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邪正尽打却,清净至无余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73

邪正尽打却,清净至无余

邪正就是一个因果,
邪的因,果就是烦恼;
正的因,就可以清除烦恼。
当我们为了一点道理争得面红耳赤时,是否还保持正念?

文/见醒法师
 

  有这份机会参加住持讲习,深感殊胜,在这段时间,犹如佛光普照,导师开讲“楞严经”及“天台宗纲要”,一个是事、一个是理,事理圆融、事理无碍,法音 宣扬,弥漫整个教室,遍及法界。令有学者,从何摄伏,畴昔攀缘,得陀罗尼,入佛知见!

  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心──若于因地、以生灭心,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研读至此,仔细思惟,应该以何方向契悟不生不灭、圆湛性成?最后整理三点心得勉励自己。

  第一,修行应以真心来面一切:所谓真就是不伪,导师法音开示,大众感受“真”的很清凉、法喜充满:个个师兄“真”的很精进,是我学习的对象,这“真”的是大众的福报能依止大善知识修行,但不要忘记众生“真”的很苦,不知出离,缘因众生“真”的不用功、不觉悟、不知观苦发菩提心,懈怠放逸。最后“真”的要发心,经云:“以因同果澄浊顿入涅槃,依根解结出缠顿获圆通”,因地心即果地觉,经是一条路,告诉我们的重点与答案,就是我们“真”的有“真如本性”,这是众生成佛的本钱。

  第二,修行应以正见来破邪除惑:经云:“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尽打却,清净至无余。”多么清楚明白的一句话,邪正就是一个因果,邪的因,果就是烦恼;正的因,就可以清除烦恼。当我们为了一点道理争得面红耳赤时,是否还保持正念?师父告诉我们连这一念都不要执着,为什么?因为这清净心是本具的,是自家珍宝,何须再生个诤,起个执?所以邪正尽打却,才能清净至无余。

  第三,修行应以精进到彼岸:老和尚开示,修行懂得正念这个心,如果站不住站不长也是没有,所以要精进,精进就是勤劳,因为“勤”可以补拙、勤能生福、勤能断烦恼、勤能生一切善,勤可以改变我们所有的缺点,儒云:“人一能知,己十知,人十能知,己百知。”只要肯努力,不管资质多愚钝,业力多深,定能脱胎换骨、消业、转业,由勤克尽全力,证至涅荣彼岸。

  在讲习期间深感佛法浩瀚不能穷尽,深感导师孜孜倦教诲,令弟子修福修慧修禅定,深感师兄弟勇猛精进──勤修戒定慧为证佛智,深感护法大德很有智慧知道发心护持正法道场,有佛、有法、有僧、有导师、有同参、有护法,才是人生无上富贵,出家不但扭转生命当中的种种习气、颠倒,更转凡夫福报为具足有佛、有法、有僧、有导师、有同参、有护法的富贵,也祈愿所有众生亦能重新拾回这一份大富与大贵。

<摘自灵泉月刊第三十三期>


{返回 禅林衲子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般若门里福慧行.实相当中好藏身
下一篇:送别思想起——生门与死门
 态度决定人的一生
 无常与真常
 以病为师
 真心不变的朋友
 佛法甚深,清净微妙。
 择友
 虚云老和尚朝山报母恩
 学习观音菩萨的慈悲
 慈悲平等与吃素
 当仁不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四 剎帝利童女品 三一 雅萨瓦提为上首之一万八千剎帝利童女比丘尼[栏目:长老尼之譬喻]
 《大宝积经》[栏目:佛教典籍简介]
 中台禅寺八十八年度春季学院僧众精进禅七 88.2.25─88.3.4[栏目:惟觉法语]
 藏传净土法 第五十一课[栏目:藏传净土法学习讲记]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十二、漏无漏种三性分别[栏目:韩镜清教授]
 六根六尘是虚幻[栏目:传喜法师]
 谈临济四宾主[栏目:太虚法师]
 331.雪庵从瑾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把善根存到法界银行[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佛道与神道[栏目:明日的佛教]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