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亲近善士
日常法师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936


道前基础  - 亲近善士

P .23

※﹝第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次第分二:①道之根本亲近知识轨理,②既亲近已如何修心次第。﹞

有了甲三的准备,才谈得到怎样正确地以这个教授去引导学徒。这里分成两部分:第一个,走佛道这条路的根本在哪里?在亲近善知识,轨则、道理就是如何做以及说明这样做的原因;第二个,亲近了以后,如何照着善知识所教,依照次第去做。现在我们看第一部分──亲近知识的轨理。

※﹝初中分二:①令发定解故稍开宣说,②总略宣说修持轨理。今初﹞

【《摄决定心藏》云:「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

第一句话是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数取趣」就是我们这些在六道当中不断轮回的凡夫。「住性」是说已经种了相当的善根了,住是安住的意思。「性」有几种,以唯识的说法,有一种是本身具足的叫「性种性」;有一种是经过了修行以后渐渐增长的叫「习种性」。我们虽然具足佛性,跟佛无二无别,然而无始以来最习惯的都是跟烦恼相应的东西,这是使我们轮回生死的根本。现在必须要照着佛所垂示的法,也就是三宝告诉我们的道理,努力修习,渐渐净罪集资,这始终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修学佛法第一个先要忏悔,就像前面所说器里面的垢要拿掉,然后还要集聚资粮;也就是说断三过、具六想,实际上都是从净罪、集资两方面而言。净罪集资到了某个程度,对我们应该修的善净之法渐渐有一点点认识和习惯了,这叫习种性。  

这个内涵有各个位次的开合不同:以五道十地来说,就是从前面的基础(称资粮位)这样一步步上来。在汉地则分为信、住、行、向、地等阶位,到十地以后,就是成佛。而「住性」如果拿我们汉地的位次来说,通常是信位菩萨。他内心当中所信仰的、所追求的,已经不是以世间的这些东西为主。世间最主要追求的是饮食男女或者利养名闻,美其名地在外面做各式各样的装饰,内在就是这个根本的欲望,另外一个解释就是我们的习惯,无始以来的习性。信位种性的人是了解这个对我们有伤害以后,内心当中发起清净的信心:佛法才是我真正要的!对于佛法告诉我们的道理,虽然还没有证得,可是我确信这才是我要的。所以说「信为欲依」,靠着强盛的信心,内心所好乐的就会转向于离开,会净化自己的习性。比如以前的习惯是没什么事情就聊聊天、看看书,但现在行为就不是这样了,因为知道这样不好。又譬如刚刚说的禁止串寮,当脑筋一动想要去做,再一想:不对,我赶快在佛前忏悔,不要去!诸如此类。透过不断地努力,心里面就会有一个力量,这就是「信为欲依」。进一步「欲为勤依」,就是当你内心当中有真正的好乐心愿意去做时,接着你就会勤勤恳恳地去做。唯有真正地精勤努力,修行才有成就,最后才能成佛。所以说「住性」就是已经安住在跟修学佛道相应的习性中,养成像天性一样,也就是前面说过的俱生慧。  

种性可以分成习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等,这些跟凡夫流转生死的习性是不一样的。凡是这种人都有共同的特点--他内心当中所希求的不是世间的一切,而是要求无上菩提,为了要达到无上菩提,真正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要亲近善知识。反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跟朋友聊得很起劲,既浪费时间又增长烦恼习气,结果流转生死,这是非常明显的。下面所说全部的内涵,都是从道之根本亲近知识上面所开展出来的。

【又如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云:(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

博朵瓦是敦巴尊者三位最重要的传法弟子之一,敦巴尊者就是阿底峡尊者的心子,阿底峡尊者是佛以后在印度最高的一位成就者,他的成就可以说跟佛无二无别,然后是宗大师接受这个法的传承。所以这里不仅仅是道理,它们都是行持的心要。这里说总摄所有成佛的教授中,最重要的是不可以舍弃、离开善知识;也可以把舍离两个字合起来讲,就是不离开,如果仔细去看的话,有形式上不离开以及内心上不离开这两种。比如说大家住在一起,可是心里面一天到晚嘀咕、排斥,你说这是离还是不离?真正重要的是内心上的不舍离。《广论》后面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大师外支已成,法身佛是无所不在的,佛没有任何时刻离开我们,是我们的心没有向佛。所以如果要修行,不舍离善知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点,下面特别说明为什么绝对不可以舍离善知识。

【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善知识。故于最初,依师轨理极为紧要。】

能够使学的人身心改变,「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哪怕只是净除一点点罪障(错误)或集聚一点点资粮(功德),这些好事情(善乐)的根本就是善知识。你如果真正能够亲近善知识的话,一定会受他影响。想一想,我们所有的认识、学习等等,是不是都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讲中国话?为什么喜欢吃某种东西?为什么有某种习性?在这个家庭长大的,就受这个家庭影响,在另外一个家庭就受那个家庭影响。比如我们来到寺院,刚来的时候不习惯,可是待久了,不知不觉当中这个环境的习性会影响我们。也许有人会说有很多习性是宿生带来的,请问:你宿生都是一个人独处,还是像此生一样在人群当中?一定都在人群当中。任何一个有情,比如狗,乃至最小的蚂蚁,都受牠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假定想继续轮回六道,那你需要的只是六道当中的那些人,当然你也离不开他们;假定你想改变,那是不是必须要依止另外一些能够帮你改变的善知识?这是我们实际上都能够体验、感受得到的。  

因此,这里要提醒大家平常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不学佛法不谈,学了佛法,跨进来了以后,第一件事情是学习依师。真正的善知识告诉我们的话一定是忠言逆耳,他总会告诉你:你这个不对,不要这样做,要那样做;而这些事情是我们无始以来从未习惯过的,那时你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会觉得委屈。这时候如果有人跟你谈得很投机,附和你:「对啊!他就是这个样子!」请问,结果是什么?结果是你们两个人很好却远离了善知识。善知识所告诉你的是正确的,你无法接受,而你们两人却很谈得来,这就是致命伤。当然,就像下面告诉我们的,善知识要够条件,否则你本来有这种嗜好,又加另外一种嗜好,那是不必要的。所以我们要依法很明确地分辨,而不是无缘无故依止一位善知识,善知识要有一定的条件,而且对于在什么情况之下,亲近到什么程度,都要很清楚;因此师跟法是分不开的,后面再来细说它。在最开始的时候,第一件事情要了解依师应该怎么依(轨则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这两样具足了,大概就不会错到哪里。当被指正而觉得委屈时,大家应该互相策励:「我们既然来学佛,本来就是应该改过,难得有师友来策励我们,就是因为做不到,更应该认真地做。」如果我们真的能够这样的话,渐渐地就能得到师友切磋琢磨的好处。

【《菩萨藏经》作如是说:「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获得圆满一切波罗蜜多,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愿及佛法,皆赖尊重为本。从尊重出,尊重为生及为其处,以尊重生,以尊重长,依于尊重,尊重为因。」】

《菩萨藏经》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菩萨所有诸行,都得依靠善知识。「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这一句话是总的。我们发愿学无上菩提,发了愿心以后还要有行心,有了行心,依照我们所知道的认真去实践,那个时候所做的是菩萨诸行。  

下面是一个一个开展,要想圆满一切波罗蜜多,简单来说就是六度四摄,广的来说八万四千法门,地、忍、等持等这些都是。地有十地,登地之前有个阶段是忍,这个忍也可以解释成忍辱的忍,等持就是定,有了定以后慢慢神通、总持都从上面开出来,还有辩才、回向等,全部都要依靠尊重。尊重就是老师;自己为了想要修学佛法而找老师,老师找到了,你决心要依靠他,他也愿意摄受你,从这个时候开始,师生关系就建立了。所以后面虽然说,随便讲一四句偈的说法师,你也必须要对他尊敬,否则你可以离开他;可是自己决定了要跟着他,以他为师长的话,那如理依师就非常重要。所以《广论》上面特别强调这个概念,你可以选师长,可是选定了以后千万不要变动,这一点对我们是极其重要的。要圆满菩萨一切诸行的话,依靠善知识是根本。从尊重出,从尊重生,然后慢慢地增长,任何功德的生、长都依自己的师长而来,这是所有成就的因,当这一点做到了,将来的果就是成佛。

【博朵瓦亦云:「修解脱者,更无紧要过于尊重,即观现世可看他而作者,若无教者亦且无成,况是无间从恶趣来,欲往从所未经之地,岂能无师。」】

博朵瓦也说:「真正要修解脱道的人,再没有比依止师长更重要之事。就是世间可以看着别人做的事,假定没人教的话,也学不成。何况我们刚刚从恶道来(或者就算在善道当中),解脱道肯定没有走过,所以走这一条道路不要老师可以吗?」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乃至于我们学任何一种语言,比如念英文ABCD,在旁边注了一个注音,你看了注音,就念得准了吗?我想这个大家都有经验,你念出来的话,人家都听不懂。我想起一个日本人念英文的笑话,这位日本人做学问很认真、很扎实,咬紧牙关拼命去念,不过因为他一开始发音就没有学好,就像前面说的初一若错乃至十五,所以他的英文日本腔调非常重。有一次在美国纽约,佛教会请这位日本学者来发表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很有内容,他花了好大的气力翻成英文。可是他一开口,外国人听不懂,以为他讲日文;在座的也有日本人,如果他不翻成英文,至少日本人懂,但他用英文讲,结果,外国人既不懂,日本人也不懂,讲完了以后,谁都不知道他讲什么。  

世间的很多事情都不能无师自通,佛法比世间的事情难上千万倍,如果居然自己学一学就会了,那不是我们在学佛,佛要向你学了,有这种事情吗?这是我们的颠倒,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特点。所以我一开头就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千万不要以为文字认识了就是了解内涵了;反过来说,我们可能又会觉得最重要的是修行,所以又不要认识文字了;因此本论一开头就告诉我们「今勤瑜伽多寡闻,广闻不善于修要」,这两种都是偏失。我们现在所以愿意学宗大师,是因为他教、行两者都圆满,而且也都如其次第的教导我们层层增上。所以当在文字上面领悟的时候,我们很欢喜,可是千万注意所学的要拿来实践。以上就是简单地说明为什么要亲近知识的道理。

※﹝由是亲近知识之理分六:①所依善知识之相,②能依学者之相,③彼应如何依师之理,④依止胜利,⑤未依过患,⑥摄彼等义。今初﹞

前面是总说学佛最重要的是亲近知识。因为它这么重要,所以把这个内涵又分成几个大项目详细说明。第一个是所依善知识之相,不是随便看见了一位就去依止。第二是弟子要具足什么条件。有了这两方面,还要有一定的依止方法,所以第三说明应如何依师。第四是依止有什么殊胜的利益。第五是说不依止有什么害处。第六摄彼等义,就是上面还有遗漏的,再仔细补充说明。这六点讲的时候分开来讲,做的时候是同一件事情,六方面都包括在内。其中第五未依的过患,指的是已经请为知识(就是已经拜他作老师了),又不好好地照着依师之理去做;你没拜他做老师不算,因为一般人本来就谈不到依不依止,所以得不到依止的好处,但是也不会有不依止的过患。现在就个别说明,第一个是所依善知识的相。

【总诸至言及解释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虽说多种,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

总括世尊告诉我们的经、律、论三藏,以及诸大祖师、菩萨解释佛语而作的论释之中。「由各各乘」,因为修学佛法有不同的根性──通常我们说三乘,广开的还有五乘,就是人天乘、声闻、缘觉、菩萨、一佛乘。由于各人的走法不一样、习惯不一样,自然而然所依的师长也有差别。那么这里所讲的是什么样的知识呢?是能够照着三士道的次第一步一步引导我们走上去,最后成就佛道的师长。或者说,我们为了要求无上菩提,所以要照着该走的次第一步一步走上去,这个次第也就是三士道,所以要找的老师是能够如这个次第引导我们的,下面是引经论说明。

【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经庄严论》有的时候称为《庄严经论》,这里指出我们应该依止的善知识所要具备的十种条件。要学的人必须要依靠对这十法有所成就的善知识。这十法从调伏开始一直到最后的离厌,有它一定的次第。

【此复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若尔须一何等调伏?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

这里说自己若不能解决问题,而能够帮人家解决,这是不可能的。帮忙我们调伏内心的老师,他必须先如理如法地调伏他自己才行。如果这样的话,要什么样的调伏才可以呢?假定只是「随宜略事修行」,就是碰到什么就学什么,没有正确的次第,在这种状态当中,看起来他好像有一点道理,在他身心上也修得好像有一点成就,也蛮有名声,可是这个东西是假的,所以叫「假证德名」;如果这样的话,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那么什么才是真实的内涵呢?要「顺总佛教调相续法」,照着整个佛法的次第内涵调伏自己的身心,也就是戒定慧增上三学,所以称为三种宝学。因此不管《道炬论》或《菩提道次第论》,其内涵都是顺着戒定慧的次第而说。现在再仔细地把三学分门别类,就可以列出作为一位善知识应具足的十个条件。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调所化衔。」】

所谓调伏就是尸罗,尸罗是梵文,翻成汉文就是戒,或者叫做别解脱。戒经中告诉我们:平常我们的心像马一样(所以说是心猿意马),马一天到晚乱动,不管你怎么样长时努力,也没办法制伏牠,所以要用很利的马衔(就是套在马嘴巴上的一个套子)才能够把狂奔的马制伏;我们的心就像狂奔的马一样,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同样需要一个非常利的、能调伏心马的马衔,那个就是戒。所以持戒是善知识所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分辨教》也是戒经,上面也告诉我们,像我们这种还没有调伏的凡夫,真正能够驯服我们的就是戒。

【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悷马,根如悷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

就像一位能够调伏野马的调马师,他有本事拿最利的马衔调伏最难调伏的 悷马。我们凡夫的六根、六识就像野马一样,一天到晚随着邪境到处乱动,调马师实际上就是指佛、老师、三宝,所用的利衔就是法,法当中首要的就是戒。当我们的根识随着境乱转的时候,马上用戒来制伏它,所以学习尸罗真正的目标是调伏心马。应该要多励力、多努力,当心趣向于恶的时候把它调伏,而趣向于应该作的,也就是「所应作品」。  

所应作品有两种:一个是要远离不应该去的境,而去应该去的境;另一个并不要离开那个境,而是心缘境的方法不一样。比如戒经很明白地告诉我们,有些境界不应该去,例如现在世间有很多玩乐的场所,这些不可以去,一定要远离。还有一种,同样对这个境界,比如你在大殿闲逛,毫不恭敬、很放逸;这种调伏方法是不必离开境,只要把内心收摄起来,变成很严肃、很恭敬。所以分内外两方面来说,粗的是外面杂染的境慢慢地切断,细的是自己随顺烦恼的这种习性,应该把它转变过来。  

前面说过,为什么我们刚开始要思惟闻法胜利?就是断除以前所习惯的这种轻慢心。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不一定要花太多的时间在文字上面转,转久了习惯以后,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生起傲慢心,懂得很多,自以为了不起;还有一种是轻慢心,觉得都懂了,都知道了,对法了无恭敬之心。这些都是我们不必离开境,可是必须从心上面去转的,以上是第一个,戒的内涵。戒是制止内心老是缘着外境转,进一步就要渐渐地把内心安住在一个境上面,那属于定,要依着这个次第修行。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

寂静就是定。我们能够决择这是坏事情不要做,这是好事情应该做,这个就是戒。由于这样慢慢地习惯了以后,一方面心不随外境乱转,然后对境的时候,不念不应该念的念头,安住在应该念的念头上,渐渐内心就不再像野马一样,而开始调伏了。这时候我们不会到处缘坏的事情,会缘在善法上,但是心还是散乱。所以进一步要依正念正知,这是专门学定的方法,后面会详细讲。实际上,整本《广论》可以说是在阐释戒定慧的真正内涵。所以老师的条件也需要定,使得内心能够寂静,这个叫定学。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

有了定以后,还要有智慧。这个智慧不是世间脑筋聪明,而是真正佛法的智慧,这一定是从定学里边才能够开出来的──所谓止观双运。所以叫「近寂静」,就是由寂静(定)而引生出来的。这个智慧一定是依于心堪能的奢摩他,奢摩他就是定,有了定以后,我们的内心才能够有力量。平常我们的心是没有力量的,心原有这种本能,可是因为随着烦恼转,我们希望它做一点事情都做不到,所以叫无堪能心;得了定以后,就能够如我们所希望的,要它从这个方面去观察思惟,它就能做得到,所以叫心堪能奢摩他。到了这种程度,才能够真正观察决择事情的真相,这是智慧。所以要调伏相续,总的来说是戒定慧。

【如是唯具调伏相续,三学证德,犹非完足,尚须成就圣教功德。言教富者,谓于三藏等,成就多闻。善知识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谓是须一,若讲说时,能令发生无量知解,若行持时,于后圣教,能成何益,当时能有何种义利。」】

具足三学已经不容易了,但是还不够,还要有多方面的圣教功德。如果是针对自己的修行,也许简单的修学就可以;可是要调教别人的话,就要了解很多内涵,所以他必须对世尊的三藏教法要能成就多闻。这里要注意,大师不是说多看多学,而是要多闻。平常我们都是欢喜看书,看书是需要的,可是真正重要的还在多闻,这是我们一定要渐渐去练习的。  

言教富是说对世尊的教法非常通达、非常广博,这样才能够善巧地帮助学者调伏。善知识敦巴尊者说:大乘的师长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修学佛法无非是教跟证,教要靠听闻,大乘师长在讲说的时候,能够使弟子发无量知解,即使他简单地讲,也可以令我们触类旁通;譬如讲简单的一个东西,他可以引证各方面的三藏经典,使我们产生很广博的认识,教是要这样通达的。谈到修行,他知道如何去行持,将来能够得到何种利益;比如说现在要去修行,你应该怎么样修,修的时候心里应该如何,将来有什么样的结果,这些他都应该知道。实际上对于这些,他除了理论上面了解,还要有相当的经验,这个才是真的善知识,这是第四言教富。

【达实性者,是殊胜慧学,是谓通达法无我性,或以现证真实为正。此若无者,说由教理通达亦成。】

达实性实际上就是戒、定、慧当中的慧,那么这个慧跟前面的慧有什么不一样呢?达实性的慧是殊胜慧学,前面那个慧是属于教量,就是理论上面能够通达。理论通达不是我们现在随便听一下哦!有一些同学随便看了一点书,就说:「啊!我知道无我了。」我听见了以后,就想你大概就是佛了。宗大师是文殊师利菩萨示现,我看宗大师的传记中说到,他花了很长的时间修学,最后由佛护论师等等在空中示现加持,他才通达教量,而我们居然随便看一看就觉得通达无我了,这都是我们的增上慢,是最严重的错误,真正了解无我不是那么容易的。此处殊胜慧学并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认识,而且要真实地修行,通常应该是见道位,最起码应该在加行位才真正能够通达无我,所以说「现证真实为正」,这是见道,要这么高的条件。万一找不到具这个条件的人,那至少由教理所成立也可以,也就是前面闻思相应的慧,所以说教量通达也可以。当年宗大师看见佛护论师在空中论辩,达到的就是教量通达。现在三大寺还有辩论的课程,辩论的真义并不是在文字上面取胜,以前他们辩的时候能够亲自体会所辩的内涵,这个很不容易。

【如是虽能具足教证,若较学者或劣或等,犹非圆足,故须一种德增上者。《亲友集》中作如是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

德增上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除了具备依照着佛教的整体戒定慧三学的教量、证量以外,对世尊的言教还要有很丰富、广博的认识,尽管如此,如果老师的程度跟学生一样,乃至于比学生差,那也不行,老师的条件一定要比学生好。德增上是指他的德行,并不是指脑筋好,也不是说他懂得多,而是他如法行持跟法相应的德行要比弟子好。《亲友集》说:假定与你共住的人(特别是你所依的师长)比你差,那你只有退失;(世间也是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周围的人非常重要。)如果所依的善知识跟你一样,那对你没太大的帮助;如果成就超过你那就很好,所以应该亲近超过自己的善知识。那么善知识应该是哪方面的条件超过你呢?就是戒定慧三学,这样的尊重是最最了不起的,是我们应该去依靠的,这个才叫德增,而不是指其它方面。有些人由于借着鬼神的力量而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如果你碰见这种增上而受到吸引,跟着他的话,后果就很麻烦,所以后面告诉我们要有智慧去判别。这里所说要找超过你的善知识,一定是依着增上三学来判断的。

【如朴穷瓦云:「闻诸善士史传之时,我是向上仰望于彼。」又如塔乙云:「我于惹珍诸耆宿所,而作目标。」是须一种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朴穷瓦是噶当传承当中非常重要的祖师,也是敦巴尊者最主要的弟子之一。他说:「听见了善士(就是善知识)他们一生的行持史传,我是向上仰望,心心念念向往这些。」这个对我们很重要!每个人心里面都有向往的东西,可是我们向往的是什么呢?看看那些真正的善知识们,他所向往的、所衷心景仰的,就是菩萨、祖师的功德。他听见这些尊长们一生的成就,以及怎么成就的过程,他会产生向上仰望的心。假定我们经常能够有这个念头,自然触境逢缘会启发我们向上。后面会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善友,最可怕的是恶友,这两者我们要分得很清楚。惹珍就是敦巴尊者所造的寺,也就是噶当的根本道场,敦巴尊者以下在这里有非常多的成就者。如同塔乙所说:「我对这个传承当中,诸位先前的大德们非常仰望,这就是我所希望的目标。」所以下面就说,我们所仰望的善知识,一定必须是在德行上超过我们,使我们心目中有一个目标,心心念念希望像他一样。  

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同学当中彼此的待遇多少有点参差不齐,我们往往在这个上面斤斤计较:他住的地方比我好,他吃得比我好,他这个比我好……那表示我们心目当中真正向往的就是这些东西。现在引祖师们的传记告诉我们,他心目中向往的是成佛这条路上高于自己的祖师,他们的功德才是他心目中所要的。这个内涵,必须透过平常不断地熏习,听懂了这个道理以后,还要在生活中尽量处处如法照着去修习,久而久之才会产生这样的功效。

【如是六法,是自所应获得之德,诸所余者是摄他德。】

善知识应具足的十个条件当中,已经讲了六个:三学、教富、达实性、德增,这六种是善知识本身应该具足的条件。下面还有四个,是要用来帮助别人、摄受别人的德行。为什么需要具备摄受别人的这些功德呢?

