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天台宗的圆顿止观法门
一、止观的涵义与类别
天台宗教义的根本特点提倡教观双运,解行并重,止观不二。教观的「教」指教相,是把佛典中止观的涵义与类别的论说,就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加以整理、分类、批判,从而探究其真髓;「观」即观心,是通过观心实践,体认、把握佛教的真髓。这是理论与实践互相补充、互相结合、互相完成的方法。解行的「解」,是指智解,是通过见闻学习来理解教义;「行」,修行,实践躬行教义。两者兼重并行。如上所述,止观的「止」是离邪念,绝分别,使心安住于一境的修持实践;「观」是发起正智,照见诸法。止观大体上相当于定慧。天台宗所说的教观、解行与止观密切关联,解和观同指智慧、理解方面;行和止同指修持实践方面。解行与止观相当。教观的观是一种观心实践,通过观心以体悟佛教教理,和止观的观相通。
天台宗特别注重止观的修习,该宗的创始人智顗说: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受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注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藏》第46卷,462页中。〕
「结」,烦恼。这是说,止观是佛教的两种根本修持方法,是通往涅槃的必由之路。止是消除烦恼,修养心识,远离邪念,心专注于一境,观是断灭妄惑,策发神解,产生智慧。止观不能偏修,两者要并重双修。止观包含了佛教的一切理论与实践,囊括了一切佛法,止观是天台宗的根本教理和根本教法。
智顗师父慧思所传的止观有三种,称「三止观」。相应地,智顗也有论述三止观的三部专着。智顗门下章安灌顶在《摩诃止观》的序文中说:「天台传南岳三种止观:一渐次、二不定、三圆顿,皆是大乘,俱缘实相,同名止观。渐则初浅后深,如彼梯磴。不定前后更互,如金刚宝置之日中。圆顿初后不二,如通者腾空。」〔注释:《摩诃止观》卷1上,《大正藏》第46卷,1页下。〕「南岳」,指慧思。「渐次止观」是初持戒,次修禅定,最后修实相。由低到高,如登阶梯。智顗依此而说《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不定止观」,是说在修持安般禅的「六妙门」即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的过程中,不依固定的先后次第,而是随顺众生的根机,酌情而行。智顗依之说有《六妙门》。「圆顿止观」,初后不二,当下全部体得实相。智顗依之而撰《摩诃止观》。三种止观中的圆顿止观体现了智顗最成熟的思想,是智顗独特的观行体系,极为重要。天台宗还因以圆顿止观为教法,又名圆顿宗。
二、圆顿止观法门
智顗在《摩诃止观》卷1上说:
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己界及佛界、众生界亦然。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虽言初后,无二无别,是名圆顿止观。〔注释:《摩诃止观》卷1上,《大正藏》第46卷,1页下-2页上。〕
这是说,圆顿止观的对象、境界是诸法实相,是「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的中道实相。也就是说,一切诸法,无非中道。由此可以说,五蕴十二处(阴、入)即是真如,烦恼即是菩提,边邪即是中正,生死即是涅槃,一切诸法,即是纯一实相。诸法的「法性寂然」即是「止」,虽「寂而常照」即是观。止观「虽言初后」但又「无二无别」,也就是在止观时,形成即空即假即中的境界。这就是圆顿止观的内容和意义。圆顿止观说,强调从生命的负面悟入真理,就烦恼、无明、生死而证入菩提、中道、涅槃。这也就是说,在智顗看来,像有的佛典所说那样,要先灭除、转化生命的负面东西,才得以悟入真理,获得解脱,是一种非圆顿的方法。天台宗的圆顿止观是奠立在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说的基础之上的,智顗认为佛性具足一切善恶法的存在,佛性寂然是止,佛性寂然而起观照功能是观,观照离不开佛性,故也可以说观照的对象都是佛性的体现。根据这种佛性说,智顗认为众生也不需要离开诸法而另求真理,不需要离开生命的负面再悟入真理。
