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分享(庞玉梅)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04

分享
 
庞玉梅

  时下较流行的微博,可以用短小的篇幅表达思想,佛法同样也适用于这种便利的方式去传播和弘扬,实践证明传播的效果比较好,有很多法师与居士都在利用微博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佛心得,下面与诸位善友分享几则我的微博拙语:

  生活处处是道场

  行、住、坐、卧,上学、工作、穿衣吃饭,时时处处都要用佛法去观照,所谓佛法不离世间觉,佛法即是在生活的在在处处加以体证,用佛陀的教法去修正当下的凡夫漏习,才能一步步更趋向解脱。修行与生活是一不是二,互相依存,相为助伴。

  宽以待人

  世界之大,人亦无数,能相识相知即是缘份,无论善缘还是恶缘,都要善待它,不着善不着恶,才能用一颗宽厚的心去与人相处。宽以待人亦是善待自己,凡事替人着想换位思考,才能换回以诚相处。人的一生遇事无数,凡事要学会宽容的心态去应对,才不失为洒脱的人生。

  亲近三宝

  有三宝住世方有佛法流通,智慧之光因三宝而彰显。亲近三宝、护持三宝,是每位佛子义不容辞的。亲近三宝才能听闻正法,护持三宝才能福慧双修,敬爱三宝才能破除我慢,依靠三宝才能终得解脱。

  孝养父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从初生到终老尽形寿不能报尽父母之恩德。顺遂父母心意、陪他们聊天散步、劝他们学习佛法、供养父母衣食住行,总之,让父母悦意是做子女的份内事。孝养父母不需要理由,正如父母把我们精心养育成人是无私的那样,他们未曾贪求回报,待他们年迈之时,我们亦应不求任何回报的去孝养双亲。

  俭以养德

  这个时代虽说物质不匮乏,但是也要存以惜福养德之心。懂得勤俭、学会培德才能长久的享有福报。日常生活只要具备基本生活用品即可,否则未免显得生活过于繁杂,把过多的精力都分散在了无用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淡泊无以成道,学佛之人更该俭朴地生活。

  知恩报恩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要多想想别人对自己的好处,每个人对自己的好都要珍惜,不能视作理所应当,更不要总是用怀疑的目光去审视周围的每个人。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福报才会长远,否则便沦为无情无义之人,又有谁愿意与这样的人相处呢。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本分真金入火看(曙正)
下一篇:工作与学佛
 世间非我所有(慧律)
 人生的归趣与禅(木村泰贤)
 如何解决人我的问题(星云法师)
 如何回向效果好?(济群)
 宽恕他人(露意丝茜)
 浴佛(林子青)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陆忠培)
 当代出家人的承担(常德)
 培养合格僧才 信仰道风是关键——在寒山书院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智海)..
 循正道而竞争(杨赞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何做到真正的实修念佛?[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护人名节,子孙显贵[栏目:心念与命运·第3册]
 模块三:做正确的事情为自己负责(2)[栏目:佛是一棵树 第四部分:佛法中的六度空间]
 跟佛菩萨学为人处世之道(邹相)[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三下 二 太子在苦行林修行[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往生论注讲解 第二十集[栏目:慈法法师]
 放下修行中的虚荣[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漫谈佛画[栏目:周叔迦居士]
 佛藏经描仿卷上[栏目:智谕法师]
 10.不闻雷声的赞叹[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