【此亦如云:「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若除为他说无谬道摄受而外,无有以水洗罪等事。】

佛不是拿水来洗我们的罪,也不是用手来除众生的苦。平常我们很重视加持,用手摸摸头,大家觉得很高兴。实际上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呢?就算是佛也没办法把自己所悟证的移到别人身上,他是能够很善巧地指示众生真实的正法法性,让他们了解了照着去做,然后才能得到解脱。在印度有一个很有趣的错误概念,他们认为恒河是圣河,只要到圣河里去洗洗澡,就可以得到解脱;即使不能到恒河边,舀一点河水来洗一下也有好处。平常有很多各式各样类似这样的说法,但是佛讲的不是这样,是必须要透过善知识他自己修行的悟证,不但如此,还懂得怎么把他自己悟证的内容,能够很善巧地灌输到学者的身心当中,所以必须具备四种摄受别人的德行。

【其中四法,善巧说者,谓于如何引导次第而得善巧,能将法义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第七点就是善巧说,是指懂得善巧地将修学的内涵很有次第地引导来学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个不善巧的话会出差错,这有很多典型的故事。当然这里讲的是善知识的条件,但我们学的人要注意!我们不要要求别人说:你不够、你不够。应该回过头来在自己内心上面去检查,越是能这样反省,那我们受用越好,这是很重要的基本概念。

【悲愍者,谓宣说法等起清净,不顾利养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说,是须犹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说几许法,我未曾受赞一善哉,以无众生非苦恼故。」】

悲悯是指说法的法师动机很清净,有一些人说法的动机是为了名闻利养,我们要找的善知识不是这样,他是出于慈悲心的推动,真正为了帮助众生而说法。举个例子,像大善知识博朵瓦告诉慬哦瓦(黎摩子就是指慬哦瓦)说:「不管说多少法,我完全是因为怜悯众生受轮回生死苦,为了帮助他们才说的。人家说我好、坏,那根本不是我想要的。」而反观我们现在,如果讲得很好,有人赞叹,就很高兴,这是为名;或者是为了讲完以后能得到很多利益,名闻、利养这些都是错的。所以不但要很巧妙懂得怎么介绍佛法,还要内心的动机纯正。这样还不够,还要下面第九个。

【具精勤者,谓于利他勇悍刚决。】

对自己修行而言,精进是必须要的条件。修学佛法假定没有精进的话,尽管脑筋很好,听懂了要去做的时候,懒懒瘫瘫,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这样要修学佛法是不可能的。除了自修以外,帮助别人也是一样要精进。

【远离厌患者,数数宣说而无疲倦,谓能堪忍宣说苦劳。】

要把自己所了解的佛法教导给学生,那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之下要不怕厌烦。之前提过我们听人家讲比较不容易;至于讲给别人听,对一般人或者特别是我们这些念书人来说好像并不困难。这里要弄清楚,是指由于真正了解生死轮回的痛苦,如法行持,做到了以后,出于悲愍要帮助他人的这种情况下,要不厌其烦地教导别人,而不是随顺着自己乐说的习气去教别人。要在动机清净的条件之下,才谈得到远离厌烦;如果是自己欢喜讲说,好出风头,这个情况不算。所以离厌患是要配合着上面的条件去讲的。实际上到了后来,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以上所说的十个条件要百分之百具足非常难,所以这里边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主副之间要决择一下,下面一段就是这个内涵。

【博朵瓦云:「三学及通达实性,并悲愍心,五是主要。我阿阇黎向尊滚,既无多闻复不耐劳,虽酬谢语亦不善说,具前五德故,谁居其前悉能获益。咛敦,全无善说,虽说施愿,唯作是念今此大众皆未解此,余无所知,然有前五,故谁近能益。」】

博朵瓦说:十德之中最重要的是戒定慧三学、达实性和悲悯心。戒定慧的慧是教量,达实性是证量,这是就自利来说;具悲悯是要利他的根本动机。这五个是最主要的,下面举实例说明。阿阇黎就是自己依止的师长。前面说要教富,教富就是要多闻,知识很广博、很丰富,开起口来说得很动听。他说:我的阿阇黎向尊滚,既没有多闻而且又不耐劳,平常人讲的应酬话,他也不善巧,但是他具有前面这五种德性,所以任何人在他跟前一定获得好处。这个不耐劳不是说他做事情没劲,而是你去问他的时候,对于引导学生要用种种善巧而不厌其烦,他缺乏这个条件。真正的修行人,他自己修行绝对耐得住苦,我们千万不要说他耐不住苦,要不然他根本不可能达实性。我们可以仔细地看一下祖师大德这种坚苦的精神。所以这个不耐劳是指在教人这一点上面。  

讲到不善巧应酬语,近代有一位大德──弘一大师,真是了不起。他的传记当中没有很明显地说,但在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里有这么一段公案。倓虚大师请他到青岛湛山寺去,那里的学生都知道一看见他出来散步的时候马上要避开,否则明天他就关在屋子里面不出来了。他非常不欢喜多说任何一句话,平常我们见面总会互相问候,弘一大师连这个话都不愿意讲。这个例子典型地说明,很多真正的修行人都是把全部的精神放在修行上。为什么要讲这个例子呢?就是告诉我们:要找老师不要只看外表;乃至我们自己努力也好,重心在什么地方要把握得准。  

博朵瓦的另外一位师长咛敦也是一样,不论讲什么话都不善巧。施愿就是如果有人来供养,他会代他们回向,然后简单地说法。连这种话他也说得不善巧,所以平常很多人在他面前很难听懂他的话,不晓得他说些什么。他对于语言这么不善巧,但是因为具有前面这五种条件,所以不管谁亲近他,都能得到受用。反过来,假定不具足前面五种条件,就算能说善道也没好处。

【如是若于诸所学处,不乐修行,唯赞学处所有美誉,或其功德以谋自活者,则不堪任为善知识。宛如有人赞美栴檀,谋自活命,有诸欲求妙栴檀者,而问彼曰:「汝有檀耶?」答曰:「实无。」此全无义唯虚言故。】

前面博朵瓦所讲的这两位善知识都是真正的修行人。如果不认真修行,只是赞美学处的功德,告诉别人这个多么好,有多大的功德,其目的是为了自己谋生活,求名闻利养,这样的话,绝对不是善知识。举个比喻:就好像有人赞美栴檀怎么、怎么好,只为了自己的利益,想靠这样来活命或者为了名闻利养;有人真的要找妙栴檀,就问他:「你有吗?」「对不起,我没有,我只是讲讲。」所以他讲的都是空话,没有用。下面特别引经证明。

【《三摩地王经》云:「末世诸苾刍,多是无律仪,希欲求多闻,唯赞美尸罗,然不求尸罗。」于定慧解脱三种,亦如是说。次云:「如一类士夫,称扬栴檀德,谓栴檀如此,香相极可爱。次有诸余人,问如所称赞,栴檀少有耶,诸士夫此问,答彼士夫云,我是称赞香,以求自活命,非我有其香。如是末世出,诸不勤瑜伽,以赞戒活命,彼等无尸罗。」所余三种亦如是说故。】

末法的时候,很多修行的苾刍「多是无律仪」;这个律仪指的就是如法修行,不但内心、而且行为都跟它相应;也就是说末世很多出家人,讲了很多的道理,却不能够如法如理去做,单单求多闻,想要懂得很多,不但多听而且赞美戒是如何地好,实际上他自己并没有真正去求戒。这个求是指身体力行,不是文字知见。除了戒以外,定、慧、解脱也是如此。我们修学的目的是为求解脱,为解脱所以需要智慧,要智慧就必须要定,要定必须要戒,这是必然的次第。真正通达实性以后就得到解脱。

【如是修行解脱之尊重,乃是究竟欲乐之根本,故诸欲求依尊重者,应当了知,彼诸德相,励力寻求,具其相者。诸欲为作学人依者,亦应知此,励力具足如是德相。】

就像前面所说的,修行解脱的师长是我们所要求究竟欲乐的根本,所以说道的根本在亲近善知识。因此想要依靠真善知识的人,应该了解善知识须具备那些根本的德相,了解了以后要努力去找,这是就学的人来说。愿意教人的人也应该努力具足上面这些条件。所以不管是学或教,我们都应该了解作为善知识的十种条件。下面有个说明对我们非常重要。

【由时运故,具全德者实属难得。若未获得如是师时,将如何耶?】

现在由于「时运」,也就是这个时代或者说机运,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业,我们没有种过这样好的善净之业,所以感不到全德的善知识。具足德相的师长非常难得,可是我们不去做的话,永远不可能改善,所以还是必须要去做。现在如果找不到具足条件的善知识而求其次,最起码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够使我们一步步增上?事实上只要能够真正地照着最起码的条件一步步增上,最后一定能够感得具全德的师长,这个是对我们眼前最重要的。实际上我们初机的人,绝不可能一下就找到具有这十种条件的老师。佛法既然讲缘起,刚刚开始接触佛法的人,善根缺乏而恶业又无穷无尽,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么可能真正找到十全十美的善知识呢?这个时代真正好的善知识已经非常少了,所以下面所讲的对我们现在的人也特别用得上。

【《妙臂请问经》云:「如其仅有一轮车,具马于道亦不行,如是若无修行伴,有情不能获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洁净姓尊趣注法,大辩勇悍根调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饿渴及苦恼,不供婆罗门余天,精悍工巧知报恩,敬信三宝是良伴。诸能完具如是德,于诤世中极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应依如是咒师伴。」此说所说圆满伴相,八分之一为下边际。】

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就像我们要从甲地到乙地去,需要一辆马车,一般的马车必定有两个轮子,假定只有一个轮子,就算有马也没办法用。譬如说现在的汽车有四个轮子,左、右边各两个,假定只有一边的轮子,就算你的引擎很好,这辆车子也没有用。这是说明真正要修行,一定要有好的弟子以及好的老师。一个轮是自己,一个轮是老师,更进一步来说要有三宝,这个在后面会一层一层深入。没有修行伴的话,有情不可能获得成就。我们现在有没有同伴?有啊!轮回六道的同伴是无穷无尽,因此,要想修行跳出轮回的话,一定要远离这些另外找。修行的友伴,从师到友都包括,也就是佛、法、僧三宝,或者我们称为师、法、友。善知识需要具备的条件我们不细说,只要根据前面十德就可以。《妙臂请问经》是密教经典,所以这里讲的咒师伴也就是学密的人应该找的善知识,其中有一点很重要──不供婆罗门余天,换句话说,一定是敬信三宝的。现在这个时候很难得到这样圆满德相的善知识,因为现在是争世,末法时代的特征是斗争坚固。佛法分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三个时期过后佛法就没有了。正法的特征是大家听见了以后马上去修行,听了很容易就懂了,就算不懂稍微一问,弄清楚马上就去修,修了也很容易成就。像法时修的人渐渐少了,大家就讲道理,不过讲完了道理还是去修,但是悟证、解脱的人,就不像正法时代那样多了。末法的特征是大家不修行了,互相争吵,争你有道理还是我有道理。也许有人会问:「修学佛法时也要学辩论,那到底是不是在争吵呢?」不是,佛法的辩论是要把理路辨别得很清楚,它有一些基本的决择关键,讲到后头会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并不是大家争强好胜。后面弟子相当中很明确地说:只要我们反省观察内心,很容易清楚自己是以什么心情来谈这个问题。争世的特点就是这样,这是我们众生业力所感。争世中真善知识很稀少,实际上就算是真的有善知识,我们也看不见。那怎么办呢?具备一半、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的德相也可以。这是宗大师根据经论告诉我们,前面的十个条件当中八分之一为下边际。这不是像做算术那样十除以八,它有一定的次第,绝不可能说已经通达实性而没有前面的戒定慧,所以戒定慧一定是根本。实际上还有其它不同的说法,我的老师很明确地告诉我:我们可找的师长有三种,全部条件都具足的最好;有五个主要条件的是中等。下等的至少应该具足三个条件:第一、他是以佛法为中心而不是以世法为中心。这个我们可以看得见,比如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你可以看他对境的决择,如果他对世间这些东西很在乎,对佛法很忽视,你依止他根本没用;第二、他所追求的是为了后世,不为现世;第三个条件是德增,就是他的条件比你高,这就是我们现在要找的师长所要具备的最起码(下边际)的条件。万一连这样都没有呢?我的老师就没讲了。其实以这八分之一为下边际的标准,还是从戒定慧三学上面开出来的。所以真正找到自己的老师,他会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应该以什么条件决择。

【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述大依怙说尊重相,亦复同此。故于所说完具圆满诸德相中,随其所应配其难易,具八分者,为下边际。】

铎巴所集的《博朵瓦语录》中,所阐述的大依怙(就是阿底峡尊者)告诉我们的善知识行相,是跟上面一样的。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德相中应该配其难易,这个难易就是次第,八分之一是指其中最重要的。像刚才所引我的老师讲的三个条件,其中德增的德是指三学的德行,所以也一定是包含了三学在内。  

以上是讲老师的条件,那学生又该有哪些条件呢?

【第二能依学者。《四百论》曰:「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不变说者德,亦不转听者。」《释论》解云:「说具三法堪为闻器。若具其三,则于法师所有众德,见为功德不见过失。犹非止此,即于听众所有功德,亦即于彼补特伽罗,见为功德非见过失。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说法知识虽极遍净,然由闻者过增上故,执为有过。于说者过,反执为德。」是故纵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识,然于其师亦难了知。若知彼已能亲近者,必须自具是诸德相。】

这是很重要的概念,做弟子的需要具足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具足了才是一个法器,才真正地能够跟着善知识听闻,进而依闻、思、修的次第渐次增上。如果具足了弟子相,那么对于说法师所具的种种功德,就会看得见,否则只会看见过失。实际上我们自己可以检查,也可以看看周围的人,比如现在世界上有一些莫名其妙打着佛的名号的人,却有很多人去捧他、跟着他,但是这些追随者却不学佛,为什么?他们根本谈不到是弟子,也谈不到具备弟子相。所以这个条件对我们将来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固然要选,可是弟子相更重要,如果我们不具弟子相,不要说找不到好老师,根本也不懂得怎样是好老师。乃至于不具这些条件的话,非但看不见老师的功德,对于其它听众所有的功德也看不见。平常如果我们看见的都是人家的过失,这是因为自己的条件不具足的缘故。在这种情况之下,善知识虽然非常清净,而且各种条件普遍地都具足,是百分之一百德相全圆的善知识,结果我们不但看不见他的功德,反而会看到他有过失;相反地,讲的人有错,我们却会反而执以为对,完全颠倒。其实现在世间的状态就是这样,如果你了解了佛法后认真去观察的话,就很明显可以看见这一点。  

总之,如果自己不具备弟子相,纵然得到具足上面所说十种条件的这种善知识(这种老师太难得了,他样样条件都具足),但是对于这老师的功德我们却不知道。弟子相前面说了三个,实际上后面还有一个,总共四个。有了弟子相以后,才能够真正地看清楚什么是善知识、什么是非善知识,下面一一说明这几个条件。

【其中正住者,谓不堕党类,若堕党执,由彼蔽覆不见功德,故不能得善说妙义。如《中观心论》云:「由堕党恼心,终不证寂静。」堕党类者,谓贪着自宗,瞋他法派。应观自心,舍如是执。】

堕党类是指对于自己所执持的,很贪着、放不下,对别人的很排拒。正住是指内心当中不会对自己欢喜的就执着,对不欢喜的就排斥,比如:他讲的东西配我胃口就可以,不配我胃口就不行。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觉得配自己胃口的是什么东西呀?就是无始以来的习气──我,而所讲的法真正地说起来,一定是对治这个「我」的;我们最严重的致命伤就在这里,所以正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下面引论说明,假定我们内心有这种错误,堕在党执的烦恼当中,则不管听多少、讲多少都没有用,绝对不可能得到佛法真正要告诉我们的究竟好处,这个好处就是寂静──解脱烦恼和业的束缚。  

堕党类的行相,其实我们只要仔细反观自己的内心就清楚了。比如平常与人辩论的时候可以稍微检查一下,内心当中是在保护自己、为自己找种种借口吗?是为了争胜吗?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也许我们不一定清楚,但只要照着本论一步一步学下去,到后来特别是中士的部分,对于自己内心当中的烦恼就有很清楚、很明白的说明。说来说去一句话,学了以后要反观内心,但是因为我们刚学的时候不太清楚,所以才要切磋、琢磨、研讨。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在研讨过程当中做文字游戏,忘掉了初衷,就是希望认识了文字以后马上去反观自己。所以正法时代人的特征,是有不懂之处要弄清楚,弄清楚了马上回过头来反观自己,而不是在文字上面空转,这一点非常重要。

【《菩萨别解脱经》云:「应舍自欲,敬重安住,亲教轨范,所有论宗。」】

除了上面所引的论,还特别引《菩萨戒经》(别解脱就是戒)。既然是《戒经》上说的,就是代表这个不要讲道理,必须照着去做。「应舍自欲」就是不要随顺自己心里想要的去做,要安住、要敬重亲教、轨范(就是老师)所告诉我们的论宗(也就是佛法的道理),依他所指点的中心概念去做。这话很简单,实际上我们真正要努力的就是这个,这是最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若念唯此即完足耶?虽能正住,若无简择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二事慧力,犹非其器。故须具慧解彼二说,则能弃舍无坚实品取诸坚实。】

这样就够了吗?还不够,还要能够辨别正说跟似说。有很多话讲起来很动听,也蛮有道理,但是是错的,这叫恶说似道,实际上是最糟糕的。所以世尊曾告诉我们,破坏佛法的不是外道而是相似法,末世佛法就毁在这个上头。那时候必须要用自己的智慧去辨别,这是第二个具慧。有了这个条件,我们才能够舍掉不实在的,而取真正实在的。  

《箭喻经》里面有这么一段公案:有人被毒箭射中了手臂,不但痛而且有毒,如果不去除的话,毒会慢慢地蔓延,到最后会送命。医生看了马上要为他动手术,他说:「慢一点,我要先弄清楚,这支箭是谁射的,他为什么无缘无故要来射我。」乃至于进一步说:「我要研究研究这支箭是什么做的。」诸如此类一大堆道理。大家想一想看,我们是不是也有可能会这样想,为什么无缘无故人家来射我们一支毒箭?好像很有道理,乃至于要找出箭是什么做的。实际上佛告诉我们:「是,你有道理,你要去找,可是你找得到吗?」可能有人会说:「我为什么找不到?我只要找下去一定找得到。」现在提一个问题:你什么时候才能找到?等到你找到的时候,那个毒已经把你毒死了!佛经里面非常强调这个特点,实际上还有其它要注意的地方,这只是其中最浅显的一个道理。我们确实要真正懂得怎么去辨别是非,因为佛经里面也有很多是从正面、反面等不同角度来告诉我们如何观察。但是我特别要说明:有时我们强调要智慧决择,表面上好像很有道理,实际上没有实在的信心,这个没有用;可是也并不是叫我们盲目地信从,这也是不可以的。所以佛经上说有两点对我们非常重要:一个是信为能入,真正进入佛法之门,除了信没有第二条路;但是单单信不够,还要有智,智为能度,跨进去了以后,还要亲自验证。真正有了这个条件了以后,净信心就生起来了,这时候才能够舍弃自己的执着。  

要舍弃自己的执着非常难,我感觉到自己以前表面上在学佛,实际上学的是「我」。这话怎么讲呢?我看或听了佛经,然后透过我自己的看法解释经义,最后都是我自己的道理,于是学来学去「我」是越来越大,这是最严重的一个致命伤。所以具慧之前为什么要正住呢?因为我们一开头学的时候,总归是配我胃口的就欢喜,不配我胃口的就排斥,对这个要认识清楚,把它拿掉,拿掉了以后才谈得到判别善说正道、恶说似道,所以正住、具慧两样非常重要。

【若念仅具二德足耶?纵有此二,若如画中听闻法者,全无发趣,仍非其器。故须具有广大希求。】

单单这两个还不够,如果自己听法就像面对画像一样,内心没什么推动力,还是不行;换句话说要自己认真地去求,因为有希求才会来听,听了以后要弄懂,弄懂了以后你才去修,否则听懂了以后不照着去修,这样还是没有用,这个不是闻法之器。

【释中更加敬法法师、属意二相,开说为五。若如是者可摄为四,谓于其法具大希求,听闻之时善住其意,于法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此四顺缘,谓具慧解,弃舍违缘,谓正直住。】

「释」指《四百论释》。《四百论释》中除了前面所说的三个条件外,还加上敬法法师和属意二相。敬法法师前面甲三当中已经说明,敬是极其重要的条件,如果没有恭敬的话,佛法绝对不可能受用,以后我们会慢慢了解。前面三相,再加上这两相,一共开为五相,而宗大师又把这五相总摄起来变成四相。总之顺缘要增长,逆缘要弃舍,所以要拿掉逆缘就必须正直住。我们最严重就是不配自己胃口的就不接受,这个是违缘,还没学已经在内心中排拒了,这是最大的障碍所以要拿掉。然后还要具慧、希求这两个条件。

【是诸堪为尊重引导所有之法,应当观察为具不具。若完具者应修欢慰,若不具者须于将来能完因缘励力修作。故应了知能依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则不觉察,由此退失广大义利。】

像上面所说的几个条件,具足了才称得上是一个法器,才能够接受善知识的引导,否则不行,所以应该观察自己具不具足这些条件。假定具足了应该欢慰,「欢慰」是要修的,因为还要使这个力量增长。假定现在不具足,希望将来能具足,所以应该努力修作将来能够达到这个果的因。总之,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具备弟子相,认识了违缘之后,要慢慢净除,并将顺缘增长。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应该了解前面所讲的道理。如果不了解身为弟子所应具备的条件,我们也无从拿这个法来鉴别、检查,也察觉不到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如此,虽然努力去修,结果不但得不到,已经有的还会退失,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

关于所依善知识之相,以及能依学者之相,前面都已经简单地说明了。最后有一些话我愿意跟各位同学再互相勉励: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最容易犯的就是学「我」。所以虽然形式上是在学佛,但是不知不觉当中,就把佛法透过「我」这个有色眼镜去看,以这个标准去衡量,结果「我」就越来越增长,这是问题的根本中心。这个拿掉了才谈得到具慧和希求,这也有它的次第。我们现在真正要努力的就在这个上面,所以眼前下手的第一步,不外乎忏悔、集资。

【第三彼应如何依师轨理者。如是若自具足器相,应善观察尊重具否如前说相。应于具相,受取法益。】

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如果觉得自己具足弟子相,堪为修学佛法的法器,应该到具相善知识处受取法益。要注意这个话哦!是自己要先具足弟子相,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处在末法时代,难得有一点善根还能遇见佛法,自己也愿意去学,那当然就要找老师了。这时候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找了半天找不到老师,这是我当年出家修学佛法最痛切的经验。