圆顿止观法门主要包括止观的对象和修持方法两个方面,而修持方法中最主要的是「一心三观」和「十乘观法」,此外尚有预备性的方法和修观的行仪等。
(一)一心三观
一心三观是指一心在同一时间里同时观察空、假、中三种实相(道理)。空观是观一切存在自性本空,假观是观一切存在是缘起假名,中观是观一切存在非空非假的中道实相。
「一心三观」是天台宗人止观学说的核心。智顗着重和「次第三观」对举来论述「一心三观」。他在晚年又与「别相三观」、「通相三观」相对说,藉以突出「一心三观」的圆融性、圆满性、圆顿性。智顗强调,「一心三观」的每一观均可以统摄其它二观,如取空观,则一空一切空,一切皆空。同样,取假观,是一假一切假,一切皆假;取中观,也是一中一切中,一切皆中。空、假、中三者于一心中,无二无别,观空即观假、中,观假即观空、中,观中即观空、假。这都是有别于其它三观的。
智顗既把止观法门的观门分别为「次第三观」和「一心三观」两个层次,同时又认为「次第三观」是「一心三观」历程的展现。他在《摩诃止观》卷3上说:
观有三: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名中道第一义谛观。此名出《璎珞经》所言。二谛者,观假为入空之诠,空由诠会,能所合论,故言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者,若是入空,尚无空可有,何假可入?当知此观为化众生,知真非真,方便出假,故言从空;分别药病,而无差谬,故言入假。平等者,望前称平等也。前观破假病,不用假法,但用真法,破一不破一,未为平等。后观破空病,还用假法。破用既均,异时相望,故言平等也。……中道第一义观者,前观假空,是空生死;后观空空,是空涅槃,双遮二边,是名二空观。为方便道,得会中道。故言心心寂灭,流入萨婆若海。又初观用空,后观用假,是为双存方便。入中道时,能双照二谛。〔注释:《大正藏》第46卷,24页中、下。〕
「萨婆若海」,智慧海。这里的二谛观、平等观和中道第一义谛观「三观」,语出《菩萨璎珞本业经》的《贤圣学观品》〔注释:文云:「三观者,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是二观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见《大正藏》第24卷,1014页中)。〕二谛观就是观假空二谛,又名从假入空观。现象世界的各种事物由因缘和合而成,都无独立自性,是假有;从假有观其普遍的空的本性,是为从假入空观。平等观又名从空入假观,还名从空出假观。这是大乘人为了救度众生,决定不停住于空的境界,而从空的境界回到现实世界,是为从空入假,从空出假。同时,对此假有世界,又绝不执为实有,仍以其本性空而观其空。如此以空观假,又以假观空;以空破假,又以假破空;破假后是空,破空后是假,名为平等观。中道第一义观,中道即最高真理,也即第一义,中道第一义谛观即中观。这是既不偏执空或假,同时又超越空与假,如此观照世界,即能得到最高真理。否定对有生死的现实世界的执着,是生死空;否定对纯然是空的真理世界的执着,是涅槃空。这种二空观是「双遮」,是超越两方面偏执的中道第一义谛观。再换一个角度说,二谛观是以空来否定现实事物的自性,是肯定空;平等观是以空空来否定空的世界,还归于假,实即肯定假。这两种肯定是「双照」。这也是中道第一义的境界。可见,「次第三观」都是一心的观照,是主体性的作用,也就是「一心三观」。智顗的「次第三观」说是通过观空与观假的辩证关系,论述了具体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差异与同一、现象与本质、事物与本性、认识与真理等重大认识论的问题,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真实或真理的看法,以及如何体证真理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思维意义。然而智顗又主要是以空观为核心论述「次第三观」和「一心三观」的,这就难以全面地把握人生宇宙的真理了。
