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八十五节课
 
{返回 大圆满前行广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534

第八十五节课

思考题

330、有些人在圣地依止善知识多年,结果行为却极其恶劣,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对此应当如何解决?

331、为什么说只要有了信心,就可以得到一切加持?倘若你修行后,没有得到任何验相,这是因为佛菩萨不慈悲吗?请说明理由。

332、这节课所引用的几则公案,哪个对你的触动最大?你心态上有何改变?

333、若想明心见性、证悟实相,唯一的途径是什么?如果这样承许,那其他修行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对此你如何解释?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继续讲不共加行中的“皈依”。

前面已讲了信心的重要性,也就是具足上品的信心和恭敬心,就可以得到上品的加持;信心和恭敬心若不具足,则得不到点滴加持。这方面讲了非常甚深的教言,大家应反反复复地去思维。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深入思维至关重要,像以前的许多高僧大德,每天至少会读几页《大圆满前行》,然后慢慢体会它的意思,这样久而久之,必定可增上自己的信心。

前两天,我传《大圆满虚幻休息》的时候,当时说不用作财物供养,有人非要供养的话,可以作些法供养。说了以后,首先是女众法供养的“报告”写得比较多,后来我在课堂上讲了一句后,结果男众也写了非常非常多。十分感谢!我看了还是很生欢喜心。我这边有好多代表性的信,如果以后有时间,可以给大家读一下。

今天也有个人在我面前发愿,名字她不一定愿意说,不说也可以吧。下面请个道友念一下她的法供养:

顶礼大恩上师!

弟子誓愿:以身口意供养上师,一生为上师发心。发心期间,放下自私自利之心,诸善奉行,愿发殊胜菩提之心。

弟子忏悔:曾对上师所生为凡夫之想,誓愿自净其意,从而生起视师如佛不退之信心。

弟子忏悔:之前对家人未尽好孝道,誓愿自此后,为家人而行真正之大孝道。

弟子誓愿:曾发愿每日只睡四小时,但未做到,心感忧恐。今再在上师面前誓愿:每日只睡四小时。

弟子誓愿:每日磕320个大头。每日至少念诵21遍百字明;《阿弥陀经》、《金刚经》、《楞严咒》、《八吉祥颂》、《普贤行愿品》、《释迦佛修法仪轨》、《心经》、《三十五佛忏悔文》、《随念三宝经》、《麦彭仁波切极乐愿文》、《生生世世摄受愿文》、《恒常发愿文》、《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胜利道歌》各一遍;一万遍佛号;文殊心咒、阿弥陀佛心咒、金刚萨埵心咒、莲师心咒、观音心咒各10遍。

弟子誓愿:在条件允许下,每日至少供21盏酥油灯,供3盏清油灯,作一次火施。

弟子誓愿:每日至少看《前行引导文》两页。

弟子誓愿:每日观修上师瑜伽、前行、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各一座,共计不低于半小时。

弟子誓愿:只察己过,常念他好,断除恶念,断除绮语。如有违背,马上重忏。

弟子愿以此供养上师,恳请上师长久住世,常转*轮。愿以此能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续佛慧命。愿以此清净我与一切有情所有罪障,而能即生了脱生死,往生净土。

弟子恳请上师恒时加持弟子,使自相续早日现前和上师相续无二之智悲力,从而能奉行如来家业,广利有情。

以上誓愿若未实施,弟子愿永受地狱之苦!

惭愧弟子 

2010年11月16日

讲得可以。你们也想一想,大家都在共同修法、共同行善,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做得怎么样?我想这个道友应该不是口头上,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她在实际行动中,可能每天也一直都在做,念那么多经、那么多佛号,还有看两页《前行》等等,这样的话,一个人的善行,会超过好几个懒惰的人。

以前我刚来学院时,也觉得睡四个小时太长了,但有些愿望在上了年龄以后,或者工作特别繁忙时,不一定能实现。但不管怎么样,有这样的愿力很好,以此可经常约束自己!