前面曾经讲过,现在很多人出了家,自己觉得很清高,不做拿佛法换钱的事,要关在山里修行,这是根本不要老师的。有些好一点的会去找老师,但找了半天找不到,觉得简直没有一个人可以当自己的老师。这是我出家几十年最惭愧、最痛苦的错误经验,但愿在座诸位能好好注意!假定你找了几十年找不到好老师的话,那么有两种可能:一个是你的确很高明,很少人堪做你的老师,这个可能不能说没有,但我想这个可能性大概只有万分之一,乃至于更小;通常是自己条件完全不够,差得十万八千里,连佛法是什么都不懂,自己根本不具备一点点佛法的内涵,这才是真实的问题所在。

我们怎么学弟子相呢?虽然明文讲的是这个,里边有更深一层的内涵,第一步是要由内心反观自己。就算我们在很糟的环境当中,如果真的能够处处反观、净化自己,我们就会找到好的老师;净化得越好,老师出现的机会越大,等到净化得够了,就会发觉原来佛就在我们面前,从未离开过。《阿底峡尊者传》中,讲到金洲大师找他的老师的情形,他找了若干年,最后在梦中老师问他几句话,他通过这个严格的考验后,张开眼来一看,老师就在面前。如果我们仔细去看,佛经上讲的是这样,祖师所示现的例子也是这样。所以既然我们今天多少有一点善根,能够接触到佛法,就应该把这个当作目标来策励自己。  

如果自己具足条件了,就要去找具相的老师。前面曾说,我们在净化自己粗猛烦恼的过程中,对境的时候原则上不要去责备人家,因为佛法完全是内明,是净化自己。其实凡是谈心性功夫的,不要说深奥的佛法,就以儒家为例,也是这样。以佛法来看,儒家完全是世间的,然而孔老夫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来的人求学是听见了就马上战战兢兢努力改善自己;现在的人是听见后以这个标准去衡量别人。佛法的真实内涵,我们要从这里想办法趣入。的确,我们要找的老师不是普通周围的这些人,而是需要找到具备特别条件的人,并且在这个环境当中不断切磋琢磨净化内心之后,此时自己也有智慧可以认识老师的功德,自己的福德、功德各方面的条件也够,可以接受师长真正如理如量的传承教法。若找到了这样的老师,就要跟着他好好地学。这又有两个不同的状态:

【是复有二传记不同,谓善知识敦巴与桑朴瓦。桑朴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讲说,即从听闻。自康来时,途中有一邬波索迦说法而住,亦从听闻,徒众白曰:「从彼听闻,退自威仪。」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善知识敦巴者,尊重鲜少,数未过五。】

这两位都是阿底峡尊者最主要的弟子,在《阿底峡尊者传》中指出,尊者真正的心子是敦巴尊者。桑朴是一座寺院的名字,实际上,桑朴瓦指的就是善慧译师,有的时候也称他为哦大译师,他就是住在桑朴寺。这两位有什么不同呢?桑朴瓦的师长很多,乃至于只要有人讲佛法,他就去听,听后他就把这个人看作老师。举个例子,藏族所居之处,以现在来说是西藏、西康、青海一带。他们称青海叫安多,宗大师就是安多区域的人。而桑朴瓦就是康地(也就是西康地方)的人;还有一个地方,他们叫卫藏,也就是西藏的拉萨一带。桑朴瓦是住在康地,他从康地要去见阿底峡尊者,途中遇到一位在家居士在讲法,他也去听。桑朴瓦的很多弟子就说:「老师您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法师,去听在家居士说法干什么?」他回答说:「你千万不要这样说,我听他说法得到两种好处。」  

他们师徒之间的对白,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不一定要学桑朴瓦那样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作老师,但是要知道,桑朴瓦是阿底峡尊者最重要的弟子之一,实际上,藏地的佛法之所以有今天,桑朴瓦是非常大的功臣。后来西藏佛法新派进去,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功效,是靠几位非常重要的大译师,而桑朴瓦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但能翻译,而且教证具足,以我们现在汉地来看,恐怕根本找不到这样的人。结果他去听一位普通的在家居士说法,听了以后还觉得很受用,而且得到两种好处。我们呢?听别人说法感觉一点味道都没有,哪怕真的是一位大法师,我们听了也是索然无味。到底为什么?这要我们自己反省观察。这些都没有标准答案,可是如果自己愿意认真地在身心上去反省的话,不论想到什么,只要是如法的,都会受用。这是一种──师长很多,还有一种,就像是敦巴尊者那样──师长不多的。敦巴尊者跟桑朴瓦正好相反,他的老师不超过五位。那么这两种当中我们到底选哪一种好呢?

【博朵瓦与公巴仁勒喇嘛共相议论,彼二谁善。谓于未修心,易见师过起不信时,善知识敦巴轨理善美,应如是行。现见此说,极为谛实,应如是学。】

博朵瓦与公巴仁勒喇嘛两个人谈论这个问题,讨论的结果是:对初学的人,平常起心动念都是世间的东西,内心未净化,跟法不容易相应,容易看人家的过失;看别人的过失还可以,若是看师长的过失就完了,因为师长是法的来源,我们所有的除过、增德都要靠师长,如果我们对他见过,我们的内心跟法就不相应了,就会排拒他说的法。因为自己没有修行,容易见师长的过失,而一见师过,法就不相应,所以这个时候师长少一点比较好。「现见此说,极为谛实,应如是学。」这就是宗大师特别再强调的话。既然大师引前辈的话来印证,表示宗大师肯定这一点,也表示这句话非常重要。宗大师说:现在看起来,这种说法非常实在,正合乎实际状态,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学。宗大师那个时代比起我们现在不晓得要好多少倍,尚且如此,我们当然就更应该努力。  

或者大家会想:「大师的时代已经这么差了,我们根本没希望了。」这种想法错了!如果这样想,还没有做,就已经自暴自弃了。我们应该共同策励:正因为过去没有努力,所以沦落到现在,可是多少还有一点善根,还遇见这样的法,就像掉到海里,遇到唯一的救生圈一样。此时你是认为:「既然已经掉到海里了,救生圈还要它干什么?」还是会拚命抓住这个救生圈呢?这个道理很明显,你拚命抓住,不放弃,努力增上,就有被救的机会。所以我们现在虽然在末法,比起大师时代已经差很多,但是只要有法,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会慢慢地改善增上。如果能够改善到像宗大师时代那样,那更好,因为实际上,宗大师示现的是跟佛出世时无二无别的,这个特点我们要把握住。总结这里所说依师轨理中有两个传承,宗大师说我们现在应该依敦巴尊者这个传承。

※﹝如是应知,曾受法恩,特于圆满教授,导心知识,如何依止。其理分二:①意乐亲近轨理,②加行亲近轨理。﹞

如何依师分两部分,首先说我们在观念上应该怎么认识这件事情,然后根据这个认识去行持,这是加行的部分,两者必须互相配合。平常我们都是随顺着自己的习气,嘴巴说是来学佛,可是行为是不是根据佛告诉我们的道理去做,这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要学,第一个应该知道我们到寺院来是干什么的,要学习什么,如何学,然后以这个认识来指导自己、改变自己,不再依以前的习惯。我们不可能马上就做得很圆满,这个必须知道,否则虽然有很高的理想,做了以后一定会很失望,然后就会塌下去。所以我们要了解刚开始做时,当然不会理想,但只要锲而不舍,一步一步地努力,自然能够改善。这个概念认识了以后,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们会知道失败正是尝试过程当中必然的现象,于是就能够策励自己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然后再不断地摸索。本来就是在错误当中提升自己,这个概念很重要,所以当我们尝试失败时,就要停下来想:这一次为什么做不到?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拿法来衡准,策励自己。

※﹝初中分三:①总示亲近意乐,②特申修信以为根本,③随念深恩应起敬重。今初﹞

意乐分三部分,第一,先总的说明亲近善知识时内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认识。然后,根据这个认识去做的时候,有两点很重要:一是修信,这是根本;二是念恩。平常我们说是在学佛,请问为什么要学佛?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现在我们看看世间,大家都要念书,学很多本事,赚很多钱,也许是希望做个有钱人,或者有权势、居高位的人,或者希望有很圆满的家庭。大家会希求这些的根本原因是觉得这样好,所以在我们心中有一种推动的力量,觉得「这是我要的」,这种念头实际上都是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或者是这一世经过了世间的熏习培养出来的概念,也就是所谓的价值观念,认为这是最有价值的,最重要的。我们仔细想想看,我们之所以会如此努力追求,是不是因为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已经在我们心中形成的缘故?而我们之所以要放弃世间的东西来学佛,也是同样的道理,是因为在我们心中有一种新的认识,形成一个新的价值观念,比较之下,觉得世间那个不是我要的,佛法才是。  

有一位同学要出家,但父亲反对,他的反对是有理由的。他说:「儿子呀!你费了好大的辛苦才念到冶金博士,而指导你的老师和你所学的东西,都是世界上第一流的,若能把它发挥出来的话,对世界有多大的贡献呀!」这个就是世间的价值观念。我觉得他父亲脑筋很清楚,至少判别世间的价值脑筋很清楚;他觉得你现在来学佛,对佛法完全是个外行,而在世间你已经爬到了最高的地位反而放弃不做,岂不是很颠倒吗?这是不是价值观念的问题?所以,假定我们没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新认识来决定这个价值观念的话,绝不可能从世间转变成学佛。有一些小孩子从小就被送到庙里面,在寺院长大,他自己无所谓什么价值观念,想改变也无从改起,这种情况不是这里所说的──观察决择之后放弃世间来学佛。因为这就好像一个从小在台湾长大的人,别人对你说美国多好,要你去;现在你是因为去了也不会讲那里的语言,也不晓得那里的风俗习惯,所以你选择不去,这个不是,因为你虽然不能去,还是会羡慕美国好。现在我们要放弃世俗转过来,如果不能以新的、正确的认识,照着正确的方法去思惟,建立一个新的、正确的价值观念,然后根据这个价值观念去实践的话,是极难转过来的。这个新的并不是撇开了旧的不要,而是包含旧的、超越旧的。两者比较之后,发现这个好并且有绝对的价值,那时候就不会被习惯性的错误所扭转,而被它绑死,这是为什么我们要修「信」还要「念恩」的原因。  

当我们透过这些,对师长产生了净信心,觉得这个才是我们要的功德;换句话说,根据这个判断而建立起一个新的价值观念,这个价值观念会超越旧的,然后,也了解了这种价值观念对我有绝大的好处时,我们会念恩。当信心和感恩心生起来了以后,自己就会很高兴、很认真,到最后会死心塌地地转过来,全心全意去做。修行是苦事情,并不是上了天堂躺着没事做,要做这么苦的事情,如果没有这样崇高的目标以及很强的推动力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这里要总说亲近善知识的内心意乐,还有修信、念恩的原因。

【《华严经》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诸善知识,能摄一切亲近意乐所有扼要。】

现在引经典来证明,《华严经》上面告诉我们要以九种心亲近善知识。如果能够这样的话,就把亲近善知识内心应该具足的条件统统包含了。这是出自《八十华严》的第七十七卷《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在进入弥勒楼阁之前所遇见的善知识告诉他的,这种善知识都是已经进入最高位的十地菩萨。

【即彼九心摄之为四:弃自自在,舍于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

这九种心可以归纳为四点来说明:第一、我们在亲近善知识的时候,首先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舍掉自己。平常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的状况是──我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可是要亲近善知识第一个要注意的就是,不是「我要怎么办就怎么办」,而是要把「我要怎么办」放掉,要随顺善知识,善知识要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这就世间的观点来说会显得很荒唐,大家都是为了我、为了自己开心,现在为什么教我不为自己而要为善知识呢?所以假定对佛法没有认识的话,光是这第一点就不可能接受,我们中国古代传统的孝子心,现在这个社会已经说不通了。所以前面曾经谈过,修学《广论》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没有这些条件是不可能的。在宗大师那个时代,真正学《广论》要非常够条件的出家人,在家人根本没机会,现在我们都是种一点善根,出家人固然能听,希望能好好地学,在家人听到了也一样,但愿我们随分随力照着去做。  

要「弃自自在」,我们现在真的自在吗?其实一点都不自在。我们自己觉得很自在,实际上是烦恼的奴隶,被烦恼紧紧地系缚,又被烦恼覆盖得什么都看不见。我们真正的状态就是这样。如果什么都看不见、都不能动也还好,麻烦的是被烦恼耍得团团转,一天到晚当烦恼的奴隶,这是我们最可怜的地方。所以如果希望舍掉它,就得跟着善知识学,善知识是智能眼目,他带给我们光明、带给我们希望,会让我们看清楚事实的真相,帮我们从烦恼的奴役当中解脱出来。这是我们不曾学习过的内涵,所以除了百分之百听他的以外,没有第二条路好走,后面会很仔细地说明这个道理。所以九心当中第一个就是孝子心。

【谓如孝子自于所作,不自在转,观父容颜,随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应观善知识容颜而行。】

我们要修学佛法,但我们是世间人,对佛法还没有体会,世间有一件事跟佛法很类似,就是世间人讲的孝顺,孝子心是一种与佛法相应的心态。孝子心是不会随自自在──我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孝子一定是父母要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会看父亲的容颜,照着父母的心意转,这个特点在佛法也是这样。以世间来说,父母是全心全意为孩子着想的人,他们把全部精神用来照顾孩子、教导孩子,让孩子得到世间最好的东西,所以小孩听父母的,就得到最佳的保护和指导,还可以继续全部的事业;学佛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得到佛陀给我们的最佳保护和指导,乃至于佛陀全部的事业,所以这两者是有共通点的。就像前面的比喻,我们应该随顺着善知识的心意,他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并不仅仅是听话,而且还要观察、揣摩,心要很细,因为有很多的确不是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内涵,要根据经验慢慢观察;再说,也不可能一天到晚讲。所以我们如果真正能够好好地努力去观察、揣摩,渐渐会懂得这个道理。

【《现在佛陀现证三摩地经》中亦云:「彼于一切应舍自意,随善知识意乐而转。」此亦是说,于具德前乃可施行,任于谁前不能随便授其鼻肉。】

这里引经来证成,经中的意思很容易懂,不过下面有一个特别的批注,这个批注很重要。就是我们要有孝子心,以世间来说是对自己的父母亲,因为没有一个父母亲不要孩子好的。我们修学佛法要找的善知识跟世间人有什么不一样?学佛最好的善知识就是佛,或者至少具体而微。佛的特点就是:他全心全意地救度一切众生,把一切众生看成自己的儿子一样;还有,佛具有最完整的智慧,把事情看得最清楚;佛也具有最完整的功德,能够给我们最大的加持和最大的事业。而善知识就是佛陀的缩影,所以孝子心一定要在这个条件之下去做的才对。也就是说具相的弟子要找到具相的老师,然后才能完全跟着他。跟着他要到什么程度呢?要像他的一头牛、一匹马一样。通常牛的鼻子上穿了一根绳子,主人牵牠怎么走牠就怎么走,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现在我们这个「我」的想法都是愚痴、畜牲的因。所以这个比喻是说,我们遇到了这种善知识,就要跟着他学,然后把我们畜牲的因转变成成佛的因。所以如果找到了具相的善知识,我们一定要这样做,找不到则慢慢来。这里最主要的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习判别这个。

【谁亦不能离其亲爱能坚固者,如金刚心。】

九心摄为四种:第一、如孝子心,当你找到善知识了,就要敬信承事。第二、如金刚心,在任何情况之下,不管谁都不能破坏你跟善知识的良好关系,要非常坚固,如同金刚。「金刚」有个特点,在我们看得见的物质当中,它最硬,不但不会被任何东西所破坏,反而可以破坏任何东西。换句话说,我们亲近善知识的心,要坚固到不被任何东西所破坏。有时候人家会说:「你这位老师可能有些问题哦!」遇到这种情形,在我们还没有拜他为师之前,应该仔细观察,一旦认定他为师长以后,不管人家说什么离间语,都不能为其所破,而且要有力量破掉它,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脑筋很好,如果只是很机灵、很灵巧,这个不是智慧。具智慧者应具有的条件,第一个是要会选择师长,选定后不管人家说什么,不管自己看到什么过失,都一定要破斥掉它,说:「我错了,不能看老师的过失。」

【谓诸魔罗及恶友等,不能破离。即前经云:「应当远离,亲睦无常,情面无常。」】

除了世间的恶友以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魔,在我们修学佛法时会来干扰,特别是天魔。通常这种天魔不是普通人,他以前也是修行人,由于修行不得法而变成天魔,想控制所有的人;又因为修行的人可以跳出他的魔掌,他不愿意,所以他要专门扰乱。如果你能很坚固地亲近善知识,你就能跳出他的魔掌,因此他要来破坏你。所以除了世间的恶友以外,天魔也会用种种的方便来扰乱你。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对善知识的信心要非常坚固,这个坚固的程度绝对不是短暂的今天坚固,明天就不灵光了,如果这样,就叫情面无常,应该是要永远坚持下去。所谓「亲睦、情面」,这些都是世间法,这种东西没有用,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跟法相应的事,不应像世间一般反复无常。这是第二个依止善士的心,也就是发了「舍自自在、舍于尊重令自在」的这种心,在任何情况之下,不被外界所动摇。那么亲近了以后要怎么做呢?应该如下面第三所说的大地心。

【荷负尊重一切事担者,如大地心。谓负一切担,悉无懈怠。】

我要承担师长一切事业的担子!由于我们内心中的认识不足,所以要照着善知识的眼光──他告诉我们的道理,还有照着他教我们做的去做,愿意把一切担子承担起来。真正的大乘善知识要做的,就是要把佛法撑起来,要学佛把一切众生救起来,这是大乘师长共通的特点。我们既然依了师,心里也要这样想:「我要把佛法撑下来。」不是有人去做了就可以,这个叫增上意乐,要救一切众生,不仅是慈悲喜舍,还要我亲自去救,而且现在我要承事善知识,这个事业就由我来做。所以平常不要把事情推给别人,让别人去做;我们往往是碰到叫我做时,就想偷偷摸摸地溜掉、推掉,现在应该改变这样的心态,譬如大家轮流负担职务,当我看见别人做时,我就随喜,就像我做的一样。也可以缘念,我们共同努力在这里做这件事情,正是承担师长事业,现在我条件不够,所以我在这整个大团体中扮演我相应的那一部分,每个人相应的部分配合起来就变成一个整体。当我们这样努力去做的话,内心的所缘自然会扩大,扩大到最后,就等于可以一个人承担起来。  

为什么叫大地心呢?因为大地真了不起,能承载任何东西,所谓「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连最大的山、最深的海它都能担负起来,反之,最小的灰尘它也愿意承担;不论大小、好坏、轻重,所有的东西都不拒绝。现在我们亲近善知识、学佛,也要有这个条件。

【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诸徒众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萨,我之知识,如教奉行,实属大福,今后莫觉如担,当为庄严。」】

这一段是博朵瓦告诉慬哦瓦的弟子们的话。博朵瓦是敦巴尊者的弟子之一,敦巴尊者有三位主要的弟子:博朵瓦、慬哦瓦、朴穷瓦,换句话说,慬哦瓦跟博朵瓦是师兄弟。博朵瓦告诉慬哦瓦的弟子们说:「你们来修学佛法,能够遇见像我的师长这样的菩萨,是最大的福气,千万要依教奉行。」前面说过「莫觉如担,当为庄严。」祖师再提醒一次,意思是要我们常常注意,善知识在教导我们时,自己内心中的情况。我们常会觉得:「唉!一直叫我做,真是!为什么不叫别人做?」这是我们最大的错误,最大的损失。应该这样想:「对!这是我的庄严。」这样就不是一个担子了。假定我们觉得是担子的话,那就应该回家去,到寺院来干什么!但这也并不是教我们马上就做到,但要常常在心里这样练习。这一点很重要啊!内心要不断地练习,事相上则随分随力,无论做什么事就趁那个机会去加强它。

【荷负担已应如何行,其中分六:如轮围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恼,悉不能动。慬哦住于汝巴时,公巴德炽因太寒故,身体衰退,向依怙童称议其行住。如彼告云:「卧具安乐,虽曾多次住尊胜宫,然能亲近大乘知识,听闻正法者,唯今始获,应坚稳住。」】

现在是归纳为四点中的最后一点,前面说要把尊长的事业整个承担起来,有了承担心以后,以六种心态去做。这六个当中第一是如轮围山,如果以九心来说的话,就是第四个。要像轮围山那样,不管碰到任何情况、任何苦恼,绝对不动摇。轮围山是什么样子呢?根据佛经上说,我们现在住的地方是个小世界,中间是一座最高、最大的须弥山王,周围有海,海的外面就是轮围山,一圈一圈地围着。现在我们依止善知识,要负荷这事业担,就要像轮围山,因为轮围山一定是整个围绕着须弥山,所以我们承事善知识也一定是围绕着我们的师长转。这个山有一个特点,不管在任何情况下绝不动摇;这是比喻弟子不管遇到什么苦恼,绝对不能动摇,永远绕着善知识、趋向着善知识。须弥山很高,轮围山比较低,就表示作弟子应有谦下的德行等等。下面就举祖师公案,以阿底峡尊者的传承来说,博朵瓦、慬哦瓦都是他传承当中的祖师。慬哦瓦住在汝巴,公巴德炽、依怙童都是慬哦瓦的弟子,有一天,师兄弟之间对话,公巴德炽就说:「这个地方太冷了!实在受不了。」依怙童告诉他:「卧具安乐这些生活上的物质享受我们都曾拥有过,乃至于富贵得像古代的皇宫或天上的宫殿,无始以来我们不知道已经住过多少次了。(如果真的了解轮回的特征,就会相信我们固然曾经长劫堕落地狱,也曾经长劫上过天堂。但是一点用场都没有。)而亲近大乘善知识,能够听闻正确的佛法,照着正确的方法修行,跳出生死轮回,却是现在才碰到。所以应该坚稳住,不管受什么苦恼,要安住下来绝对不能动摇。」坚固稳重,这个就是我们承担师长事业第一个需要的心。

【如世间仆使心者,谓虽受行一切秽业,意无惭疑,而正行办。昔后藏中,一切译师智者集会之处,有一泥滩,敦巴尽脱衣服扫除泥秽,不知从何取来干洁白土覆之,于依怙前作一供坛。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类似汝者。」】

