?

有四种行者对前面所讲的道理不但不会产生恐怖、舍弃之心,而且还会在实际行动中不断修持。第一是“知谛佛子”,即通达一切甚深真理的佛子。当然佛子里面,见到真实谛的一地菩萨以上的圣者也有,还有发了大乘菩提心的、对大乘空性法门生起胜解信的修行者,他们以现量或比量的方式见到万法实相的缘故,就不可能生邪见或畏惧之心。第二是“不退转”:大多数经论中讲最究竟的不退转者是八地以上的大菩萨,有些经论则讲加行位和一地以上的菩萨也有一些不退转的相,所以他们对空性法门绝对不可能生邪见或畏惧之心,也可以说他们对上面所讲的道理不会生退转之心。第三是“罗汉”:大家也清楚,阿罗汉完全通达了人无我的空性,所以对空性法门就不会产生恐怖之心。在小乘里面,虽然极个别凡夫经常对大乘空性法门不满或排斥,但阿罗汉接受不了空性法门而舍弃的现象却是没有的。因为以上三者遣除、灭尽了相续中相应垢染的缘故,对名言中如梦如幻、胜义中远离四边八戏的甚深法理就能断除怀疑,也不会产生畏惧之心。第四是“善知识所摄持”:虽然他们完全是凡夫初学者,但因以前承事过众多如来,所以即生中就有缘被具有悲心、智慧的大乘善知识所摄持,从而对空性法门产生信心,且不会轻易放弃。

除了以上四种补特伽罗之外,其余人就很难接受空性法门。《中观四百论》云:“愚闻空法名,皆生大怖畏。”意思是说,愚者听到空性法的名称也会生起大的怖畏。《大般若经》中也说:在外道、懈怠懒惰者、求名利者、嫉妒心强者,以及将大乘佛法当作买卖的商品者等非法器前,不能传授大乘空性法门;因为即使给他们传授也不可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地藏十轮经》中也说:如果把般若空性等大乘佛法,传给一些执无因见或断灭论者,那时间再长他们也不可能理解(1)。

的确,没有一定的根机,则很难接受空性法。在佛教历史上,许多根机没有成熟的人在听闻空性法门后,都显现出众多不能接受的相:有些捂着耳朵而跑,有些吐血而亡,有些远离大乘善知识,有些当下毁谤,有种种现象。在当今时代,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等简单法理很多人都能接受,而在宣讲大乘空性法要时,很多人都觉得:一切万物都不存在的话,那我们怎么生存呢?等等,产生种种非理分别念。

所以在宣讲空性时,一定要观察弟子的根机,实在说每一个人不一定都有缘分接受大乘空性。在座的道友当中,有些听到大乘空性法就非常害怕,心里面也不舒服,始终有忧郁、痛苦之感。而有些在听闻之后,则生起无比的欢喜心,就像《入中论》所说那样:“若异生位闻空性,内心数数发欢喜,由喜引生泪流注,周身毛孔自动竖。”若谁在听到空性法门后,生起这样的欢喜或激动,虽然他还是凡夫人,那也是空性法门的当机者。的确很多人前世有缘,在听到空性后身心异常舒服,内心也生起不可思议的欢喜和难以言表的境界。当然,也有一些人刚开始不能接受,但通过善知识的教诲和自己不断修学大乘佛法,自己也逐渐对大乘空性法门产生了信心。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这样想:在这个世界上,空性法门乃息灭众生相续中暂时、究竟痛苦的唯一甘露妙药,只不过很多众生的根机特别差,暂时还不能接受;但愿有朝一日,自他一切众生的相续中,都能生起大空性和大悲心双运的不可思议境界。对每位修行者来讲,这样的发愿都极为重要。

癸三(修学者修学方式)分二:一、以不修学劣果方式而修学;二、以不修学诸法之方式而修学。

子一、以不修学劣果方式而修学:

明智菩萨如是行,不学罗汉缘觉地,

为一切智学佛法,一无所学即为学。

虽然胜义中一切都是空的,并没什么可学的,但在世俗中该学的要学、不该学的不能学,所以大家千万不能因为胜义中一切都空,而在世俗中什么都不取舍。作为明智菩萨的大乘佛子,他完全通达暂时三乘各不相违,也即各自行持的道是不同的,而究竟三乘皆归为一乘,就像《入中论》等论典所说那样(2)。所以在行持的过程中,他最究竟的目标就是获证一味一体、平等空性的法界。但胜义中一切空性的法和名言中假立的法并不相违,所以在建立世俗名言时,他就清楚该学的是哪些、不该学的是哪些。

首先他了解,追求的目标不能是阿罗汉果位。因为阿罗汉只是断除自相续的烦恼而获得寂灭,这样就不能度化众生,也不能获得究竟解脱。同样,缘觉也是自己希求寂灭,因此也不能去追求,即不能去学。那应怎么办呢?要为了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暂时离开一切身心之苦,究竟获得如来正等觉的果位而修学,也就是说为了获证一切智而修学佛陀在因地时所修学的道理。

大家也清楚,佛陀在因地就是为了利益众生而修学,所以在果地时就能不被世法所染而广利有情。《涅槃经》云:“佛不染世法,如莲花处水,善断有顶种,永度生死流。”意思是说,佛陀永远不会被各种世法所染,就像莲花处于水中一样,他完全善断一切有顶的种子,永远度脱生死或轮回之流。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概括佛陀的精神:不被世间所染,而利益无边无际的众生。对世间学者来讲,这就非常困难,他们会认为: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啊?

所以,在世俗中该怎么学、不该怎么学,大家一定要分清楚。千万不能一概而论:一切都是空性的缘故什么都不需要。而这里也强调,修学大乘佛法——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不能舍弃众生。但我总觉得,很多大乘佛教徒自私自利的心都很强,虽然他们口口声声都说利益他众,但真正落到自己头上时,很多都把自己放在主要的位置。所以我认为,作为佛教徒,尤其是自称为大乘佛教徒者,若心理素质没有得以提升,那在这个世间中,不要说自己获得成就,恐怕连外道的境界都赶不上。现在很多佛教徒利他心都很弱,不说究竟度化众生、让他们离开生死轮回,就是遇到非常穷苦或生病没人照顾的可怜人时,往往都不愿提供帮助。而基督教徒却能在实际行动中去做,这样很多人都加入了基督教,在各大城市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以前,我很想通过讲《入菩萨行论》让很多人的心有所改变,当然小部分还是比较不错,但大多数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内心真正生起利他的心却相当困难。所以我也看有没有办法,想在各个城市建立智悲爱心小组。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发这种悲心,但一部分人应该可以。对大乘行人来讲,我们还是应为身边的苦恼众生做一点事情,不能一年三百六十天全都为了自己。但很多人一说他人的事情就找许多理由:我的上师不同意、我特别忙、我的身体不好、我家里走不开,而一说自己的事情,旅游、玩耍、陪人的时间都有。这无疑成为大乘佛子的惭愧之处,所以大家皆应经常反省自己。的确,虽然我们从早到晚都在说为了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发菩提心,甚至这样已经说了几十年,嘴皮都磨薄了;但实际行动中,真正让自己的手为众生做事,自己的脚为众生走路,却不太愿意。所以,当我们真正观察自己的过程中,就不难发现很多不如法的行为。

虽然这里讲了,不能学阿罗汉和缘觉,但阿罗汉和缘觉的层次非常高,他们完全断除了相续中的人我,只不过利他的心并没完全发挥出来而已。实际上,他们根本不像凡夫人那样,从早到晚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自己,什么事情都想到我的名声、我的利益、我的身体、我的快乐……当然,这里是从更严格的角度要求,所以说不能学阿罗汉和缘觉,而应随学大乘佛子。