 

下面我们继续讲课:

无信心者,佛也不能救度

假如自己没有信心,即使遇到真佛摄受,也不会有什么收益。在这个世间上,再没有比佛陀更了不起的成就者了。像前面提到的善星比丘和世尊的弟弟提婆达多,亲自在佛陀面前听受了那么长时间的教言,但也未能被调化,原因就是没有信心。

有人常说:“某某人在佛学院呆了那么多年,在上师面前听了那么多法,怎么还会做这样的事,还会生起这样的念头?”其实这也跟他的根基和信心有关,没有信心的人,不要说一般的善知识,就算是在如来跟前,也不会看到任何功德。

佛陀在《如来兴显经》中也说:“如日照天下,生盲不能见……众生失本净,不信如来慧。”意思是,虽有太阳照耀整个天下,但生盲根本见不到,同样,如来的智慧虽至高无上,但具有邪见而失掉清净心的人,对此根本不会相信,这种人不管出家或学佛多少年,都不一定有什么成就。

《增一阿含经》就讲过一个简短的公案: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为大众讲法。此时,一位年高腊长的比丘,无视于睽睽众目,双脚朝前,正对着讲坛,肆意而眠。同时佛陀附近还坐着一位小沙弥,年仅8岁,跏趺端坐,威仪具足,以欢喜心和恭敬心谛听佛陀的教言。

佛陀决定借机施教,于是向大众开示:“所谓的长老,未必是先出家者,如果心中没有智慧,仍会表现出愚痴的行为。若有人明白佛法真理,六根清净无烦恼,即使刚刚出家,也堪称为长老。”

说到这里,佛陀问:“你们看到前排这位舒脚酣眠的长老比丘吗?”大众答:“见到了。”

又问:“看到这位8岁的沙弥吗?”皆答:“看到了。”

佛陀接着说:“这两人对三宝的恭敬心、信心截然不同,当来的果报也有天渊之别。此长老比丘前五百世常为龙身,若现在命终,又将堕落为龙,因为他对佛、法、僧无敬仰之心。而此沙弥听法恭敬,有惭有愧,七日过后,修行当有成就……”

可见,一个人学佛、听经的时间再长,但始终没有信心的话,也不见得有多大收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法油子”。这种人不管听到什么道理,都认为“这个我听过,那个也明白”,自相续与法根本不相应,与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没什么差别,真的特别可怕!

所以,佛教徒最需要的就是信心,这种信心最好是不退转的信心。即使这对一般人来讲很难生起,至少也应具足清净信或欲乐信。否则,连这些都没有的话,入佛门的基本条件就丧失了。因此,无论是谁,都要具有一颗真诚的信心与恭敬心。若能如此,只要你虔诚祈祷,佛陀便会降临并赐予加持。

佛菩萨的加持无处不在

不管是哪一位本尊、哪一位佛陀,对众生的悲心都无有亲疏,一视同仁,只要时时祈祷,他永远会对你不离不弃,一直赐予灌顶加持。如颂云:“何人诚作意,能仁现彼前,赐灌顶加持。”同样,上师的身、语、意、功德、事业,也没有一个不遍及的地方,若能经常观想祈祷,定然会得到无欺的加持。

藏文中有一部《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这在汉文里也有,其中就说:“如其虚空广大故,佛身广大亦复然;由身广大量无边,光明广大亦如是;由其光明广大故,语密广大亦复然;语密广大量无边,心密广大亦如是。”意思是什么呢?犹如虚空般广大而无处不遍,佛陀的身体也是如此;犹如佛陀的身体般广大覆盖一切,佛陀的金刚语也是如此;犹如佛语般无有边际,佛陀的意密智慧也是如此;犹如佛的智慧广大无边,佛陀的功德事业之光也是如此。(藏译中“光”在身、语、意后面,与汉译的位置稍有不同。)

所以,在任何一个地方,佛陀都无不遍及,屋子里、火车上、飞机上、公共汽车上……都遍满了佛身乃至佛的事业和功德。只要你虔诚祈祷,就像水器清净会映现月影一样,佛的加持自然而然也会现前。

