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F 第264经(小土抟经):佛陀以小土抟为喻,从而说明五阴无常、无我,且皆不可得的道理。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76

  第264经(小土抟经):

  在本经中,佛陀以小土抟为喻,从而说明五阴无常、无我,且皆不可得的道理。

  这里的“小土抟”,是指地面上近似圆形的小土块。虽然是块极其平常的小土块,佛陀以之为譬,却大有深意。

  经文中一“异比丘”在思想观点上所产生的偏差而说起。这里的“异比丘”,并非是说思想异类的比丘,而是一种泛指,即“有一位比丘”。这位比丘在禅定中思惟的时候,产生了一些疑问——附带说明,习禅最容易出问题,如果方法不对头,弄不好会引起精神失常。此比丘产生了什么样疑问呢?原因是他对五阴究竟是常还是无常的问题,产生了疑惑:“颇有色常、恒、不变易、正住耶?如是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耶?”

  或许我们会认为,这位比丘真是愚痴与幼稚,出家僧比丘,难道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搞不清吗?实际上我们不能产生这样的想法。首先,在当时“恒常实有”的思想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大环境下,能够体悟到“五阴无常”思想的,毕竟只占极少数,而且要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其次,纵然是明白五阴为无常、无我,但是它们为什么是无常与无我,很多比丘却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佛陀嘱咐弟子们,要“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听闻佛陀的说法是第一步,我们不能听了就万事大吉,一听了之;而是要在听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静心思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们饥饿时,便会条件反射似地到处找吃的,有时候竟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而当我们大块朵颐后,便心满意足,此时再好的饭菜也没了味口。这个比丘很平常,司空见惯;可是我们一旦对这种生理上及心理上的反映进行深入考察,实在是太深奥了,因为它们几乎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学科。有人会认为这是小题大做:我们吃鸡蛋时,如果老是琢磨着鸡蛋是如何形成的,或者这点鸡蛋究竟是哪只母鸡下的,这不是没事找事,死钻牛角尖么?但我个人觉得,我们没必要去揪住细节不放,但是对于事关事物规律的事儿,还是需要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若对一切均走马观花不求甚解,那么就用不着劳神费力去习禅念佛了。

  这位比丘产生了这些疑问,他自忖自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便向世尊请教。佛陀闻后,便手执小土抟,对比丘说:“汝见我手中土抟不?”答曰:“已见,世尊!”

  佛陀说:“比丘,如是。少土,我不可得;若我可得者,则是常、恒、不变易、正住法。”

  在这里,佛陀自称连一块小小的土块(小土团)也不属于自己所有,因为我们小土团不可能为我们所拥有。而更多的情形是,小小的土团还完好无损,可是曾经的“主人”却早已尸骨无存!即便是小土团暂时为我们所拥有,但是它又是那么脆弱不堪,时刻都有变灰成泥的危险!因此佛陀说“小土,我不可得”,即是此理。

  既然小土块不可得,那么从大的方面讲,金银财宝、荣华富贵以及功名利禄是不是可以为我所得呢?佛陀以追忆自己的往昔世为例,断然予以否定。他告诫比丘说:

  “比丘当知:凡夫染习五欲,无有厌足;圣人智慧成满,而常知足。比丘!一切诸行,过去尽灭、过去变易,彼自然众具及以名称,皆悉磨灭。是故比丘!永息诸行,厌离、断欲、解脱。”

  在这个前提之下,佛陀对这位比丘循循善诱,一步步引导出:

  1、色(五阴)为无常;

  2、色(五阴)为苦;

  3、色(五阴)为无常,为苦,为变易之法;

  4、圣弟子于色(五阴)中不复计我、异我、相在。

  佛陀的“土抟喻”使该比丘的思维顿时开朗。后来,他“独一静处,精勤思惟,不放逸住”,经过刻苦的修习,最终心开意解,获得圆满。(5月22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G 第265经(泡沫经):本经以种种譬喻,说明五阴无有实体,无有坚实之故。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D 第262经(阐陀经):本经为阿难为长老阐陀述说有关离二边的中道之理。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A 一、比丘请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八)~A 第490经、491经(阎浮车经):经中叙..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G 931经、932经的重点是谈“六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D 1297经:在本经中,天子以偈问佛..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I 572经:讲述的是诸比丘为根、境之间谁..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A 《杂阿含经》第三十四卷与三十五卷多谈及..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S 1354经:本经叙述一女子欲投河自尽,被..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E 五、教昙弥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D 1026经:佛为病比丘所说之法,重点为..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J 1189经叙述佛陀以乘道而观察四念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法是人类的希望[栏目:传喜法师]
 08-023转经轮的力量[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关于三论宗“境智”之关系(理净)[栏目:三论宗文集]
 把名位看空[栏目:论语禅]
 略说忏罪——2007年金刚萨埵法会开示[栏目:索达吉堪布]
 禅修,会不会走火入魔?[栏目:禅修·初学者问答]
 偶像[栏目:人生加油站·迷悟之间]
 心能静下·方能净心[栏目:界诠法师]
 坐禅要领(铃木俊隆)[栏目:禅定]
 73、佛教徒可以经营佛具店及佛像买卖吗?[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