智顗还在《维摩经文疏》卷21中,提出「通相三观」、「别相三观」和「一心三观」的「三观」说。〔注释:详见《续藏经》第1辑第28套第2册,116页。〕「通相三观」是在空、假、中三种观法中,任修一种即能成就其它二种观法,从而观得三谛的真理。「别相三观」则是分别观空、假、中三谛,即不是同时而是次第观三谛。智顗认为,「别相三观」不是究竟圆满的三观法。「通相三观」与「一心三观」则是一致的,但「一心三观」是一念心中而能圆观三谛,即当前一念作正观,观一心即空即假即中,这与通教于一观中圆解空、假、中三谛是不同的。此中区别的关键在于,天台宗人认为众生当前意识的一念中就显现出佛性,或说佛性不需要在破除无明后才得以显现,而是在当下的一念中即可显现。这种独特的佛性论正是「一心三观」的深层理论基础。
智顗还从一切存在的角度,把「一心三观」发展为「圆融三谛」说。「圆融三谛」是空、假、中三谛互相融会,同时成立,每一谛都同时兼具其它二谛。三谛同时为一心所观照,或者说,一心同时观照三谛。「一心三观」与「圆融三谛」实是天台宗人认识真理的两种角度,前者是着重从主体方面说,后者则是着重从客体方面说;前者是着重从方法方面说,后者则是着重从境界方面说。
智顗还在「一心三观」和「圆融三谛」两说的基础上,创立「一念三千」说。如前所述,所谓「一念三千」是说,人的当前一念心,就具有三千种法的内容。「三千」是表示宇宙现象界的全体。「一念三千」也就是一念心能显示出宇宙的全体。为什么说一念就具足三千种法呢?智顗认为,一念心既是妄心之所在,又是净心之所在,从差别相状言,是无明(染),从真如理体言,则是法性(净),所以一念心可说是「一念无明法性心」。智顗说:
念只是处,处只是念,色心不二,不二而二。为化众生,假名说二耳。此之观慧,只观众生一念无明心。此心即是法性,为因缘所生,即空、即假、即中。一心三心,三心一心。……今虽说色心两名,其实只一念无明法性十法界,即是不可思议一心具一切因缘所生法。一句,名为一念无明法性心;若广说四句成一偈,即因缘所生心,即空、即假、即中。〔注释:《四念处》卷4,《大正藏》第46卷,578页上-下。〕
这是说,无明与法性是同体的,一念心就具足三千种法,不论一念心是无明染心,还是法性净心,都不能离三千种法,都具足三千种法。而一念心具足一切因缘所生法,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三千种法就是宇宙的全体,也就是宇宙的实相。天台宗的「一心三观」的意义,就在于教导众生于一念中体证、契入宇宙实相,以达到究竟解脱。
(二)十乘观法
这也是智顗提出的重要观法。因修行者若能完成这些观行,就能进入解脱境界,故称为「乘」。因有十种观法,故称「十乘观法」。《摩诃止观》全书的中心,即第七《正修止观章》,就论述观法的对象开为「十境」,次说正修的观法,又将其开为「十乘」。
十境〔注释:《摩诃止观》卷5上,《大正藏》第46卷,49页下-下。又《摩诃止观》中说到第七诸见境为止,以下三境,根据《正观章》的序说补齐〕是:(1)阴境。阴,指色、受、想、行、识五者。这五阴即当前的果报身,是最初观的对象,其中尤以识为重。在五阴中只就识阴即所谓介尔一念,运用三千三谛的观法进行观照,这是阴境,这一境最为重要,以下九境均由此而生。(2)烦恼境。它在观阴境时生起,此时,当舍弃阴境而观烦恼境。(3)病患境。由观阴境和烦恼境,引发出四大不调,以至引生病患,妨碍禅定,此时,应当观病患境。(4)业相境,修习止观时,如果心中忽然呈现出以往所作的善恶诸业,则应当不喜不怖,静心观照,以消除之。(5)魔事境。「魔事」,指障碍之事。修习止观时,如有障碍发生,破坏善业,妨碍禅定,此时,当以生死的觉悟观察魔事境。(6)禅定境。修魔事观后,魔事已去,真理还未生起,而以往所修习的禅定纷纷现起,致使修行者贪着禅味,陷入定缚,损坏正行,此时即应观禅定境。(7)诸见境。因修持而生邪慧,形成种种不正确的见解,故应细心观察这些见解。(8)上慢境。「慢」,高傲。观察诸见,息灭了错误见解,就认为已证得涅槃,于是生起大高傲心,停止了修持正行,此时就要观上慢心。(9)二乘境。慢心止息后,又生起先世修习的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心,沉溺于小乘的空寂之境,不思进取,不能进入大乘的境地,故应观此二乘境界。(10)菩萨境。二乘之心息灭后,又生起藏、同、别三教的菩萨境界,此时应观此境界,以最后生起圆教实相的慧解。
