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融合的佛教 后记
 
{返回 董群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81

后记

这篇完成于1993年3月的博士论文,送审和提交答辩时的题目,是《唐代佛教学者宗密融会三教思想的分析研究》,是吾师石峻教授所定。学术评议书由方立天、张春波教授撰定写,任继愈(北京图书馆)、张岱年、汤一介、朱伯崑、陈来、许抗生(北京大学)、黄心川、杨曾文、孔繁(中国社会科学院)、牟钟鉴(中央民族大学)、冯契、萧萐父、卿希泰、潘富恩、李锦全(京外高校)等教授撰写了专家审查意见,楼宇烈、方立天、杜继文、张立文、杨宪邦5教授组成答辩委员会(石公列席),教授主持。在给予较高评价的同时,教授们也提出了许多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比如,任继愈教授建议“大胆打破宗密的思想体系,把宗密的融会思想与他同时代的佛教诸宗进行综合比较,还可能有多的收获”。黄心川教授指出,文章对于宗密思想的渊源,“如道教思想等等,还追溯得不远”。朱伯崑教授建议对《大乘起信论》是中国人所作的观点“应进一步加强论证”。杨曾文教授指出,应该比较宗密与神会的知的思想,对于胡适提出的宗密的世系问题,虽然否定了胡适的观点,但应该提出更多的论据。汤一介教授指出,对于法藏和宗密的法界观,一为客观唯心论,一为主观唯心论,尚待进一步论证。牟钟鉴教授指出,文章讲佛道关系较为粗疏。孔繁教授认为,对于宗密对宋明理学的影响部分,展开不够。这些是专家评议中所提出的不足之外,在答辩时,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

石公一直关心本书的出版,并定下基调,一定要先在大陆出。黄夏年先生具有大侠风范,一直为本书的出版而奔波联络,几年一贯,最后终于因缘具足,策划出“宗教学博士文库”。

在本书出版之际,首先要感谢恩师石公多来年的教诲和关心。谨以此书,作为对恩师的永恒的感谢与怀念。

感谢我在人大读书时给予我各种教诲和影响的老师们,感谢京内外的各位专家,他们在百忙中或为拙作撰写评议书和审查意见,或参加答辩,提出意见,使的受益无穷。感谢国家宗教局的王作安先生和宗教文化出版社的陈红星先生。感谢黄夏年先生长期的无私帮助。南京大学的韩国留学僧周峰法师经常提供的各种资料,为本书的修改完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金陵刻经处为我的写作一贯提供阅藏的方便,特别感谢该处的吕建福、肖永明、武延康诸先生的帮助。

文中的不足和错处,请专家们批评指正。

董 群

1999年9月


{返回 董群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一悟而永恒
下一篇:融合的佛教 主要参考资料
 从目录学角度看佛教
 佛教文化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
 佛教的和谐伦理思想研究
 惠能禅学的创新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一悟而永恒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
 佛教对“文明对话”的历史经验
 楚山绍琦生平事迹研究
 宗密的洪州观
 道宣所揭示的──中国佛教之禅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论古代印度商人的起源及其与佛教的关系(许鸿棣)[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不知最亲切[栏目:公案100]
 我看“法海”与“思凡”事件[栏目:王雷泉教授]
 30 请不要错过学习的机会[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12.杂 品[栏目:第一卷]
 受菩萨戒不帮助有求的众生是否犯戒?[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栏目:中观四百论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摩诃止观卷第七下[栏目:智者大师]
 要孝敬生生世世的母亲[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一念差错,冤亲债主就逃不过[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