虽然在名言中应为了利益众生而学,但在胜义中这些全都不存在,而这样的一无所学才是真正修学真实之道。所以大家皆应清楚,在抉择胜义见解时,不管是好的念头,还是不好的念头,这些全都要断除。如果没有断除,还有一个执著的东西,就不合理。禅宗也是这样的,虽然神秀认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但六袓却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来否认这种身心存在的观点,且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宣说了万法的本来实相。在敦煌本中相关内容有两偈,其中之一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汉地有些法师和学术界的人,对此处六祖所讲的两个偈颂争论非常大。但我觉得“本来无一物”是指真正有执著的戏论法本来就不存在,也即从空性的角度来讲的;而“佛性常清净”则在空无一物的基础上引出了常恒的佛性,这是从光明的角度来讲的。所以它们不但不相违,而且还可互相圆融。

在宋代有一位龙黄禅师,他破六祖的观点说:既然本来无一物,那为什么还要接受衣钵?六祖肯定了解胜义中并没有衣钵的承认,而名言中接受衣钵也未尝不可。包括龙猛菩萨等印度大成就者,虽然他们在抉择胜义空性时一无承认,但在名言谛中,他们也示现神通、依止上师、广造论典等。所以这不会有任何过失,也不会有任何矛盾。当然,若不会分析或不能分析,就很难理解;因为明明没有一个东西,但你却接受了真正的传承。

子二、以不修学诸法之方式而修学:

色增减取故非学,非执种种诸法学,

学亦缘取一切智,定生此即喜德学。

对从来没有听过中观等空性法门的人来讲,他们会觉得本经所讲的很多道理都互相矛盾。不说《般若摄颂》,就是《心经》,其矛盾也比较多:明明有眼睛等,为什么说无眼耳鼻舌……《金刚经》也同样,不学即是学,不见即是见,这也很矛盾。但是,真正懂得空性法门的人,也即真正对空性法门有所闻思,或心中对光明、空性有一定境界的人,就能了如指掌,不会有任何怀疑。

“色增减取故非学”:色等所摄不清净的轮回法,如年龄和色身等,以及佛陀十八不共法等清净法,它们有增有减,且是根识缘取的对境之故,这叫非学。大家也清楚,真正从本体观察时,一切法本来清净,原本就是空性,不可能有任何相状存在。也即在胜义中,一切万法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常不断,远离一切边戏。所以,有缘取、增减的执著,就不是真正菩萨的修学。

而真正通达真实义的行者或菩萨,自然就能具足三法:第一是“非执种种诸法学”,也就是不学而学。因为在抉择胜义见解时,一切万法无取无作、了不可得,就是所谓的能听所听也不成立,全都处于等性的状态当中;所以实际中就没有真实的学,而所谓的学也只不过是言词上的假立。可见,无缘而学正是菩萨的境界。当然,这也是从真实性的角度来讲菩萨的行持。

第二是“学亦缘取一切智”。从名言或显现的角度来讲,从发心到最后成就之间的修学都有,而这样修学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一切智的究竟智慧。但部分人听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发财,甚至有人还认为学中观不如学黄财神,因为黄财神修得好能发财。那天一个人一直在念黄财神咒:嗡匝靶拉杂联扎雅娑哈。他问我:“我现在已经念了一万遍,念到两万遍时能不能发财?”很明显,他的修学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一切智,而是为了获得财富,这就不太好。其实要拥有财富,必须自己要有福报,若没有福报,黄财神也不可能以非正当的方式在别的地方抢一些东西来给你。以前有一个修单坚护法的人,因为他的福报浅薄,护法神也只能在他碗里扔一块油脂,除此之外也没办法。所以大家皆应积累福报,这非常重要。

