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7-042劝发菩提善因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29
劝发菩提善因—一          海涛  辑
 
1.菩萨有四因发菩提心。何等为四?一者、性具足;二者、善友具足;三者、慈心具足;四者、观生死苦,具足圣行,不畏菩提难行、苦行。
一、性具足者,菩萨性自具足。
二、善友具足,有四事。何等为四?
(一)善友诸根完具,具大智慧,能示善恶,不行邪道,是名善友具足;
(二)心不放逸,能破放逸,能闭恶道;
(三)自能具足菩萨禁戒,转以教他;
(四)不以下道转他上道,不以小乘转他大乘,不以修福转他定、慧。
三、具足慈心,复有四事:一者、观生死苦;二者、修慈悲心无有终始;三者、性勇健心;四者、得智慧心。
 
2.复有四事。何等为四?
一、不放逸;二、具足戒;三、能忍辱;
四者、至心专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复有四事。何等为四?
一者、等视众生犹如一子;二者、于怨亲中无有分别;
三者、得坚信心;四者、修行圣行。是为四。
 
4.修集慈心有四种力。何等为四?一者、内力,二者、外力,三者、因力,四者、庄严力。
一、菩萨摩诃萨至心专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内力;
二、为欲化度诸众生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名外力;
三、能于无量阿僧祇劫修集善行,师事诸佛及诸菩萨,是名因力;
四、菩萨摩诃萨乐近善友,听受正法,思惟其义,如说修行,是名庄严力。
 
5.若菩萨摩诃萨以是二力——内力、因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名正心、不动心、不退心、不转心。
 
6.若以外力及庄严力,发菩提心,是名不正心、动心、退心、转心。
 
劝发菩提善因—二          海涛  辑
 
1.菩萨转心有四因缘。何等为四?
一者、性不具足;二者、恶友具足;
三者、于诸众生不具悲心;四者、不能观察生死过患。
 
2.菩萨摩诃萨初发菩提心有二事不可思议。何等为二?
一者、于诸众生作眷属想;
二者、无众生想。菩萨常以智慧观察,唯是众生,众生属谁,是名为二因。是二心能令菩萨无有退转。
 
3.初发菩提有二种心。何等为二?一者、为施众生安隐;二者、为施众生快乐。
 
4.以诸善法化诸众生令离恶法,是名安隐;能以财物账,给众生令离贫穷,所谓衣、食、房舍、卧具、病瘦医药,是名快乐。
 
5.不退菩萨有二种心。何等为二?一、性庄严,二、专心受持庄严。
 
6.常念欲令众生安乐,是名性庄严;终不退转菩提之心,因是至心能施一切众生安乐,是名受持庄严。
 
7.不退菩萨出生福德有二处。何等为二?一者、菩提之心,二者、众生受苦。如是二事名大善法聚。
 
8.初发坚心菩萨又有二事,胜于一切声闻、缘觉。何等为二?一者、因胜,二者、果胜。
 
9.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所修善法,是名为因;因行善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为果。如是因、果胜于一切声闻、缘觉。
 
10.不退菩萨有二大事。何等为二?
一者、发是心已即为一切无量众生而作福田,为作父母、师长、和尚,生大怜愍。以怜愍故,行、住、坐、卧、若眠、若寤常为诸天之所守护,如转轮王常为五百青衣鬼神之所守护;不退菩萨亦复如是:以怜愍故,若更受身,无有病苦。
二者、发心菩萨常为众生之所乐见,犹如父母,一切众生于菩萨所身、口、意业柔软、无恶。是名为二。
 
                                            (以上讲义整理自《菩萨善戒经》)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7-041声闻戒与菩萨善戒
下一篇:07-043大悲悯众生
 07-135戒律是最殊胜的安乐
 07-098出家功德殊胜行
 07-027入悲智之门
 07-085生命宝典
 07-063生活智慧语录选辑
 07-114供僧功德殊胜行
 07-097《分别善恶所起经》辑要
 07-093喜舍无量
 07-125修行随笔
 07-026修行叮咛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解脱道的实践:章华寺三坛大戒开示(二)[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第五章 看轻得失[栏目:看开]
 辩中道、中庸与折中思想(涯舟)[栏目:中观宗文集]
 1998年 禅修营第二天[栏目:葛荣·三摩罗罗顿居士]
 慈济慈善志业的理念与实践[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大诉~赠了空羽士[栏目:禅诗三百首]
 格萨尔王传 第35回 诛达泽取珊瑚珍宝守碣日委阿达娜姆[栏目:格萨尔王]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栏目:邪淫恶报感应录]
 五方佛[栏目:手绘唐卡精品图集]
 Nibbana[栏目:Buddhism in a Nutshell]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