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世间书与出世间书之区别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12

世间书与出世间书之区别
文/见榜法师

世间书籍之种类

   世间书籍可分为善书、有益之书与无益之书。善书即是劝人为善,能引导走向光明的人生,例如儒家的代表书籍《论语》、《孟子》、《大学》与《中庸》,内容皆是在教导人们如何立身处世、建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具备这些德行将能够回馈社会国家,进而安邦富国、造福人群。有益的书籍能改善人类生活、促进文明与科技发展。这方面的书籍包括各种专业书籍、论着、文学作品等,如《史记》、《本草纲目》等,这些书籍带给人们许多启发,对当世及后世影响深远。无益之书,是指知见、观念及价值观偏颇,导人为恶的书籍。例如内容邪淫污秽、败坏人心、宣扬暴力……,读了这类书籍往往引导人们走向堕落邪恶,造成国家社会的问题与负担,甚而危害全人类的安全。

藏经──佛教智慧的宝库

  出世间书籍,说明着永恒不变的真理,正确的知见能引导人们舍离烦恼,自在解脱,佛教经典即是最珍贵的出世间书籍。在三千多年前,佛陀降生在印度,示现八相成道,说法四十九年,广度一切有情众生。在佛陀灭度之后,弟子们同心协力完成经典结集,把佛陀一生的教法化为文字般若,泽披后世众生。流传至今,近代又整理成各种版本的大藏经,是佛教智慧的宝库。

  出世间书籍阐述的,是如何藉由修行证悟佛果。世间的善书、有益的书所要教导我们的,仍旧是停留在人世间的层次上,其究竟的极致境界,也还只是个完美的人。然而佛陀教导我们的,是要超越凡夫的层次,达到佛的境界,所以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佛性就是觉性,能知能觉的这念心就是本具的佛性,从无始以来就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但是因为众生在迷,而不能证得。所以佛陀说法教导众生,应放下贪瞋痴,勤修戒定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生活在世间上,广行一切善法而不执着一切善,这念心超越善、恶两边,始终清楚明白、如如不动,就能证得人人本具的清净法身。

放下方便达究竟

  阅读是增进知识的方便,读世间有益的书籍可以充实知识、丰富我们的生活;研究出世间的佛法经典,并且依之修行,则可以使我们解脱成佛,可以说是成就解脱果德的善方便。然而,最终还是要放下方便才能达究竟,运用文字,藉由文字般若契悟实相般若,最后不执着文字;才是从读书中得到最大的受益。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真实报恩者
下一篇:自利利他福慧圆
 从因果角度谈真平等
 初祖悟心
 平常心是道
 过度的防卫
 良朋益友
 所谓“珠不自珠,宝不自宝”,
 作主与做王
 人生的领航员
 梦中演讲讲不完 梦醒方知未曾言
 观照细行,落实修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观照无常[栏目:找回内心的平静]
 念佛时心念耳闻不做忆念,可以吗?[栏目:净土念佛·净空法师问答]
 念《八吉祥颂》和《供养仪轨》时,是把八吉祥物等供品一样样观想出来呢,还是大概地观就可以?[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别怕[栏目:首愚法师]
 何以宗喀巴大师论著,为诸大德赞为空前论著?[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殊礼赞[栏目:传喜法师]
 第一册 社会人群政治~2[栏目:佛光菜根谭]
 助念是否要在亡者还没有断气之前,才可以往生极落世界?[栏目:体恒法师·问答集锦]
 笑看诸子出火宅 大白牛车喜开怀(超敏)[栏目:其它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三五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四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