因此,能否获得加持,关键在自己有没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佛陀的加持再大,也不一定对你有利;而一旦有了信心,即使大海离开了波浪,佛陀对所化者的济拔和度化,永远也不会消失、不会过期。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云:“假使大海潮,或失于期限,佛于所化者,济度不过时。”

或许有人会问:“谁说佛陀度化众生不过期?一尊佛陀的教期圆满之后,众生不就无法成为他的所化了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一尊佛陀的教期圆满,只是他度化众生的时间已满,并不是说他从此就没有加持力了。我们都知道,贤劫千佛的任何一尊佛,无论是过去的毗婆尸佛、迦叶佛,还是未来的诸佛,只要祈祷他的名号,当下即会得到加持,这方面有很多精彩的传记。所以,佛陀的加持永远都不会离开。可是我们自己,有时候因恭敬心、清净心不够,把佛看成是无有加持的普通人,这样一来,自然也就得不到加持了。这不能怪佛陀,而是自己的无明愚痴所致。

莲花生大士当年前往罗刹国时,藏地的善男善女曾恳求他留在雪域,始终赐予灌顶加持。莲师回答:“具有信心善男女,莲生不去何处住,吾寿无有殁尽时,信士前我各现一。”意即其实我并没有去往别的地方,我已获得长寿持明果位,永远也不会死亡,只要你们以信心祈祷,我会在每个人面前各现一尊莲师。如今,我们念莲师心咒祈祷莲师也是如此,莲师一直在时时赐予加持,只不过我们看不见而已。这就像在生盲面前,具眼者对他施以帮助一样,不能因为看不见就说没有。

昔日无著菩萨修了12年的大悲心,才见到了弥勒菩萨。他见菩萨的第一句就是抱怨:“您的悲心实在微弱,我祈祷了那么长时间,您也迟迟不现前。”弥勒菩萨告诉他:“并不是我不现前,实际上我与你从未分离过,只因为你被业力所蔽,自己看不见我而已。”

因此,我们祈祷诸佛菩萨时,要坚信他们就在面前,这一点很重要。倘若没有这种信心,只是将其当作世间鬼神,祈祷不见效果就退失信心,绝不会得到真实的利益。假如你能具有不退的胜解信,那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得到佛菩萨的悲悯,就像人们通常所说的“自己有胜解信,老妇依靠狗牙得成佛”。

老妇依狗牙而成佛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藏地可谓家喻户晓:

从前,一位老妇人与儿子相依为命。儿子经常去印度经商,母亲就对他说:“你在那边赚多少钱我不关心,这对一个老人来讲不重要,但印度金刚座是释迦牟尼佛成佛的圣地,你一定要从印度带一个殊胜的加持品,作为我天天顶礼的对境。”

尽管母亲三番五次地嘱咐,但这不孝的儿子并没有特别重视,把这些话都忘在脑后了,以至于每次从印度回来都两手空空。

一次,儿子又准备去印度。母亲就开始威胁他:“如果这次你还不给我带回一个加持品,我就自杀死在你面前。”

(母亲真的不高兴了。因为这不是一次两次了,说了那么多次,却始终没有带回一点点东西。其实,像菩提伽耶的一片树叶,觉沃佛的一块法衣,甚至初转*轮之地——鹿野苑的一块石头,这些也可以,但是什么都没有。无奈之下,母亲只好以死相逼了。)

结果儿子去印度经商期间,又忘记了母亲的嘱咐。回来快到家门口时,才突然想起母亲的话,他心里嘀咕:“现在该怎么办呢?我没给母亲带回任何顶礼所依的加持品,这样空手而归,她一定会自尽身亡的。”

他左右环顾,发现路边有个狗头,于是拔出狗牙,用五颜六色的绸缎裹好,带回来交给母亲说:“您一定要保存好!这是佛陀的牙齿,特别不好得,我在印度花了很长时间才弄到,希望您将它作为祈祷的对境。”(这个儿子很坏呀,给母亲一个狗牙,说是佛牙。但母亲也有点笨,不然,人牙跟狗牙肯定是有差别的。)

