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与智慧
文/见瑄法师
何谓慈悲?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诸佛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平等心对待一切有情,儒家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外,墨家讲“兼爱”,耶稣教世人“博爱”,这都是慈悲心的展现。
怎么做才称得上大慈大悲呢?从前有一个很慈悲的人,乐善好施,任何事情都很乐意帮忙。有一天,他看到两只狗在打架,心生不忍,便靠过去对着两只狗劝架,同时伸手将它们拉开,结果手指头却被狗给咬伤了。处于无明瞋怒的状态时,人道众生尚且作不了主,何况是畜生道呢?所以,只有慈悲而缺乏智慧,称不上真正的慈悲,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自己反而受了伤害。
真正的慈悲是悲智双运,懂得运用善巧方便来利益众生。慈悲,并非顺着对方之意而任其予取予求;慈悲,必须视时节因缘而进退得宜。明惠上人赶鹿的公案即是最好的例子:有一头迷路的鹿跑进高山寺,明惠上人看了连忙喊着:“这是哪里来的鹿,快把它赶出去!”不但召唤弟子驱逐,自己也一边拿起拐杖赶鹿。弟子们大惑不解,心想平时慈悲亲切的上人,连一只蚂蚁尚且护念,今天怎么反常的严厉,还亲身鞭杖赶鹿呢?正当大众议论纷纷时,上人向大众说道:“我是为了不让鹿习惯于人类,所以才赶它出去;鹿一旦习惯了和人相处,就会失去对猎人的警戒心,因而丧失生命。”慈悲不只是外在所现的柔软,其中更应具足智慧的判断。
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祖师大德所立的规矩,无一不是为了护念大众的修行;有时我们只看到外相挥杖鞭策的严厉,而忽略这背后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慈悲,是兼具智慧的慈悲,是有担当力、智勇双全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