关于十乘观法,智顗在《摩诃止观》卷5上至卷7下有详尽的论述〔注释:详见《大正藏》第46卷,52页中-101页下。〕,这里我们引用的是朝鲜高丽僧人谛观《天台四教仪》的简述。谛观说:
一、观不思议境,谓观一念心,具足无减,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此之境,即空即假即中,更不前后,广大圆满,横竖自在。……二、真正发菩提心,谓依妙境发无作四弘誓愿,愍己愍他,上求下化。……三、善巧安心止观,谓体前妙理,常恒寂然,名为定,寂而常照,名为慧。……四、破法遍,谓以三观破三惑。三观一心,无惑不破,……五、识通塞,谓苦集、十二因缘、六蔽、尘沙、无明为塞。道、灭、灭因缘智、六度、一心三观为通。若通须护,有塞须破。……六、道品调适,谓无作道品,一一调停,随宜而入。……七、对治助开,谓若正道多障,圆理不开,须修事助,谓五停心及六度等。……八、知位次,谓修行之人,免增上慢故。九、能安忍,谓于逆顺安然不动,策进五品,而入六根。十、离法爱,谓莫着十信相之之道,须入初住真实之理。〔注释:《天台四教仪》,《大正藏》第46卷,480页下。〕
据此论述,以下对十乘观法作一简要的说明。
「观不思议境」。「思议」,佛教通常指以分别心所作的相对性的思考,智顗则进一步以次第观诸法的空、假、中的观法为思议,观诸法的即空即假即中的圆顿观法为不思议。「观不思议境」,是说众生当下六根六尘相对所起一念的妄心,即介尔一念,就具足三千法数,「一念三千」,无有缺减,即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非纵非横,非一非异,非识所思,非言所议,是不思议境;又于此境,念念即空即假即中,所观照的是三谛圆融,是不思议境。
「真正发菩提心」。这是菩萨所起的没有人为伪作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量誓愿断,法门无尽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发此大心是为上求菩提,下化众生。
「善巧安心」。这是把心灵安放在法性上,体悟此心毕竟只是法性。然法性空寂,实无起灭,名为定止。观此心与法性相等,本来是空,空也不可得,由此当体显现出真理,是为慧(观)。这是以止观(定慧)为安心的方法,以空、假、中三谛为安心的处所。
「破法遍」这是以三观的智慧彻照三谛,破一切惑(烦恼)。因空、假、中三观只在一心,一切诸法都在一心中具足,破心即一切惑皆破,故名「破法遍」。这和那种只用空观破见思惑,或者破见思、尘沙、无明三惑,而无明又没有全断、没有遍破,是不同的。
「识通塞」。因苦、集、十二因缘、六蔽、三惑等法能阻塞正道,名为「塞」。道、灭、灭因缘智、六度、一心三观等法能疏通实理,名为「通」。认识塞通,护通破塞,护持能通达妙理的智慧,破除障碍正道的情执,是为识通塞。
「道品调适」。「道品」即苦、集、灭、道四谛的道谛,是佛教的修行法。天台宗人以没有作为的自然的境地来解说四谛,认为四谛是自然地显示中道的实相,称「无作四谛」。道品内容很多,如三十七道品即是菩提获得菩提智慧的三十七种修行法。所谓道品调适,就是通过三十七道品调护适当,随顺应机的众生,破除烦恼,契入妙理。
「对治助开」。「助」指五停心、六度等助行。修禅者在正观时,烦恼忽起,障蔽正行,上时就应用五停心和六度等助行加以对治,以叩开解脱门,得见佛性。
「知位次」。知晓自己修禅的阶位次第,以免未得而以为得,未证而以为证,生起自满傲慢之心。