这是第五,就像世间的仆使(就是佣人),一切都是为了侍候主人,不管主人要他做什么,他都觉得是自己该做的,即使是最脏的事情,他都没有任何惭愧、怀疑地去做。现在我们亲近善知识也是这样,内心当中要无愧、无疑,如果我们做低贱的工作,觉得心里很惭愧,这就错了,因为佛法是没有贵贱的。实际上那些尊者们很多都是王种出家,不但是最高贵、最权威,而且最有钱,但他们对做最下贱的事情,一点都不觉得惭愧,也不怀疑。现在我们做一点点,心里就嘀咕:「怎么跑来做这个?」这就是我们跟法不相应的地方。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事就是积聚资粮,无论扫大殿或扫厕所,就想:「这是三宝所在之处,我在侍候三宝,我今天能够有机会来庄严道场,那是最了不起的事情。」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如果我们不断地学习,一方面把自己的耐心提高,一方面把福德增长,然后事情看得清楚,智慧增长,这样不断地增上,我们才真的有机会感得佛菩萨亲自示现的善知识来摄受我们,那时我们要想成就就有希望了,这一点很重要。  

所以说要以毫无疑愧之心而能够正行办,一定要好好去做,不要做了一点点心里就觉得:「我受了委屈了!」「我的压力很重啊!」「怎么这么偏心,我一个人真辛苦啊!」应该觉得:「对!这是我的庄严,我希望能够多承担一点。」要不断地策励自己。不过,这里要说明一下: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多策励,但不一定马上去做,内心当中的意乐非常重要,要不断去策励自己,这样去做时才不会感觉到有很大的负担。当内心有很强盛的心力时去做,做的时候不一定要百分之百。后面精进度特别告诉我们,一开始意乐若没有建立好,就拼命去做,那是退缘;反之,我们不一定做很多,可是意乐却不断地加强,如果有十分的意乐,去做三分、五分、乃至于七分的事情的话,资粮自然会增长。  

所以我建议各位同学,有的时候我们去后山出坡,自己若是觉得:「怎么我分到这一块地这么大?为什么我要多做?」千万不要这样想,应该想:「我有因缘能够多集一点资粮。」做完以后随喜:「嗯!我自己晓得平常我只是偷懒,今天很高兴能够多集了一些资粮。」或者做前先想:「但愿今天分给我一块能够集更多资粮的地。」诸如此类,我们平常要多这样去想。  

下面就举实际上的例子,以前在后藏某个地方举办法会,很多大法师在此集会,那一次阿底峡尊者也去了。会场有个泥滩,一般人看见了就绕过去不管它,有个人很特别──敦巴尊者,他看见了泥滩,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把地上弄干净,然后用最好的干净白土铺在上面做一个供坛。阿底峡尊者看了很欢喜说:「真好、真好!印度也有像你这样的人。」这句话很有意思,表示在此之前尊者没有在西藏发觉有像这样具相的弟子,直到敦巴尊者出现。但愿我们的同学包括我在内,渐渐也能学习做到,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阿底峡尊者绝对不是看重这样的坛供,他早已成了佛,深知这世间是一无是处,他是看见居然有这样认真学佛的弟子,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

【如除秽人心者,尽断一切慢及过慢,较于尊重应自低劣。如善知识敦巴云:「我慢高坵,不出德水。」慬哦亦云:「应当观视春初之时,为山峰顶诸高起处,青色遍生;抑于沟坑诸低下处,而先发起。」】

世间仆使在做什么?除秽。实际上我们样样都应该做,乃至于像除粪这样最脏的事情。平常我们总觉得:我怎么跑来做这个?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最脏的事情我们都要去做,要有这种心情。这地方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断慢及过慢,说来说去最主要就是内心当中这个「我」。总是要最谦下、愿意去做最脏的事情,去侍候师长,所以在师长面前永远自己最低下。善知识敦巴尊者特别教诫我们,我慢像高山一样,是不可能出德水的。  

下面引慬哦瓦说的,应该观察到了初春时,是山顶上还是山洼里先长出青草来?当然是山洼里面。我们这里是亚热带,一年四季常青,而西藏很多山顶乃至到了夏天都还是雪白一片,什么植物都没有。但一般来说,初春最早开始长草时一定是在谷底,因为它低下,所以聚集了一些水;水比喻我们的功德,要谦下才能增长。以前我们常常讨论《了凡四训》,了凡先生是个世间人,为了求世间的利益,尚且很强调谦是根本,我们要学无上菩提,居然慢心这样大,那不是很颠倒吗?

【如乘心者,谓于尊重事,虽诸重担极难行者,亦勇受持。】

乘就是以前的轿子,换句话说就像车子,再重、再难的事情也很勇悍地承担下来。

【如犬心者,谓尊重毁骂,于师无忿。如朵垄巴对于善知识画师,每来谒见便降呵责,画师弟子口娘摩瓦云:「此阿阇黎于我师徒,特为瞋恚。」画师告云:「汝尚听为是呵责耶?我每受师如此赐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

要像狗,不管主人怎么骂牠、踢牠,回过头来牠又马上对主人摇尾巴、在脚边转;我们对善知识也是要如此。对于自己师长的教导,乃至于毁骂,我们内心千万不可以起一念的瞋恨。下面举个例子,像朵垄巴对善知识画师(朵垄巴是老师),画师和他的弟子每来拜见朵垄巴的时候,他都把他们痛骂一顿,所以画师的弟子中有一个人就说:「师公好像对我们师徒特别有成见,每次去拜见他,他总是大发脾气骂我们。」我们看祖师怎么讲,画师云:「什么?你把它听成责骂啊!那你根本错了,我每次听见他赐教(不是骂,而是指给我们教授),不但得到教授,还像得到黑茹迦一次加持。」黑茹迦是本尊当中的一位,本尊就是在学密法的时候所缘的对象,希望将来修法成就了就像本尊一样。譬如说我们现在念阿弥陀佛,希望将来能成就像阿弥陀佛的功德,那么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本尊;假如我们学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是我们的本尊。这里画师所修的本尊是无上密的黑茹迦,他不但没有觉得老师在骂他,而且是赐给他最好的教授;不但是教授,还得到佛菩萨最大的加持。这两种想法你看差多远,一个觉得他在骂,另外一个觉得不是责骂,而是给自己最好的教授及加持,我们在这两者之中自己可以好好地选择。

【《八千颂》云:「若说法师于求法者,现似毁咨而不思念,然汝于师不应退舍,复应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厌,随逐师行。」】

我们应该这样做,这是《般若八千颂》上说的。般若分广般若、中般若、略般若,世尊说的《大般若经》有好几分,《八千颂》是略的,最简单的一种。《般若经》告诉我们:如果法师对于来求法的人,现出来的样子好像是发脾气、责骂,那个时候不但不要这样想,对自己的老师不应该退舍,还要「增上希求」──应该更希求。平常我们遭遇到一点点不如意,就觉得不行、不行,算了吧!以前曾经讲过一个公案,河西狮子慈明尊者去寻访善知识时,别人一看到就说这老师怎么这样,但是他不退,最后终于成为一代最了不起的大禅师。我们看看密勒日巴尊者,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就晓得怎么做,所以不可以厌烦,应该跟着老师,不应弃舍。

【如船心者,谓于尊重事任载几许,若往若来,悉无厌患。】

九心当中最后一个是船心,就像船一样。船有什么特点呢?不管什么东西它都载,而且方向没关系,要到哪里就到哪里,反正老师给我的任何东西,要我怎么做我都去做,这是船心。总括上面四个大纲,九种心情,就是我们亲近善知识内心当中应具的根本条件。

【第二、修信为根本者。】

关于「信」的内涵简单说一下。我们能不能契入佛法,以及契入了以后能不能增长,完全靠信,所以在经论上面非常强调「信为能入,智为能度」。真正要进入佛门必须要有信心,这一点跟世间是共同的,世间没有一件事情例外,都有这个特征。不过要细分的话,就有很多种,有的具有信的本质,有很多只是具有信的功效而没有信的本质。什么是信的功效或者信的本质呢?譬如我们看小狗,主人给牠好吃的食物,牠就会跟着,主人哄牠,牠会很高兴摇摇尾巴绕着转,因为牠相信主人。所谓「信为欲依,欲为勤依」,相信了以后牠就跟着你,照着牠内心当中所接受的概念去做,这个是有了信心以后的行为,但不一定具足信心的本质。有了信心以后的行为是所有的有情所共,这个我们必须了解,后面会仔细说明这一点,但是信心的本质那就不一定了。特别是佛法里所讲的信跟世间的信很不一样,有共通的一面,也有不共的一面,为了避免跟世间的信混淆,所以简单说一下。即使佛法里面的信,假定我们停在这个阶段没有提升,最后也会走到迷信去。扼要地讲,迷信有两种:有一种是所信的对象是不正确的,还有一种是不论所信的对象正、不正确,但是自己内心对这个信是糊里糊涂的。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于所信的对象是不是正确,我们不一定能够了解,而自己的内心是不是纯正也不一定;但是信了以后我们会步步地深入,把问题真正地解决,也能够像我们所信的有究竟地认识、了解,那么这个就不太一样了。这里不细说,我只是简单地把佛法所讲的「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为什么要智为能度说明一下。  

到底佛法信些什么,什么样才是佛法所说的信心?真正说起来,应该分成三部分:第一个,我所信的是什么,这是以所信的对象这一点来讲;第二个我以什么心态去信,这是就自己的内心来讲;第三个产生了这样的信心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简单来说,佛法里面所讲的所信的对象是究竟的真理,不过由于我们对于整个的佛法没有深刻地了解,所以不大容易向各位说明。要讲这个问题要花很长的时间,现在只是简单以唯识的说法来说明。唯识对一切法的法相有比较严密的定义,这个定义对我们一般修学佛法而言已经很实在了。  

所有的法可分为善、恶、无记三类,「信」属于善法,贪、瞋、痴是恶法,有很多东西无所谓善、恶,那就是无记。佛法里的「信」本身是善法,跟世间的信不一样。法相中对「信」的定义是「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实、德、能」就是所信的内涵,「实」是实在的、真实不虚的,也就是佛法要告诉我们的苦、集、灭、道四谛的内涵。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我们生活在世间无非是为了要求离苦得乐,佛法真正谈的就是苦乐问题;世间的真象,只有佛看得清楚,这个内涵不外乎二谛、四谛(谛是真实义),比较仔细一点是从苦、集、灭、道这四个角度去看。所有我们看得见世俗的这些东西,它本身都有一个特征──苦性,至于为什么是苦,《广论》在后面会有很正确的说明,对于这个苦我们应该了解。那么为什么有苦呢?因为造了苦因。苦的因是什么呢?无明是根本,以及由无明而引生贪、瞋、痴等烦恼,由于烦恼就会造业,造了恶业一定会感得苦果,所以苦的因叫集谛,「集」是招感,只要造了这个因一定会感得苦的果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会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呢?以世间来说,有很多事情不能解决,我们想解决也没有用;而灭谛就是指出有人已经解决了,产生出来的效应是这样的,只要把所有痛苦以及痛苦的因拿掉,痛苦自然就没有了,这种状态叫「灭」。那怎么样才能够达到呢?要修正确的方法,这叫「道」。以上这个道理是真实不虚的,这就是「实」的内涵。  

那么这个道理由谁来告诉我呢?是不是真的能够达到呢?佛就是典型的达到的人;他为什么能达到?依着正确的方法,佛法就是佛达到了以后所告诉我们的正确方法;照着佛所说的正确方法去修行的人就是僧,这就是佛、法、僧三宝。我们因为认识错误,所以枉受生死,自讨苦吃;现在唯有认识了正确的方法,实在地去做,才能够解决问题,这个才是功德。只有三宝具有真实的世、出世间的种种功德,所以「德」就是指三宝。「能」就是业果;染污的业感轮回的果,清净的业能够跳出生死轮回,所以照着佛告诉我们的业感缘起的道理去做,就确定能够让我们产生离苦得乐的结果。反过来说,如果你不照着去做的话,这个业一定有能力把你绑死在生死轮回当中受种种苦。  

所以说信实、信德、信能,这个才是真实不虚的、的确有功德的,照着去做也一定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对于这个道理深深地忍可(就是内心完全接受),所以叫深忍。我们现在对于别人认为是好的东西不一定相信,但假定内心彻底相信了,一定会无条件地接受。现在我们既然想求离苦得乐,了解了苦乐的真相以及原因,自然会启发内心中的希求。所以有了前面的正确的认识以后,就会产生乐欲之心,很好乐这个东西。平常我们一般人所欢喜而乐此不疲的是什么?贪、瞋、痴。这是我们所习惯的,可是它并不能带给我们真实究竟的好处,唯有三宝才能。对这一点如果理路不了解,就不能产生这样的深忍。所以深忍是对于三宝的功德等等,有了了解以后真正深深地忍可于心,这种状况也可以叫做胜解心,很深入地了解,内心完全被它说服。  

有了这个心以后,下面是「信为欲依」,就是由于想要得到这个东西而产生一种乐欲,愿意照着去做,这个是由于深忍所产生的结果。所以,那时就会照着佛所告诉我们的法去做,净化自己的内心,产生心净的效果。总之,这里边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对所讲的道理了解、忍可了,这是因;了解了以后会愿意去做,这是果;然后做的过程当中,会净化自己的内心,这个就是信的性相,所以叫心净为性。  

所以我们现在说信佛,必须看看信了佛以后,你的内心净化了没有。如果遇见一点事,烦恼就非常炽盛,那你这个信是嘴巴上面的,没有用。佛法的信跟世间的信是很不一样的,如果照着这个次第渐次改善的话,内心当中会越来越清楚明白,对事情的真相看得越来越正确,由于这样不断提升,智慧就渐渐增长。这个信之所以得到,必须经过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而此四者也就是智慧生起的必然的条件。一开始必须有信,所以说「信为能入」,信了才会如实地照着去做。在这种情况之下,内心渐渐净化,于是越来越清楚,对事情的真相看得越来越正确,以致于最后智慧达到究竟圆满的程度。  

智能可以分成文字般若、观照般若,然后是相似、分证、究竟等等。我们刚开始听到的是文字义理,这时我们内心当中会对它产生初浅的信心,所以信跟智之间有这样的必然关系。这一种信我们不能说它是迷糊的,它用道理说服我,透过文字般若使我们产生胜解,由于这个胜解、深忍而相信它愿意照着去做。所以文字般若下面就是观照般若,完全照着它的方法来观察自心;这在平常我们生活中是没有的,我们有的是无明、习性,反正我要这样做就这么做。透过这样观照,依理去做后,产生的境界叫「相似」,渐渐能够出现跟法有一点相应的状态,这是透过前面的信心,内心渐次净化,也可以说是智慧渐次地增长,最后乃至分证、究竟,分证就是地上菩萨,究竟就是佛。所以信跟智有它首尾相关的根本条件在。  

现在这些正确的理念在我们脑筋当中完全没有,我们无始以来所习惯的都是无明、惑业。对于理路或是经验上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事情,根本连知道都不知道,遑论其它。就算是知道了以后,要想真正走进去,也一定要有人引导。假定你对他不相信,能学得上去吗?这个是世、出世间共同的,特别是佛法。了解了这一点,就知道对学佛而言,「信」是极端重要的。所以下面说当我们信心不纯净的时候,对佛法是不可能真正深入的。眼前这个时代好像信佛的人很多,对引领进入佛门的方便来说,我们还是很肯定及赞叹他,但是要想步步深入,普通的这种信心是不够的。以上是简单说明信的特点,这是最重要的根本,实际上本论一路下去,步步深入,所谈的问题无非都是这个。现在这里不细讲,只是先告诉我们信心的重要,用很多经论来印证,希望我们能够照着这个方法渐次去做,因为只有相信了才愿意照着去做,如果不相信是不可能照着做的。  

科学上面有这种看法:你总要说服我,要讲道理我才相信你。这个是目前世间共同认可的,但实际上大有问题。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来说,世间的科学家认为自己是在追求真理,对于真理是要讲清楚了我才相信。请问科学家们是讲清楚了、了解了真理后才相信的?还是从不了解,先相信、肯去学才了解的?如果不是先相信、跟着去学,他有没有机会了解?这是找不出一个例外来的,所以世间非常颠倒。我们虽然不是科学家,可是我们从小学习的过程也是一样,我们去学校念书,老师就告诉我们这个字这样写、这么念。你因为相信他才跟着他念,如果你不相信他,他告诉你这样念,你就不会跟着他,而是照自己的意思,这样你能学得好吗?老师叫你去做实验,你不相信他,自己做自己的实验,你可能学到老师的东西吗?本来世间对这个道理就是一片模糊,这个问题我们不去细谈它。将来一旦我们遇见这种状态,乃至于我们自己内心现起这种概念,如果了解了这个道理,会晓得这是烦恼来了。如果看见旁人这种情况的话,我们有机会可以指给他看,不过不一定能说服人家,我们要了解,真正烦恼来的时候不是用道理可以说服得了的,后面会告诉我们这个特点。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认识这个行相,这个认识对我们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信无浊秽令心净,能令离慢是敬本,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  

先说「信」的功德。「信」的内涵是净心为性,如果我们并没有产生真正仰望的心,不照着去做的话,产生不了效果的,所以一开头一定先说它的功德。就像我们相信三宝,怎么会相信的呢?因为了解佛有无边的功德,而佛的功德是由于法,如法去做的是僧,我相信了这些,才会产生羡慕之心,所以要先讲这个好处。同样地,现在讲信,信有什么好处呢?「信为前行如母生」,信是根本,就像我们任何一个人一定从母体出生,根本如果没有,后面就不必谈了。所以学佛第一个根本是从信出生的。出生了以后要守护,譬如刚出生的小鸟,如果母鸟不管牠,那么小鸟非死不可。我们人乃至于一切生命,生出来以后不管他是不行的,不但要守护还要使他增长。同样地,所有一切佛法的功德都是从信而产生的。  

反之,对于信最大的伤害,或者说能够障碍生信,使我们进不来的是什么呢?疑,怀疑。疑有两种:一种是跟净信相对的疑。现在这里指的是这种疑,这是个恶法。另外一种疑,譬如说我们想要理解,在没有清楚之前,想要追究到底,虽然我相信但又的确不太清楚,所以要把它弄清楚。这两种疑不太一样,前面这个疑是一种恶法,一定要靠净信心才能拿掉,没有其它的方法。我们通常会坚持:「你要说得有道理我才相信!」这种话根本是错误的,但是我们还振振有词。这种疑要拿掉,拿掉了以后才能够生信。「信为欲依,欲为勤依」,有了信心以后才愿意去做,而且会勤恳地努力去做,这个勤就是佛法里的精进。  

精进有个特点,就是「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佛法里的精进不是普通的努力,有很多人做坏事也很努力,这个不叫精进。佛法的精进有一个特点,就是要修行善法,断除种种恶法,依照着佛法增长一切的功德,不怕一切困难地去努力,这个才是精进。当善法欲生起来了以后,就会努力去精进,精进的结果是「满善为业」,这个是信的功德,这样所有的善法才能够慢慢地圆满,能够这样才能度脱诸暴流(暴流就是生死轮回)。因此「信能表喻妙乐城」,这里用一样东西来比喻它──就像一个真正最快乐的地方。快乐有两种:有一种快乐是会失去的,而妙乐是究竟圆满不会失去的,透过信可以到达妙乐之地。  

前面说信是心净为性,能够令我们内心的浊秽净除,实际上浊秽就是以我执为根本的种种烦恼。我执主要的行相是我见、我爱、我慢、我痴。慢心高涨的人,如果信心生起来了以后,慢心就会慢慢降低,乃至于最后消失,生起真正的恭敬。所以先有信才有敬,内心的高慢拿掉了,才能真正努力策励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前面说「我慢高坵,不出德水」,有了恭敬,慢的高山就拿掉了,然后功德的善法就进来了。信是这样地重要,所以说是「最胜财藏足」。财藏就是宝藏,这个宝藏不是世间的,世间的宝会被人家抢走,而这个是最殊胜的法财,没有一个人能够拿得走的。要到那个宝藏库里去需要脚,信就像两只脚;没有脚的话,虽然有宝库你也没办法去。最后是「摄善之本犹如手」,它含摄种种的善法,我们要想获得就要如实地去做;就像虽然有种种宝贝,我们还要用手来拿。上面是比喻以要到达一个宝库来说像脚,到达了要去拿像手,根本都在信上面。下面另外引经说明。

【《十法》亦云:「由何出导师,信为最胜乘,是故具慧人,应随依于信。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由进退门,而说信为一切德本。】

导师是指佛,请问佛是怎么来的?是靠有信心而来的。换句话说任何一尊佛,他最开始的时候一定都是从信趣入佛法的。其次,我们现在要学佛,必须要跟一位老师,老师怎么来的?我们要有信心,愿意相信他,他才有可能引导我们,最后使我们成就像佛一样的功德。这里的具慧不是聪明,世间有很多人脑筋非常好、很机灵,乃至于能说善道,但是不一定有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要依于信。没有信心的人不可能生白法(白法就是善法),如果没有信的话,白法生不出来;就像种子被火烤焦了,是种不出东西来的。法尊法师的演讲集里有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种子烤焦了以后虽然不能生苗,但是没有害处,而且即使长不出真的苗芽,它还是可以吃;可是我们如果对三宝、业果不信的话,就会做坏事,这就很糟糕了。如果碰不到,也无所谓信不信,因为根本不晓得有这样东西。但是我们现在在佛门当中,如果能相信,就可藉由这个净信心来增长自己,因为靠着信心我们才能够如法去做,净化烦恼;否则烦恼现起的时候反而会自害害他。有信心就进,没有信心就退,所以说一切功德的根本是在信。

【敦巴请问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无获得殊胜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于尊重所,仅凡庸想,由何能生。」】

看过《阿底峡尊者传》就知道,种敦巴尊者是阿底峡尊者的心子,是能够究竟传持阿底峡尊者法脉的唯一传人。他曾请问阿底峡尊者说:「在藏地有很多修行人,但是为什么修了半天,小小的功德有一点,殊胜的功德却没有呢?」尊者告诉他:「大乘功德能生多少,完全要依靠自己的师长。现在你们这些藏人(这里虽然是指藏地,实际上普遍都是如此,现在我们比起藏地又差了十万八千里),都把自己的尊重看成凡夫,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么生得起功德呢?」下面就举一个实例。

【有于依怙发大声白:「阿底峡请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却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谓是信心信信。」】

