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传统佛教的现代课题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0

传统佛教的现代课题

大正大学综合佛教研究所顾问  平川彰

  现代文明所缺少的东西就是“对欲望的控制”。西欧文明的最初目标是所谓达到“最大多数人们的最大的幸福”,但是,从其中却看不到半点控制人欲的“遏抑理念(理论)”。西欧文明附燃于自然科学发达的趋势,虽然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美满的生活,不过它没有示明把生活提到什么程度才能算完成人类幸福这一伟大目标。也就是说:西欧文明缺少这一“文明完成理念(理论)”。因此,也可以说:现代的文明是一直被无际无边的人欲所支配而发展起来的。
  然而,欲望又是人自我的“心”的重要结构的一部分,但它并非是“自我的一切”。所以无论怎样来满足它,却终究不能达到“自我的满足”的完成。相反,谁都知道,如果放纵人欲、任其兹长的话,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甚至还有可能引致自我本身灭亡的危险性。我们应该知道,“欲望”虽是构成人格的重要组成因素,但是,它并非位于人格的中枢,而是常常受着人格中枢的监视与控制的存在。可是,人类的文明又由心中所发的“欲望”来做为它的推动力而发展的,这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今天,我们在人类与自然的力量相较之下,会看到人对于自然的力量在日益增强。如放纵人欲去开拓自然,它不光能把自然破坏得一干二净,顺而会给人类带来存亡的危机。但是要想对人欲加以控制,那么人类本身就不得不牺牲他的舒适的生活。如最近成为地球规模的、有关地球温暖化素因的二氧化炭的缩减问题。我们又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并能控制人的欲望?也就是说:对着被人欲所肯定的文明,我们又如何找出能达成否定人欲的一线光明?
  佛教所以能控制人欲,正是基于佛陀的中道观。虽说佛教能控制人欲,但并非全面否定人欲,而是通过般若智慧来净化它,使它能达到更高超的存在,再将其能源导向并利用于全人类的幸福上。能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也唯有基于佛教般若智慧的“中道观”。这也就是在以个人立场与全体立场调和的观点上所能发现的智慧。这种智慧的实践就是“中道”。把“中道”的理念解释成便于现代人接受、进而能对现代社会起作用的形式,正是时代对今天的佛教徒所要求的课题。


{返回 佛网文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清贫思想
下一篇:佛海生红莲
 中外名人谈信仰
 韩愈的学佛心路
 佛教有若干宗派,是谁创办?有何根据?
 行看流水坐看云
 僧肇与《肇论》
 真正的勇士战胜谁
 你可以更幸福
 佛教的环保理念和思想
 苹果禅
 随缘之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发菩提心 行菩萨道[栏目:传喜法师]
 论事害民,惨遭灭门[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C 1025经乃为佛陀为年少比丘作“临终关怀”,即在比丘临终之际为其说法..[栏目:界定法师]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五章 证道 9 禅宗三关[栏目:元音老人]
 第三部 第十二章 止观禅修[栏目:西藏医心术]
 绝妙说法 法华经讲要 二六、陀罗尼品──诸陀罗尼,护持法师[栏目: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
 超越死亡 第一章 第二节 佛教业报论[栏目:达照法师]
 楞严经白话解卷第七 第十七章 释疑一 为何禅定中忽然生出山河大地有为相之一[栏目:楞严经白话解]
 佛教正念的药方[栏目:佛网文摘]
 分享(庞玉梅)[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