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可~新年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553

★无可(生卒年不详)

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名诗人贾岛之从弟,与贾岛青龙寺同出家,诗名与贾岛齐。与诗人姚合、李洞、薛能、项斯、马戴等友善。姚合称他“麻履方袍一少年,懒读经文求作佛”。诗作多为五言,律调严谨,比物以意,曾被称为“象外句”。

新年

燃灯朝复夕,渐作长年身。

紫阁未归日,青门又见春。

掩关寒过尽,开定草生新。

自有林中趣,谁惊岁去频。

【赏析】

“人生石火花,四季倏往来。偷人面上花,夺人头上黑”,(唐僧子兰《短歌行》)时光是何等无情。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但对悟道求禅的智者,对畅晓生命迁流不息的道友而言,却是另一番颖悟与意趣。

全诗充满无比的禅悦之感,没有丝毫的感叹与伤悲。诗人或燃灯坐定,或安享林下意趣,新年过后,是“草生新”、“又见春”的喜悦,全无“岁去频”的慨叹,表现了一位达者淡泊至澹的意趣。诚如诗人李端所言,上人“得道轻年暮,安禅爱夜深”。

翻开历史的篇章,到处可见禅子对时光流逝疏旷的感悟,让人从中有无穷的启迪。如齐己的《除夜》(“夜久谁同坐,炉寒鼎亦澄。乱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白发添新岁,清吟减旧朋。明朝待晴旭,池上看春冰。”)、明僧示寂的《小除夜示学人》(“一静消诸累,多能即是顽。不因平日简,焉得此宵闲。竺典当尊重,凡情莫浪攀。老夫疏野甚,生长只知山。”)、明僧大健的《除夕》(“顾余无事客,岁去岂关情。赢得梅花看,何妨白发生。青山今古意,流水去来声。 曾不异常夕,人偏惜此名。”),均表现了乐筒享闲的禅趣与“青山今古意,流水去来声”的对自然规律的体味。

暮秋宿友人居

招我郊居宿,开门但苦吟。

秋眠山烧尽,暮歇竹园深。

寒浦鸿相叫,风窗月欲沉。

翻嫌坐禅石,不在此松阴。

【赏析】

本诗通过对友人暮居景色的描画,表明了诗僧安禅乐道的心迹。

一位苦吟诗人面对友人居处美妙的秋景,以禅者的安宁心态,描绘了自然界生命的律动,仿佛一幅意趣盎然的秋居写意图。尤其是颔联与颈联,通过对一远一近、对所闻所见的傍晚与夜晚景色的淡淡勾画,蕴含了无比的禅趣。晚霞渐渐收敛了天光,竹园显得更为幽深;远处传来寒渚鸿鸣,月沉窗下,风声渐微,这里是何等安谧的养道之所啊!

唐诗人张籍的一首《晚秋闲居》,禅气亦力透纸背。诗云:“独坐高秋晚,萧条足远思。家贫常畏客,身老转怜儿。万种尽闲事,一生能几时。从来疏懒性,应只有僧知。”

陨叶

绕巷夹溪红,萧条逐北风。

别林遗宿鸟,浮水载鸣虫。

石小埋初尽,枝长落未终。

带霜书丽什,闲读白云中。

【赏析】

这是一首饱绽禅韵的对落叶的礼赞。

首联写陨叶生命之灿烂;次联写落叶生命之律动;颈联写落叶生命之强韧;尾联写落叶生命之美丽。诗歌层层递进,感情步步深化,不是对生命有无限感悟的高士,断不至于有如此语辞平易而意境俊远的诗篇。

诗人留有禅诗数百首,无不体现了诗僧对自然生命与风骨的褒赞。如《菊》诗:“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催。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野香盈客袖,禁蕊泛天杯。不共春兰开,悠扬远蝶来。”写松:“枝干怪鳞皴,烟梢出涧新。屈盘高极目,苍翠远惊人。待鹤移阴过,听风落子频。青青寒木外,自与九霄邻。”赞兰:“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均诗意雅俊,有过人之笔,令人玩味无穷。

秋寄从兄贾岛

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赏析】

这是一首思友劝道诗。

从黄昏到深夜,再到翌晨,诗人在暮色虫鸣中于庐山西林寺静坐时思念从兄,在夜半落叶声中怀念诗友。他彻夜不眠,通宵达旦,以至于将落叶声错听成秋雨声,其思念之情呼之欲出。颔联为前人激赏佳句。宋人魏庆之言:“唐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谓之象外句。”(《诗人玉屑》)写的是“落叶”,偏说是“听雨”,而名为听雨,实在怀念从兄。俗语道“落叶归根”,可惜从兄迷航不悟,迟回至今。


{返回 禅诗三百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庞蕴~杂诗
下一篇:姚合~闲居
 皇甫曾~送普上人还阳羡
 张拙~悟禅偈
 慧远~庐山东林杂诗
 李端~同苗发慈恩寺避暑
 慧能~菩提本无树
 栖白~寻山僧真胜上人不遇
 黄庭坚~牧童
 韦应物~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龙山~示法偈
 李益~哭柏岩禅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龙钦心髓 大圆满普贤智慧界续》之前行[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奇法治病 花样百出[栏目:金山活佛]
 禅家养生不传之秘[栏目:净慧禅语]
 要快,更要稳[栏目:济群法师]
 永明延寿及其著作[栏目:杨曾文教授]
 治国七法[栏目:政治]
 佛教的利他性——山东大学演讲[栏目:索达吉堪布]
 大乘起信论述解[栏目:净元法师]
 现代化的迷失[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以清净心来处事[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十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