母亲将这狗牙当作真正的佛牙,生起了强烈信心,经常顶礼供养。后来狗牙降下了许多舍利。当她去世的时候,彩虹光环等瑞相纷纷呈现。

她不像现在大城市的有些人,分别念特别多、特别复杂,就算是真的东西,也会产生各种邪念。尤其是没有福报、没有正见的人,邪分别念特别特别多;而有福报、有智慧的人,产生正见很容易,邪念倒不容易生起。就像《正法念处经》中所说:“善人行善易,恶人行善难,恶人造恶易,善人作恶难。”

其实,这个老妇人之所以成就,并非是狗牙具有加持力,否则,狗牙随处都找得到,我们就不用去圣地拜佛了。有些人听了这个故事,就认为:“藏地有狗牙成佛的故事,看来狗牙加持很大,以后有狗牙的话,一定要带给父母作加持品。”我们不能从这方面理解。那从什么方面理解呢?这是因为老妇人以强烈的信心力,认为狗牙是真正的佛牙,这样一来,佛的加持融入了狗牙中,狗牙也就与佛牙没有差别了。

由此可见,信心是最关键的因素。即使对方不是功德所依,但只要你生起真正的信心,对方自然也就成了有功德者、具加持者。所以,信心在佛法中非常非常重要。

不仅藏传佛教特别重视这一点,汉传佛教也是如此。印光大师在《增广文钞》中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这与华智仁波切的意思完全一致,即恭敬心和信心越大,消除业障、增慧增福的能力就越大;但若一点恭敬心和信心都没有,诸佛菩萨的加持则很难融入自心。

渔夫们依信心而得度的故事

《法句譬喻经》中还有个“笃信品”,里面就讲信心的很多功德,其中有一则公案说: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东南边有一条大江,江边住了五百多户人家,全部以欺诈造业为生。有一天,佛陀见度化他们的因缘已成熟,便来到江边,坐在树下身体发光。村人从未见过放光的人,既惊异又好奇,于是集聚过来向佛礼拜问讯。佛陀让他们坐下,为他们传讲佛法,但这些人听了,心中不信,无法度化。

这时佛陀幻化出一个人,从江的南边踏水而来,水只没过他的脚裸,身体并没有沉下去。过江以后,他来到佛前顶礼。人们觉得有点稀有,纷纷问他:“这条江特别深,你有什么功夫,可以不沉下去?”那人回答:“我是江南边的一个愚冥之人,听说佛陀在这里说法,急切地想听佛宣说道德。到了岸边后没有渡船,我向一个人打听水的深浅,他说:‘水只齐踝,你为何不渡过去?’我就相信他的话,从水面上过来了,并没有什么道术。”

佛陀赞叹道:“善哉善哉,信心至诚的人,连生死之渊都可以度越,更何况这区区数里的大江了?”并说偈云:“信能渡渊,摄为船师,精进除苦,慧到彼岸……”这时,村人们依靠那人的行为见证了信心的力量,纷纷对佛陀产生信心,求受三皈五戒,成了居士,最后都得到了度化。

所以,信心是入佛门的先导。个别道友经常抱怨:“我的家人朋友实在没办法学佛!”其实这跟信心有很大关系。假如他们第一步有了信心,那不管是官员还是什么身份,都有进入佛门的机会;但若连信心都没有,根本不相信“这一套”,那他的人再好,再有智慧、有悲心,也还是不行,根本不会入这个门。

因此,信心的确非常重要。有了虔诚信心的话,就像刚才那个老妇女,她不会左思右想,完全相信那个狗牙就是佛牙,然后去诚心祈祷,结果真正现前了佛牙的加持。包括很多道友也是如此,如果对一条金刚结、一本书、一尊佛像有极大的信心,时时皈依顶礼,就算它的质量不是特别好,所获的加持也不可思议。

我寺院(多芒寺)有一个很好的修行人,十多年来一直在拉萨那一带云游神山,独自修行,听说他已念了一亿遍文殊心咒。前段时间他下来了,我们稍微接触了一下,他身上还带着十五年前我给他的莲师铜像。这尊铜像质量比较差,是我在马尔康的商店里看到,花了五元钱请回来,当作礼物送给了他。可能当时有一些缘起吧,这么多年来他始终带着,从不离身。他拿出来给我看,质量确实一般般,我说:“给你换一个吧。我有尊尼泊尔的莲师像,送给你。”他连连摇头:“不要不要!这尊莲师像遣除了我的很多道障。去年去印度过海关时,我最害怕这尊莲师像被没收了,还好没有。”我开玩笑道:“肯定不会。莲师既然能遣除你的违缘,怎么可能遣除不了他自己的违缘?”

