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在于究明自心
 
{返回 大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04

修行在于究明自心

   世间有一类修行人,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贵,也发心修行,但是他不了解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要究明自心。我们自心,真如自性具足一切功德。

   一切圣贤的学问都是在自心上,在销归自性上下功夫。儒家的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个“己”就是自性的明德。孟子也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做学问是把放在外面的心求回来。他们都把学问放在自心上。

   佛法更是心法,如果不在心地上下功夫,就偏离了佛法修行的轨道。大小乘经典都是在究明我们的心地。现在很多学佛人很可怜,他们不了解自己的心。自心是什么状况?每天心猿意马,没有办法去控制。每天打的什么妄想,一概不知道,他们没有在心性上下过功夫。为什么要经常念佛?念佛就是在究明自心。我们的自心无形无相,但如何了解我们的心?念佛。佛号就是实相,借托万德洪名,来显我们的自性。单刀直入,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开佛知见,这就在究明自心。

    如果不在心性上下功夫,我们就会凭着与生俱来的我执,去追逐外界的事情。我们的心无量劫以来都是奔驰在外面的五欲六尘上的,我们没有一刻的回光返照,没有一刻的安住在我们的自性里面。所以修行人不在心性上下功夫,只知道驰骋在外面,他就跟没有学佛的人相差无几。


{返回 大安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只有达到了正定聚 我们修行才有保证--舍利弗因地修行的故事
下一篇:我们为什么要恒顺众生?
 阿弥陀佛的总愿
 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念佛圆通章》忆佛念佛
 《念佛圆通章》知道自己的念头——念佛
 《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十三讲
 常行精进 摧伏四魔
 《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三讲
 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二)
 《西方确指》净业课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华严经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顺其自然[栏目:日常的佛心]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17[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概述戒律[栏目:戒律学研究]
 佛陀最后的说话[栏目:[南传]其它法师]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栏目: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第二篇 实修 2.2.1 修行的原则[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三皈依以后,若有响应五戒的承诺,是不是代表已经受五戒了?[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佛教文学观 四、禅宗语录的特色与内涵 三 禅宗公案的内涵[栏目:佛教与文学]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七)~D 四、多界经(181)[栏目:界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