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经中有残害佛法者,不可与慈之文,应如何理解?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90
【第一四六则】
问:修学发心已,于任何事不舍一有情,然经中有残害佛法者,不可与慈之文,应如何理解?
答:此条指少数有情,与不担荷,而舍多数有情不同。于残害佛法有情,或曾受其灾害非人魔类少数,最易起弃舍之心,即犯此条。经中有于残害佛法者,不可与慈之文,乃指身语业,而意则不能生弃舍彼之心。如一串念珠去一,则其用不备,故不能离一有情。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
得菩提愿戒已,应如何守护不失?
下一篇:
以发心轨则受法,以何身为增受与不增受?
应如何使此心对於戒学乐从,而非勉强?
欲除沉悼,先须认识沉悼体相,应如何认识及如何对治?
知苦谛已,生起求解脱之心,何以不於苦谛后,即说灭谛?
摄要而言,弟子对师当如何观法?
行苦之行,是否即行蕴之行?
应如何释世俗谛体相?
发心已于学处须修学之相?
师承有何关系?
云何为相似菩提心?
如何赞自他相换法,等同密法“金刚念诵”?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中论自释讲记 第十二课
[栏目:入中论自释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积德累功(钟茂森博士)
[栏目:积德改命]
周叔迦先生著作年表
[栏目:周叔迦居士]
您会读仓央嘉措的诗吗?您对他的诗怎么看待?
[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第八章 第一节、第二节
[栏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大圆满法初探]
拥有真正快乐充实的生命
[栏目:传喜法师]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七 (6)
[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如何修行,才能让亡夫和爱子离苦得乐,到西方极乐世界?
[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正理点滴论》讲记之二
[栏目:因明学讲记]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能开吗?
[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