有人到阿底峡尊者前面请他教授,声音很大。这里为什么这样讲呢?世间人很讲究礼貌,而佛法里更是重视恭敬。当我们遇见一位真正的高人,乃至于一位大官或者什么的话,内心当中是不是会很谦下?世间尚且如此,我们现在要学出世间的佛法,居然对师长没有礼貌,可能学得好吗?我们平常很容易讲很多道理,但唯有真的实际上去做,才会体会得到。换句话说,这个人内心当中根本没有对师长的一分净信,所以毫无礼貌。因此阿底峡尊者就答:「哈哈!」这有它特别的意义,只能意会无法言传,你自己体验了才能够了解。勉强来说,这个人内心当中并没有从净信而产生的恭敬心,阿底峡尊者看到这一点,所以回答的时候,就说我耳根好得很,假定我耳朵不好,你大声地吼还有道理,但现在并不是这样,你不必这么大声吼。其中究竟深远的意义我们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从这地方试着体会一下。  

尊者说:「你不是要请教授吗?真正重要的教授是『信心信信』。」什么是最重要的教授?你要有信心。这个信心、信信的内涵,我曾经问过藏系师长,在藏文本里面这两个是同一个词,重复说是强调信心的重要性。以前没看到藏文本时,我的解释是第一个先说最最重要的是净信心,第二个再特别强调净信心的重要。你相信他,愿意照着去做,那自然而然你会有像他一样的成就。其实佛法的特征一定是这样的,因为佛法本来就是缘起之法,简单扼要地说,缘起就是指因、果种种转变的道理。在十二缘起当中,怎么样从因到果,有各式各样的可能性,哪一个业先感果,这一点我们是可以选择的,假定你相信佛法,内心以这个为主,你自然而然这一方面的果就呈现出来。所以如果有人讲了很多道理来否定佛法,一定要你说服了他,他才相信,这种人不必跟他讲,也可以说这种人善根不够。以我们学佛来说,这种是最可怕的恶友。刚开始学的时候,信是必须的条件,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好像不讲道理,其实这个原则是共通世间的,就算科学也不例外。这一点我们要慢慢去体会,这个道理要讲给自己听,反复照这样去想渐渐就会了解,也自然而然会从对我们最有利的那方面去看。后面为什么要讲观功念恩等等,其根本原因就在此。  

要想做到后面的观功念恩,要靠信心。有了信心,自然而然愿意从功德面去观,就算他没有功德,你也可以看出功德来;反过来说,就是他有功德,你也看不见,也不愿意去看。对我们学佛的弟子,有一个明确的榜样,就是在《法华经》上面,世尊说他最感谢的人是提婆达多。请问世间的人还有比提婆达多更恶劣的吗?世间上是不可能找到第二个提婆达多的了。换句话说,世间最坏的坏人,佛却觉得他是大恩人,而我们现在学佛的人,居然看出去都没有一个恩人,那到底是我们错?还是哪里有问题?在这一点上面,当年我的老师曾经从各方面教诫过我很多道理。我们现在看很多事情,以世间科学上的说法,就是我们自己的知见、认识的投射;或者拿佛法来说,我们是用识去认识一切事物的,可是我们的认识作用是个染污识,就像戴了有色眼镜,怎么能看得见外面的真相呢?所以透过佛法了解这一点以后,我们就不会随顺自己的烦恼,做这种莫名其妙的挑剔;而且也只有一个办法──相信佛告诉我们的,然后亲自去证明这件事情。这个非常重要,一定要去证明,不能不证明,所以说「智为能度」。一开始接触时,是因为有一个完整的理论说服我,进来了以后,还要努力照着他的方法去做来证明它,这一点要非常重视。

【信为极要。其信总之亦有多种,谓信三宝、业果、四谛。然此中者,谓信尊重。此复弟子于尊重所,应如何观。如《金刚手灌顶续》云:「秘密主,弟子于阿阇黎所应如何观,如于佛薄伽梵即应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长,彼当速成佛,利一切世间。」诸大乘经亦说应起大师之想,毗奈耶中亦有是说。此诸义者,谓若知是佛,则于佛不起寻求过心,起思德心。于尊重所,特应弃舍一切寻察过心,修观德心。】

现在这里强调的是信师长。前面讲的信实、德、能等等,要靠师长才进得去。有了对师长的信心,后面的成就都能生起;若对师长没有信心,后面的一切都不可能有,所以它是根本。下面是金刚手菩萨问佛,金刚手菩萨在密教里是秘密主。佛告诉金刚手菩萨说:「身为弟子的人对于他的阿阇黎(阿阇黎是总举师长,师长有许多种)要怎么看待呢?你对佛怎么看,那么对你的师长就应该这样看,换句话说,把师长看成佛。假定能这样的话,这个善会一直不断地增长,而且很快就能够成佛,利益一切有情。」密教里特别强调这一点,显教也是一样。毗奈耶是戒律,戒是共通于大小乘的,换句话说,不管是经藏、论藏、律藏,或者大乘、小乘、显教、密教,都是这样讲。  

前面是举出宗要,告诉我们应该这样做。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是假定我们了解他是佛,那么我们对佛就不会寻找过失,会思惟他的功德,这个很重要。前面说过为什么要信实德能(就是相信三宝的功德),因为你相信三宝有这么大的功德,内心当中就会愿意去学。假定你觉得某一个对象一点功德也没有,只有过失和种种错误,你一定不愿意跟他学,内心中会排斥他。现在你要学的东西,是不是必须要从老师那里来?你看到老师的过失以后,还愿意跟他学吗?请问:最后的结果是对老师不好?还是对你不好?你把他看成佛,他不一定真的是佛,你把他看成地狱种子,他也不一定真的是地狱种子;但是你把他看成佛,照着他的话去做,你可以成佛,你把他看成地狱种子,内心见过、排斥,结果是下地狱。请问你愿意选哪一个?所以这地方是有很完整的道理来告诉我们的,前面举经文说明这个宗旨,「此诸义者」以下是说明它的道理,从正面的、反面的都告诉我们,看老师过失的心千千万万不可以有,一定要把它拿掉,然后要观他的功德。观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师的确可能有过失,但你若能不见过,对你是有好处的;还有一个是老师根本没有过失,但因为我们的染污识的缘故看成过失,这两种可能都有。现在问题是:我之所以请他为老师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要学好。既然要学好的,这两种学习方式当中,我们到底要用哪一个?结论是肯定的,一定是观功,不可以观过。

【此复应如彼续所说,依之而行,「应取轨范德,终不应执过,取德得成就,执众过不成。」谓其尊重虽德增上,若仅就其少有过处而观察者,则必障碍自己成就。虽过增上若不观过,由功德处而修信心,于自当为得成就因。】

应该取他的德行,绝不要看他的过失,如果你看他的功德,那么你得到成就;反过来,你看他的过失的话,你就完了。下面说我们的师长,虽然他的德行增上,远超过我们(前面说德增是所依止的善知识非常重要的条件),但他的确有一点过失,或者是他没有过失而我们去看他过失的话,那是障碍自己成就。反过来,就算是他过增上,并没有想像当中那样好,乃至于他的过失比我们多,但是因为在他有功德的地方修信心,结果我们自己却成就了。正面、反面都说得非常清楚。  

脑筋机灵跟有智慧不一样,脑筋很机灵的人往往会找出很多过失来,但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不会这样做。你看现在世界上那些最会做坏事的人,大概脑筋都很机灵。并不是说脑筋机灵的人都做坏事,他可以做坏事、也可以做好事,但是有智慧的人一定只有做好事,这个我们要分别得清楚。因此,假定我们有好脑筋,就应该要好好利用,不要浪费它,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

【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过失若大若小,应当思惟,寻求师过所有过患,多起断心而灭除之。设由放逸烦恼盛等之势力故,发起寻觅过失之时,亦应励力悔除防护。若如是行,力渐微劣。】

所以说只要是自己的尊重,不管他过失的大小,应该这样想:看师长的过失是非常严重的,要马上想办法断除它。这个是要修的,要去忏悔,用种种方法去对治。万一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放逸、烦恼盛等。凡是犯过失,总有几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无知,因为我们都在无明当中,这个不细谈。其次就是放逸──原则上我们应该是知道了,但我们不认真去做,这一点对我们很重要。放逸表相上好像没做什么坏事,但是所有的坏事都会跟着它来。平常我们如果不精进,自然而然都是在放逸的状况,轻轻松松没什么事情,聊聊天、喝喝茶,好像很高兴,最严重的就是这个。所以在我们常住有一件事情始终很强调──不准串寮。你有事情去讲可以,如果是去说闲话,这正是生长烦恼最严重的温床。另外是烦恼盛,尽管了解了,却做不到,因为烦恼的势力很强盛,所以还是会寻过失,这个时候要更努力。前面是要断除寻过之心,如果不行,要更努力地去忏悔净除,此外还要防护以后不要再犯。如果真的能够这样去做的话,那恶业的力量自然慢慢地减少。

【复应于其具诸净戒,或具多闻,或信等德,令心执取,思惟功德。如是修习,设见若有少许过失,由心执取功德品故,亦不能为信心障难。】

除了断除观过之心以外,我们还要去看师长的功德,不管你用什么方式,要去观察,看他有戒、或多闻、或信等的功德,使自己放弃看过失的心,努力思惟他的功德。假定我们能够不断这样去做的话,就算偶然他有一点过失生起,因为内心当中一直看他的功德,尽管有时候会有小小的见过心,对自己的信心并不会造成障碍。我们举一个比喻来说,父母对孩子的心。小孩子是完全无知的,可是父母绝对不会因为这个孩子无知就把他想得像狗一样,反而还是非常欢喜他,因为父母对子女的好处执取的心非常地强盛,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一点。除了父母以外,凡是你跟他相应的、亲近的人,因为你看见他有很大的功德,所以纵使他有很多的错误,你也不会观过。在世间尚且如此,现在我们要跳出轮回生死的根本,居然不这样做,我们怎么修学佛法?进来以后修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修信,原因就在这里,所以要尽量去看师长的功德。

【譬如自于所不乐品,虽见具有众多功德,然由见过心势猛故,而能映蔽见德之心。又如于自虽见众过,若见自身一种功德,心势猛利,此亦能蔽见过之心。】

通常我们对自己不喜欢、讨厌的东西,虽然它有很好的功德,但是因为自己见过的心很强,所以尽管它有好处,也都不愿意接受。对自己则相反,虽然晓得自己有各式各样的过失,可是因为我们执着自己功德的心非常强,所以过失完全看不见。凡是这种道理,都是辗转地指出这样的一个特点。

【复次如大依怙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唯识宗实相分见,由见门中虽有胜劣,然大乘道总体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发起,故执金洲为诸尊重中无能匹者。】

既然现在这个教授是阿底峡尊者传过来的,我们就看看祖师他是怎么做的。阿底峡尊者持的是最最究竟的中观见,他最重要的老师金洲大师,持的却是唯识宗里的实相派这一部分的见解。真正说起来是弟子的见比老师高,但是因为尊者对于大乘道的总体次第及菩提心是跟金洲大师学的,所以他把金洲大师视为所有老师当中最尊重的,这是很典型的例子。从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可以观功也可以观过──假定我们看见了这个事实,从好的方面去看,会觉得这个是大善知识、佛菩萨示现给我们看,是我们应该学的;假定从坏的地方去看的话,你会觉得这很矛盾,一方面说老师是佛,另一方面这位老师持的见解明明是不如弟子,怎么是佛呢?所以如果要挑毛病的话,不用你来挑,我也晓得这个本身一定有毛病的。岂但是祖师,佛有无限的神力、无限的慈悲、无限的智慧,照理说他是一个完人啊!结果佛的族人通通被琉璃大王杀光了,你说佛慈悲,他怎么不去救他们啊?你说佛有神力,家族都被人家杀掉了,他的神力到哪里去了?他有无上的智慧,懂得怎么解决问题,怎么会没有解决?那么佛还有用吗?你会不会这样想?所以我们真的要找毛病的话,一定找得到,我只是随便举些例子,也是我们平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换句话说,当透过我们的染污识去看时,实在是鸡蛋里也能挑出骨头来,以佛法来讲,世间本来就一堆骨头了,不用我们去挑啊!实际上这个情况就是我们自己的善根不够,这种莫名其妙不相信一切的心态,是我们潜意识里最腐败的东西;必须要透过净信,尽量从好的地方去增长,然后照着正确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净除、改善。  

这个道理说完,有一句话在座每个人都用得上,这地方的提示是我们要尊重师长,实际上真正的信心是要信三宝。一般来说对自己的老师容易生信心、容易尊重,可是对同学就不大容易了!这一点要慢慢地学,务必在我们的周围不断地练习,触境逢缘,一遇见了我们就练习,尽量想办法去看人家的功德。经过不断这样努力练习以后,渐渐这个心就能增长,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而且要去看功德,就要用佛告诉我们的道理,也就是开始渐渐拿法来净化我们自己的内心。所以一方面你必须信了以后才会接受它;另一方面,接受以后渐次不断地练习的话,你自己的净信心也会不断地改善、提升。修行本来就是拿这正确的方法不断地在内心当中去练习,渐次地改善的一个过程。  

所以这本《菩提道次第广论》真正可贵之处,一方面它的内涵遍摄两大车轨,所有修行次第都没有缺少,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有了这么好的法,我们要随分随力去学,照着去做,这是一开头给我们最好的教诫。为了要去学,所以要想办法在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境上去练习,因此不但是自己的老师、同学,乃至很广泛地对所有的境,都要尽量地依法去做,朝对我们有利的那一面去增长它。  

修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重新仔细地想一想,要修「信」,有一点非常重要──深忍。怎么样使我们能够对所信的三宝、四谛等产生深忍?必须先要胜解,要得到胜解则要去多闻,听懂了以后去思惟怎样才是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有利的,反之,什么是对自己有害、对别人有害的。经过这样决择以后,自然了解真正要做的是观功,这样才可以策发我们的净信,接下来还要念恩。所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这一点如果能够把握得住的话,下面就容易做。观功念恩,最好的是要把师长看成佛;但退到最差的情况来说,你只要记住一个原则:他是不是佛没关系,我要成佛是真的。当你了解了这一点就好办了。如果你不信佛当然就算了,你信了佛想成佛,那么把师长看成佛就是必须要的条件。加上之前已经说过的,我们凡夫的心识根本是在染污当中,透过这种染污的习惯去看师长,即使真的佛来我们也看不见。所以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理解的话,视师如佛的概念自然能生起;生起来以后还不够,还要反复地去思惟。我想在座的同学大家都有共同的经验,经过了讨论和自己的观察,这个理路会很明显;但是因为无始以来的习气非常强,往往因为放逸或者烦恼很盛,讲的时候有,讲过了以后又不行了。所以平常听讲、讨论完了以后,有空的时候还要将这个道理多做思惟。后面会非常详细地告诉我们,当我们能够这样去做时,效果自然就产生。所以亲近知识、听闻正法的下一步是如理思惟。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终

 

p. 34

【下至唯从闻一偈颂,虽犯戒等,亦应就其功德思惟,莫观过失,悉无差别。】

前面一再说他的功德很大,远超过我,可是如果我们不就他的功德方面去看,而就他小小的过失去看的话,那功德就不见了。这里则是说哪怕你跟着他只听了一个简单的偈子,而实际上他又犯戒,有这么大的错误,你还是应该要去观他的功德,不要观过,这完全是因为我要成佛的缘故,这是最最重要的。在座的每位同学是不是都希望离苦得乐?其实我们之所以会看人家的过失,真正的中心还是想求离苦得乐的,这个共同目的;不幸的是我们愚痴、颠倒,把事情看反了,这个才是最遗憾、最可惜的。明明我们要离苦得乐,可是我们不懂得诀窍,随顺着无始以来的无明,却还以为自己很正确,结果反而伤害了自己。这一点我们要了解,下面引经论来说明。

【《宝云经》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则亲教师或闻广博或复寡少,或有智解或无智解,或具尸罗或犯尸罗,皆应发起大师之想。如于大师信敬爱乐,于亲教师亦应信乐,于轨范师悉当发起恭敬承事。由此因缘菩提资粮,未圆满者悉能圆满,烦恼未断悉能断除。如是知已,便能获得欢喜踊跃,于诸善法应随顺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

《宝云经》说:如果我们了解,如法依止自己的师长会使善法增长、恶业减少(换句话说,完全从对自己的利益方面去看),在这种情况之下,自己的亲教师(亲教师就是和尚,你跟着他出家的师父,就是你的亲教师;另外一位叫阿阇黎,阿阇黎又叫依止师。佛法里有五种阿阇黎,例如剃度的时候,除了和尚我们称他为师父以外,还有剃发阿阇黎,此外还有授经阿阇黎、依止阿阇黎等等。)不管他智识广博或者寡少,有智慧了解或者没有,戒很清净或者有所毁犯,一旦依止了,你就要把他看成是佛,你对佛是怎么样的心,对自己的和尚及依止的阿阇黎也应该如此。  

当然,你可以不依止他呀!这本来是我们自己选的。《广论》上面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你可以自己选,但是一旦选定了以后,你就非依不可。因为本来就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这个传承里边特别清楚地告诉我们,要先仔细地观察,宁愿慢慢来,这也是对我们非常重要的。  

那么这样如理依止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不是要净罪集资吗?要净罪、要集聚资粮,最好的就是依止自己的和尚、阿阇黎。既然我们信佛、学佛,上面所说的内涵都是在经典里面佛亲口讲的。我们了解了以后,就应该至诚恭敬、非常欢喜地面对师长的教诫,好的就照着去做,不好的我们不要去做。下面又引一部经:

【《猛利问经》亦云:「长者,若诸菩萨求受圣教,及求读诵。若从谁所听闻受持,施戒忍进定慧相应,或是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一四句偈,即应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阇黎。随以几许名句文身开示其偈,假使即于尔所劫中,以无谄心,以一切种,利养恭敬及诸供具,承事供养此阿阇黎。长者于阿阇黎,作应敬重阿阇黎事,犹未圆满,况非以法而为敬事。」】

「长者」是佛称呼请问的人。菩萨(其实也就是指我们想要学大乘的人)要想学佛,所以要求圣教,从读诵、听闻、受持开始。而要修行的内容,总说有八万四千法门,统摄起来就是六度万行,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等,或者跟这些相应的,求菩萨道的资粮。也就是从我们下脚的第一步,从资粮道一步步地进入所需要的一切法类,哪怕是一四句偈──就是最简单的偈颂,(通常在印度一四句偈有三十二个字,汉地则有五个字一句,七个字一句,或者八个字一句的),虽然字很少,但是里边有完整的佛法的概念,即使我们只从他听闻这四句偈,我们就要如法地尊重恭敬他。「名句文身」,就是他解释的文字,以讲一个字当作一劫的话,假如他总共讲了三十二个字,我们就要在三十二劫这么长的时间当中,以无谄心恭敬供养承事这位阿阇黎(无谄就是发自内心要这样去做,我们有的时候表面上做得很好,心里却不是那么一回事,那个没有用。我们总是要从内心当中尽心尽力地去供养、承事),以这样的供养,还不能圆满。换句话说,从他所受的法恩,如法去报答都报答不完,何况是非法?  

总之,前面先告诉我们应该有的理念,再用种种经论来证成,无非, 是教导我们怎么去思惟观察善知识的功德;透过这样认真去做,我们就可以生起净信心来。这一点对师长方面还比较容易,而在这里要与各位互相勉励的,是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同学之间也这样去思惟观察,这个非常重要喔!我们不是要学佛吗?佛要救一切众生,把一切众生看为成佛的资粮田;成佛像菩提树一样,要用大悲水来灌溉,而大悲则要从众生中来。换句话说,对于一切流落在世间,烦恼炽盛、做种种坏事的那些众生,我们应该以大悲心去看待。由于看到他们的无明烦恼,专门做坏事、造苦因,就能够策发我们的悲心,所以是因为他我们才会生起悲心;有了悲心,才能成就我们自己的菩提。就像一棵菩提树苗一样,经过悲心的灌溉,就能长成一棵菩提树王。对于那些十恶不赦的人,我们尚且感觉他们有这么大的功德,何况共同学佛的同学;如果我们反而只看到他的过失,那岂不是颠倒吗?所以我们能够从功德那一方面去看,就能策发我们的净信,因为这个净信心,自己就能够提升,自己提升后,别人也就能受用,结果是自、他都得利益。  

所以在这里非常强调,我们下手的第一步是观功念恩。有人把它说得轻松一点,说观家有弟兄三个,一个叫「观过念怨」是老大;一个叫「观功念恩」是老么;中间的叫「观光」,就是无所谓观功,也无所谓观过,反正当做没什么事情一样。观过对我们绝对有害;观光,无所谓好坏的话,好像还可以,但还是浪费生命;对我们真正有用的,应该是观功。也就是说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都是观过,这个是对我们绝对有害的,要想办法渐渐地转变成观功,这样才堪称为学佛的佛弟子。这个就是意乐亲近轨理的第二点。

【第三、随念恩者。《十法经》云:「于长夜中,驰骋生死寻觅我者;于长夜中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觉我者;沉溺有海,拔济我者;我入恶道示善道者;系缚有狱解释我者;我于长夜,病所逼恼为作医王;我被贪等猛火烧燃,为作云雨而为息灭,应如是想。」】

前面说观功,这里说念恩,这两者可以互通。长夜就是我们的心无始以来在无明的黑暗当中,造了种种的业而轮回生死。所以这个长夜并不是指我们肉眼所见白天黑夜中的黑夜,而是指我们的心眼,要透过智慧去看,才看得见真正的光明;我们现在在愚痴当中,看不见事实的真相,这个才是真正的长夜。我们无始以来就是这样,因为看不见事实的真相,所以永远在生死轮回当中,完全要靠着善知识把我们找回来。我们被愚痴所覆盖,像在睡眠一样,也是善知识把我们叫醒。有海就是指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一切众生都轮回在三有当中。贪瞋痴(就是烦恼当中最重要的几样)就像猛火一样,而善知识能够像天上的雨云一样把它息灭,应该这样去思惟。这是《十法经》所说的。

【《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如是随念痛哭流涕:诸善知识,是于一切恶趣之中救护于我。令善通达法平等性,开示安稳不安稳道,以普贤行而为教授。指示能往一切智城,所有之道,护送往赴一切智处,正令趣入法界大海,开示三世所知法海,显示圣众妙曼陀罗。善知识者,长我一切白净善法。」应如此文而正随念。一切句首,悉加「诸善知识是我」之语。于前作意善知识相,口中读诵此诸语句,意应专一念其义理。于前经中,亦可如是而加诸语。】

