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古尘(方杞)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41

古尘 

方杞

  佛殿里的磬声方歇,“咚咚咚咚”的鼓声即绵密响起,近百名新出家的戒子整整齐齐排成五列,合声颂唱:

  往昔所造诸业障,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洪亮的唱声像海潮一样卷过来、漾过去……大乘慧果禅师望着眼前满殿黑压压的人头,叹了口气,有一丝细细的哀伤渗进空中——唉!劳劳尘世几时醒?这些披剃出家的僧人里,有多少人心中不染尘?

  贪,是尘;嗔,是尘;痴与傲慢、骄矜、功名利禄、成败得失,都是世间的飞尘,刮伤了人的眼,蒙蔽了人的心,几人能不受污染?

  慧果禅师一扬眉,从虚空中杀进去:

  “大众,要拨除心灵的尘垢,直接见到自己的佛心!”

  立刻有信徒举手发问:“请告诉我们,拨尘见佛是怎么回事?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利益?只要有利益有好处,我们立刻遵行不违。”

  白芒草在山坡上翻滚,几十双炽热的眼睛望着大乘慧果禅师,等待他的答复,空气中凝结着一股燥热。大乘慧果摇摇头,眼光黯淡了:

  “贪图利益奢求好处的心灵尘垢,怎么拨都是错,要连根剜除。妄想模仿佛陀的心性行为也是错的,邯郸学步有什么用?心如果是黑的,漂白了也是错。”

  “那么,”信徒们困惑了,“不问利益,不求好处地去拨除心灵尘垢,不刻意学习佛陀的知见,总可以算是修行了吧!”

  “错!”大乘慧果摇摇头,“这是消极退步!”

  “该怎么走出正确的修行路呢?”

  “宽心的地方修宽心,狭窄的地方修狭窄,从好环境里培养气度,从坏环境里修行戒慎。”

  “走过修行路的人是什么样子?”

  “苦中能忍苦,乐中能悦乐。如同耐寒扫雪的人,愈冷愈能扫;又像冒热灭火的人,愈热愈灭火。”

  “修行人和佛的境界相差多远?”

  “盲目修行模仿的人,和佛差了十万八千里。”

  人群里起了一阵微微的骚动,有些人交头接耳悄悄说话,从众人中传出一股声音:“什么是修行成佛的境界?”

  “心中完全没有尘世污垢,如同天晴阳光普照。”

  “喔,还有呢?”

  “凡事不贪不求,如同雨后满地泥泞,而泥泞不沾身。”

摘自《人生禅·自在人》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存恭敬(王继浩)
下一篇:尼采对轮回的领悟(智化)
 东坡三章(林清玄)
 生命的价值在于放下(姚展雄)
 认识佛学(郑石岩)
 智者大师论成佛与做人(高新民)
 几种不孝之民习气(心顺)
 佛教宗派祖庭略考(圆成)
 慧远禅师“无人赏,自家拍掌”(甸甸)
 虚云禅师礼五台(岱松)
 慈心内蕴 学修平重(任杰)
 念佛的微妙的道理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讲[栏目:大安法师]
 祈祷加持日光 第二课 恒专依止,如意宝具义[栏目:祈祷加持日光讲记]
 知足常乐,多欲受苦[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广学」与「多闻」(三)[栏目:宽运法师]
 累积资粮、净除障碍,应该怎么做?--火供、烟供、焦烟供的修持要诀[栏目:确戒仁波切]
 8.学佛要及时[栏目:海涛法师说故事]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七七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第五篇 慢 - 惭愧不是自卑[栏目:放下的幸福]
 Part One 19. Maras Defeat[栏目:The Life of Buddha]
 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 10[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