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安居第三十日(一):稀有难得!
 
{返回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30

安居第三十日(一):稀有难得!

这个夏天的学习,我们希望在这个热恼的世界中有一分清凉,在这个沉重的世界中有一分轻快。人身是十分难得的,遇到净土十分难得,大家能沉静下来接受一个法义、能次序地去了解,十分难得!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做事情没有头绪、杂乱无章的比较多,频繁变化、有始无终的也比较多。所以世尊给我们这样一个安居的加持,赐福于我等。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于人寿百岁时应世,但他八十岁取灭,舍了二十年的福慧赐福于我等,所以我们接触的教法、戒律、广传的种种善巧,皆以佛的福德而留驻。我们现世只是一个缘,如果没有佛的福德的赐予,这个缘可能就变成其他缘了。我们有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胜缘,是十分庆幸的!

作为一个学佛人,若不知道我们所学东西的稀有难得,我们很难生起尊重心与稀有心,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就没有什么法味,或者说很容易产生厌倦、疲惫,而这样的学习也不如实。

一切诸佛出世,是稀有罕见之事,若不是难得的善根,于教法尚不可闻。我们现在遇到释迦牟尼世尊的遗教,皆是其福德、变化、住持所成。世尊有这样的誓愿的。以前我学种子字的时候,师长教我很简单的一个种子字(如下图),他说这是释迦牟尼佛以大日如来身光耀世间,这么简单的笔画,离不开佛陀的加持,否则你就写不出来,而它也就不会产生功德与作用。其实这一切诸佛的教法,皆是以佛的威神福德加持所住持的,要不然就会从我们人间消失,你欲接触也是不可能的。

很多法则、传承体系慢慢地在消失。有的还有文字,但是没有教法了,即没办法运用了。比如我们都在诵楞严咒,很普遍很普遍的,但现在真正知道楞严咒的修法的人很少。又如一些真言,过去念诵的时候有些地方必须得持自己名、持群体的名,或持愿而行,就是说你在念这段文字的时候要说一个愿望,但现在都没有了,大家一口气就把它念下来了,反正把这个时间应酬打发掉就行了,对其中的乐趣与威德、善巧、妙用,已经不知道了,只剩一个文字的遗教了,法没了。

再如过去的八十八佛是要礼拜的,现在大家念一念也就可以了,慢慢的都在退化,一些寺院的功课只有15分钟,有的25分钟,有的长一点,40来分钟,因为什么呢?这个功课做的没什么意思。现在还有很多寺院就念三皈依,有的地方放个蒙山就不得了了,甚至有的寺院的早晚课已经很难维持了。法,慢慢就荡涤一尽了。被谁荡涤了呢?就被这些“守护”法的人一个一个打叉,从我们的书本上,从我们的修行,一个一个地在消失,很厉害也很快。

因为什么呢?“稀有难得”的这个正确认的识没有,很多好东西没办法传播下去了。人有时间去造业,去吃喝玩乐,而没有时间去修行了。造更多的业,未来承受更多的果报,而不知道去得到更多的解脱方便,修更多的寂静无为之行,解脱之行,利世之行。现在他没有方法了,就这样去造业。造什么业呢?世俗有多少业就可以造多少业。所以说释迦文佛的福德就白白地浪费在这些不孝的子孙手里了。他毕竟是把自己20年的福慧寿命偿还给末世众生了,以使教法住世,以使僧众衣食无缺。我们现在用的每个东西,并不是别人看到我们修来的功夫、看到我们的道德来供养我们,而是因为我们乘借着释迦文佛本师的福德所赐予的服装、形象、语言、法则、福报环境,我们才能成就的。

你对随顺的功德越能深入,你得到的利益也就越条理,诸位善知识啊,这一点希望我们有一个认识,知道我们这个学习,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净土法门这样讲——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清净持戒者,乃乐闻此教。多世见世尊,乃乐闻此教。你一世一世地接触了许多佛陀,发过愿,有过这样的因缘,你才能信,才能喜悦这样的教法。

这并不是说我们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是我们一生一世的善缘善根的积累所成熟,世尊这二十年的福慧我们要珍惜,要尊重自己的因缘。遇到净土教言是十分困难的。彦琮法师讲——业深成易往,因浅实难闻!你业再深都没有问题,往生是很简单的事情,佛力不可思议故,佛愿周遍故。而我们的因浅了,根本就没有机会听闻这样的教法,当然闻若未闻的人也是很多的,所以我们对这个教法应该生起难得难遇的观察,这样对我们的学习无疑是个正确的引导。因为我们的心智中,若没有引导,就会进入一个无记行,这是十分麻烦的事情。

今天有几个短期出家回来的居士问我,为什么他们禅修闭关的时候要发愿呢?我说不发愿,那三天就是无记行,没有归向。就象河水会流到大海里一样,我们的作为要有一个归向,要有一个结果。若是依愿作前导,那这个愿本身就是一个结果。但若是没有这个愿呢?一定是无记业,无记行。

希望大家对这一点有一个正面的认识。不要认为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熬就熬出来成就了,一定熬不出来的!一切诸佛菩萨莫不是依愿而行的,若长远的愿,究竟的愿,广大的愿,威德的愿,善巧的愿,没有一个不是清晰愿望而正行。没有愿这个前导啊,那我们就在无记业中游荡,在假设中摸索,这样你的弯路就会很多,你多会根据自己的习气烦恼、爱憎取舍的假设去做所谓的修行。修来修去,因为没有愿的主题,你就会迷失!。所以很多修行人修到一定的时候就说,哎呀,师父啊,真是不知道怎么往前走?

