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爱恩斯坦相对论与唯识论(太虚大师)
 
{返回 唯识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30

爱恩斯坦相对论与唯识论
       
爱恩斯坦相对论与唯识论

太虚大师

  爱恩斯坦为当代最大之科学者,以相对论着闻于世。顾其说号称难解,英国人汤姆生尝论之曰: 

  爱恩斯坦学说之特点,在置吾人于未有空间、时间、物质诸念以前,以至于最原始之真体,即吾人本之以构成如是之空间、时间、物质诸念者也。今请揣其本而言之,其说自易明矣。试设一羌无经验之灵性,忽焉置之于斯世之场野,其最初所觉察者,即此场野及其中凡物之全体;吾人且将设此灵性为人类之灵性──在人说人不限于人──,少顷、始能辨物,随即辨认此场野之一部与其它部,且将觉其本身与此场野为二物也;又设此灵性具有躯体,以为其致思之中心,于是始有彼此之分辨矣。使此灵性适见一花,花中有蜂,花之与蜂,初为一浑然之个体现于彼处耳。有间、其蜂飞出而集此灵性之手,则向之个 [P617] 体一部,昔在彼而今在此矣。又使此蜂螫刺其手,则其事之发生,必在此蜂与此花合为一体之后。此也、彼也、先也、后也,空时、时间之观念于是起矣。且此手中之蜂,原在空间者也。使其悟此,则物体占空间与时间之观念,由是生焉。盖空间有不同处,时间有不同点,其理一也。如是推之,物质之概念亦成矣。 
  此其知识论上之空、时、物质缘起说,虽未逮藏识缘起说之深密,亦庶乎近之矣!其云最始之真体,羌无经验之灵性,今可译之以藏识。忽焉出现于此,其最初所觉知者,即此场野及其中凡物之全体,则藏识顿现器界根身也。觉其本身与此场野为二物,则末那执藏识为内自我也。设此灵性具有躯体,以为其致思之中心,于是始有彼此之分辨,则第六识依萨迦耶见所起我我所之分别也。过此以往,前六识分合以了其别别之境:彼花也,蜂也,此手也;蜂之先在花而后来手也,则物体与空间、时间、皆炽然现前也。依兹物体,离而析之,空不同处至微极处,时不同点至极微点;于是 [P618] 而物质之分子、原子、电子等概念始成立。故溯爱恩斯坦相对论之本以穷其末,实与唯识论符契。而彼以电子、原子为本之唯物论,适与之相反而本末倒置焉。(见海刊八卷九期) 


{返回 唯识学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相唯识学复兴的回顾
下一篇:成立唯识义(王恩洋)
 略论唯识学之空观
 瑜伽唯识学的起源与发展(六)
 唯识观行的现象学展开(肖永明)
 窥基与唯识宗的创立(杨维中)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以《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为核心(张化蒙)..
 《唯识三十论要释》的佚文(周叔迦)
 论玄奘的唯识学境界(田文棠)
 缘起性空与唯识无境(达照)
 唯识与唯了别——“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的再诠释(周贵华)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上恒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逆耳言 (弘护丛书之五)[栏目:李炳南居士]
 可贵的广大心(方淮)[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54.药山惟俨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黄莲集 存养篇 五 顺逆之间[栏目:黄莲集·如觉法师]
 阿毗达摩 第二讲 印度佛教1500年、北传佛教、藏传佛教、正法五千年、三藏及“阿毗达摩”的来源[栏目:阿毗达摩讲记]
 留意自己的嘴巴(达亮)[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贝施特和智顗论“恶”的宗教价值——兼谈宗教中的“善恶”观念[栏目:陈坚教授]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辽宁宋世春居士[栏目:大音希声]
 一切境中把握住心态[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愿力[栏目: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