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知足常乐的人生(惟觉法师)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13

知足常乐的人生

惟觉法师 

    谈到人生,应该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人的“生活”,一个是人的“生命”。人有了正智、净智,生活一定非常的踏实与丰富,生命也是无穷尽的。
    我们要如何把“禅”的道理落实在生活里?首先,必须保持着“知足常乐”的态度。“知足常乐”听起来有点消极,功利社会讲求的是效率与竞争,会不会阻滞社会的进步?其实不然,“知足常乐”非但不消极,反而是活泼、积极的,用现代人的形容词叫“敬业乐群”。
    人之所以有烦恼,原因就在“不知足”,例如当你找到一个工作以后,你所想的是要怎样往上爬,要怎样才能出人头地,所谓“这山望到那山高”,当你所想的就是这些的时候,你的烦恼就产生了。如果你能用另一个想法:“这份工作确实得来不易,它是社会上种种的因缘与助力,才让我得到这个工作的机会。”自然你就会珍惜与尊重这份工作,而且对社会与人群会存着一种“感恩”的心,用这种心态对待工作与工作的伙伴,随时都会感到愉快与满足。
    佛法上说:“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就是要我们知恩报恩。报谁的恩?报父母、师长、社会和国家的恩。为什么?我们从出生到学业成就阶段都是仰赖父母的生育、养育与照顾;求学阶段师长给予我们指导与教诲,使我们有谋生的技能与知识;社会与国家给了我们工作和安定,如果没有这些人,我们的生活就会产生困难,事业就不能成就,这些人对我们都有直接与间接的帮助,我们能不感恩和报恩吗?
    再者就是我们还要有“好事给他人”、“坏事给自己”的认识,什么是“好事给他人”?例如一家公司如果没有员工及消费者等人,就不能成就“董事长”这个职务;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人民与文武百官,就不能成就“总统”这个职务。个人的成就其实是大众所成就的,所以成就的果实应该与大众分享。什么是“坏事给自己”?当你碰到挫折或失败的时候,应该仔细地自我检讨失败的原因,并找出缺点加以改进,不要责怪或归罪给大众。这些道理弄懂了,我们的心就会定下来,对社会与人生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摘自《见性成佛》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识人生真谛祛除贪欲(正言)
下一篇:佛陀常证此心丹
 石头和尚的人生禅(安小悦)
 不轻舍一众生(文华)
 融汇东西方文化的石窟艺术(刘浩)
 今生来世 种因得果(证严)
 享福是没有福的人(圣严法师)
 宋代延寿大师的万善观(逄礼文)
 一颗谦卑的心(湛空)
 觉知者(彭贤)
 五会念佛(止水)
 拈花·微笑(张晴)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死的金刚心 第13章 盲人眼中的太阳[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法语选粹 1-2[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四)杂俎篇 五○、雾[栏目:慈航法师]
 我曾墮胎,是否影响孩子?[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三○二 大骑手本生谭[栏目:第四篇]
 垟山禅悟录 圆观法门录[栏目:宋智明居士]
 无我与轮回(学愚)[栏目:其它]
 少康大师传[栏目:陈海量居士]
 梦中梦因果问答 1 为什么我父亲这么疼爱母亲,对她言听计从?但是为什么...[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维摩诘所说经序》释[栏目:单培根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