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常怀欢喜心(常静)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12

常怀欢喜心 

常静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而由此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令许多的人郁郁寡欢,甚至愁眉不展。其实,不管怎么样的生活,我们都无法回避,就必须去面对它、解决它,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生活。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系数中心叫做“乐观系数”或“悲观系数”,这种系数的力量占实际现象的百分之二十。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乐观的心,他比平常会多百分之二十的机率遇到开心的事,反之如果一个人心情“郁闷”,也会比平常人多百分之二十的机率遇到痛苦的事。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以一颗欢喜的心来对待生活呢?!
  要有欢喜心一则不要太执著,对自己的习性要常放下。父辈们常教导我们“无鱼,虾也好”, “这溪无鱼,别溪钓”。一个人如果老是放不下,一脚在门槛里,一脚在门槛外,或者抓着一只鸟捏紧怕它死了,松了又怕它飞走,那么日子就会很难过,就会像“裁缝师傅穿着破衣服,木匠师傅没有板凳坐”那样悲哀。
  佛经里有一则故事:有一个穷人,他到朋友家拜访朋友家很有钱,在招待穷人吃喝完毕之后,又趁他休息时在他的衣服里面缝进去很多珠宝送给他,但是穷人一觉醒来后就走了,没有向朋友告别,因此也并不知道衣服里面有很多珠宝。穷人继续过着穷困的日子,依然像个乞丐样到处流浪。直到有一天,他在街上又遇到他的朋友,朋友告诉他在他的衣服里面缝有很多珠宝,穷人才恍然大悟。
  那些放不下的人,也是明明很富有,却过着像乞丐样的生活,这就像佛经故事里那个不知道自己衣服里面装有很多珠宝的穷人一样。
  要有欢喜心,二则是要常有感恩的心,常常把自己的快乐幸福与别人一起分享,就像过去禅宗的祖师大德们一样。
  如龙潭崇信禅师,他未出家前在道悟禅师的寺院旁边摆了一个小摊,靠卖饼为生。道悟禅师见他生活十分艰苦就把寺中的一间小屋让出来给他住,崇信为了表示自己对道悟禅师的感谢,就每天送十个饼给禅师。每当崇信把十个饼送给禅师的时候,禅师总是非常高兴地收下,然后等崇信回去的时候又从十个饼中取出一个还给崇信。这样的情况直持续了两年。后来,崇信终于忍耐不住地问道悟禅师:“我既然真心的把饼送给了你,为什么还要每天还给我一个呢?”禅师说: “你能每天送我十个饼,为什么我不能每天送你一个饼呢?我这也是在感谢你呀!”崇信心中顿时大悟。
  这正如古语所说:“互相分食,就会有剩余,互相抢食,就会吃不够。”“不要想所有的钱都个人赚,大家都有钱赚,才不会穷。”“吃人一斤,还人四两,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食果子,拜树头,食米饭,敬锄头。”
  在生命的过程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是很正常的,没有一个人会一生都如意美满,重要的是不要使那不如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主导,而应该让其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动力,以坎坷来增长我们的智慧,常养我们的悲心,如此,我们就能获得生命真正快乐的源泉了。

摘自《普觉》2006年第5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相随心转(思齐)
下一篇:物质宇宙的生灭(净行)
 不思善
 慈悲带来丰足自在(郑石岩)
 增强出离心 坚固信愿行(念西)
 消业(明见)
 几位现代文学巨匠的佛教因缘(索吉达堪布)
 一位尼师谈如何对待情欲
 孤独的放生者(林清玄)
 燃烧的六根之火(证严法师)
 不作圣解,直心前行(布蔼)
 护生能长命(果真)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修忍辱的重要性[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末法时期如何修学佛法与弘护佛法[栏目:净空法师]
 《佛教境界与世界文化融合》报告题纲(上)[栏目:能利法师]
 如何是普贤第一句[栏目: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学佛是学平安的道理[栏目:仁焕法师]
 对真如的理解...希望上师给我一个开示。[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供养佛菩萨,上供,品种,有何规矩?[栏目:布施供养·净空法师问答]
 道坚法师谈佛教慈善之反思(凤凰卫视专访)[栏目:道坚法师]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四)~A 一、阿梨吒经(200)[栏目:界定法师]
 刘德华——为爱女积福 加印“佛法”CD广结善缘[栏目:名人说佛·名人佛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