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在良田中播种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27

在良田中播种
文/见滴法师

  昔日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树立了丛林中修福培福的最佳典范。佛陀亦曾教诫弟子:“我为培福,历三僧祇,舍头目髓、身肉手足、心肝五脏,悉为培福,因福深厚,得成佛果。既已成佛,更不能舍穿针之福。”福慧具足的佛陀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吾辈凡夫之人?修福、惜福、培福是修行的重要课题,亦是成佛的重要资粮,因此莫轻小善,亦勿忽视小恶,小善小恶所产生的果报皆是不可思量。

  佛陀时代,有位精通相术的婆罗门,长年游历四方。一天,婆罗门遇到一位年轻的比丘,心中深感惋惜,因为他预知比丘只剩下七日的寿命。但因天机不可泄漏,所以婆罗门并未透露任何只字片语,便匆匆地离开。

  七天后,婆罗门恰巧又经过精舍附近,突然想起数日前的经历,正感惋惜之际,那位比丘竟然刚好从精舍出来,并且与他合掌微笑。阅人无数且卜术精准的婆罗门一脸讶异,感到难以置信。于是他慎重地请问比丘:“您最近可曾有修过什么大福报吗?”比丘回答:“和往常一样,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啊!”婆罗门觉得比丘一定遗漏了什么事,于是再请比丘仔细回想。比丘又思索了一会儿,总算想起数天前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比丘说:“前几天到寺院参访,看见僧坊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孔。为了防止小孔渗入的风雨侵扰僧众,于是我顺手在地上揉了泥团,把小孔给填补起来。就是这么一件小事罢了!”这件比丘眼里的“小事”,在婆罗门眼中却是那么的不寻常,他惊叹道:“佛门中的福田,真是不可思议啊!”

  《杂宝藏经》云:“若种少善于良福田,后必获报。”若能耕耘于真福田,必能获得最实在的福报。三宝是一亩良田,在清净的福田里出坡,念念皆是善法,身心自然安稳,成就果报自是周遍十方的净业。公案中年轻比丘的作为,虽然只是举手之劳、一念善举,但是所得果报却是延年益寿、福报无边。亦如梁武帝,前世虽为樵夫,但因一念善心,取笠为佛像遮雨,所以成就今世帝王的果报。我们在佛门中打扫、出坡、布施,乃至随手捡拾垃圾,虽然看似微不足道,果报却是不可思议。

  佛在因地不舍小善,把握每次修福、培福的机会,因此历经三大阿僧祇劫,最后福慧具足,成就佛果。而今,我们有幸在中台这块良田上,学习佛的身口意三业,只要我们肯努力地播种、灌溉,功德福报随手可拾、遍地可栽,最后必能成就不可思议的果实。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俗谛
下一篇:无上大因缘
 谈广学多闻
 六斋日的由来
 正面思考
 择友
 人生安身立命之处
 涓水长流是道心
 善知识的重要性
 受戒日记二则
 活在当下
 修行──一条永不回头的路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华特论 第十八 菩萨从地涌出品---从地涌出品[栏目:冯达庵居士]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17[栏目:智海法师]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四七)[栏目:杂阿含经]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管理中的慈悲[栏目:人行道]
 菩萨怎么讲?(圣严)[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人死了以后,几天才能够火化?[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要修般若波罗蜜多 Cultivate the Prajnaparamita (Perfection ..[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瑜伽菩萨戒要义 二、四十三轻 15、嗔打报复戒[栏目:瑜伽菩萨戒]
 四念处禅修开示 一、身念处修行法要[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梵衍那的巴米扬大佛[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