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07-026修行叮咛语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02
修行叮咛语               海涛  辑
 
1.闻法时,如果心念不集中,就好比把水倒入密闭的容器,一滴水也无法注入的。
 
2.如果不反复思维它的要点,同时深植于心,就好比把水注入裂壶中。
 
3.或者以烦恼心来听闻开示,就如同把加持过的甘露水注入装有一滴毒液的容器中,甘露染毒后将无法使用。
 
4.佛教在教义上强调二件事,即正知与修行。
 
5.佛教的正知让我们澈悟外在的现象与我们自心的究竟本质,不管古代,一千年前或现代,究竟实相从没改变。
 
6.心的本质是明性与空性,它没有一个你可以指出的实体,它是无始亦无终,不生亦不灭的。
 
7.在死亡时最糟的敌人就是执着、贪欲以及对人或事的依恋不舍——不管是朋友、家产、财富等等。
 
8.死亡只是身体与心识的分开,而心识或神识仍继续作用。
 
9.生命里没有任何可以永久持有并保值的东西。价值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价值观也随着变淡。
 
10.从此生到来世,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你可以掌握,只除了一样——那就是对自心的观照了解,以及对菩提心运作的了解。
 
11.此生的一切活动,宛如波浪般无尽起伏。无数的念头奔过我们心头,每个都令我们生起更多念头,增加更多的迷惑与不满足。
 
12.除心能创造轮回与涅槃外,别无他物——唯念头尔。一旦我们认识念头是空性的,心便永远无法欺骗我们。
 
13.妄想的显现如海市蜃楼;美丽的形相无益于心,丑陋的外形也无损于心。
 
14.心性自身的本体就是空性。我们所称为心的,并没有形状、颜色,从任何一方面来说都是如此;因为没有任何实有的东西,因为心性它的自性是空的。
 
15.罪业无论重轻,皆可藉由殊胜的佛法使之消除清净,唯重罪所需之心力要大,时间要久,才能消除尽净。

{返回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07-025佛法的思维
下一篇:07-027入悲智之门
 07-094菩萨善戒
 07-114供僧功德殊胜行
 07-017亲近善友
 07-028生活中的禅修
 07-044大慈无量波罗蜜
 07-100光明真言与破地狱真言
 07-097《分别善恶所起经》辑要
 07-120如何面对生命
 07-115供僧报佛恩1-2
 07-022《佛说布施经》辑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穿越和当下——临床对话过程中正念的运用(徐钧)[栏目:佛教心理学]
 会打井的施主[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俗讲:中国佛教的俗文学[栏目:吕建福教授]
 瑜伽菩萨戒要义 二、四十三轻 18、怀忿不舍戒[栏目:瑜伽菩萨戒]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四十 (5)[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修行问答--用智慧来化解烦恼[栏目:如瑞法师]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B 1165经:重点叙述年轻比丘如何摄护诸根。[栏目:界定法师]
 观呼吸,行、卧、站,是否能练习?怎么练习?手脚怎么放?[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阿弥陀秘释[栏目:悟光法师]
 八关斋戒[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