「能安忍」。对上述引文所讲的「五品」、「六根」,天台宗人有独特的解说。「五品」指五品弟子位,即五个修行阶段: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这是圆教修行者在菩萨修行的最初十个阶段(「十信」)以前必须经历的。「六根」,指六根清净位,此位是止观日渐有得,渐与法体相应,已接近正觉。「能安忍」的观法是,不为内外的荣辱毁誉所动,安然耐心地修行,步步策进,由修行五品而进入六根清净位。
「离法爱」。「法爱」,爱乐已得之法。上述引文所讲的「十信相似之道」,是指圆教的菩萨在修行最初的「十信位」,获得断惑果后,身心明净,对于境能够即空即假即中圆融。这种境界,天台宗人认为类似能发「初住」位以上的真正的智慧,故称「十信相似之道」。「初住」,指「十信」位后「十住」位中第一位「发心住」〔注释:大乘佛教称,菩萨修行有五十二个阶段,最初的十个阶段为「十信」,随后第十一个至第二十个阶段为「十住」〕「离法爱」是说,修行者心生爱着,执取「十信相似之道」,就不能继续前进,必须破除这个法爱,才能进入真正的菩提位。
上述十境中以第一阴境最为重要。「十乘观法」中也以观不思议境为根本。天台宗人强调对于十境的每一境都要运用「十乘观法」,就修习观法者来说,上述十种观法,又因人而异。上根者只用第一种,中根者用第一种至第六种,下根者则十种并用,最后殊途同归,都能获得解脱。
(三)「二十五方便」和「四种三昧」
天台宗人认为,在修习「十乘观法」以前,需要修习浅显易行的实修法门「二十五方便」,称之为「加行」,是「正行」前的预备阶段。又,「一心三观」和「十乘观法」是天台宗止观修持实践的根本内容,相应地,天台宗人还就修习止观时所取的不同资态,即从禅观的外在形式方面,提出了「四种三昧」说。智顗在《摩诃止观》卷4上、下的第6《方便章》中论述了「二十五方便」,将「二十五方便」分为五类: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五缘为: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息诸缘务(缘务指生活、技能、学问等)、近善知识(亲近与佛教结缘者),具备五缘是入道的先决条件。五缘具备后,应当呵斥五欲。五欲指色、声、香、味、触。五欲摒弃后,应内净心神,弃绝五盖(盖即遮蔽智慧的烦恼),即舍弃贪欲、瞋恚、睡眠(心在黯昧状态)、掉悔(浮躁与追悔)和疑。烦恼既除,心神趋静,就应调节五事:即调食、令不饥不饱;调眠,令不节不恣;调身、令不宽不急;调息,令不涩不滑;调心,令不沉不浮。具足以上四项后,更应勤行五法:一是欲,欲离妄想颠倒,欲得禅定智慧;二是精进,精诚地不断努力修持;三是念,念想世间一切都可轻可贱,唯有禅定智慧可重可贵;四是巧慧,衡量世间乐和禅定智慧乐的得失轻重;五是一心,念慧分明,心知世间一切都可恶可舍,唯有功德可尊可贵。〔注释:详见《大正藏》第46卷,35页下-48页下。〕天台宗认为,只有以上二十五种修行的预备项目具足后,才能修持「十乘观法」。
智顗在《摩诃止观》卷上2上第1《大意章》中,论述了「四种三昧」:(1)「常坐三昧」,又称「行三昧」,以90日为一期,独居静处,结跏正坐,一心系念法界,相续不断,以使精神保持集中。(2)「常行三昧」,也称「佛立三昧」,也以90日为一期,身常旋行不息,以阿弥陀佛为本尊,口常唱阿弥陀佛,心常念阿弥陀佛,脑海中常现阿弥陀佛的相好和净土相。(3)「半行半坐三昧」,即「方等三昧」与「法华三昧」二种,前者依《大方等陀罗尼经》,以7日为一期,后者依《法华经》,以21日为一期,具体方法相同,都是围绕佛像步行唱诵与坐禅交互进行。(4)「非行非坐三昧」,也称「随自意三昧」,不拘行住坐卧,随意修习止观。〔注释:详见《大正藏》第46卷,11-15页。〕
以上所述的三种修持方法,其核心方法是「一心三观」,具体方法是「十乘观法」,「二十五方便」为预备性修持方法,这三种修持方法构成了天台宗止观方法的主要内容,再连同禅观的形式「四种三昧」,则构成天台宗止观学说的基本内容。从上所述也可见,天台止观法门的三大特点:一是重视现实心灵的作用,二是强调主客体的圆融性,三是具体修持方法及其组织的细密性、有序性与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