这文字容易懂,现在不是在文字上作推敲,而是说哪怕是在文中找到一句相应的,我们怎么学习在境界上面懂得去思惟、去观察,然后把经文每一句前面加上自己的善知识,嘴巴这样念,心里面也这样去想,心口一致,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愿各位同学研讨的时候,心里也能够照着我们研讨的内容去想。不这样去做的话,往往在研讨当中不知不觉增长我见,好像自己了解了,别人不知道,我比别人强,如果这样的话无论我们研讨也好、读诵也好,都错了。前面的《十法经》乃至其它的经,我们都可以这样去想,例如「善知识是把我从长夜中救出来的人……」等等。

【又如《华严经》云:「我此知识说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遍示菩萨威仪道,专心思惟而来此。此是能生如我母,与德乳故如乳母,周遍长养菩提分,此诸善识遮无利。解脱老死如医王,如天帝释降甘雨,增广白法如满月,犹日光明示静品。对于怨亲如山王,心无扰乱犹大海,等同船师遍救护,善财是思而来此。菩萨启发我觉慧,佛子能生大菩提,我诸知识佛所赞,由是善心而来此。救护世间如勇士,是大商主及怙依,此给我乐如眼目,以此心事善知识。」应咏其颂而忆念之,易其善财而诵自名。】

这里引《华严经》,其中文字不细讲,里边有几个地方简单地说一下。「对于怨亲如山王」,就像大山不管什么东西来都动不了它,我们平常对怨敌就瞋恨,对亲友是贪爱,都是在贪瞋当中,而善知识不会被这些动摇。船师是指开船的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船长,只要有人坐在船上,他都把这些人从此岸带到彼岸去。应该依经上所说的口诵心惟,这样的话,我们三业都会跟它相应。  

前面是说明如何亲近知识的意乐部分,告诉我们内心当中应该怎么安立,下面进一步说明我们的行为应该怎么样。平常我们学很多事情只学外表一个样子,内心的认知没有转变;又觉得佛法告诉我们造业最重要的是内心,因此就想:既然内心意乐最重要,那么意乐好就好了!于是就花很多时间去研讨,结果研讨了半天也不做。假定真的意乐相应的话,我们就会很认真地去做,因为既然觉得这个是好的事情,哪里会不做呢?这是我们要了解的。所以如果我们内心的意乐把握得准的话,行为一定会跟着做,在学习过程当中,对这个特征应该要很清楚。所以此处特别把内心应该怎么安立,然后行为应该怎么相辅助加以说明,这两样东西是辗转增上的。

【第二加行亲近轨理者。如《尊重五十颂》云:「此何须繁说,励观彼及彼,应作师所喜,不喜应尽遮。金刚持自说,成就随轨范,知已一切事,悉敬奉尊长。」总之应励力行,修师所喜,断除不喜。作所喜者,谓有三门: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如教修行。】

亲近善知识的实际行为应该怎么做呢?《尊重五十颂》又叫《事师五十颂》,此书说明如何承事自己的师长,一共有五十个偈颂。「此」是指承事自己的善知识,这个还用多讲吗?据说这个偈颂是马鸣阿阇黎造的,那是在印度佛法鼎盛的时候,大家对这个概念都很清楚,所以说这个还用多讲吗?可是对现在来说就不一样了,我们就需要比较多的解说,因为现在大家都不懂这一点。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励观彼及彼」,就是很努力、很认真地去观察老师所欢喜的还有不欢喜的,对于师长欢喜的应该努力去做,不欢喜的应该尽力去遮止。所以我们侍候师长要注意观察老师欢喜什么、不欢喜什么。这里有一个特点,世间的人跟善知识不一样,世间人是你帮我,我就欢喜,你不帮忙我,我就不欢喜;真正佛法的善知识不会是这样的,所以前面一再讲善知识是要选择的。你好好地照着佛法去做他就欢喜,不照佛法去做,他就不欢喜,这才是我们要的善知识。  

我讲一则小故事给你们听,这个故事点出真正重要的依师内涵。有一位老和尚带着一位小沙弥,照传统的规矩小沙弥要侍候老和尚。因为他侍候老和尚已经做得蛮辛苦,所以做完了以后总会把好吃的给自己,一般小孩子就是这样。拿佛法来说,应该把最好的东西供养给老和尚,差的东西自己吃,可是那个小沙弥因为不太懂,所以他就反过来做,好的东西自己吃,坏的东西供养老和尚。照理说我们会觉得这样好像不太对,可是老和尚说:「这样对我很好,对我很好。」这个小沙弥觉得很奇怪,不知道老和尚到底怎么想,所以他有一天就反过来,把好的东西给老和尚,坏的东西自己吃,结果老和尚说:「这样对你好。」这说明什么?因为这位老和尚是一位真正的善知识,他的重心不在世间的好坏,而是看见那个小孩子能够如理地事师,他就很欢喜,他真正欢喜的是这个。所以前面一再告诉我们,绝对不是无条件地叫你一定要依止、承事,必须从前头开始,首先要自己具足弟子相,具足了这个条件,我们才有能力去决择什么是善知识、什么不是,决择了以后才去依止,而依止也要如法,这个时候才谈得到正确的意乐和加行。  

金刚持也就是密教中所说的法身佛,我们凡夫能看见的是化身佛,他通常是比较间接地教化我们的,现在这个话是最透彻的法身佛亲自说的:「我们任何一个人修学的成就都随轨范,完全靠自己的师长。」了解了这个,自然我们所有的行为都要恭敬承事、供养自己的师长,以上是《事师五十颂》当中说的。总之应该努力去做,照着老师所欢喜的努力去修,他不欢喜的就不要去做。那么什么是师长所喜的呢?有三样东西:以财物供养,还要身语承事,最后是如教修行。这个只有我们深深了解了佛法以后才会做,对世间的人来说,这都是说不通的──我不从你那里挖来已经不错了,好端端的为什么要供养给你啊?现在这个时代是这样的,跟佛法的基本概念完全不一样,下面我们会很认真地谈这件事。

【如是亦如《庄严经论》云:「由诸供事及承事,修行亲近善知识。」又云:「坚固由依教奉行,能令其心正欢喜。」】

照着次第来,先是财敬供养;然后身语承事,就是告诉我们怎么如理去亲近;最后,在前面的基础做好了以后要依教奉行。前面的财敬供养是集聚资粮,主要是累积福报。然后要身语承事,这个非常重要。不要说佛法,以世间来看,如果你真正要从这个人身上学东西的话,你必须跟他建立很深厚的关系后,才能够学到重要、深广的内涵。而且身语承事能够成就你的耐力,有了这两样东西以后你才能够真正接受他的教导。这只是最简单地说,以后你们自己努力走下去的话,自然会感觉得到这三点极端重要。下面是个别解释这三样。

【其中初者,如《五十颂》云:「恒以诸难施,妻子自命根,事自三昧师,况诸动资财。」又云:「此供施即成,恒供一切佛,此是福资粮,从粮得成就。」复如拉梭瓦云:「如有上妙供下恶者,犯三昧耶,若是尊长喜乐于彼,或是唯有下劣供物,则无违犯。」此与《五十颂》所说符顺,如云:「欲求无尽性,如如少可意,即应以彼彼,胜妙供尊长。」】

第一个是财敬供养。对一般人来说最难舍的妻子儿女,乃至于自己的生命,都是拿来奉事自己的三昧师的。三昧师实际上是指密教里的上师,密教里对事师的要求远比显教来得严。虽然我们现在显教的基础都还没有,但只要能够这样一步一步地去改,自然而然也有做到的一天,那时最难舍的都能舍,何况是其它的一切。这里又说供养自己的老师等于供养一切佛。平常要我们供养佛、菩萨还可以,供养人好像就比较难,但现在这里却说供养自己的老师等于供养一切佛。一切佛是无量无边,供养老师就等于是供养无量无边的佛;平常我们很容易就有供养心,但是往往对自己的老师,却看不见这个特点,这一点必须要慢慢地去学习。这样的供养是增长福资粮,由于福资粮才能得到成就,所以这是极其重要的,没有福资粮要想真正走上去是不可能的。以上是《五十颂》里边讲的。  

下面又引一位祖师所说,如果有好的东西不供师长,而供养坏的东西,那就犯戒了。三昧耶是密教的戒,是非常严重的。前面大师也讲过,犯了戒的话,最起码的成就都不可能。犯了戒的果报,在显教里说一定会堕落,乃至于堕地狱;密教里犯了三昧耶戒的话,是堕金刚地狱,金刚地狱就是阿鼻地狱。不过这里边也分两种,有很多是可以忏悔,有很多是不能忏悔的,我们现在大部分都还没有受密乘戒,将来一步一步上去自然会了解这个特点。不过有一个种情况例外,就是自己的老师欢喜这个,你把他欢喜的供养他,这个不违犯;再不然的话,因为你没有好东西供,这也不犯。  

所以我们平常有好东西总是应该供养尊长,但现在这个时代一般人的习惯却不是这样。传统的习惯,像我小的时候对父亲总会很尊重;可是现在的人不是这样,做父母的总把最好的给孩子,孩子长大却不会想到自己的尊长,好的东西自己受用。所以现代人虽然在物质上是进步了,可是精神方面真是每况愈下。这是为什么我常常建议,在大家能够普遍学佛之前,如果有机会要想办法把我们传统的文化,像儒家这些宝贵的东西保留下来,因为这比现在西方崇尚物质的这套东西更能跟佛法相应。  

以上是祖师拉梭瓦的教诫,这跟《事师五十颂》中所说一样。这里的「无尽性」就是佛性,我们不是要求无上菩提吗?那么就该这样做,只要稍微有好一点的或者师长欢喜的东西,总是供养自己的师长。

【此复若就学者方面,以是最胜集资粮故,实应如是。就师方面,则必须一,不顾利养。霞惹瓦云:「爱乐修行,于财供养,全无顾着,说为尊重;与此相违,非是修行解脱之师。」】

这个是就学生方面来说的,这样去做实际上是为了集聚最胜的资粮,也可以说是净治我们的罪障。所以前面的故事中,那个小沙弥把好东西给他的师父,他的师父说:「这样对你好。」因为这样做对他来说是集聚资粮。但是对老师方面来说就不是这样看了,好老师必须不顾利养,所以如果老师要求学生:「你要供养我好的。」那这个老师就很差了;如果我们已经跟了他,那就算我们倒霉,如果你还没有跟他,那千万不要跟。我之所以会说倒霉,是我自己在学佛过程中,当年也是莽莽撞撞的,还不懂就马上去跟,结果心里面就观很多过失,现在想起来很错误也很后悔。后来我把以前犯的这种错误去请问校长,校长想了半天不回答,他最后给我一句话,「以后千万小心。」我不太懂,继续问他,这个恶业怎么办呢?他还是只告诉我以后怎么小心,后来才说,既然已经跟了他,就应该坚持下去。其实这个还是净除罪障,至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最后这句是我体会到的。  

此处师、弟两方面都谈到,必须很清楚,做学生应该怎么办,做老师应该怎么办。下面再引一位祖师讲的,好老师真正所喜好的是修行,看见弟子如法修行,心里就欢喜;弟子有没有财供养并不重要,乃至于全不顾虑,这个才是真正的尊重。如果不能把握这一点的话,那就不是自己修行所要依止的老师。  

所以我们去看《阿底峡尊者传》或《密勒日巴尊者传》,虽然弟子供养很多,像《阿底峡尊者传》当中,尊者供养老师的时候,老师暂时收下,那是为了随顺这个缘起,让他积福,供养完了以后就退还给他说:「这个东西对我一点用场都没有,但对你还有好处,你还是把它拿回去。」密勒日巴尊者的老师也是一样,他本身对财物根本无所要求,真正重要的是要透过这个让弟子能够成就舍心、集聚资粮、成就他的耐心等等,这个才是真正重要的。以上是财敬供养,第二是身语承事。

【「第二者谓为洗浴按摩擦拭及侍病等,当如实赞师功德等。」】

除了财敬供养师长以外,还要亲自去侍候,除了侍候还要去赞美师长的功德。而且这个赞美要如实,既不是虚构,也不是谄曲,是弟子内心当中真正如实地看见了之后的赞叹。其实开不开口没关系,可是内心当中真正如实地有这种体会,这个对我们才有价值。赞师功德在《密勒日巴尊者传》中,也可以看得见。世间一般人,如果老是挂在口头上所说的话,到后来都是口头禅,亳无意思。密勒日巴尊者唱歌的时候,第一句话一定是「先敬礼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的老师」,一开口就是这个,换句话说他心目当中没别的,唯一有的就是师长的恩德。如果我们真正地努力的话,起心动念就是这个。现在我们起心动念是什么?通常自己也不知道,如果仔细去看的话,只有烦恼,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修行的原因。当我们真正转过来时,自然而然心里面就是这个,所以你一开口感念之心就冒出来了,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前面两种还都是集聚资粮,有了这些才能够达到第三步,这有它一定的次第。这个深细的内涵,你们将来去做了之后,自然就能体会到前面这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或者我也简单地说一下,我们要修大乘佛法要集聚无边的资粮,但平常要像世尊一样无量劫来舍头目脑髓集资很不容易;如果你能够如理亲近师长,结果在师长一个人身上你就能完成这么大的功德。而我们居然不知道去做,这就是我们真正颠倒、愚痴的根本原因。  

我们现在看《密勒日巴尊者传》,觉得好像很好笑、很好玩,实际上以世间的观念去看的话,他的老师简直是十恶不赦之徒,说的话都不算数;拿我们的眼光去看,可能也会这样想。所以真正重要的,是我们透过这些祖师大德的例子去对比,自然慢慢会晓得怎么去提升自己,这一点对我们非常重要。现在我并不把重点放在老师上,我是建议各位同学,看你周围的人,比如坐在你旁边的这个人、平常你觉得他不行的人,你怎么晓得他不是佛菩萨的化身?你有这个慧眼能看见吗?看不见!进一步来说:你来是不是为了学佛?问题是你愿不愿照着佛说的去做,这才是真正重要的。我们现在理论上既然知道了,就应该不断地去练习。但也并不是说今天讲完了,马上去看看旁边的人,就可以认为每一位都是佛;而是了解了以后去试,认识到:「对啊!我是一个凡夫,因为透过我的染污识去看事情,的确看不见真相……」若能从这上面去反观自己,那么对旁边的人的看法就开始有机会转变,然后再渐渐地加深,这是一个很实在的办法。如果我们对于周围的人能渐次改善的话,那对于其他的人就比较容易了。

【第三者谓于教授遵行无违,此是主要。《本生论》云:「报恩供养者,谓依教奉行。」】

前面之所以要供养、承事这样一路过来,最重要的无非要引到依教奉行这一点,这个才是真正的报恩,才是真真实实的供养。所以重点是依照着老师告诉我们的去做,因为老师真正欢喜的是我们去修行他给我们的教诫。

【设若须随师教行者,若所依师引入非理及令作违三律仪事,如何行耶?《毗奈耶经》于此说云:「若说非法,应当遮止。」《宝云》亦云:「于其善法随顺而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故于所教,应不依行。不行非理者,《本生论》第十二品亦有明证。然亦不应以此诸理,遂于师所,不敬轻訾,而毁谤等。如《尊重五十颂》云:「若以理不能,启白不能理。」应善辞谢而不随转。】

但是,虽然说样样跟着他,万一老师引导我们的是不对的,那怎么办呢?下面引戒经说明,这种情况下应该不要照着他去做。此外,《宝云经》上也这么说,他如果教导我们有不合理的,我们不要做,经论上处处有证明。《阿底峡尊者传》上面有一段公案,阿底峡尊者在止迦摩啰寺时,有一位上座喝酒,阿底峡尊者照着戒律就把他赶出去。其实这位上座是一位大成就者,于是他就穿过墙壁出去了。尊者见后大为惊讶也很后悔,因为对这种成就者是没有什么酒不酒的,他到天堂跟地狱一样啊!后来尊者就问一位师长,师长说他这么做是依着戒,要保护僧团纪律,这样做是没罪的。但对我们而言,固然师长容或不合理,可是如果起了瞋心,我们又合理了吗?像阿底峡尊者虽然把那位上座赶出去,他并没有起瞋心排斥,只是照着戒律才这样去做的。所以当师长不应理的时候,虽然不照着做,但是绝对不能因为这样而对自己的老师毁谤乃至于轻慢,内心当中还是要恭恭敬敬的。《尊重五十颂》说:「如果师长叫我们做的事,依照道理是不能做的,那么你应该向师长说明不能做的原因。」不要毁谤也不要轻慢,而是要很善巧婉转地辞谢,不要照着去做。  

我们会觉得,既然不合理又叫我们要恭敬,怎么做呢?有个很简单的办法,从业感的角度去看。我们学了佛,确信一切都是业感,为什么我感不到像佛一样的好老师,这个因回过头来还是在自己身上找。既然一切都是业感,现在是不是要努力如法去做?如果能够这样,那下面的问题自然解决了。所以,我们一切时处照着法去做,《广论》每一地方都有正确的方法,教导我们针对眼前的事情一步一步增上。

【如是亲近时,亦如《庄严经论》云:「为受法分具功德,亲近知识非为财。」是须受行正法之分。博朵瓦云:「差阿难陀为大师侍者时,谓若不持大师不着之衣,不食大师之余食,许一切时至大师前,则当侍奉承事大师。如此慎重,其意是在教诲未来补特伽罗。我等于法全不计较,虽少许茶,悉计高低,谓师心中爱不爱念,此是心内腐烂之相。」】

亲近师长有一个原则,就像《庄严经论》上说的,我们去亲近师长是为了求受佛法、增长功德,绝对不是为了财,这个财不仅仅是说财物,而是包括世间的种种。世尊在世的时候找阿难做侍者,侍者是大家求之不得的差事,可是阿难有几个请求:大师不要的衣服他不要,大师吃剩的东西他不吃。因为人家都是以最多、最好的东西供养世尊,世尊当然用不完,通常都会交给侍者。一般人当侍者,会欢喜又有得吃、又有得穿,样样好东西都有一份;阿难尊者却不是,他要的是法,所以这些他都不要。另外他要求的是一切时处能到世尊前,希望能够随时请法。他这么做是示现给我们看,教诫我们后面学佛的佛弟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内涵。反过来说,我们是什么情况呢?接下来这几句话我愿意跟在座每一位同学互相策励。我绝对不是你们的老师,我只能说跟你们一样,是世尊、是宗大师的弟子,是我老师的学生。我们平常对佛法全不计较,反而对世间的东西哪怕一点茶都会计较。你多了、我少了,就表示老师欢喜你,大家互相争宠;换句话说是为名为利,都是「我」在作怪,这是内心腐烂之相,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这个「腐烂之相」到中士道讲烦恼行相时会详细说明,到那时候但愿大家不要在文字上面转,学了以后随分随力地观察内心,拿我们所了解的回过头来看一下自己的心理就清楚,自己是跟人家争我是你非增长烦恼,还是用我们讨论的法理,认识了以后净化自己的内心。一般我们说是在研讨法理,还要仔细看自己是随顺着烦恼习气找借口,还是真的因为不懂佛法,想借着互相切磋琢磨来增上,这个只要我们向自己内心去观察就很清楚。

【亲近几时者,如博朵瓦云:「有一来者,是加我担,若去一二,是担减少,然住余处,亦不能成,是须于一远近适中经久修习。」】

这是说明亲近的时间。除了亲近的方法,还要有各种条件,因为亲近知识实在太重要太重要了,所以一步一步分别说明。真正亲近善知识的时间是非常长的,通常情况之下,加行道以上大概比较没问题,见道以后就能见十方佛菩萨了,所以之前这个时间要相当长,以世间的标准来说是难以计算的。真正修学佛法都是以劫计的,我们翻开佛经来看动辄都是无量无数劫,这一点我们要了解。如果用佛法深远的眼光去看,我相信各位都会确信:我们在一起已经不是一生、两生,今天我在这里扮老师,再过三十年以后,或许你是老师,而我是学生跟着你学了,是因为大家跟法相应,才会辗转地聚在这个地方。至少以我们眼前这一生来看是这样,要相当长时地跟着善知识学。  

博朵瓦是敦巴尊者最重要的三个弟子之一,他在那时候已经作了老师,他说:「多来一个人是增加我的负担,反之则是减少。」假定做弟子的人条件够,懂得如理依止,那就要靠得很近;否则一般条件不够的人靠得近,就容易看老师的过失了,这时候最好是住得远一点,所以说要远近适中。换句话说,假定你能够完全不看师长过失,那越近越好;要不你就离远一点,因为这样师长的很多小事情、小毛病才看不见。我曾经听过师门中有一句话:有一类人靠老师越近,靠地狱也越近。就是说,虽然亲近师长了,可是不懂得善巧,看师长的过失,那时候罪就非常严重。  

所以我们内心当中要随时检查:我今天来是为了什么?为佛法;为了学习佛法,自己要具相;自己具相,接着就要找好的老师;找到了好的老师,要懂得怎么样去承事,依师的次第内涵是这样。心中随时提策,我真正重要的是为求法,绝对不是为世间这些事情。总结起来说,亲近的方式分意乐、加行两种;总的意乐是以九心承事,特别是要修信、念恩,我们把它归结成观功念恩;加行是财敬供养、身语承事、如教奉行。

【第四、亲近胜利者。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缺离大善知识,不堕恶趣,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义,承事师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

我们为什么要弃舍一切世间的圆满,跑到这里来?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学佛,这个宗旨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学佛,根本在亲近善知识,所以这里告诉我们亲近善知识的第一个好处就是近诸佛位。你能够亲近善知识,就跟你要达到的佛果位靠近了。  

第二个胜利是诸佛欢喜。我们现在不管做什么,周围总是有的人说你好、有的人说你坏,我们都会被这个影响。如果坏人说你好,很欢喜来接近你,我想学佛的人都不会愿意,因为这些人很欢喜你,对你没什么好处。反之,下地狱的人都讨厌你,佛菩萨都喜欢你,这个才是我们要的。你靠近善知识,当然佛菩萨也欢喜。  

我们真正要想修学佛法,一定要有善知识的引导,你现在能够亲近善知识的话,今后一切生中也不会缺少或离开大善知识,这个是非常大的好处。能够得到这个,就不会堕落恶趣。堕落恶趣是果,它的因在哪里呢?轮回生死或是跳出生死,就看我们造的是什么业,染业一定轮回生死,其中恶的会堕落恶趣,善的则生于三善道;如果造的是净业就能够跳出生死轮回。会造恶业是由于烦恼所使,如果能够亲近善知识的话,恶果就不会有你的份,因为你能够远离恶的因,所以说「恶业烦恼悉不能胜」。关于烦恼的内涵,到共中士的部分会很认真地说明,要真正断烦恼,一定要先了解烦恼的过患(它对我们有什么害处)、烦恼的行相(它长得什么样子)、烦恼的生因(它是怎么生起的),然后怎么去对治,最起码要了解了这四点才能够对治。  

因为这是整个修学佛法的中心,所以在这里也简单说明一下。我们亲近知识并不是因为这位知识名望好、地位高,或者有钱,而是「为受法分」,想要从善知识那里听受如理的正法,而不是世间的东西,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前面说我们对法全不计较,计较的是少许茶,并不是说我们真的贪一口茶,而是比喻老师把这个东西给他而不给我,心里面就很嘀咕,觉得师长看得起这个人,看不起我,自己就很难过,一天到晚都在这些事情上转,这些都是烦恼,我们要认清自己到这地方真正的目标在哪里。各位虽然宿生有善根,但的确一开始不太清楚,所以我们要随分随力认识烦恼。烦恼是造业的根本,业又是我们感得苦乐果的根本,既然我们都愿意离苦得乐,所以真正重要的因就是在烦恼的认识和对治上面。  

对于烦恼的过患我们现在先不要去深入,但对于烦恼生起来的相状(有的时候也称为烦恼的自性、体性或行相),我们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认识。经论上面有很明白的说明,这里随便举几个。譬如《广论》是引《集学论》上说,烦恼一生,内心就有不寂静相,静不下来,心里面会有一种扰乱相,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另外《大智度论》上也讲,烦恼能够作恼我们的心,心一恼,身就不安了,所以说烦恼是扰乱义,会扰乱我们的内心,使我们不安静。由于内心生起烦恼以后,不能寂静,会使我们的身心相续不断地绕在烦恼上转。比如说我们看见师长把好的东西给了别人,却没有给我,心里面就会嘀咕:师长看得起他,看不起我。大家想想是不是会这样?我们之前在世间都是忙这个,一天到晚绕着这些转,这就是烦恼相,而今天所以来学佛的根本原因就是要认识它、对治它。  

我们常讲学佛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个话大家都会讲,但请问你认得什么是贪、瞋、痴吗?贪、瞋、痴就是烦恼。烦恼的根本是无明,也就是对「我」的行相不认识;由于有这个「我」,随顺我的就贪,不随顺我的或是障碍使我得不到的就瞋。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对事情的真相看不清,必须透过戒、定、慧慢慢地把无明消除。戒、定、慧有一定的次第,通常我们说戒的功效是捉贼,烦恼是贼,会来偷、来抢;是魔,会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用戒把它捉住;定是缚,把它绑住,动都不能动;然后以慧把它杀死。戒捉、定缚、慧杀,这个我们也会讲,但请问怎么捉它?真正说起来,捉贼比较难,如果能够先认识烦恼的行相就比较容易。对普通人来说,捉烦恼真难,我们无始劫来始终没捉到,因为根本都不认识它,我们并不了解什么是烦恼。所以有个比喻说,我们晓得这里有小偷,大家喊要捉贼,结果小偷混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他也喊捉贼,你怎么晓得哪一个是贼?所以真的要捉贼,一定先要认得它,现在真正的贼就是烦恼贼。我们学了很多道理,一天到晚讲,但是贼若不认识要怎么捉呢?  