第三是“定生”,也即要获得一切智,就必须智慧和方便双运。也就是说,既要积累福德资粮、又要修学般若空性,以这样的方法或途径就能达到自己的修学目的。

“此即喜德学”:若具足以上三种法,即胜义中一切不执著,世俗中希求佛果,而且以智慧方便双运的途径来获得,那这就是喜爱大乘功德的菩萨们的修学方式。所以大家皆应了知,不但胜义中不能有戏论,而且世俗中对道等也不能怀疑。《华严经》云:“于法无疑惑,永绝诸戏论,不生分别心,是念佛菩提。”意思是说,在名言中对法的怀疑、邪见和增益都没有,而胜义中远离一切有实无实的戏论,或各种能取所取的分别心,这样的境界谁相续中具足,他就在随念佛和菩提。

现在,大家依上师三宝或诸佛菩萨的加持,对中观法门都有一些了解。既然如此,那对名言中念经等善行就千万不能忘,而胜义中也应了达一切全是离戏的空性。现在很多人太过分,要么安住在单空中什么都不管,要么对空性法门一点都不重视,其实这两者都是极端。而我们依靠上师的恩德,即生中既不堕入有边、也不堕入无边,或者说既不堕入世俗的边、也不堕入胜义的边,那这样的修学方式自然就是诸佛菩萨所欢喜之道。

当然,没有传承上师的引导,对以上道理就很难产生定解。因为一会说不能有戏论,一会说要有欢喜心,而且还要希求佛果,表面上看来这似乎很矛盾。对邪见分别比较重的人来讲,可能他们心中还会产生诸多邪分别念,会认为这到底在说什么啊?但是,若我们有上师的窍诀,自己不但会产生新的境界,而且这样的境界也愿与更多有缘众生分享。

大家也清楚,闻思修行多年的修行人在摄受弟子或与众生结缘等方面都与众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自私自利的心已经断了、利益众生的心又特别强,而胜义中了不可得的境界也已获得。对这几个关键的要点都了如指掌的缘故,他们度化众生就很方便,所以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这些大德就不会到处都遇到挫折和障碍。如果自私自利的心特别强,可能就寸步难行,到哪里去都会碰鼻子,不可能很顺利。但若没有自私自利的心,而利他心又特别强,那不管去哪儿都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可能大家也知道,上师如意宝的传承弟子就是因为长期受这方面教育的原因,所以即便是普通的居士或出家人,当他们到城市或去其他寺院时,就能对周围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当然我们也祈愿,他们皆能永远散发利他的光芒,同时内心的境界也越来越增上。

辛二、(认清修学之有境般若)分四:一、宣说离一体异体;二、宣说无边;三、宣说不可思议;四、宣说原本清净。

壬一、宣说离一体异体:

色非智慧色无智,识想受行皆非智,

此等中亦无有智,此同虚空无异体。

若有人问:了知一切万法的智慧波罗蜜多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们可以这样回答:真正以智慧来观察时,色法不是智慧波罗蜜多。为什么呢?如果色法是般若波罗蜜多,那它们就应该像火和火的热性一样无二无别,但色法跟智慧一体的现象并不存在,所以色非智慧。反过来说,智慧在色法中是不是以异体的方式来存在呢?也即就像桌子上的花朵一样,它们以能依所依的方式来存在。若是这样,那除了智慧以外的色法,或除了色法以外的智慧都应该能得到,但这也了不可得,因此他体也不成立。同样的道理,识蕴、想蕴、受蕴、行蕴四蕴也不是智慧波罗蜜多;若是一体,那有心识的众生全都应是佛……但实际上也不是这样。而且,智慧波罗蜜多也不是以异体的方式安住在这四蕴上,也即就像树上飞禽一样存在;若是这样,那就应该能得到,但根本得不到。所以大家皆应了知,智慧跟五蕴并不是一体也不是他体,而一体他体之外又没有其他存在方式,所以只能说般若波罗蜜多与虚空无别;那自然也不存在与虚空般的法界本性截然分开的他体之法了。

