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苦集是所舍,灭这是所取,然集是因,苦是果,何故颠倒而说,先果(苦)后因(集)呢?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7
【第八○则】
问:苦集是所舍,灭这是所取,然集是因,苦是果,何故颠倒而说,先果(苦)后因(集)呢?
“此是苦圣谛……乃至此是道圣谛。”使知四圣谛之体性。此是苦谛之“此”字,谓情器世间;此是集谛之“此”,谓烦恼业力;此是灭谛之“此”,谓惑业及苦皆灭;此是道谛之“此”,谓趣此方便(为戒定慧三学)。四圣谛言苦圣谛者:谓凡俗有情见为安乐,然谛实、圣者所见苦之自性,真实是苦。凡俗为愚痴无明所覆,於苦自性颠倒境,反以为乐。故佛世尊先说苦谛,令生厌离,欲求解脱。若於世间未生厌离,则虽所学为出世法,或为闻思修,皆成集谛。集谛为流转轮迥之因,若如处牢狱,生起猛利求解脱之心,则任何所作,皆不为轮迥因所牵引。然若欲生厌离,则须思苦谛。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当如何明集谛?
下一篇:
对於下士共道及中士共道之加行与正行,应如何理解?
每度摄六度,如以布施应如何摄六度而修学?
了义与不了义之义,应如何简释?
内道佛子,依佛密意,决分几派?试说各派之密意,及各派认识之“所断”。..
十黑业道中之邪见,不外断常二见,然断常二见,共有多门,应如何差别其轻重..
七因果言教中,修知母法门为最要,然而为最难修。要在何处?云何为难?..
何者为修止所依之资粮?何故须此诸资粮?
七因果言教与自他换两种教授,合并而修,此为宗喀巴大师教授,如何合并法?..
依师“加行依止法”究为何种?
曾学法多年,年过花甲,不须勤教...多不如理,应如何为正?
由何而决知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及此中心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九想观
[栏目:寿康宝鉴·白话版]
唯识学存在论及若干难题评析
[栏目:林国良教授]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四十九 远离凡夫
[栏目: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斥妄显真第二
[栏目:宋智明居士]
藏传净土法 第六十九课
[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栏目:禅诗三百首]
怎样能迅速找到自己最恶劣之处?以及自己最执着的事物?是否有窍诀?
[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什么是不香涂身?
[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劫难显佛性忏悔释冤结
[栏目:传喜法师]
“六度”的度,因为有了“空性”,才称为“度”吗?
[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