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苦集是所舍,灭这是所取,然集是因,苦是果,何故颠倒而说,先果(苦)后因(集)呢?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87
  【第八○则】
  问:苦集是所舍,灭这是所取,然集是因,苦是果,何故颠倒而说,先果(苦)后因(集)呢?
  “此是苦圣谛……乃至此是道圣谛。”使知四圣谛之体性。此是苦谛之“此”字,谓情器世间;此是集谛之“此”,谓烦恼业力;此是灭谛之“此”,谓惑业及苦皆灭;此是道谛之“此”,谓趣此方便(为戒定慧三学)。四圣谛言苦圣谛者:谓凡俗有情见为安乐,然谛实、圣者所见苦之自性,真实是苦。凡俗为愚痴无明所覆,於苦自性颠倒境,反以为乐。故佛世尊先说苦谛,令生厌离,欲求解脱。若於世间未生厌离,则虽所学为出世法,或为闻思修,皆成集谛。集谛为流转轮迥之因,若如处牢狱,生起猛利求解脱之心,则任何所作,皆不为轮迥因所牵引。然若欲生厌离,则须思苦谛。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当如何明集谛?
下一篇:对於下士共道及中士共道之加行与正行,应如何理解?
 应於何时放缓?将何放缓?
 既知难得,得已且具大义之暇满人身,今既获得,应如何作取舍?
 平等舍之修要?
 六力之概要?
 应可皈依处,须具如何德相?
 支那堪布大乘和尚引经说:“于施等六度,现行耽着...”如是等处.当作何..
 依自宗止观双运之法,应是如何?
 过去藏中先德引诸经论执为口实,但多误解。宗喀巴大师对彼等误解诸经论,如..
 修中观见,应依了义教,然吾人智浅...究竟何所适从?
 应如何抉择趣解脱道之自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增支部1集116经[栏目:增支部1集]
 朝山的意义 朝山的功德 朝山的利益[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中部5经 无秽经[栏目:南传经典·汉译四部·中部]
 杂阿含经卷第一(二)[栏目:杂阿含经]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拾、显正觉功德 第四十愿、见诸佛土愿[栏目:信愿法师]
 我终于出家了[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金刚经》讲解第二十一讲[栏目:慧祥法师]
 修道篇 第二章 实践之道[栏目:佛教圣典]
 浅谈《楞伽经》[栏目:湛如法师]
 佛教入门 二十七·五蕴浅说[栏目:佛教入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