所以净化烦恼需要两个条件:先要有正确的认识,然后要下手对治它。戒的真正内涵,即从这两者去说。戒的行相,我们看得见;但是戒的真正内涵,不是我们眼睛可以看见的;虽然如此,回过头来反照自己的身心,就很容易看见,所以佛法又叫做内明,是要向内心看的。在这里我只是简单地讲一下,但愿大家以后在这个上面好好努力,眼前虽然并不太清楚,可是毕竟大家有善根,只要肯不断地祈求、努力去做,最后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们无始以来就被这个强盛的烦恼家贼推动着而造恶,现在因为亲近了善知识,透过善知识指出了它的行相,让我们了解了以后就不会被烦恼牵着走,所以说恶业烦恼悉不能胜。我们听从善知识的正知见而能够胜过它,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个才是我们到这里来应该听受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若有师、友来喝斥你,说你不对,这是对我们的帮助;如果不希望被喝斥,觉得他给我一点甜头才是好的,那我们跑到这里来根本错了,这是我们应该正确了解的一个特点。如果我们真正能够这样去做的话,不但自己的问题解决了,还发心要帮助别人,所以这个时候就能「终不违越菩萨所行」,我们的行为就会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自己虽然不了解,可是因为有师、友和正确的方法,所以能够胜过自己的业和烦恼,因此所做的就不会违背菩萨所应该做的。外面的行为是这样,内心中则是「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由于有这样的正念在,所希望集的功德资粮就能渐渐增长,所以现前、究竟的利益都能得到,这些是亲近善知识的胜利。  

最后是总结,由于亲近了自己的师长,不但内心的意乐,而且透过这个意乐,外在的行为也都能够改善,就能够获得善业(这里的善是指净善)。在这种状态中,不管是自己的利益或者要帮助别人,所要集聚的资粮都能圆满,由于资粮圆满,修行就会成就。

【如是亦如《华严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正所摄受,不堕恶趣。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思念者,则不违越菩萨学处。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守护者,胜出世间。若诸菩萨,承事供养善知识者,于一切行不忘而行。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摄持者,诸业烦恼难以取胜。」】

「于一切行不忘而行」,因为善知识会时时提醒我们如法而行,我们可能会忘记,可是他不会忘记。有一点要注意,除了善知识(师)以外,友很重要。为什么要非常尊重我们的同行善知识?友有个好处,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这个团体跟世间团体的不同点是──来到这里的人都有共同的目标,大家力求向上。虽然在修学过程当中,有时难免会忘了法而做不到,但内心都会反省自己怎么做不到,而自然有惭愧心。每当看见对方的形相时──这件袈裟是佛菩萨的形相,虽然他的内心也许不一定相应,可是这件袈裟是三世诸佛的清净幢相,一看见很容易就引发自己的惭愧。以世间人而言,他们不懂、不信佛法,完全不了解僧伽的殊胜功德,很容易妄加评论;可是对我们来说,一看见这件袈裟,马上就会提醒自己要如法行。所以凡是行大乘的行者,除了正在加行位上修行以外,通常都在大乘的僧团当中,要有师、友如法地摄受,而自己如果也能如法地与众和合,自然会产生前面所说的效果。「诸业烦恼难以取胜」,当我们不被烦恼、业所取胜的时候,那就是对治烦恼的正法渐渐占了优势,渐渐增长了。

【又云:「善男子,若诸菩萨,随善知识所有教诫,诸佛世尊心正欢喜。若诸菩萨,于善知识所有言教,安住无违,近一切智。于善知识,言教无疑,则能近于诸善知识。作意不舍善知识者,一切利义,悉能成办。」】

凡夫欢喜的跟佛菩萨欢喜的不太一样,佛菩萨的目标是要把我们救出来,他也了解救的唯一方法就是告诉我们如法去行持,所以我们能够照着去做,这才是佛菩萨欢喜的。善知识的目的和佛菩萨一样,是要救我们跳出轮回,他的教诫无非是救我们的正确方法,是能净除烦恼的,所以如果你能够随顺着善知识的教诫去做,诸佛世尊一定欢喜。  

对善知识的言教,无疑这个很重要。我们通常正因为不了解烦恼的特征、过患和它的行相,所以才会随顺它,而唯一的对治,是善知识提示给我们的正法。我们对于正法,就算是有很浅的一点信心,但对它深刻的内涵并不了解,这个时候除了对善知识的净信心以外,没有别的东西可依靠;就像我们要去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地方,要靠人引导,因此,除了相信他、跟着他走以外,别无他法。而最伤害净信心的就是疑心,所以对于善知识的言教要无疑,这样才能亲近他。「亲近」并不是要整天黏着他,而是内心要和他相应,当我们一起疑心,就把距离拉远了,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根本。  

内心不但要不疑,而且还要作意,常常这样想:「我绝对不可以离开善知识。」平常我们碰到小小的不如意便生忧恼,为什么不如意?通常是自己随顺着烦恼,当烦恼的奴隶时,师长就会教诫:「不要随顺烦恼!」于是自己就觉得不如意了。最可惜、最可怜的就是这个。在我以前跟随师长的过程中,有几位比较严厉的师长,碰到这种情况,他会比较严厉地呵斥:「下流胚!」意思就是:好的你不学,怎么随顺着这些!这叫「下流」,现在想想一点都没错。下流,流到哪里去?好一点的堕落畜生,坏一点的堕落恶鬼、地狱,反正总是三恶道,这是下流。我们生生世世都要力争上游,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所以内心念念都要对师长有净信心,而且起心动念要作意:「无论如何我一定不能离开师长。」如果真能这样做,因为有净信心,所以真正的利义就能够成办。

【《不可思议秘密经》中亦云:「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应极恭敬,依止亲近承事尊重。若如是者,闻善法故成善意乐,及由彼故成善加行,由是因缘,造作善业,转趣善行。」】

《不可思议秘密经》也说:善男子、善女人应该极恭敬善知识。也就是说要想办法把恭敬心提到最高,现在我们应该随分随力去做。一般人恭敬心不容易提起来,而前面所讲的都是使我们提起来的教授,当真正了解善知识的功德,以及对我们的大恩时,恭敬心才会提得起来的,所以不是没有方法随便去做就可以的。恭敬心提起来之后,就要依止、要亲近、要承事。亲近了就能听闻善法;听闻了善法,因为随顺着它,所以内心意乐都是善的;由于意乐善,当然行为也就善。我们的一切行为、所造业的善恶,主要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意乐,并不在事情的表相;但并不是说表相完全不重要,而是说真正重要的在意乐。由于闻法的因缘而造了善业,造了善业当然将来转趣善行。

【「能令善友,爱乐欢喜。由是不作恶业,作纯善故,能令自他不起忧恼。由能随顺护自他故,能满无上菩提之道,故能利益趣向恶道诸有情类。是故菩萨应依尊重,圆满一切功德资粮。」】

若能如前面所说去做,必然使我们不断地在善当中辗转增上,并能令善友欢喜爱乐。「物以类聚」,你行恶则令恶友欢喜,大家自然就混在一块;通常两个人聊天聊得很起劲,那是最可怕的,对自己而言是增长烦恼,对对方而言自己也成为他的恶友。刚开始也许大家觉得在说法,讲到后来完全变成非法,自己也觉察不到。「法」要自己从内心上去检查然后才能着力,这一点慢慢地大家务必都要知道,然后去身体力行。我们虽然到寺院来了,可是通常我们的业却还是善恶交织,并非纯善。现在由于依止善知识,听闻善法,不造恶业纯做善业,就能使自己和别人都不起忧恼。能护自他,便能够圆满无上菩提。自己得到好处才能够利益别人,自己真正解决问题了,才能帮助别人。「是故菩萨应依尊重」,所以菩萨应该依止善知识,才能够圆满一切功德,成办一切资粮。

【复次由其承事知识,应于恶趣所受诸业,于现法中身心之上,少起病恼,或于梦中而领受者,亦能引彼令尽无余。】

这是一个最大的好处,非常重要。我们眼前亲近了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而行就不会造恶了。不过,这是说要「如理行」噢!假设我们听后还是造恶,那是没有用的。即使我们眼前不造恶了,可是以前无量劫来所造的恶业要怎么办呢?下面就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真正能够亲近、承事善知识,不要说眼前能够遮止恶业,使善业增上,以前所造的种种要堕落恶道的业,现在由于你如法地亲近、承事善知识,依教奉行,所以不必堕落恶道,只是在现世的身心稍起病恼。有时善知识教诫你的某个行为不对时,你听了心里蹦蹦跳,心想:「啊,原来他是来指责我!」心里面会觉得恼,乃至于生病。或者本来你舒舒服服地躺着、坐着,他叫你去做苦工,你身心会感觉痛苦,这些都可以消除自己的业障,我们看《密勒日巴尊者传》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所以或者是现世的身心得一点病苦,或者在梦中受到一些恐怖或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把以前所造,本来要感受恶趣果的恶业都消掉了。这是对净罪方面来说承事善知识的大胜利。

【又能映蔽供事无量诸佛善根,有如是等最大胜利。】

我们说要集聚资粮,集聚资粮最重要的是要供养佛。现在妙了,这里说只要能亲近善知识,那个功德就超过供养无量诸佛。我们供养一尊佛就很了不起了,现在说亲近善知识的功德能够超过供养无量诸佛的功德,有这么大的胜利。这种道理我们平常都不太了解,譬如我们现在念的三皈依上面还加个皈依上师,当初我也不懂,就叫它「四皈依」,实际上这是三皈依,不是四皈依,没有四皈依的说法,「上师」就是代表佛法僧三宝的一个总相。我们之所以要皈依佛,原因是佛告诉我们正确的方法,当照着去做时,就可以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甚至能成就无上菩提;由于师长能告诉我们佛法,所以师就代表佛,他传授的法是佛讲的,最重要的,他能够在周围策励我们,同时兼具保护的作用。既然修行要透过法,而这个法直接从老师来,请问论功德以及所受的恩,佛与师哪一个大?细的现在不说,将来我们一步一步深入自然会了解。  

要常常记着一句话,我们一定要正住、具慧,才能够辨别是法、非法,这个时候才去依止,不是听说这个人有法,莫名其妙就随便依他,这样是很麻烦的。最近外道一个接一个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但说的是真正佛法的就像凤毛麟角,这个我们要认识清楚。前面说能如法依止善知识有这样大的殊胜利益,下面又再引经证明,不断反复地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也就是说这一点对我们极其重要。

【《地藏经》云:「彼摄受者,应经无量俱胝劫中,流转恶趣所有诸业,然于现法因疾疫等,或饥馑等,损恼身心而能消除,下至呵责,或唯梦中亦能清净。」】

《地藏经》说:假定你去依靠真正的善知识,善知识也摄受你,你也能如法地依止他,那么,除了眼前一定增上以外,以往造的很多恶业,本来要经过无量劫堕落恶道的,都能因为你亲近、承事善知识,在现法中受一点疾病、饥馑等就能消除,眼前就可获得重罪轻报的好处。这一点我们要知道,如果不了解,就会以为我来修行了,应该一帆风顺才对。当年我就是犯了这个毛病,自己觉得:「我出了家是要修行的,怎么老是叫我做这个!」心里很不痛快。后来我遇见一位很好的老师,他把我痛骂一顿:「你来修行,嚄!我烧了饭给你吃,让你修行啊!你修行为谁啊?」他瞪大眼睛问我。当时我听了,觉得:「修行还不对啊?」完全没听进去。过了一些时候,我试着站在他的角度想想:「没错,你修行(那时候我是念佛),修到极乐世界去了。我该倒霉烧饭给你吃啊?你的衣食住行哪儿来的啊?」我越想越觉得自己不对,不晓得你们懂不懂这个意思。先不要说别的,你是来修行的,要别人为你张罗生活所需,弄住的、弄吃的,然后让你修行。这叫做修行啊?有这种事情吗?这位善知识真好,以前我还觉得沾沾自喜。特别是三十多年以前出家,佛法传到台湾刚刚有一点样子,知识分子出家的很少,因此我出家之前就被捧得高高的,常常有人对我说:「你好了不起哦!」自己也飘飘然,所以到寺院里就好像很了不起的样子。那时我刚出家,师父又好,他觉得这个年轻人的确还蛮有道心,对我是一番好意,可是我却没有如法去做,自己还觉得很得意,这是我失败的经验。  

即使现在我们能如法去做了,请问无量劫来我们都是佛菩萨,还是造了很多恶业?造了很多恶业将来要不要感果?要啊!所以,如果现在不好好努力净罪集资,凭什么增上?古时候的大寺院,刚进来的人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做苦工,原因就在此。现在汉地因为佛法衰颓了,大家只好乱搞,其实与《阿底峡尊者传》中所描述当时藏地的情况差不多,已经乱成一团,神佛不分,很多人以为土地公也是菩萨,城隍爷也是菩萨,另外还有各种不同的外道,在这种情况之下,去要求别人是不行的。现在的情况不谈,古代譬如禅宗,刚进去时都要做苦工。禅门中有一句话,「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冬天非常冷,梅花能耐寒霜,到了春天温度回升时,最先开的花就是梅花,梅花很香的。这是喻,对修行人来说,一定要经过非常严厉的考验,到时候自然就能开出最好的正法花果。我们不妨想想密勒日巴尊者这个典型的例子。  

我曾摸索了一段时间,后来终于从藏系师长那里听说,印度最早的时候出家的形式是这样,现在的戒律中也还留下来──出家前五年学律。到了寺院先要学仪轨,早上几点钟起床,站要怎么站,坐要怎么坐,吃饭要怎么吃等等。像我们今天这样一开始就坐下来跟你讲《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没有的。也许我们会想,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学这些佛门的生活习惯?你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想,就很清楚明白了。我们从世俗到佛门来,是不是一个大转变?假定我们从这里到美国、日本,或到德国,请问,你讲中国话行得通吗?如果到美国你是不是要先学美式的英语,到日本要先学日语,到德国要先学德语?是不是还要学会他们的生活习惯?现在你从世俗到佛门中来,要求无上菩提,你就用原来习惯的那套东西,行吗?所以,出家五年学律,这个律指的不是深入的仪轨和道理,而是表相的仪轨,也就是讲话应该怎么讲、吃饭应该怎么吃、坐应该怎么坐等。  

出家的前几年是这样,这个学会之后,再教导三宝的功德。我们讲过所信的对象是实、德、能,因为四谛、三宝、业果(业感缘起)的这些道理是真实的,其中特别强调的是赞佛的功德,说佛是何等地了不起,启发对三宝的崇敬与仰望。例如我小时候去念书,那时已经受了西方的影响,大家向西方人看齐,老师也好、父母也好,常常讲爱迪生如何如何伟大,因此心中就想将来我长大了要学他。现在进入佛门,老师告诉我们三宝的功德,所以心中又形成另一个崇高的目标和仰望的对象,也就是真正要追寻的人生目标,这就是自己的宗旨。这个宗旨,凭自己的力量无法达到,必须仰赖善知识。  

《地藏经》说,以往的恶业,我们由于善知识的指导而认识就能够净除它。我们真正这样去做,那些恶业就能重罪轻报。刚才说我们出了家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听师长的话去做。前面说五夏学律,是在学律的过程中,平常就开始练习侍候师长,不知不觉当中,就这样养成习惯;这跟我们现在不太一样,现在的社会一般家庭经济比较好,有钱人的儿子只要把书念好就好了,其它样样父母都会代你做,有些人家里还有佣人,于是把自己弄成废物一样,这是非常可惜的。我们出家人如果也这样,将来会下地狱,这是最严重、最可惜的事。  

所以,了解这个理路之后,就能策发我们如理去依止、承事师长,那么就能重罪轻报,本来应该长劫堕落恶道的恶业,现在只受到一些疾疫或饥馑等损恼身心的果报就可以消除。乃至于被师长当面呵斥,或者甚至只在梦中被呵斥一下,恶业都能清净。不过这样讲是有条件的,我们被师长呵斥,恶业能清净吗?不一定。为什么不一定?关键在你有没有净信心,如果有净信心就能净除恶业,没有净信心则不能。他呵斥你,你心里会嘀咕:「我被冤枉了!他为什么骂我?别人都这样的,为什么不骂别人?」如果这样,那你不是在清净恶业,而是在增长恶业,这一点我们要很清楚。所以前面告诉我们,亲近善知识要以什么意乐、怎么修信、念恩,这些你做到了,对善知识有净信心,此时哪怕只有呵斥你,都能够净除你的罪障。善知识为什么呵斥我们?如果你没有错误,他会呵斥你吗?不会。他呵斥你通常都是因为你所行非理。被他呵斥时你非理的部分就挡住了;非理挡住了,你堕落就没有份了。也许眼前你没有非理的行为,我们看密勒日巴尊者,他并没有错,但还是一再被呵斥,因为如此才能把以前积累的罪障都清除,这是个重要的原则。

【「虽于俱胝佛所,种诸善根,谓行布施,或行供养,或受学处,所起众善,然彼仅以上半日善,即能映蔽。承事尊重,成就功德不可思议。」】

这里特别强调供养师长。俱胝是印度的一个大数,我们说百、千、万、十万,印度十万叫做一个拉克,一百个拉克是一个俱胝。算算看,一拉克是十万,十拉克是百万,百拉克是千万,千拉克则是一亿!这里说要供养一亿尊佛,我们现在连一尊佛都没供到,因为释迦牟尼佛我们没看见。现在虽然供一亿佛种善根,做布施、供养还要受学学处,这么多的善,但是如果你能够以半天的工夫承事自己的善知识,这个功德就超越以上众善的功德。不但是自己的师长,就是周围的同学,你把他看成老师,不断地练习,这个功德会增上、积累,总有一天佛菩萨会亲自来摄受我们,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关键。

【又云:「诸佛无量功德神变,应观一切悉从此出,是故应如承事诸佛,依止亲近供事尊重。」】

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个功德怎么来的?根本是从恭敬承事善知识而来的。所以,我们应该仔细思惟、观察,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我们自然会像亲近承事诸佛一样,去亲近自己的师长了。

【《本生论》亦云:「悉不应远诸善士,以调伏理修善行,由近彼故其德尘,虽不故染自然熏。」】

《本生论》上说,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绝不可以远离善知识,换句话说要恒常亲近。亲近的目的是要「以调伏理修善行」,就是顺着闻思修之智慧来调伏、净化贪瞋痴等烦恼。亲近善知识是为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从理论上的认识渐渐地加深,还要照着戒定慧来行持,依他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来调伏自己的烦恼、消除恶业、增长善心。若能这样做,善知识的德尘,虽不故染自然熏。为什么叫德尘呢?德像尘一样,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们现在有的是业尘,这也是无量无边积累起来的,如果真正能亲近善知识的话,则不需要刻意,自然慢慢地就改善了。就像亲近恶友一般,我们在不知不觉就跟着他堕落下去,亲近善知识也一样,不知不觉间就增上了。

【博朵瓦云:「我等多有破衣之过,如拖破衣,唯着草秽,不沾金沙。其善知识,所有功德,不能熏染,略有少过,即便染着。故于一切略略亲近,悉无所成。」】

大祖师比喻说,我们多有破衣之过。他究竟的意思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对一件破衣服,我们不会珍惜,通常就是拿来当抹布擦脏的东西,所以破衣的特征就是它沾上的都是脏东西。好的衣服你会很珍惜,收藏在橱子里,唯恐沾染上灰尘。好东西我们绝对不会用这破衣去擦的,干净的桌子你愿不愿意用抹地的破布来抹?不会啊!可是我们现在就犯这个过失,就像拖着破衣,什么脏东西都沾上去,在这种情况下,善知识众多的功德沾不上,但是一点点坏的都沾上了,所以略略亲近是没有用的,要恒常亲近,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以上就是亲近的殊胜利益。依靠了师长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不依有什么过患呢?

