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境界与世界文化融合》报告题纲(上)
 
{返回 能利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7

《佛教境界与世界文化融合》报告题纲(上)

报告人:武汉归元寺能利法师
 

一 佛教的人生哲学境界

1、哲学:爱智慧

佛:觉义,大智慧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以智慧的心生活:如何对待自己(身体、心灵)、他人、社会、环境、宇宙……

——建立人生观、宇宙观。

 

2、佛教的境界

A、佛之觉: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

B、佛教的宇宙观:

  a、时间:过去、现在、未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

    空间:三千大千世界——世界无穷,宇宙无穷

  b、形态:十法界

     六凡:天(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四圣: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

  c、多维之空间(境界不同故所见不同)、时空之统一、时空之虚幻(唯识宗之不相应行法,假名而立)、

  d、佛性一如:三身(应身化身、报身、法身)、人人本具佛性、本来成佛

3、宇宙人生的真相:

A、烦恼:无明——贪、嗔、痴

         二执:我执、法执   

B、缘起性空:缘起即因果、

   四缘:因缘(内因)、所缘缘(他力)、等无间缘(时间相续性)、增上缘(其它助缘、蝴蝶效应)

C、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D、一实相印:实相、无相、无不相

 

4、佛教的修证

A、证悟真理:即物我一如、人法合一;

理论: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方法:闻慧、思慧、修慧

B、通途之法修证:

由戒入定、由定发慧

  a、戒:身语意三业的规范:止持、作持

    三类: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饶益有情戒)

    归依、五戒、八戒、比丘(尼)戒、菩萨戒

       ——戒为无上菩提(最上智慧)本、戒为五乘共基

  b、定:身语意三业专注于一境、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定为三乘共学(修)

  c、慧:天地人合一,通达理事。

C、南传之法门修证:

    注重自己的烦恼、苦难、生死的解脱——自度为主

  a、四谛: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b、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精进、正定

  c、五停心观:多贪众生不净观、多嗔众生慈悲观、多痴众生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散乱众生数息观

  d、破五蕴: 色、受、想、行、识

         十二处:眼、耳、鼻、舌、身、意

                 色、声、香、味、触、法

D、大乘之法门修证

   通过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的方式解脱烦恼、苦难、生死

   ——利他即利己、度他即度己

 a、禅宗:

    禅者静思维义,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是教外别传,教内真传。又称佛心宗、达磨宗、无门宗。指以菩提达磨为初祖,探究心性本源,以期见性成佛。

有一次,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他拿着一朵花,面对大家,一言不发,这时听众们不知所以。只有迦叶会心地一笑。于是释迦牟尼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本宗与其他诸宗之相异处,在于不立正依之经典,即使引用经典亦为一时之方便施设,最主要者莫过于依佛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为在不涉思惟计度之情形下,以明取本心之故。乃有清规之创设,尊宿、大众于一定之规矩下,定时起卧、打坐;尊宿为大众开示诸佛列祖之机缘以提撕之。又阅读经典虽非要务,然仍以楞伽、维摩、金刚般若、首楞严等诸经为众经之核心。古来尊宿亦遗有语录,成为后世禅徒习禅悟道之重要参考资料。

    如来禅、祖师禅:一般来说,如来禅是修行体悟的按照四禅八定的次第来修,是渐修的道路。祖师走的顿悟的道路,即六祖所谓:“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顿渐的争论,宗密曾归纳禅师和经论的说法为六种:①渐修顿悟,②顿修渐悟,③渐修渐悟,④顿悟渐修,⑤顿悟顿修,⑥法无顿渐,顿渐在机。


{返回 能利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境界与世界文化融合》报告题纲(中)
下一篇:已经没有了
 太虚大师的佛教革新思想及其当代反思(四)
 太虚大师的佛教革新思想及其当代反思(三)
 给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完善僧团管理 加强僧才培养 —— 在上海玉佛寺真禅大师圆寂十周年纪念研..
 大乘与六度
 应城天元寺心诚和尚塔铭
 蓝毗尼园的月圆诵经法会
 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三)
 《佛教境界与世界文化融合》报告题纲(下)
 《佛教境界与世界文化融合》报告题纲(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五集[栏目:慈法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二六)[栏目:杂阿含经]
 十八届:“平常心是道”——赵州禅的特色(明尧)[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成办解脱之四种要义[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九)~C 三、梵波罗延经[栏目:界定法师]
 宗教不是迷信[栏目:净空法师·微教言]
 富楼那(说法第一) 弘化的态度[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梦中梦因果问答 42 什么业力让母亲患了子宫癌,蔓延到脑部?往生后...[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不信佛、不吃素,临终助念有用吗?[栏目:助念往生·净空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