可见,人的信心很关键。如果没有信心,几块钱的佛像,十五年一直带在身上,是绝对不可能的。而有了信心的话,在修行过程中,依靠这尊佛像,他一定遣除了很多障碍,得过很多不共的加持。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纯洁的信心!

觉沃奔与觉沃佛的故事

觉沃佛,是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由文成公主带入藏地,现供奉于拉萨大昭寺内。前段时间有一个领导,他是半藏半汉的年轻人,对佛教一点都不懂。他说:“哎哟,我始终想不通,一个汉族女人带来的铜像,为什么藏族人那么崇拜?”——不懂历史、不懂加持的人,有时候说话也比较可笑。

按照藏地的习俗,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若没有见过觉沃佛,这是很遗憾的。所以,对很多老人而言,毕生能去拜一次觉沃佛,是自己心中最大的愿望。藏族子女为了报答父母的恩德,在各方面因缘具足时,也一定会带他们去拉萨朝拜。过去都有这样的传统。但现在的藏族年轻人,好像不关心这方面,自己有了钱以后,就像汉地有些人一样,非要给父母买个房子,买个自行车——开玩笑!自行车倒没有。

从前,在工布地方,有一个叫觉沃奔的愚人。一次他去拉萨朝拜觉沃佛像,当时觉沃佛像前,没有香灯师等任何人,于是他便走到近前。他把觉沃佛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看到供桌上的食品和酥油灯,心想:“觉沃佛还是挺享受的,有这么多的糌粑和酥油汤。他应该是将这些糌粑团,蘸上灯器里的酥油汁以后才吃,为了使酥油汁不凝固才燃火的。我从很远的地方来这里,也算是觉沃的客人了,所以他怎么享用,我也应该同样食用。”

于是乎,他将糌粑食子蘸上酥油汁,就开始吃了起来。吃完以后,他心里有点担心,因为把觉沃吃的全吃了,喝的也全喝了,害怕觉沃会不高兴,于是慢慢地看觉沃的脸。结果发现他特别慈祥,一直笑眯眯的,这时他才比较安心,不禁赞叹道:“神馐[1]被狗叼走了,您也是笑眯眯的;酥油灯被风吹动,您还是笑眯眯的,您真是一位好上师。我这双鞋托您保管,我转绕您一圈就回来。”说完,便将脏兮兮的鞋子脱下来,放在觉沃佛像前面,他自己去转绕了。

香灯师来了以后,见觉沃佛前的“酥油汤”被喝完了,神馐也被吃完了,气得不行,再看到佛像前有一双脏鞋,就准备扔出去。觉沃佛像突然开口说话了:“这是工布奔委托我保管的,不要扔掉。”——香灯师可能吓坏了,以为工布奔是特别了不起的高僧大德。

这个时候,工布奔回来取鞋了,又说:“您真是一位好上师,给我吃了一顿好的,又帮我保管鞋子,现在我已经见到您了,也该回去了。明年请到我家乡来玩一玩吧。我宰一头老猪,炖上猪肉,煮熟陈旧的青稞酿成青稞酒,等着您。”

觉沃佛像说:“可以。”——香灯师可能要晕倒了。

这位工布奔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我已经邀请了觉沃仁波切来做客,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来,所以你经常不要忘了瞧着点,看他是否来了。”

第二年的一天,他妻子去河边提水,在水中清楚地显出“觉沃”的影像。妻子立刻跑回家告诉丈夫:“那边水里有一个人,是不是你请的客人呀?”

