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何是普贤第一句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53

29、如何是普贤第一句

  天皇了人禅师弟子问:“如何是普贤第一句?”师曰:“落第二句也。”
  中国禅师在观念上有极为前进的研究。这段话头了了二句,却是西洋哲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课题。哲学家休谟认为印象是根本的、最新鲜的,但却只能出现一次,等到第二次便不如原创了,所以,他说这二次出现的、经过加工(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的只是“观念”(Idea)——亦即印象的再现。无印象即无观念。譬如第一次见山见水是印象,第二次是见山见水(或见山非山,见水非水)就是观念而具有批判作用在内,这些也是佛法中“比量”与“现量”问题。再从般若法说:凡落文字语言,便有能名所名,能言所言。即有“能”、“所”,便已够成主客对待。就佛法言,稍有主客之分,便不是绝对之体。因此,当弟子请益“如何是第一义”时,他本人已经出现客观标准机而生“对待心”,当然落入二义。这正是禅门不立文字语言的妙道,第一句就是掺杂任何客观看法,保持原创含义的纯净。


{返回 禅宗话头名言解读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我向你道即第二义
下一篇:如何是第一义
 潭州纸贵,一状领过
 天堂地狱,毕竟有无
 亡僧迁化向什么处去
 出处不干佛,春来草自青
 如何是此心
 如何是法法不生
 佛为无心悟,心因有佛性
 九峰山中还有佛法也无
 思而知,虑而解,皆鬼家活计
 不见道为法丧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万9千天[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药师佛加持药物治病法[栏目:药师佛·行法颂言]
 学佛修行[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9[栏目: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济群法师]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廿六讲[栏目:智敏上师]
 体尝佛法的喜悦[栏目:宽谦法师]
 金刚顶经 源流[栏目:金刚顶经·白话文]
 重视共同法[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微教言]
 菩萨的内涵[栏目:传喜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说第四讲[栏目:慧祥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