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忏悔品第六之六 清净法身佛
 
{返回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30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忏悔品第六之六 清净法身佛

[经文]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

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星云大师译文]

什么叫作清净法身佛呢?世人的心性本来清净无染,一切万法都由自性而生。如果心中思量一切恶事,会产生恶的行为;如果心中思量一切善事,就会产生善的行为。

如此所有一切善恶诸法在自性中,就好像天空本来常清、日月本来常明,只因为被浮云遮蔽而形成上明下暗的现象。忽然一阵风吹来,把浮云吹散,天空自然上下全明,森罗万象都会清楚的显现出来。世人心性,经常浮游不定,就好像那天空的浮云。

[补注]

每个人的佛性原本都是清净的,关键是你在思考事情时,思考些什么。你如果思量一切恶事,你的行为就是恶的。而你这个恶事把这个清净的自性给盖住了。你思量善事,行为就是个善的。所以应该知道,你这个法身干的事,有善的,有恶性膨胀的。人有自性,法有自性,恶事是恶事,善事是善事,但个人本来具有自性是不变的。

[经文]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着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

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星云大师译文]

善知识!智就像是太阳,慧就像是月亮,智慧常如日月光明朗照,但是如果向外滯着尘境,就会被妄念的浮云遮盖自性,智慧就不得明朗。

如果能遇到善知识,听闻佛法真理,自能除去心中的迷执妄念,而內外光明澄彻,在自性中,万法自然一一显现。见性的人也是如此。这就叫清净法身佛。

[经文]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⑴、诳妄心、轻人心⑵、慢他心⑶、邪见心、贡高心⑷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注】

⑴ 吾我心 固执己见。

⑵ 轻人心 看不起别人。

⑶ 慢他心 对人傲慢。

⑷ 贡高心 妄自尊大。

[星云大师译文]

善知识!自心归依自己本有的自性,就是归依真佛。所谓自归依,就是除去自性中的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以及一切时中所有不善的行为;常常反省自己的过失,不说別人的好坏是非,这就是自归依。常须怀抱谦下之心,普遍对人恭敬,这就是见到自己的本性,通达无碍,这就叫作自归依。


{返回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白话解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忏悔品第六之七 圆满报身佛
下一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忏悔品第六之五 三身自性佛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之七 自性真佛偈(一)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付嘱品第十之七 自性真佛偈(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定慧品第四之三 禅中三无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顿渐品第八之三 神会百拜悔过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五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之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二 答法海 即心即佛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一十一 授记方辩永为人天福田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六 答志道 无上大涅槃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第七之七 与行思问答 不落阶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宁玛巴本尊生起教授——无二双运明穗要解 第六节 正行根本瑜伽修法之后分[栏目:嘉初仁波切]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0五集[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三十七愿、人天致敬愿[栏目:信愿法师]
 欲望一起,要马上想到后果[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怎样见师过不退心——读《广论》“依止善知识章”有感(释续道)[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修行旨要[栏目:能弘法师]
 仁贤致福[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栏目:董群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