【第五、不依过患者。请为知识若不善依,于现世中,遭诸疾疫非人损恼,于未来世,当堕恶趣,经无量时受无量苦。】

善知识的条件很重要,有很多善巧说法,而且教量、证量都具足的修行人,但还不一定是你的善知识;必须你亲自去请求说:「我要依靠您,请您慈悲摄受我。」对出家人来说,这就是自己的亲教师──出家依止的和尚、阿阇黎,这两位是任何一个出家人的根本。对在家人而言,皈依三宝也一定要有跟你相应而且能引导你的法师。所以不管在家、出家,师弟之间有这样的缘以后,就必须如法依止。 

我们要知道,善知识是不是佛没关系,我所以来皈依、来出家,是为了要学佛;既然来了,就应该如法去做,这是极其重要的基本概念。所以假定请求为师以后,不好好地依止的话,不要说将来一定堕落,现在就不会有好结果。所谓的「遭诸疾疫非人损恼」,你会有种种身心的病苦,非人鬼神也会来干扰,将来一定堕落恶趣,而且经无量时,受无量苦。

【《金刚手灌顶续》云:「薄伽梵,若有毁谤阿阇黎者,彼等当感何等异熟?世尊告曰:『金刚手,莫作是语,天人世间悉皆恐怖。秘密主然当略说,勇士应谛听。我说无间等诸极苦地狱,即是彼生处,住彼无边劫,是故一切种,终不应毁师。』」】

金刚手菩萨问世尊:「假定毁谤自己的阿阇黎(也就是自己依止的老师),将来会感得什么样的果报呢?」「异熟」就是将来的果报。世尊听了马上告诉他:「你千万不要提这件事,这个果报太可怕了。」秘密主就是金刚手。这里为什么要说勇士?因为一般人单单听见就害怕得瘫掉了。另一层意思是金刚手就是位勇士,他是很勇悍能够摧伏一切烦恼的菩萨。然后佛就告诉他:「我稍微提一点,你要认真地听啊!毁谤阿阇黎的人,罪过是很大的,无间地狱等最苦的地方,就是毁谤阿阇黎的人以后的生处。他们不但会去,而且住的时间非常长,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绝不可以毁师。」  

这个道理,我愿意在这里和各位同学互相策励。我自己晓得我不是老师,因为我条件不够,不过现在是末法,我只好假扮老师。我愿意尽我的力量帮助各位,我自己也在学,所以希望在座各位同学也尽量学习,这点非常重要。自己的师友、父母对我们虽然非常重要,但也有个决择的准则,并不是一定随顺他们──他如理,当然要随顺;他非理,可以不随顺,而且应该不随顺,但是内心当中绝对不能毁谤他、瞋恼他。特别是在世间,父母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给我们,可是他们不一定了解什么是真正最好的,那时候我们就不一定随顺,但内心当中应该想要用佛法来感谢他们,策励自己更要努力,在佛门中亦复如是。

【《五十颂》亦云:「毁谤阿阇黎,是大愚应遭,疾疠及诸病,魔疫诸毒死,王火及毒蛇,水罗叉盗贼,非人碍神等,杀堕有情狱。终不应恼乱,诸阿阇黎心,设由愚故为,地狱定烧煮。所说无间等,极可畏地狱,诸谤师范者,佛说住其中。」】

《事师五十颂》说,毁谤阿阇黎是最大的愚痴,再也没有比这更愚痴的了。你为了要超脱轮回、救一切众生而学佛,唯一可以帮助你达到这个目的的就是师长,但你现在找到了师长不但不依靠还毁谤他,还有什么比这更愚痴的?你为了成佛而皈依三宝,皈依了以后你又违越他,还有哪一个比这更愚痴的?这样的结果不但现世会遭遇疾病、魔疫、王法、火难、毒蛇,乃至非人干扰等种种障难,将来还会堕落地狱受苦,所以终不应恼乱诸阿阇黎心。假定由于无知这样做了,那么不要有侥幸的心理,要知道一定会堕落无间地狱受无穷尽的大苦的。

【善巧成就寂静论师,所造《札那释难论》中,亦引经云:「设唯闻一颂,若不执为尊,百世生犬中,后生贱族姓。」】

大成就者寂静论师所造的论也引经告诉我们:「即使你从他只听闻一首简单的偈颂,假定你不好好地尊敬他,那么将来一百世要堕落在狗当中,这个业尽之后,即使回到人道,也只能是个下贱的人。」像这种地方我们不要轻忽,认为没什么严重的,这是内心的腐烂之相。我们只有策励自己要不断地努力,形相上可以不必太要求,可是内心的意乐不能太放松,这是我们应该了解、注意的。因为行为上太强求,不是眼前我们体力所能够负荷得了的,但是心情上不要太放松,这是我们修学佛法相当重要的一个特点。

【又诸功德,未生不生,已生退失,如《现在诸佛现证三摩地经》云:「若彼于师住嫌恨心,或坚恶心,或恚恼心,能得功德,无有是处。若不能作大师想者亦复如是。若于三乘补特伽罗,说法苾刍,不起恭敬,及尊长想,或大师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无有是处。由不恭敬,沉没法故。」】

我们都希望能净除罪障、增长功德,而所有的功德都是靠依止善知识而来的。假定不如理依止善知识的话,还没有生起的功德会生不起来,已经生起的也会退失,这是它的过患。  

为什么无缘无故会对自己的师长起嫌恨心呢?因为师长最主要的是来指示、帮助我们净除烦恼、恶业的。可是烦恼、恶业偏偏又是我们无始以来所习惯的,我们总以为这个对我们最好。凡夫最错误、迷惑的就是这个「我」,对「我」执着得很厉害,自己却从来不知道。现在只有善知识看得清楚,要帮忙我们拿掉,所以除了指出理论来,还用顺、逆两种方式调教我们。可是我们弄不清楚,总觉得不配我的胃口、不顺我的习气,此时内心就会排拒,这一点要特别注意。我们不妨看看古来的大善知识如何调教学人,除了安慰柔软语以外,有很多是比较强硬的,像密勒日巴尊者的老师,要是我们就很容易弄不清楚而起嫌恨心,一直不肯放掉,那可就麻烦了。那么如果没有这种心理,应该就可以了吧?还是不行。对于自己的师长要把他看成佛,这个地方的「大师」是指佛。这个道理,诸位慢慢地多去思惟。  

不要说自己的师长,就是对三乘的说法法师,若不恭敬,不把他当做师长或佛,还是不行。为什么要指出这一点呢?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是大乘人,对二乘行者就会轻视。或者我们会比较,说这位是了不起的大成就者,那个人没什么成就等等;实际上不管他成就与否,只要他为我们说法,我们都应该起恭敬心,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当作佛。如果我们不能这样如法去做,而冀望受用法,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若要受用佛法,「敬」、「信」是极其重要的条件,这两者如果不能生起,所听的法要受用是不可能的。我们平常讨论时,往往心里面很轻松,并没有恭敬心;若有恭敬心,自然比较不会高慢。可是通常当我们论辩的时候,本来应该去思惟这个法到底在讲些什么,而我们常常只是缘着个人的胜负,以自己的知见去讨论,那时候恭敬心就生不起来,而高慢心一定生起来,这样一定不能真正获益,所以这里要特别注意。前面讲的是应该亲近的不去亲近,下面讲的是反而亲近不该亲近的,这更糟糕。

【设若亲近不善知识及罪恶友,亦令诸德渐次损减,一切罪恶渐次增长,能生一切非所爱乐,故一切种悉当远离。】

这有两种:恶友是很明显的会引你造恶业的,非善知识就是不善知识,只要不能使我们增长善业的,都不能亲近。如果亲近的话,不但功德会损减,而且罪恶会增长,最后的结果都是我们不希望的以及不可爱的,一切罪障都会靠近,所以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应该远离恶知识。我们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总会有某种执着、喜好,很容易跟自己相应的人亲近,偏偏我们无始以来相应的就是烦恼、罪恶,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如果我们不能力求增上,亲近善知识,自然就容易亲近恶友或非善知识,这个是最糟糕的。

【《念住经》云:「为贪瞋痴一切根本者,谓罪恶友,此如毒树。」《涅槃经》云:「如诸菩萨怖畏恶友,非醉象等,此唯坏身,前者俱坏善及净心。」又说彼二,一唯坏肉身,一兼坏法身;一者不能掷诸恶趣,一定能掷。】

《念住经》说:三毒的根本就是恶友,就像毒树,你沾到了非中毒不可,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会碰到这种情况。真正修行佛道的菩萨,对恶友是非常害怕的,而我们对恶友却都非常欢喜,粘在一起而分不开,这是对我们最严重的伤害,所以《涅槃经》说菩萨怕恶友甚于怕醉象。在印度最可怕的就是醉象,因为象的力气最大,不管老虎、狮子、任何猛兽,当象群走过来时,牠们都会让开。喝醉酒的象更是可怕,因为醉象不管碰到什么东西都把它弄坏,碰到人也会弄死。实际上恶友比醉象还要可怕,因为醉象最多把我们的肉身害死,只是损及这一世的生命,而恶友不但伤害我们的身,还要「俱坏善及净心」,我们的法身慧命还会被他损害。法身是无限的,而肉身最多一百年是有限的,怎么能比呢?而且就算肉身坏了,也不一定堕落恶道,遇到恶友则一定会把我们送到恶道长时受苦,这是我们平常应该好好思惟的。

【〈谛者品〉亦云:「若为恶友蛇执心,弃善知识疗毒药,此等虽闻正法宝,呜呼放逸堕险处。」】

〈谛者品〉也说,恶友就像毒蛇一样,我们的心不知不觉中就会被他抓去,这一点通常我们很难分辨得出来。真正对我们好的是善知识,以及善知识给我们的教诫,这是能够解除我们无始以来的愚痴、三毒最好的良药。假定我们不幸遇到恶友,就算听见了正法,还是没有用。听了正法以后,还要精进力行才可以增上,现在我们听见了却放逸,道理可以讲一大篇,讲完了以后大家吃饱了睡觉、聊天,这是没什么意义的。所以了解了以后,要努力去行持,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亲友集》云:「无信而悭吝,妄语及离间,智者不应亲,勿共恶人住。若自不作恶,近诸作恶者,亦疑为作恶,恶名亦增长。人近非应亲,由彼过成过,如毒箭置囊,亦染无毒者。」恶知识者,谓若近谁能令性罪遮罪恶行,诸先有者不能损减,诸先非有令新增长。】

《亲友书》中所说的这些都是恶友的特征。「妄语及离间」要以佛法的标准去看,如果所谈的都是非法的、跟法不相应的,使我们远离佛法、远离善知识的这种人,真正有智慧的话,千万不要亲近他,因为这种人就是恶友。亲近恶友,就算自己不作恶,但只要他作恶,你就被染上。所谓恶友就是当你靠近他以后,会使你犯性罪、遮罪,造作种种的恶行,本来有的恶行不能改善,原来没有的恶行变成都有了。

【善知识敦巴云:「下者虽与上伴共住,仅成中等;上者若与下者共住,不待劬劳,而成下趣。」】

如果下等的人跟好的人共住,最多也只能提升到中等,很难提升到上等;反之,上等人跟下等人一起住的话,不必刻意努力,只要跟他在一块儿,很快就跟他一样下劣了。由下要往上提升,花好大的气力也只能提升到中等,而从上要往下堕落则一点都不必花气力。所以经论上有个比喻:我们要提升就好像要把一颗石球或铁球推到山上去一样,要战战兢兢始终不懈,花好大的力气才能向上推一点,但只要稍微放松,它马上就滚到山脚下;修行也是如此。

【第六、摄彼等义者。世遍赞说尊长瑜伽教授者,应知即是如前所说。若一二次,修所缘境,全无所至。若是至心欲行法者,须恒亲近,无错引导,最胜知识。】

一般来说,凡是真正修行佛法的人,没有一个例外,都特别重视「尊长瑜伽」(也称为「上师相应法」,就是怎样才能跟师长相应的教授),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这些道理,一开始就要很认真努力地修习。如果只修一、二次,就算有一点小小的感觉也没有用,何况不修、何况不知!因此,真正要修行的人,必须恒常亲近能够无误引导我们正确修行内涵的善知识,不能像前面说的亲睦无常,今天来一下,明天就没有了,这是要避免的。必须咬紧牙关,生生世世走下去,不到成佛不罢休;至少也要到见道以上,见道以上就能随愿见到十方佛,这是很重要的。

【尔时亦如伽喀巴云:「依尊重时,恐有所失。」谓若不知依止轨理而依止者,不生利益反致亏损。】

祖师伽喀巴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每位祖师都有一个特点,他依止善知识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战战兢兢,唯恐错误。大家想想看,我们心里有没有这个念头?不要说唯恐错误,我们心里面有没有想要依靠善知识的念头?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并不是一说马上就要有,至少在修学过程当中要以这个标准去检查内心,这一点非常重要。以我来说,的确在学了《广论》后才多少有一点了解,以前尽管也学佛出了家,始终不知道依止的道理,以为好像依止善知识了以后,只要有一个安全、有饭吃的地方,我就可以修行了。这是我们目前一般错误的观念。如果不了解依止善知识轨理,不知道应该怎么依止以及为什么要这样依止就去依止的话,那不会有利益,只会产生过失。祖师伽喀巴会这样讲,和他内心当中会有这种感觉,是有很多道理的。我们要以这种标准衡量自己。

【故此依止知识法类,极为重要。见是究竟欲乐根本,故特引诸无垢经论,并以易解,能动心意,符合经义,诸善士语,而为庄严,将粗次第,略为建设。广如余处,应当了知。】

所以依止善知识的轨理是最重要的,比其它的法还重要,因为这是学佛修行的先决条件,如果这个先决条件不具备,后面的就不用谈了。所以说是「究竟欲乐根本」,我们所希望究竟利益的根本。对我们来说,究竟的利益就是不但自己彻底解决生死轮回问题,还要帮助一切人解决。它是非常深远的一个目标,我们现在所以做不到,都是因为看不见深远的,只看见肤浅的,被眼前小小的利害所蒙蔽,这是我们最大的错误。所以大师特别引用种种的无垢经论来说明,「无垢」就是没有错误的;又因为经论比较深,所以祖师又用最浅近的方式加以解释,无非是要使我们能够了解,策动我们的心,依照善士所说的道理来改变我们的恶习,这些内涵都是完全符合经论的。以上是简单扼要的内涵,详细的内涵经论上其它地方也都有说明。

【我等烦恼,极其粗重,多不了知依师道理,知亦不行,诸闻法者,反起无量依师之罪,即于此罪亦难发生悔防等心,故应了知如前所说胜利过患,数数思惟,于昔多生未能如法依止诸罪,应由至心而悔,多发防护之心,自应励备法器诸法,数思圆满德相知识,积集资粮,广发大愿,为如是师,乃至未证菩提以来摄受之因。】

这是我们现在的状态,所以前面说我们应该具有病想,病想如果没有,后面的东西就谈不到了。照理说,如果了解自己在烦恼大病中,一定是急着要解决自己的烦恼毒病,因此就会找善知识,求疗病药;但麻烦的是我们都不了知依师道理。身心上有这么严重的病,但是并不了知,这是无知;退一步来说根本不认识烦恼,即使知道了,也不晓得去依师。除了修行人,其他人根本不认识烦恼,还认为这是好东西,一般世间都是忙这些。现在即使是修行人也一样,譬如现在有些人也说修行,于是赶快剃了头,出了家,然后去修行了,既不认识烦恼,也不晓得依师的道理,末法的修行人特征就是这样,这是第一个无知。前面一再说,修行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无知;其次是知道了也不去做,这是放逸,这是很可惜的。不但如此,本来依师闻法是净除罪障、增长资粮的,现在我们闻了法反而生起很多依师的罪。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对善知识不能生起「敬」、「信」之心。假定我们听了法以后能够净化烦恼,那信心就生起来了,恭敬心也生起来了,但我们往往做不到这一点。更糟糕的是对于依师之罪,既不能追悔,也不能防护将来不再犯。我们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态?我自己有没有这种状态?在我周围有没有这种状态的人?如果能很认真地观察,我们就有机会去想办法不断地改善、提升。所以对于前面所说亲近的胜利和不依的过患,了解之后还要数数思惟,以前没有做好的,赶快好好地努力。  

如果遇到像密勒日巴尊者的老师那样的善知识,我们会怎么想呢?很可能会抱怨:「哎呀,师长要求我怎么这么严啊!」我说「可能」,是因为我自己犯过这种毛病,我也看见不少同学有这种毛病。当年我的老师要求我的时候,我心里面常常这样想:「法师,我只是一个凡夫啊!你要求我要求得太过分了。」现在想起来这种心理还算不错的,只是心里面嘀咕;有时候还会跟其他的同学讲那位法师如何如何,这种情况麻烦就来了,因为自己总觉得是有道理的,于是就听「我」的招呼,任「我」摆布,前面所讲那些依师应该注意的事全部忘掉了。修行之前之所以要有这么多的认识,原因就在此。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错误的心理呢?就是因为以前我们从来没有修过,以前努力的都是为「我」。所以这个地方一再重复地策励我们,了解这个以后,要多发防护之心,要真正努力去做。  

我们眼前真正要努力的,就是「励备法器诸法」,「励」表示非常努力地使自己成为法器;为了使自己成为法器,要不断地思惟圆满德相的善知识,并净化自己的罪障。可是我们现在感不到在善知识身边,怎么办呢?唯有不断地忏悔、集资,而且发大愿──我是为求无上菩提,不但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要帮忙一切人解决。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必定要认识自己内心的状态。如果我们真的这样想的话,平常起心动念就容易检查得到。这些要做到什么程度呢?真正说来,在没见到佛之前,一直需要善知识的摄受,我们因为过去没有在这一点上努力,所以一直受恶友影响,陷在生死轮回当中。

【若如是者,不久,当如志力希有常啼佛子,及求知识不知厌足善财童子。】

若能够这样去做,不断地努力改善的话,不久就能像常啼菩萨和善财童子一样。常啼菩萨就是《大般若经常啼菩萨品》中真正求般若的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菩萨,他为了求善知识,不惜把自己的生命都交出来。因为要去求善知识必须要供养,为了换取供养即使别人要他的心脏他都在所不惜,所以说他「志力希有」,他的志向、心愿很强,不但是内心的志愿,而且是不断去行持的力量。我们和他比一比就知道,我们心里的志向都是为了「我」,都是忙世间的;行为则是一碰到事情就软趴趴的。所以为什么我们在这里很强调要实地上去操作,无论是内心的意志力或体力都要不断地锻炼,这样才能渐渐地增长。  

譬如我们很仰望的玄奘大师,当年他去印度求法之前,因为他晓得要完成这件事是非常艰难的(现在有飞机汽车,那时候什么都没有,靠两条腿跑,还要背很重的行李),所以他就每天去练习跑步,先跑十公里、再跑十五公里、再跑五十公里;等到跑得觉得没问题了,脚上再绑一块砖头,先绑五斤、再绑十斤、再绑二十斤。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自讨苦吃吗?不!这是锻炼自己的意志,这是祖师的典型例子。  

要晓得,平常我们在常住所做的都是侍候佛菩萨,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多做了一点,就觉得吃了亏了。多做一点正是增加我们的资粮,一方面锻炼自己的意志,一方面是侍候佛菩萨,一方面也庄严这个道场,让外面来的人看了以后会赞叹三宝等等,有各方面的好处,要不断从这个角度去想。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想,这个本来就是完全由自己选择。如果要往坏的方面去想的话,佛也可以一无是处,孔老夫子也可以一无是处,天下没有一个好人;反之,若能往好的方面去想的话,连提婆达多都是佛的善知识。这是我们平常应该注意的。  

所以我们心中常常要发愿学习《大般若经》中的常啼菩萨,和《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常啼菩萨的特征是「志力希有」,善财童子的特征是「不知厌足」。并不是说善财童子没有志力,他也有最坚强的意志、最大的能耐,他去寻找善知识时花了好长好长的时间。古代没有现在的交通工具,都是靠两条腿硬跑的,有时候要爬山,有时候要入海,求到了一位还要再求第二位、第三位……,从凡夫一直到究竟成佛,这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要效学这两位菩萨的精神,原则上是要把这两个特色加起来:第一个,我们为了求具足圆满德相的善知识,应该发最大的愿,要有最大的能耐;而且不要厌足,不要碰到一点点,就觉得可以了。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有很多障碍,前面一关一关突破了以后,就算我开始学了,还有一个障碍叫「得少为足」,就是才得到一点点,就沾沾自喜;而这个之前叫「未得谓得」,还没有得到,却以为得到了。譬如我们学了《广论》之后,非常欢喜这是大师的圆满教法等等,可是实际上我们得到了吗?还没有得到,只是文字,是甘蔗皮啊!你把甘蔗皮吃下去,自己觉得吃饱了,这是很荒唐的事情!所以我们要以这两位大菩萨的行径作为目标,即使眼前做不到,有了这样仰望的目标在,就会自然推动我们,那时候我们就会心心念念注意身边的善知识,然后和善友互相鼓励、互相增上,若能如此,我们总有一天能够爬得上去。这是前面整个的总结。  

甲四正文当中最重要的,是说道之根本在亲近知识,亲近知识分两部分:一、简单说明善知识的行相;另外和善知识有关的,自己是不是一个修学佛法的器,够不够条件;应该如何依止等等,一共开出六项。二、修习轨理,就是对于善知识说的法,我们如何依法去修行。

 


{返回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修习轨理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完结轨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附录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前言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道次引导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道前基础 完结轨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上士道 忍波罗蜜
 菩提道次第广论浅释 下士道 念死无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自知 自反 自强——赵朴老对中国佛教走向的思考方法[栏目:圣凯法师]
 福慧两足尊[栏目:慧光法师]
 92.如何安心立命[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阿含佛教(东初法师)[栏目:阿含思想研究]
 建设法的住所[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入中论》第八次课程 第十五讲之:“真唯识量”的来源[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掌握自心 自在作主[栏目:禅林衲子心]
 无门直指 第八十五节 次第[栏目:程叔彪居士]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第68集[栏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净空法师]
 第一篇 理论 1.4.1 四圣谛的特质[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