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三部 第十二章 止观禅修
 
{返回 西藏医心术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49

第三部 第十二章 止观禅修

    “止”是心的安定,“观”是觉察和一如。

    因为佛教徒相信终极的治疗是要超越“我的”快乐,体证超越执着于思想和情绪的真实智慧和解脱

    本书所介绍的治疗练习,目的是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快乐、更安详。这是完美无暇的目标,但可以是有所局限的,因为佛教徒相信终极的治疗是要超越“我的”快乐,体证超越执着于思想和情绪的真实智慧和解脱。本书最后面的四章,将简述能够开放我们而得到这种体悟的某些基本禅修方法。

    描写禅修总是困难的,因为文字只能贴近个人的实际经验。而且,证悟也有许多阶段。任何禅修者,即使是经验老到、全心投入的禅修者,都很容易走上岔路,形成某种执着。这就是为什么就某一点来说,谨慎寻找指导老师是非常重要的事。

    精神的智慧未必与教法的真意有必然关系

    对某些有慧根的人而言,任何治疗练习或经验都能导至开悟。西藏,有些初学者只修“前行”(preliminarypractices)就经验到最高的证悟,而其他修习最高级法门的人也声称,精神的智慧未必与教法的真意有必然关系。

    最终目标是开放和无我——解脱由执着自我所产生的痛苦

    佛教一切宗派所共通的止观修习,是大家常用并经过证明的方法,其最终目标是开放和无我——解脱由执着自我所产生的痛苦。

    这些修习虽然可以导致更高的证悟,也能利益任何根器和具备任何修行功夫的人们。在最后这四章所提到的一切禅修法门,都能提供“普通”的治疗和快乐,就如同前面所描述的治疗练习在某些情况下也能导致证悟。

    虽然我们在做止心的练习时,可以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几乎任何一种现象上,但这里的焦点是呼吸。我们的呼吸是一个简单的专注对象,没有颜色或形状。而且,呼吸与身心是如此密切地相关联,因此只要把我们的觉察带到呼吸上,自然就可以安住在正念中,并打开通往一如之路。

    除了观呼吸之外,许多佛教宗派也依赖强有力的观想修习。但毫无疑问的,简单的观呼吸已经包含有觉悟的种子。我们强调的是呼吸的正念和觉察——止观之道。

    止是心的安定,一如的方法,是进入开放性之前对泥水的滤清。观是觉察和一如,具开放性,超越概念,在“自我”和经验对象之间没有分离。

    初学者也许要花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的时间在“止”的训练上,才能自在地进行“观”的训练,但两者之间的界限可以是非常模糊的。因此,不必太担心定义。只需要姿势坐得端正,练习呼吸的觉察。

    特别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像颠簸不平和混乱的地方,被最微细的声音、思想或冲动所干扰。看到心的移动、不安的性质,是迈向专注的第一步。只要把你的心带回呼吸上,渐渐地,心就会变得比较稳定。


{返回 西藏医心术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三部 止禅
下一篇:第三部 佛教禅修
 第一部 西藏医学的精神治疗法
 第一部 观想
 第二部 13.净化噩梦
 第二部 17.利用你的呼吸纾解烦恼
 第二部 2.恢复安详和喜悦的能量
 第二部 树
 第一部 治疗之道
 第一部 选择时间
 第三部 止禅
 推荐与佳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乘攻略:初学 六、认识自我[栏目:清净法师]
 帮众生助念,是否必须具备清净心及良好的德行?[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论神会在禅宗史上的历史功过(胡京国)[栏目:禅宗思想研究]
 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栏目:徐恒志居士]
 圣者言教 第十课(一)珍惜暇满人身精进修法[栏目:圣者言教]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高居士[栏目:大音希声]
 中论释 三、观六情品[栏目:中论释]
 交命与加持的不同[栏目:仁焕法师]
 雄伟壮丽的藏式建筑(元旦尖措)[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在佛门里,吃饭前要唱〈供养咒〉,是否有什么意义?[栏目:问星云大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