另外,若智慧波罗蜜多跟五蕴一体,那凡夫俗子现见瓶、柱等时,也应该通达万法的法性——智慧波罗蜜多。如果是他体,那它就不是万法的法性了。密宗《时轮金刚》也说:向瓶子倒水时,瓶中的虚空并不会因为水进来了它才不得不离开,因为虚空的本体本来就不存在;同样的道理,身体跟如来藏的关系也像水和虚空之间的关系一样,也即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存在。《解深密经》之所以说,胜义谛和世俗谛一体异体各有四种过失,其原因也在这里。

对一般的凡夫人来讲,要理解般若波罗蜜多与五蕴非一非异的存在方式,或如虚空般不可言说的本体,可能也很困难。《华严经》云:“一一心念中,普观一切法,安住真如地,了达诸法海。”意思是说,在一一心念中可以普观一切法,而且这也是安住在真如的境界中了达如海般的诸法的。这样的境界凡夫人不可能拥有,不要说普观一切法,就是观一个法,有时候也很难安住。比如观无常,刚开始还可以,过一会心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昨天一个和尚对我说:“我对无常很有信心,但是怎么观也很难生起来。现在年龄也不小了,不过再观十年二十年,无常的境界应该能生起来,我有信心也有把握。”般若法门也一样,虽然很难,我们也应锲而不舍地观修。不过《般若经》云:对般若波罗蜜多,不应于色法中寻觅,也不应于色法外寻觅,彼等法法相唯一,因为无有所缘、亦无相状之故。当然,若我们能从心的本体,或万法的真实性来理解它,理解起来就比较方便。

壬二、宣说无边:

所缘自性无有边,有情自性亦无边,

虚空界性亦无边,世间解智亦无边。

本颂讲般若波罗蜜多无边无际。为什么是无边无际呢?这可从四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是“所缘自性无有边”,所谓“所缘”则指所取的色声香味等外境,它们的自性是无边无际的。大家清楚,比如瓶子,它由多少微尘组成,这根本无法找到边际,所以所取对境的自性无边无际。第二是“有情自性亦无边”,也即能衡量的心识或有情的自性无边无际。其实,真正能通达众生的心识也有一定的困难。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众生的心态、烦恼、根机都不尽相同,即或是人,其爱好和执著也完全不相同。比如一盘菜有十个人吃,五个人说好吃,五个人说不好吃,那做饭的人就很痛苦。由此我们也可了知有情的自性无边无际。第三是“虚空界性亦无边”,即堪当对境和有境比喻的虚空,其自性也是无边无际的。因为虚空是无为法,所以它的边际谁也找不到。第四是“世间解智亦无边”,即能通达对境、有境及其比喻的世间解智——大遍知怙主佛陀的智慧也是无有边际的。关于这一点,《般若经》云:“般若波罗蜜多广大、无量、无边……”

所以大家皆应清楚,佛陀能以无边的方式了知一切万法的胜义本体,而且他还能以比喻让众生也了知。当然,一切万法的世俗本体以比喻来说明,这也未尝不可。其实在佛教中,不管是有圣者的境界,还是有闻思所得胜解信的境界,谁拥有谁就能了知:佛教的道理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都各有理由。但是,若对以上道理不懂,就很难生起信心。所以我们应该了知,所缘、有情、虚空界、世间解智皆无有边。但大家也不要执著有一个无边存在,虽然名言中不得不这样讲,但真正用智慧来观察时,所谓的无边也是没有的。