他马上跑去看,果然看到水里现出“觉沃”仁波切。他认为“觉沃”落到水里了,于是奋不顾身地跳进河里去捞。因为信心所致,他果真将“觉沃”抓住并拽了上来,然后带着他高高兴兴往家中走。

途中到了一块大石头前,觉沃说:“我不去俗人家里。”不肯再继续前行,而融入了那块岩石中。后来石头上自然显出了觉沃佛像,被人们称为“觉沃石”;显现觉沃身像的河,则被叫做“觉沃河”。据说至今它们仍与拉萨觉沃具有相同的加持力,络绎不绝的信众也经常对它们顶礼供养。

以前藏地很多老年人去拉萨时,有些是磕长头,有些是走路,不像现在一样交通方便,可以乘火车、客车或飞机。他们从石渠上去经过工布地方时,都会先朝拜觉沃石和觉沃河,然后再去拉萨,据说现在还是如此。所以,这是真正的事实,绝对不是传说或神话故事。

那个“觉沃奔”完全是依靠坚定的信心,才得到了佛陀的悲悯。否则,换成一般人的话,喝了觉沃佛的灯油、吃了觉沃佛的神馐,又将不干净的鞋子放在觉沃佛像前面,怎么会没有罪过呢?但他却凭着信心力,反而得到了那样的功德——觉沃佛对他说了两次话,后来还在他的家乡出现了。所以,具足信心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得到佛菩萨的感应。

孤儿与绿度母石像的故事

藏地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贫穷的小孩,从小是孤儿,没有父母。每当看到其他小孩都有妈妈疼爱,他就特别特别伤心。

他住的附近,有一尊很大的石雕绿度母像,他每天都跑去和绿度母像说话,把她想象成自己的妈妈,心情不好时就说着自己的心事,像孩子和母亲撒娇一般,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跟绿度母像倾诉。

有一次,他被别人欺负了,特别伤心,就抱着石像大哭。这时绿度母像竟然动了,将他抱了起来,深深拥入自己怀中,像慈母般不断安慰着他,并开始陪他玩耍。最后在他离开时,绿度母像取下自己脖子上的珍宝项链,挂在了那小孩的颈上,以帮助他的贫困。

后来,有人看到那小孩身上有一串珍贵罕见的项链,就问他是从哪里来的。小孩回答:“这是我妈妈给我的。”人们问:“你不是无父无母吗?”小孩说:“我妈妈就是那尊石雕绿度母呀!”人们不信,跑去看那尊绿度母像,发现石雕上的项链居然不见了,也没有任何被敲下的痕迹。从此之后,大家对这尊度母像更生信心了。

诸如此类的故事,确实不胜枚举。大家不要认为这些都是迷信、是神话传说,若以这种语气把所有神秘的事实统统抹杀,那就是愚者的行为。相反,倘若我们因此对三宝产生信心、恭敬心,也一定会获得相应的加持和功德。

证悟空性唯一依靠信心

且不说世俗中的各种感应,就算是证悟空性、大圆满等胜义谛实相,也唯一依赖于信心。《入中论》中讲过,对空性法门有信心的人,才能成为真实的法器。佛在经中也说:“舍利子,胜义谛唯以信心才能证悟。”倘若我们依靠自己的不共信心,以及上师三宝的殊胜加持,这种因缘一旦聚合,自然就会生起真实的证悟。而只有证悟了实相,才能真正对上师三宝深信不疑,并生起与众不同的不退信心。由此可见,证悟实相与胜解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当然,就算暂时没有生起胜解信,哪怕对佛陀产生一刹那信心,自己也不会堕入恶趣。《德护长者经》中云:“一心恭敬信,出世胜导师,无量百千劫,不堕诸恶道。”所以,对佛陀起信心特别重要,因为佛陀的确能救护一切,《法华经》亦云:“世尊甚希有,难可得值遇,具无量功德,能救护一切。”这方面的教证还有许许多多。

从前,米拉日巴尊者有两位殊胜的弟子——塔波仁波切、惹琼巴。惹琼巴在尊者面前呆的时间特别长,但违背了三次上师的教言,故没有得到即身成就。而塔波仁波切最初听到米拉日巴尊者的名字,就生起了不共信心,依止上师以后更是依教奉行。当他第一次见到上师时,上师递给他一碗酒,虽然他是出家比丘,按照戒律不能饮酒,但他仍以信心将酒喝光。以此缘起,上师知道他是个能护持传承、接受全部窍诀的法器。

