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忍辱的重要性
 
{返回 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53
修忍辱的重要性

  2013年4月30日晨修开示

  慈成加参仁波切

  今天讲一下修忍辱的重要性。

  六度波罗蜜中,忍辱是其中一度。能坦然地面对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和痛苦都是忍辱。忍辱是很重要的一个实修法,在修行过程中,"忍"是最难修的,修持忍辱的功德也是最大的。在现在这么复杂的世界里,我们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修忍辱尤其重要。修忍辱不是文字上的东西,而是在生活中的体验。在生活中,我们会常常有修忍辱的机会,但是我们都错过了,因为不知道这个修法有多么重要。

  佛经中记载:曾经佛陀在优陀南国首都一带化缘时,遭到一伙被人花钱雇来的流氓的大骂。他们骂佛陀是强盗、蠢驴、白痴、骆驼、笨蛋、地狱种子、畜牲、永世得不到解脱等等。佛陀走到哪里,他们就骂到哪里。佛陀的侍者阿难劝佛陀离开那个城市,佛陀说,如果有人骂我们,我们就离开,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我们可以居住的地方了。佛陀对于那些对自己恶毒辱骂者,施予无限的慈爱之心。有一天,佛陀乞食,那些流氓爬上佛陀路过的两边树上,疯狂地恶骂,还踩落树上的露水,把佛陀一身淋得湿透,钵中的饭菜也渗满了露水。佛陀依然面带微笑,踏着安详而稳重的步伐前进,任凭他们疯狂地大骂。这时,一棵树的树枝断了,一个流氓把腿摔伤了。佛陀过去,把他扶起来,送到医生那里,请求医生为这个流氓医治。医生不愿意,认为这个流氓对佛陀的辱骂实在太过分。佛陀对医生说:“他们用恶毒的语言辱骂我,我无嗔无恨;你这么赞美我,我也不会感到高兴。我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赢得别人对我的同情和赞美。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好兄弟,都是我的亲人,帮助和关怀自己的亲人是我的责任,是应该的。”

  我们天天说“向佛陀学习”,回头看看,从我们学佛的那天起,有没有象佛陀这样修过忍辱呢?如果有,修过几次呢?如果没有,那么在未来,我们是不是要好好的修持忍辱呢?当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平时挂在我们嘴边的菩提心、平等心都消失了,在还没有了解事情真相时,我们就把一切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去了。象这样修行,我们平时的烧香、拜佛、念经还有意义吗?我们修法的结果能实现吗?如果我们不懂得修忍辱,那么,学佛与不学佛又有什么差别呢?

  怎么来修持忍辱呢?

  修持忍辱需要慈悲、智慧和禅定的功夫。

  比如,当有人无缘无故看不惯我们,对我们心生怨恨时,我们要考虑他人的难受与痛苦,这样我们就能够承受他人的不解、误解、发脾气和辱骂,这是在帮助他人化解负面情绪,等于是在救度他,这是一份功德。我们用慈悲心对待他人,把他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他的心自然会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他的恢复过程需要时间,因此我们在修忍辱时,要有足够的耐心。

  我们还要用智慧来观察嗔恚的过失。嗔恚是地狱之因,同时,嗔恚会破坏我们自心的平静与快乐,破坏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不修忍辱,我们就会同样地对他人也产生嗔恚心,这个嗔恚心会给他人带来许多的痛苦和恐惧,同时我们也和他人结下了恶缘。如果我们之间一次次地重复这种怨恨,我们相互间怨恨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将来这个嗔恨的恶果成熟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自己修行中的违缘和障碍就会越来越多。我们还要思维修持忍辱的功德。修忍辱有很多功德利益,比如:修忍辱是自利利人,有利于戒律清净、开发智慧、断除烦恼、积累资粮、消除业障、相好庄严、广结善缘。

  如果能在禅定中修持忍辱,当他人辱骂我们的声音传入我们的耳朵时,不去分辨他说得好听与难听、对与错,而是让心安住在声空不二的状态中。这种禅定的境界,本身并没有怨恨的存在。他人的辱骂,就好象夏天吹来的凉风,耳边飘过的轻音乐一般,各种不如意、不顺心和不吉祥的情绪,就好象雪中送炭,火上浇油一般,反而可以增强我们的定力。真正有解脱见解的修行人,才晓得禅定中的"忍辱"没有“忍”的意识。如果还有"忍"的念头和感受在那里,就不是出世间的禅定了。


{返回 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禅修时注意调整自己的禅修状态
下一篇:如何在日常生活的微细处修炼忍辱
 怎样修法
 《修心八颂》第二颂
 为什么要修外前行和内加行?
 寂止的修法和重要性
 不了解上师的功德不可能真正地恭敬上师
 如何思维认识“轮回过患”
 领悟
 亚青祖师法会期间给汉族弟子的开示精要
 每个众生都和我们一样,希望得到快乐……
 避免盲修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死的金刚心 第22章 终极的虔信[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第九定灭尽定之后,是否再来就能够证初果?[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觉者之言 四圣谛[栏目:三界智尊者]
 四 给孙伦禅修者的一些提示[栏目:孙伦禅师(宣隆大师)]
 思想无法统一[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劝友放生书(索达吉堪布)[栏目:放生文集]
 生与死[栏目:禅林衲子心]
 第一篇 新时代宗教观 - 怎么样才算是佛教徒呢?[栏目:人间世]
 把烦恼还给他(摩迦)[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时刻忆念上师和佛法?[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