一般来讲,在名言中也应以破除边戏的比喻来了达万法的实相,在这方面禅宗自有它的独到之处。比如说寒山大师,禅宗的思想在他作的许许多多悟道歌中就有充分体现,当然这些悟道歌也充分展现了般若的思想。记得他这样说过一偈禅语:“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意思是说,我的心就像秋天的月亮一样皎洁,也像碧潭一样清澈,而它的本体与水中的月影一样,并非真实存在。接着又说:“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意思是说,虽然前面用秋月、碧潭、水月作了比喻,但真正心的本体并无法用月亮、虚空、白雪、白云等来比喻,因为它并非堪忍之法,而是诸法的法性,所以这又教我如何说呢?也就是说,苍白无力的语言根本无法触及它,唯有以心体取。同样,我们平时所说的离戏、空性等也只是一种语言,大家切不可执著。可能,这也是禅宗标榜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原因所在。当然,大家也可将这样的偈子当作破除边戏、认识心性的窍诀,若谁能将般若与禅宗结合起来,很多道理自然就能领悟。

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在文字上求解,而应以实修实证来现证甚深的般若空性。比如,首先将自己的家打扫干净,然后泡一杯咖啡坐在窗边,继而一边欣赏外面的鲜花美景,一边思维般若的甚深道理;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境界就会出现。如果天天都忙忙碌碌,或经常这个人很坏、那个人很丑,或住的地方乱糟糟的:鞋子放在《金刚经》上,帽子放在裤子下,那任何境界也不可能出现。可能,这也是相关禅宗书画都透出清净与简朴的意境的原因所在。

所以,在春天的大好时节中,大家也不要修很多房子,因为以前的禅宗大德很多只有一间房子。现代社会稍微有点条件的人,就在那个城市里面有一栋房子,这个城市中有一套别墅,虽然明知用不上,但仍要到处去建。其实人的内心世界非常重要,若稍微有一些境界,很多事情都能轻易面对;若没有空性与悲心的境界,即使拥有整个世界也不可能得到安乐。

所以大家皆应尽量修学空性法门,同时也要好好祈祷上师三宝或诸佛菩萨垂念,以让自相续的自私自利心及一切染污之心尽快遣除,从而使光明心性豁然开朗、真正现前。我觉得达到这一点也并不是很难,因为很多高僧大德在小的时候都是非常普通的人,但后来无论是对佛法的贡献,还是自己的境界,都获得了可喜的成就。前一段时间我遇到一位大法师,他非常出名,当谈起学校的事情时,他说:“小学生偷一点东西没事,我小时候也偷过东西。”既然如此,只要我们能改正错误,那肯定有机会成就。从以前禅宗大德的公案和藏地高僧的传记中也看得出来,很多在未出家之前或小的时候行为都非常可怕,但后来通过观修佛菩萨的加持融入心间,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出现了极稀奇的境界,最后也以成就之力普度一切有缘众生。

好,讲到这里!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1)《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云:“譬如有人痴狂心乱,为作音乐不能了知。

如是众生于二乘法未曾修学,贪嗔痴等猛利,烦恼扰乱其心,执著无因及断灭论。

根机未熟,为说大乘,虽经多时而不能解。”

(2)《入中论》云:“离知真实义,余无除众垢;诸法真实义,无变异差别;

此证真实慧,亦非有别异;故佛为众说,无等无别乘。”


{返回 般若摄颂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般若摄颂释 第八课
下一篇:般若摄颂释 第十课
 般若摄颂释 第六课
 般若摄颂释 第三十课
 般若摄颂释 第二课
 般若摄颂释 第十五课
 般若摄颂释 第十三课
 般若摄颂释 第十九课
 般若摄颂释 第二十四课
 般若摄颂释 第八课
 般若摄颂释 第十八课
 般若摄颂释 第二十六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明证法师给初学者的修学建议[栏目:明证法师]
 五百罗汉 446、行无边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第十二册 佛教作品选录 第十课 十牛图颂(宋.廓庵师远)[栏目:佛光教科书 第十二册]
 作为佛教信仰的环保理念(李向平)[栏目:佛教与环保]
 诵经要法[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八十九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第十八则:执政者勿乱杀人[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远离四种执着 二、若执着世间,则无出离心[栏目:究给崔钦仁波切]
 不是买了扫把就干净[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生态危机源于人类的心态危机(杨东平)[栏目:佛网文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