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十二缘起之一:概述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974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总第十三讲之:十二缘起之一:概述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5月2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十二缘起之一:概述

缘起法到底能包括多少东西?它能包括的东西范围很宽,凡是有生成关系的这种因果都是缘起法,凡是有逻辑因果关系的这些也都是缘起法。这里面有着原因与成果关系的是缘起法,有着主体与运动关系的、主体与属性关系的、主体与作用关系的、主体与成分关系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主客互待关系的以及语言与对象关系的这些都是缘起法。就我们目前的思维范畴来说,已经没有在这个范畴之外的问题了。也许随着将来的科技、知识范畴的扩展,很有可能会产生这个范畴之外的问题,到那个时候可能又有龙树菩萨重新应世再来重新立一个论,来解决那个问题。但目前来说,这一些类别我们似乎就已经够用了,已经够我们把身边所有的内的、外的、所有的法确定成为缘起性。

缘起的范围有这么宽,缘起到底应该怎么样看待?缘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理解缘起可以有很多个方式。日本学者最喜欢举的例子就是一个人出胎的过程:一个人从出生,一直到他长大成人,到最后老去了,到最后入灭、过世,喜欢用人这一辈子的过程来说明缘起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如果拿到中观里面来说还是不够全面的,并不光只是从生到死的过程是这样的,就像中国“天人相应”的道理一样,原来这所有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当中,十二缘起的规律都存在。佛经对于缘起几乎都有一致的评价,释迦牟尼佛自己也无数次地赞叹:“缘起甚深,不可思议”。让我们不要去探讨还有没有缘起范围之外的东西,因为所有的学问、所有的事件都在这个缘起的规律当中,已经不可能跨越这个范畴了。那么它到底是指什么东西?

诸佛菩萨让我们用这种如理的方式进行思维,对十二缘起的生起过程进行思维,还要进行反向的缘起还灭过程的思维,(法师指向板书:下面是生起的过程,上面是还灭的过程),这两个过程让我们去思维。但是不要思维缘起的合法性,就像不要思维因果的合法性一样,就像不要思维释迦牟尼佛到底有没有圆满智慧一样,这种思维事实上就是对于甚深智慧从根本上的否定。那么我们就依着这种形式来思维缘起法就可以了。

 

 


{返回 入中论讲记·110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有为实相即是无为
下一篇:《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十二缘起之二:无明为因、生死为果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菩萨的现象界—处处净土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人民财物守护主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四讲之:罗汉的现象界—唯见四大种性
 《入中论》第七次课程 第十三讲之:堪为法器、应闻此道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随许时节因缘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止观并修列表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执着由不显现而显现的自生主义者—数论..
 《入中论》第九次课程 第十七讲之:数论派神我与自性的关系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单在人无我大小乘人修行有何不同..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十讲之:别来那套,玄而无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舍利子与显中有密[栏目:傅味琴居士]
 学习佛法,到底是为了成佛,还是只为学法?[栏目:济群法师新浪微访谈问答]
 不要去追悔造作的罪业[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什么叫“双运”?[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活埋庵[栏目:明镜台·法清法师·诗文]
 优波离尊者[栏目:佛祖十大弟子]
 相应27经 真实经[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念诵咒语发音的正确与否与持咒效果是否有关呢?[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莫等老来空白首[栏目:钵水明镜·传喜法师开示录]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九八集[栏目:净土大经科注讲记·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