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舍身饲虎
 
{返回 隽永故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97
舍身饲虎
 
文/噶玛天津仁波切
 
  佛陀曾向弟子开示累世修菩萨行的事迹,在众人的恭敬虔诚中,佛陀以手轻触大地,显现六种震动之瑞相,一座七宝佛塔从地涌出。弟子阿难开启塔门,见一七宝函,其内雪白舍利无数。佛陀观见,随即赞颂曰:
 
  「菩萨殊胜功德,是勤修六度行。故勇猛求菩提,持大舍心无倦。」佛陀教导比丘们,应该顶礼此舍利!因为舍利是无上戒定慧所修而成;继而宣说这则「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揭示前身修行菩萨道乃至成佛的精进。
 
  久远以前,有位国王名号大车,他有三位王子,其中小王子名曰摩诃萨埵。一天,三位王子游赏山野谷地,来到一处竹林。见一母虎新产七子,看似多日未进食,奄奄一息。大王子说,「七只幼虎缠身,母老虎无暇觅食,最后饿坏了,一定是把幼虎给吃了。」二太子附和道,「可怜啊!这些老虎势必无法活命,我有什么能力帮助它们呢?」
 
  小太子摩诃萨埵不发一言,深思「我这身体千百劫来生死不休,未曾有真实利益,今日为救老虎,何不能舍弃呢?此身之大用,在于能行大善业、于生死轮回中作大慈航。若舍离这些,此身不过一具躯壳罢了。我应舍对身体的执着,以求无上究竟涅槃,离悲忧无常苦恼,成就一切智,布施一切众生无量法乐。」小王子生起大勇心,悲愿力又增强其信念。但顾虑两位皇兄,故请其先行回宫。
 
  于是摩诃萨埵太子来到虎穴,脱去衣裳,挂于竹枝,然后躺卧老虎前面,但老虎饿极耗弱,无力吃他。慈悲的太子见状,就以干竹枝刺颈出血,舍身饲虎。一时感得大地六大震动,如风激水,涌没不安;天地日月昏暗,天雨众华,缤纷坠遍竹林。虚空一切天人,皆共赞叹。这时饿虎舐血啖肉皆尽,唯留余骨。
 
  国王皇后身处宫中,忽梦不祥。这时惊闻宫女禀报,小太子外出历久未归!国王派员四处寻找,最后得报王子舍身之事。国王皇后悲不自胜,一起前往王子舍身之地,唯见遗骨四处交横,母后伤心欲绝,如鱼处陆、若牛失犊,情何以堪!国王谕令左右收拾萨埵太子遗骨舍利,启建宝塔供养。菩萨舍身饲虎的圣地,就在尼泊尔一带,至今仍为佛教徒所朝圣供养。此亦为许多佛教石窟壁画之题材。
 
  宣说这悲壮慈忍的因缘之后,佛陀对弟子说,「眼前宝函所盛,正是摩诃萨埵的舍利。我在当时,虽然也有烦恼贪瞋痴,但依然能在下三道中,随缘救渡,何况今日烦恼尽灭,号称天人师,具一切智。往昔的摩诃萨埵,就是我释迦牟尼佛;往昔国王就是今净饭父王。昔后妃,今摩耶夫人;昔长子、次子,分别为今弥勒、文殊二菩萨。往昔母虎,为今姨母。七虎子,为今之大目犍连、舍利弗、及五比丘!」此时无量人天众生,心涌悲喜,同发向道成佛之心。
 
  佛陀曾于《悲华经》中说,「慈心即是助菩提法,于诸众生心无碍故。悲心即是助菩提法,拔出众生诸苦故。喜心即是助菩提法,爱乐法故。舍心即是助菩提法,断憎爱故。」慈悲喜舍,一旦从心底涌现,便能点亮爱与生命之光,照彻幽暗娑婆。诸位,修行不是口说,而是用心去做。利益众生就是自己最大的成就。

{返回 隽永故事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执着的念佛人
下一篇:舍利弗的心
 持戒与布施
 悲心彻入骨髓—佛陀割肉喂鹰的本生故事
 舍身饲虎
 嫉妒的痛苦
 人生苦乐
 修行在生活
 欢喜布施
 琴声中道
 来去自在
 我心似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觉悟之路》第一章 太子出家[栏目:那烂陀长老]
 一位美女的邪淫果报[栏目:戒邪淫·悔过励志篇]
 君子之学 法喜充满[栏目:大安法师]
 生活禅,禅生活[栏目:净慧法师]
 杀蛇害子[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不逃避痛苦,不追求快乐[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第一篇 培养自觉 Self-Awaren..[栏目:自觉手册 Manual of Self-Awareness]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九‧不看病戒[栏目:慧僧法师]
 比丘尼传 3 宋 江陵祇洹寺道寿尼[栏目:比丘尼传·白话文]
 修行人应每天观修生命无常[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