塔波仁波切在米拉日巴尊者前呆的时间并不长,差不多有十三个月,也就一年多的时间,尽管如此,他却获得了上师的全部加持。有一次,他在境界中现见了药师七佛,之后又见到贤劫千佛,他马上去拜见上师。还没来得及禀告,上师就告诉他:“你见的只是佛的色身,佛的法身以后才能见到[2]。你现在已不必和我住在一起了,可以到别处去了。你应该去岗波神山建立道场,弘法利生。”

临行时,他问上师:“我去那里建立道场后,什么时候可以摄受眷属?”

上师告诉他:“一旦你与现在截然不同,相续中生起了现见心性的证悟,并且将老父我看作真佛。当萌生这样的坚定信心时,你便可以摄受眷属。”

(这对我们后学者来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教言。许多人来了学院以后,只听两三堂课就跟我说:“我可不可以回去收弟子啊?我准备给他们做个漂亮的皈依证,您开许吧?您若是开许了,我马上就去大量收弟子。比较有能力的,我自己留一部分,其他的全部供养给您!”)

米拉日巴尊者为塔波仁波切授记的岗波神山,形状像一个国王坐在垫子上,在山之颈项处,就是他今后弘法的地方。后来,塔波仁波切在那里建立了寺院,创立了塔波噶举的传承,后人又称他为“岗波巴”。直到现在,这个法脉的弟子也遍于整个世界,数量特别多。

记得岗波巴在离开上师时,米拉日巴尊者送他到了一个树林,那里有一条河,河上有座小桥。上师对他说:“为了尊重缘起,我不想走过河那边去。我就送到这里,你可以离开了。”他就对上师顶礼多次,然后一面流泪一面祈祷。上师觉得这个缘起不太好,显得十分不高兴。岗波巴依依不舍地离开上师后,因为他是利根者,依止上师的时间虽不长,但后来也真正认识了心的本性,生起了视米拉日巴尊者与佛无别的境界。

法王如意宝以前也经常讲:“什么时候你认为自己的根本上师跟佛没有差别,并依靠上师直指的窍诀,认识了心的本来面目。此时再摄受弟子、广弘佛法,就会有非常好的缘起。”

因此,上师三宝的大悲与加持若要融入自相续,唯一依靠恭敬和信心。从前,阿底峡尊者的一个弟子,边使劲敲尊者的门,边直呼尊者名字:“觉沃,我身体不好,给我加持加持!”敲了三次之后,尊者才面现不悦地开门说:“坏弟子,恭敬一点吧!加持不是通过使劲敲门而得到的,我不给你加持!”

所以,不管是什么人,假如对上师、佛菩萨没有恭敬心,是不可能得到加持的。平时我常会遇到一些不信佛、没有信心的人——“来!你给我摸一摸,用那个菩萨给我敲一敲……”然后给他“敲”的时候,他体内好像有根钢管一样弯不下去,这种态度是根本得不到任何加持的。要知道,只有以坚定不移的不共信心与恭敬心,才能开启皈依及加持之门。所以,信心对每个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1] 神馐:供佛的食品。

[2] 意即以后才能认识自心的本性。


{返回 大圆满前行广释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八十四节课
下一篇: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八十六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一十三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九十八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六十五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四十三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九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五节课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前行实修法(第六十八修法~第七十六修法)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十三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七十五节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拖把的教诲[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五 (3)[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读《华严经》体悟无分别[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龙舒净土文卷第五(王日休)[栏目:宋元居士名家文集]
 富贵浮云,俭朴持久[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我对生死学研究的一点意见[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厚德载物,厚德才能承载万物——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栏目:陈大惠居士]
 《碧岩录》十五则讲记 第八 第四则 德山挟複问之上[栏目:冯学成居士]
 第五章 看轻得失[栏目:看开]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二十五[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