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广行四摄,利他奉献
 
{返回 觉醒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12

广行四摄,利他奉献

    为了凝聚人心、摄受众生、开发智慧,佛陀提出了四种方法,指导人们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这四种方法被称为“四摄法”。

    1. 布施摄,指以不怀任何回报的心向众生传授真理与施舍财物。布施,不光是指钱财、物质、医药的财施与拔济怖畏的无畏施,还有法施,即知识道理的教导、方法技术的传授,或是讲说佛法勉励怯弱者,使他们身心健康,能凭自己的能力自给自足,甚至有能力帮助他人。

    2. 爱语摄,指依众生的根性而用其能接受的言语来导正其不正的行为,令其生起亲爱之心而依随菩萨行道。“爱语”并不是说一些谄媚、奉承、虚伪、言不及义的语言,而是要讲说佛法让他人受用。例如,让人了解慈悲、向其解说戒行、告诉他如何忍辱,使众生心安而明义理,生生世世受益不尽。

    3. 利行摄,指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其生起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可以说是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及时付出心力、减轻他人的辛苦、利益他人,这就叫作“利行”。

    4. 同事摄,指亲近众生,同其苦乐,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同事”行不但是对各种领域、阶层的人,讲说他们熟悉的话题、语言,还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设想并感同身受,如此才能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如果做到了以上四点,在动机、语言、行为方面多加检点,处处克服自我中心,替人着想,那么,我们又何愁没有一个好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

    在生活中实践“布施”,可以建立起个人对社会的奉献精神,从而控制现实生活中贪婪的占有和自私的欲望。

    在生活中实践“爱语”,带动社会大众形成生活中的语言艺术,说话如春风拂面,会给人生活的勇气和希望。真正做到了“语言美”,现实生活中互相争吵、漫骂、恶语等现象就逐渐减少。

    在生活中实践“利行”,不分事情的大小,不计劳动报酬,只要是对别人有利益的事就毫不犹豫地去做,从而建立起社会大众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那么,现实生活中对待工作马虎了事、敷衍搪塞的现象就不会存在。

在生活和工作中实践“同事”的要求,就能在彼此间建立起同甘共苦、互助互惠的氛围,现实生活中家庭、同事、邻居、领导与被领导间的纠纷和矛盾就会得到缓解,大家能够和睦相处、互惠互利。现实生活中的互不信任,谋取暴利,欺骗别人钱财等现象也就没有了产生的根源。

    总之,社会大众如果能将“四摄法”运用到生活工作中,通过“布施”建立起对社会的奉献精神,通过“爱语”养成语言的艺术,通过“利行”培养起对社会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通过“同事”树立起同甘共苦、互助互惠的共享精神,那么,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矛盾就能得到化解,社会也一定会逐步走向祥和安宁的和美之路。


{返回 觉醒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重视精神慈善的力量,引导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以上海玉佛寺为例
下一篇:心念纯净,行走世间
 寻找心灵回归的港湾
 慈悲
 只重衣衫不重人
 佛教的万法缘起思想
 主持学诚法师《中国佛教文化的社会责任》演讲有感
 自在
 发扬佛教奉献精神——以上海玉佛禅寺为例
 宽容
 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
 忍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宗修学的基础[栏目:大安法师]
 念佛四十八法 34) 不住持名 Uninterrupted Recitation[栏目:念佛四十八法 A Guide to Pure Land Practice]
 地图喻:看完地图,开车上路,直达目的地[栏目:净宗譬喻·净宗法师开示集]
 圣者言教 第一课(三)讲解《圣者言教》之缘起[栏目:圣者言教]
 难忘的奥林匹克[栏目:闽南佛法学院·学僧园地]
 相应54经 热云经[栏目:相应部 32.云相应]
 南传佛法朝暮课诵[栏目:南传经典]
 弟子规浅释 Standards for Students 第五章﹕信 Chapter Five: L..[栏目:弟子规浅释 Standards for Students]
 增支部1集141经[栏目:增支部1集]
 经营企业要君臣有义[栏目:蔡礼旭老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