修行的主题一旦认知不清楚了,迷失是必然出现的。你一天中有没有个主题呢?一个阶段有没有主题呢?例如我们安居的时候,大家就说——这九十天要道业有成,依释迦牟尼佛的教诲相互做一个增上缘。我们经常会读到“克期求证”这样的话,所谓克期,即在这个阶段中,求证什么呢?——你的一个愿望,一个发心,你修法的一个主题。若没有这个,我们克什么期呢?

我们这个学习啊,一定要依一个愿望,哪怕是今天这一堂课,思想上有一个主题也好,慢慢地知道自己某一个阶段、某一个生活过程的主题,慢慢地学会,不是说我们一次就掌握了人生的主题,就会把握自己的主题了。有的人说我以无为作主题;有的人说我以修行寂静为主题;有的人说我以慈悲的心念设置为主题;有的人说我在染著的地方做超越,以无染安住为主题;有的人说我习惯嗔心大,我以慈悲观作为主题……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一个突出的业相。比如有的人就放逸,我经常在寺院里走动,看到一些出家师父和居士这儿溜溜,那儿溜溜,我没有任何对人的要求,只是感觉到可惜,感觉到他丢失了正行,他在浪费自己的生命,如此而已。但他们往往还特别得意,真不知这些人到寺庙来干啥的?辞去了自己的亲情、社会的生活、五欲的自恣、天地的广大,到这么个茅棚里面,到这么个贫瘠的地方来干什么?真可惜啊!

为什么有的人在行无记行,却以为自己是天人呢?因为他思想、身体累惯了,就是不愿意承担任何东西,这样的人特别喜欢这样的行为,年复一年,十年以后你看,还是一个德性,只是福报减少了,身体衰老了,周边的人对他的理解、信赖越来越远了,他自己越来越屏蔽自己了。只能说这样的人在福慧的安稳上越来越薄少,离人群越来越远,或者说离自己的安乐越来越少以正行。

提示这一点,是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正行,并不是说我学习、我去做功课了才是正行,而是我们心灵深处的这个正行啊——愿望特别重要。这个愿望实际也就是一个结果。有的人乖戾惯了——我就喜欢那样子,我就那样子,后面自己受果报的时候,别人无法代替,这就可怜了。

我在得病的期间,来大夫给我治疗,我说你给我治疗也白搭,你治疗增加了我的痛苦了。他说哎呀,师父,我们都想办法让你少痛苦的。我说实际这个病成熟了,再去治疗,多是苦上加了一个苦。不相信你可以试一试,如果一个疾病来了,我不是说不让大家治疗,是你要正确地去面对它,这时候用你从心灵深处接受的治疗,这个效果最好。但你若不从心里治疗,你渴望、依赖一个东西,你感觉到哎呀,赶紧救我吧,我的因果来了,谁能帮我从这个苦海里走出去呢?那你就在渴望更痛苦的东西。这时候给你扎针、吃药,就完全是附加在病上的一个新的因果,痛苦,一点不假!

有一个居士的母亲也是得的癌症,跟我的病差不多,当时我们在一起打乒乓球,我说你看,天天活动活动多好呢。她说是,现在没有问题,一出门,还是要化疗,在她的心理支撑中,她感觉化疗是最好的。结果最后很快就死掉了。因为什么呢?她不从心灵的根本上去解决它,不去认同这个因果的相续,只是靠外缘,外缘就把她扼杀了,不断地苦苦苦,苦到一定时候就放弃生命了。

所以,这个愿望很重要,菩萨,希望大家对这个主题要有个认识,那样我们再来学习,就功不唐捐,就不会出现问题。

(岁次辛卯五月十五 2011年6月16)


{返回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安居第三十日(二):法宝载负,身心安乐
下一篇:安居第二十八日(三):“移民”到极乐世界
 安居第三十九日(一):正觉住持,受用充盈
 安居第五十一日(三):警觉泛空无记的深渊
 安居第四十九日(三):庄严心业功德成就
 安居第四十日(二):无悔地做阿弥陀佛眷属
 安居第二日:所触之处皆是阿弥陀佛的示现
 安居第七十六日(二):最后一节课的叮咛
 安居第五日:照了觉知自他现行是为觉悟方便
 安居第五十七日(一):悲心不舍,愿愿度生
 安居第二十七日(一):我们美好的新生之地
 安居第四十五日(一):不安心不做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7 请开放地面对外境与内境[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增支部1集564-570经[栏目:增支部1集]
 佛教文学观 六、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五 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栏目:佛教与文学]
 禅道与养生 第一章 禅道——中华本土佛文化禅理的彰显[栏目:印良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